专利名称: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烧结矿指标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铁矿粉烧结是液相烧结过程,混合料经受高温反应后形成粘结相粘结的复杂结构,这提供了具有一定强度和性能的烧结矿。从烧结物料开始点火开始,到烧结过程结束为止,高温带也从台车的料层表面开始形成、沿着料层高度迁移、最终到台车的料层底部为止。高温带在料层内迁移的过程,是烧结台车从开始点火到烧结终了的过程(前进方向),也是烧结物料分别、逐步转变成烧结矿的过程(高度方向)。在此过程中,由于重要的化学反应和变化均发生在高温带内,故高温带对烧结矿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由于无法对实际烧结高温带进行观察,对于高温带信息的获得,长久以来大多判断和分析仅能依据于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直观分析高温带的宽度及迁移速度的难度很大。高温区宽度随着烧结时间的进行是在变化着的,即不同时刻高温区宽度存在差异。在现有的智能闭环系统中,高温区的宽度设定为一常值,显然是不妥的,因此不能为优化高温带提供基础数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实际烧结的高温区宽度和迁移速度,从而为从台车宽度方向上优化高温带提供基础数据的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包括将台车上物料点火烧结,烧结一段时间后,将台车吊出并对台车进行垂直拍照,并记录烧结时间At。测量并计算照片高温区宽度a。分别测量照片物料层高度b及实际物料层高度B。测量并计算照片高温区迁移距离X。利用a/b=A/B计算出A的值,所述A为实际高温区宽度。利用x/b=X/B计算出X的值,所述X为实际高温区迁移距离。利用V=X/At计算出V的值,所述V为实际高温区迁移速度。进一步地,所述将台车上物料点火烧结,烧结一段时间后,将台车吊出,对台车进行垂直拍照,并记录烧结时间At,包括将台车上物料开始点火烧结,并记下此时的时间为t10对台车进行垂直拍照,并记下此时的时间为t2。计算烧结时间At=t2_ti。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并计算照片高温区宽度a包括在照片上画至少40条直线垂直穿过照片高温区。测量所有直线与高温区相交所形成的线段的长度,并计算所有线段的平均值作为照片高温区宽度a。进一步地,所述在照片上画至少40条直线垂直穿过照片高温区包括所有垂直穿过高温层的直线均匀分布,并且覆盖整个照片高温区。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并计算照片高温区迁移距离X包括在照片上测量每条直线与照片高温层底端的交点至物料层顶端的距离值,并计算所有距离值的平均值作为照片高温区迁移距离X。进一步地,采用照相机或手机对台车进行拍照。本申请提供的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能够获得实际烧结的高温区宽度和迁移速度,从而为从台车宽度方向上优化高温带提供了基础数据。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际高温区宽度数据统计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 :将台车上物料点火烧结,烧结一段时间后,将台车吊出,对台车进行垂直拍照,并记录烧结时间At,具体为将台车上物料开始点火烧结,并记下此时的时间为h。利用天车将装有烧结矿的台车吊出,利用照相机或手机对台车进行垂直拍照,并记下此时的时间为t2。计算烧结时间At=W步骤20 :测量并计算照片高温区宽度a,具体为照片高温区在照片上显示为红色,参见图1,将照片打印后在照片上画至少40条(如40条、49条或60条)直线垂直穿过照片高温区(或者将拍摄的照片传至PC机,用PC机上的软件画垂直穿过照片高温区的直线)。所有垂直穿过照片高温区的直线均匀分布,并且覆盖整个照片高温区。测量所有直线与高温区相交所形成的线段的长度,并计算所有线段的平均值作为照片高温区宽度a。步骤30 :分别测量照片物料层高度b及实际物料层高度B。步骤40 :测量并计算照片高温区迁移距离X,具体为在照片上测量每条直线与高温层底端的交点至物料层顶端的距离值,并计算所有距离值的平均值作为照片高温区迁移距离X。步骤50 :利用a/b=A/B计算出A的值,A为实际高温区宽度。步骤60 :利用x/b=X/B计算出X的值,X为实际高温区迁移距离。步骤70 :利用V=X/ Δ t计算出V的值,V为实际高温区迁移速度。本实施例中,烧结时间At为20. 31min,穿过高温层的垂线为49条,得到的49组照片高温层宽度、照片高温区迁移距离、实际高温层宽度和实际高温层迁移距离的数据见表I。可计算得实际高温层宽度的平均值为157. 2mm,实际高温区迁移距离的平均值为20.9mm/min0
权利要求
1.一种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台车上物料点火烧结,烧结一段时间后,将台车吊出并对台车进行垂直拍照,并记录烧结时间At ;测量并计算照片高温区宽度a ;分别测量照片物料层高度b及实际物料层高度B;测量并计算照片高温区迁移距离X ;利用a/b=A/B计算出A的值,所述A为实际高温区宽度;利用x/b=X/B计算出X的值,所述X为实际高温区迁移距离;利用V=X/ Λ t计算出V的值,所述V为实际高温区迁移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台车上物料点火烧结,烧结一段时间后,将台车吊出,对台车进行垂直拍照,并记录烧结时间Δ t,包括将台车上物料开始点火烧结,并记下此时的时间为h ;对台车进行垂直拍照,并记下此时的时间为t2 ;计算烧结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并计算照片高温区宽度a包括在照片上画至少40条直线垂直穿过照片高温区;测量所有直线与高温区相交所形成的线段的长度,并计算所有线段的平均值作为照片高温区宽度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照片上画至少40条直线垂直穿过照片高温区包括所有垂直穿过高温层的直线均匀分布,并且覆盖整个照片高温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并计算照片高温区迁移距离X包括在照片上测量每条直线与照片高温层底端的交点至物料层顶端的距离值,并计算所有距离值的平均值作为照片高温区迁移距离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照相机或手机对台车进行拍照。
全文摘要
本申请涉及烧结矿指标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包括将物料点火烧结,烧结一段时间后,记录烧结时间Δt,并对台车进行垂直拍照。测量并计算照片高温区宽度a。分别测量照片物料层高度b及实际物料层高度B。测量并计算照片高温区迁移距离x。利用a/b=A/B计算出A的值,所述A为实际高温区宽度。利用x/b=X/B计算出X的值,所述X为实际高温区迁移距离。利用V=X/Δt计算出V的值,所述V为实际高温区迁移速度。本申请提供的获取烧结高温带宽度和迁移速度的方法能够获得实际烧结的高温区宽度和迁移速度,从而为从台车宽度方向上优化高温带提供了基础数据。
文档编号G01B11/04GK103017667SQ2012105668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裴元东, 安钢, 赵志星, 邵肖静, 王全乐, 王洪江, 程峥明, 石江山, 马泽军, 史凤奎, 赵勇, 潘文, 梁小明, 康海军, 许树生 申请人:首钢总公司,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