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检测装置的盒体及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暖通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的盒体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温湿度独立控制是近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中空调控制模式,对空气品质检测要求较高,要求对空气中温度、湿度甚至二氧化碳进行检测并控制。而现有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的检测方式中,通常是采用两个甚至三个单独的盒体分别固定不同种类的检测元件,分开进行检测。如此,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以及耗费装配工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的盒体,适合同时安装固定不同种类的检测元件,节约物料及安装成本,同时节约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其盒体内同时能够容纳不同种类的检测元件,能对检测空间内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有效的检测并控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检测装置的盒体,包括有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检测元件容腔;其中,所述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设置有将检测元件容腔分隔成为两个以上区域的隔离部件;检测元件容腔中的每个区域均设置有检测元件安装部件。检测装置,包括有检测元件,其中,还包括上述检测装置的盒体,所述检测元件通过检测元件安装部固定在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的盒体及检测装置,用于暖通空调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由于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设置有将检测元件容腔分隔成为两个以上区域的隔离部件;检测元件容腔中的每个区域均设置有一种以上的检测元件安装部;检测元件通过检测元件安装部固定在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因此,具有如下优点I、检测装置能够对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进行一体化检测;2、盒体可单独使用作为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的各自检测盒或者组合检测盒;3、结构紧凑、外观典雅。
图I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盒体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盒体的上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的上盒盖与下盒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下盒座,2、上盒盖,10、温度检测元件,20、湿度检测元件,30、二氧化碳检测元件,101、立柱,102、感温包卡钩,103、旋转卡槽,104、隔温板,105、固定孔,106、安装立柱,107、过线孔,108、防缩水凹槽,109、旋转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I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的盒体,包括有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检测元件容腔;其中,所述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设置有将检测元件容腔分隔成为两个以上区域的隔离部件;检测元件容腔中的每个区域均设置有一种以上的检测元件安装部。
所述壳体包括有上盒盖2与下盒座1,上盒盖2与下盒座I相互扣合,内部形成检测元件容腔;下盒座I为上方开口的容器状结构和/或上盒盖为下方开口的容器状结构,包括有底板和侧壁,底板的内表面为安装面;所述隔尚部件为隔温板104,设置在下盒座I的安装面上或上盒盖的内表面上。所述隔温板104与下盒座I的安装面相互垂直,隔温板104的顶部为弧线形结构。所述检测元件容腔包括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安装部和湿度检测元件安装部,第二区域设置有二氧化碳检测元件安装部。所述湿度检测元件安装部为至少3个安装在下盒座的安装面上的立柱;优选地,所述湿度检测元件安装部为4个按矩阵排列的安装在下盒座I的安装面上的立柱101,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安装部为2个安装在下盒座I的安装面上的感温包卡钩102 ;所述二氧化碳检测元件安装部为2个安装在下盒座I的安装面上的安装立柱106 ;下盒座I的底板为圆片状结构,侧壁为圆环柱体结构;下盒座I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过线孔107。所述下盒座I的侧壁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旋转卡槽103,上盒盖2的底部周边对应地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旋转卡钩109 ;上盒盖2与下盒座I通过旋转卡钩109与旋转卡槽103相互扣合连接。所述下盒座I的底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圆环结构的防缩水凹槽108。所述上盒盖2的顶部采用向上凸的拱形曲面结构,拱形曲面的底部连接一圆环柱面结构的下侧壁,旋转卡钩109设置在下侧壁的底部。所述上盒盖2设置有多道凹凸纹21。所述上盒盖2或隔温板104上设置通风孔。请见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有检测元件,其中,还包括上述检测装置的盒体,所述检测元件通过检测元件安装部固定在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有温度检测元件10、湿度检测元件20和二氧化碳检测元件30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检测元件为一种感温包,通过感温包卡钩102固定;湿度检测元件通过至少3个立柱101固定安装;二氧化碳检测元件通过2个安装立柱106固定安装。