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弧光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弧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母线一般都未装设有母线保护系统。然而,中低压母线上的出线多、操作频繁,三相导体线间距离与大地的距离较近,很容易受到小动物的破坏;同时,中低压设备的质量也远不如高压设备,运行条件也比较恶劣,不仅机械磨损严重,而且其绝缘层更易老化,再者,人为操作也会产生错误,因此,中低压母线出现故障的几率比高压、超高压母线高很多。在上述母线及配套设备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电弧光问题,电弧光的出现极大地影响着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实时检测,但是,目前的母线应用系统中,弧光检测装置的性能和准确率均难以达到实际情况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光检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弧光检测装置性能不稳定、检测的准确率低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弧光检测装置,包括弧光采集系统,通过两芯电缆与该弧光采集系统连接的隔离放大系统,以及连接于该隔离放大系统输出端的CPU。进一步地,所述弧光采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弧光传感器电路、放大电路和恒流源电路,所述隔离放大系统通过两芯电缆连接于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其中,所述弧光传感器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弧光传感器Dl和电阻R1。而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放仍八和电阻1 2、1 3、1 6、1 7,其中,所述电阻1 1 一端分别与弧光传感器Dl和第一运放UlA的同向端连接,另一端串联电阻R6、R2后与第一运放UlA的反向端连接;而电阻R3则一端与第一运放UlA的反向端连接,另一端串联电阻R7后连接于第一运放UlA的输出端。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与第一运放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运放U1B,和与该第二运放UlB的输出端连接的三极管Ql。再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放大系统包括通过两芯电缆与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磁珠CZ1,与该磁珠CZl输出端连接的第三运放U1C,以及与该第三运放UlC的输出端连接的辅助电路,所述CPU与该辅助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采用线性度良好的弧光传感器采集弧光信号,其在光照度30001ux lOOOOlux下具有很高的检测精度,因此,弧光强度在上述范围内时,本实用新型能准确地检测弧光并判断故障点,从而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提高检测效率;[0014]2.本实用新型在电路中加入有防雷设计及滤波、消噪电路,能有效确保电路的正
常工作;3.本实用新型采用带 屏蔽结构的两芯电缆进行信号传输,既实现了信号的保质传输,又为布线提供了方便,同时还降低了成本,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弧光采集系统的电路图。图3是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离放大系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I所示,弧光检测装置,包括弧光采集系统,通过两芯电缆与该弧光采集系统连接的隔离放大系统,以及连接于该隔离放大系统输出端的CPU。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弧光采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弧光传感器电路、放大电路和恒流源电路,所述隔离放大系统通过两芯电缆连接于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其中,所述弧光传感器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弧光传感器Dl和电阻Rl ;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放UlA和电阻R2、R3、R6、R7,其中,电阻Rl —端分别与弧光传感器Dl和第一运放UlA的同向端连接,另一端串联电阻R6、R2后与第一运放UlA的反向端连接;而电阻R3则一端与第一运放UlA的反向端连接,另一端串联电阻R7后连接于第一运放UlA的输出端;而恒流源电路包括与第一运放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运放U1B,和与该第二运放UlB的输出端连接的三极管Q1。在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5,与该电阻R5并联有电容C1、C2,以及双二极芯片Dl和D2,和TVS瞬态抑制二极管D4。电容C1、C2为去耦电容,主要实现滤波功能;双二极芯片D2和D3组成整流电路,防止C0N2进线反接;而04则用于实现防雷与抗浪涌保护作用。所述隔离放大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从两芯电缆的输出端分别进入AGl和9VCC01两个端口。其中,AGl端口连接磁珠CZl,而磁珠CZl则通过电阻R76与第三运放UlC的管脚3连接,第三运放UlC的管脚2串联两个电阻R13和R9后与磁珠CZl的输出端连接;同时,在第三运放UlC的管脚2和管脚3之间还连接有瞬态二极管D6,在第三运放UlC的管脚8与磁珠CZl的输出端之间还连接有瞬态二极管D7,D6和D7用于吸收浪涌,为电路提供保护作用。第三运放UlC的输出端连接的辅助电路,具体包括通过电阻R37与第三运放UlC的输出端即管脚I连接的U19,U19由三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一个与电阻R37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个作为反馈回路与第三运放UlC的管脚2连接,第三个则作为电流信号的输出端,该电流信号的输出端连接第四运放U13A后与限流电阻R50连接,实现电流信号到电压信号的转换。此后,连接滤波器U31和稳压二极管CWl,最后通过去耦电容C24将信号输送到CPU处理。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光采集系统,通过两芯电缆与该弧光采集系统连接的隔离放大系统,以及连接于该隔离放大系统输出端的CPU。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光采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弧光传感器电路、放大电路和恒流源电路,所述隔离放大系统通过两芯电缆连接于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光传感器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弧光传感器Dl和电阻R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放UlA和电阻R2、R3、R6、R7,其中,所述电阻Rl —端分别与弧光传感器Dl和第一运放UlA的同向端连接,另一端串联电阻R6、R2后与第一运放UlA的反向端连接;而电阻R3则一端与第一运放UlA的反向端连接,另一端串联电阻R7后连接于第一运放UlA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与第一运放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运放U1B,和与该第二运放UlB的输出端连接的三极管Q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放大系统包括通过两芯电缆与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磁珠CZ1,与该磁珠CZl输出端连接的第三运放U1C,以及与该第三运放UlC的输出端连接的辅助电路,所述CPU与该辅助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弧光检测装置,包括弧光采集系统,通过两芯电缆与该弧光采集系统连接的隔离放大系统,以及连接于该隔离放大系统输出端的CPU。所述弧光采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弧光传感器电路、放大电路和恒流源电路,所述隔离放大系统通过两芯电缆连接于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很高的检测精度,能准确地检测弧光并判断故障点,从而提高故障检测效率;同时,采用两芯电缆进行信号传输,从而保证了传输质量,降低成本,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G01R31/08GK202372608SQ20112055136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李明, 柴若愚, 罗海卫, 郑祥洲, 陈财建 申请人:成都星宇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