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二力合成式高速不断轨动态电子轨道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衡,特别是不断轨轨道衡。
目前国内生产的轨道衡单纯采用重力传感器,为避免外力对重力传感器的影响,保证计量准确度,秤台和称量轨须做成独立式,即秤台上的钢轨(称量轨)与线路钢轨须断开,并保持间隙,此间隙降低了秤台稳定性,并使列车在上下秤台时引起冲击振动,限制了列车过衡速度(<20km/h),增大了误差,对基础和线路要求过高,且缩短了传感器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列车上下秤台不产生冲击振动,提高列车过衡速度,加强秤台稳定性,提高计量准确度,延长轨道衡及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缩短安装周期,大大降低成本的二力合成式高速不断轨动态电子轨道衡。
本实用新型包括钢轨、秤台、重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秤台上的钢轨为不与线路钢轨断开的常规钢轨,在秤台两端处的钢轨轨腰上还设置有剪力传感器,秤台与钢框架间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剪力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处理器连接。
上述数据采集处理器由放大器通过A/D转换器,经过缓冲器连接计算机组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钢轨(称量轨)轨腰上设置剪力传感器的结构方式,因此秤台上的钢轨不需与线路钢轨断开,可采用常规钢轨不留间隙,列车在上下秤台时不会因钢轨间隙产生对秤台等称量系统的冲击和振动,从而增强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使计量更加可靠、准确、亦使列车的过衡速度不受限制,列车的正常通行,平稳过衡,使剪力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延长,同时使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期极大地缩短,安装费用减少,维修更换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剪力传感器测量钢轨的剪力变化,并与重力传感器所测量的重力一起合成,共同完成对过衡列车重量的计量,大大优于传统的仅测量重力的轨道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数据采集处理器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钢轨1采用常规钢轨,铺设在秤台2上,在列车上下秤台2处没有断开的间隙,钢轨1的轨腰上设置有剪力传感器3作为增设的钢轨内力的测量部分,重力传感器4设置在秤台2与钢框架5之间,剪力传感器3和重力传感器4采集的信号连通数据采集处理器,由数据采集处理器对轨道衡作数据和信号处理,见图2,当剪力传感器3和重力传感器4采集信号后,经放大器6放大进入A/D转换器7,通过缓冲器8接进计算机9进行处理计量通过轨道衡的列车重量(图中10为列车、11为钢枕、12为稳压电源)。
权利要求1.二力合成式高速不断轨动态电子轨道衡,包括钢轨、秤台、重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处理器,其特征是秤台上的钢轨为不与线路钢轨断开的常规钢轨,在秤台两端头处的钢轨轨腰上还设置有剪力传感器,秤台与支承秤台的钢框架间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剪力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处理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力合成式高速不断轨动态电子轨道衡,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处理器由放大器通过A/D转换器,经过缓冲器连接计算机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衡,主要解决现有的轨道衡存在的稳定性差,计量误差较大,限制列车的过衡速度和对基础及线路要求较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包括钢轨、秤台、重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处理器,其特征是秤台上的钢轨为不与线路钢轨断开的常规钢轨,在秤台两端头处的钢轨轨腰上设置有剪力传感器,秤台与支承秤台的钢框架间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剪力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处理器连接。
文档编号G01G19/02GK2403010SQ0022914
公开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26日
发明者程建平, 徐鹏, 黄勤学, 王纯政 申请人:武汉利德机电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