实施例请见图I至图6,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检测装置的盒体内设计了一弧形隔温板,能够将左右两腔体有效的隔离,避免二氧化碳检测元件温升对其他器件的影响,以达到将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三个检测元件综合在一个盒体内的目的。湿度检测元件为一种湿度传感器检测板,二氧化碳检测元件一种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板。可实现对空气温度、湿度、及其所含二氧化碳含量的一体化检测,外观呈圆柱形,其结构如图1、2、3所示,包含如下部分1、立柱101 (4个),用于固定湿度传感器检测板;2、两对称的感温包卡钩102,用于固定感温包;3、四均布的旋转卡槽103,用于与上盒盖实现简便的旋转连接;4、弧形隔温板104,用于隔离左右两腔体的温度;5、120度均布设置在下盒座I的底板上的固定孔105,用于实现将检测盒固定于任何位置;6、安装立柱106(2个),用于固定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板;7、过线孔107 (3个),用于通过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检测元件的连接线;8、防缩水凹槽108,用于防止注塑时盒体立壁与底面交界处缩水;9、旋转卡钩109,上盖旋转卡钩,用于与盒体的紧密配合。该盒体的具体使用如下将湿度传感器检测板用螺钉固定于立柱101处,将感温包采用嵌入式卡在两对称的感温包卡钩102处;将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板用螺钉固定于安 装立柱106处;各个检测元件的连接线通过过线孔107与外部显示装置实行连接;之后盖上上盒盖2,通过旋转卡钩109与四均布的旋转卡槽103之间的旋转配合完成上盒盖2与下盒座I之间的紧密连接。由于二氧化碳检测元件检测时的温升较大,通过弧形隔温板104,将左右两腔体有效的隔离,避免二氧化碳检测元件温升对其他器件的影响。此检测装置的盒体的功能可灵活组合以适用不同的场合,满足不同的检测需求。例如可拆分开来,仅安装温度、湿度、或者是二氧化碳检测元件,单独使用作为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的各自检测盒;也可两两组合起来使用。上述所列具体实现方式为非限制性的,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进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检测装置的盒体,包括有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检测元件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设置有将检测元件容腔分隔成为两个以上区域的隔离部件;检测元件容腔中的每个区域均设置有检测元件安装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装置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上盒盖与下盒座,上盒盖与下盒座相互扣合,内部形成检测元件容腔;下盒座为上方开口的容器状结构和/或上盒盖为下方开口的容器状结构,所述下盒座包括有底板和侧壁,底板的内表面为安装面;所述隔离部件为隔温板,设置在下盒座的安装面上或上盒盖的内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板与下盒座的安装面相互垂直,隔温板的顶部为弧线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容腔包括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安装部和湿度检测元件安装部,第二区域设置有二氧化碳检测元件安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检测元件安装部为至少3个安装在下盒座的安装面上的立柱,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安装部为2个安装在下盒座的安装面上的感温包卡钩;所述二氧化碳检测元件安装部为2个安装在下盒座的安装面上的安装立柱;下盒座的底板为圆片状结构,侧壁为圆环柱体结构;下盒座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过线孔。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座的侧壁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旋转卡槽,上盒盖的底部周边对应地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旋转卡钩;上盒盖与下盒座通过旋转卡钩与旋转卡槽相互扣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座的底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圆环结构的防缩水凹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盖的顶部采用向上凸的拱形曲面结构,拱形曲面的底部连接一圆环柱面结构的下侧壁,旋转卡钩设置在下侧壁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盖或隔温板上设置通风孔。
10.检测装置,包括有检测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检测装置的盒体,所述检测元件通过检测元件安装部固定在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和二氧化碳检测元件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检测元件为一种感温包,通过感温包卡钩固定;湿度检测元件通过至少3个立柱固定安装;二氧化碳检测元件通过2个安装立柱固定安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的盒体及检测装置,用于暖通空调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由于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设置有将检测元件容腔分隔成为两个以上区域的隔离部件;检测元件容腔中的每个区域均设置有一种以上的检测元件安装部;检测元件通过检测元件安装部固定在盒体的检测元件容腔中。因此,具有如下优点检测装置能够对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进行一体化检测;盒体可单独使用作为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的各自检测盒或者组合检测盒;结构紧凑、外观典雅。
文档编号G01D11/24GK202501862SQ20122013358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
发明者周江峰, 夏飞, 曾庆新, 谢镇洲, 黄章义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