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电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高压环网柜设备的电显技术和核相技术,特别是一种带电显示器, 该带电显示器能够显示高压环网柜是否带电以及为与之配套使用的核相器提供核对相序的 信号。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进口丌关柜中,例如外国某公司(SEL)的负荷开关柜(简称SM柜)及熔断 器组合电器柜(简称FS柜)中配套使用的带电显示器,经测试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l.现有技术中的SM柜是通过金属片感应电压作为带电信号,而FS柜却是通过熔断器下 方的传感器感应电压作为带电信号。两种柜型感应的参数差距甚大,SM柜参数只是FS柜 参数的1/3,这样就导致FS柜与SM柜同时使用时,即便是同相之间的核相孔参数也会有 2/3的电压差。根据电气原理,同相相位相等,不应该产生电压差。由于进口带电显示器的 同相之间核相参数存在2/3的差距,这足以给核相器提供错误信号,导致核相器错误指示, 无法帮助用户正确地核对相序。
2. 进口带电显示器使用氖泡作为指示元件,显示灯为闪烁指示,由于氖泡的瞬时启辉电 压不同,闪烁频率不是完全相同,导致核相孔参数不稳定,存在误差。
3. 进口带电显示器的电路板,其核相回路和显示回路混合为一个电路,由于没有设计 可关闭指示灯的开关,无法在不观察带电情况时关闭指示灯,运行后便长期指示。好的氖 泡寿命也仅为3万小时,按此计算,进口的带电显示器只能使用3年零5个月,到期便要 更换氖泡。对比开关柜的运行寿命(免维护30年),进口带电显示器的寿命远远小于开关 柜的运行寿命,因此将会增加较大的售后服务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电显示器,该带电显示器不仅能够显示 高压环网柜是否带电以及为与之配套使用的核相器提供核对相序的信号,而且有利于延长 使用寿命,提高核相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电路回路,其一为电显回路,其 二为核相回路;所述电显回路和所述核相回路通过一个切换丌关连接三相带电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显回路和所述核相回路共同连接一个公共接地端。
所述电显回路,按照三相交流电的相序对应设有三个整流桥,每一个整流桥的输出端连 接着包含指示灯的指示回路。
所述指示灯采用发光二极管。
所述发光二极管通过限流电阻串联有双向二极管,所述发光二级管为闪烁指示。 每一个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着包含滤波电容的滤波回路。
所述核相回路,按照三相交流电的相序对应设有三组分压电阻,每一组分压电阻连接着 一个核相信号采样点。
每一组分压电阻包括串联的两个电阻,所述核相信号采样点从所述两个电阻之间的接点 引出。
所述切换开关是一种两挡选择开关,当选择核相挡位置时,便关闭了电显回路;当选择 电显挡位置时,便关闭了核相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将带电显示回路和核相回路分开为两个独立的电路,需要进行核相时,可 将开关选择为核相位置,便关闭了电显回路,避免了两个回路互相干扰而导致核相参数不 准确。同时由于采用电阻作为核相信号的假负载,使输入的相对不稳定的感应电压变为稳 定的负载电压,为核相器提供了稳定的核相参数。
2. 采用三组分压电阻作为核相回路中的假负载,通过改变分压电阻的阻值,可以保证两 种不同类型的柜型并联使用时,消除由于感应电压不同造成的同相之间存在的电压差,同 相之间可以得到完全一样的核相参数,避免了核相器的错误指示。
3. 需要观察带电情况时,将开关选择为电显位置,此时关闭了核相回路,三相带电信号 接入电显回路,电显回路中采用LED发光二极管作为指示元件,LED的寿命为IO万小时,. 比氖泡的寿命约大三倍.同时由于设置了选择开关,将开关选择为核相位置时,便关闭了 电显回路,LED指示灯不指示,更加延长了带电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图1为实施本实用新型带电显示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实施本实用新型带电显示器的电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三相带电信号IN-A、 IN-B、 IN-C接丌关K1,开关K1打向电显回路时, Kl与整流二极管D1 D4、 D6 D9、 D11 D14组成的3个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整流 桥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地,三个双向二极管D5、 DIO、 D15、三个限流电阻R2、 R4、 R6和 三个发光二极管LED1、 LED2、 LED3依次串联后,分别与三只滤波电容Cl、 C2、 C3并联, 然后再分别与三个限流电阻Rl、 R3、 R5串联后,再分别并联在三个全波整流桥的正负极 上。
工作原理开关K1打向电显回路时,A、B、C三相带电信号,分别经过D1 D4、D6 D9、 D11 D14组成的3个整流桥进行整流,之后分别经过电阻R1、 R3、 R5限流,再经过三个 滤波电容C1、 C2、 C3的滤波,成为完整的直流电信号;直流电信号分别经D5、 D10、 D15 双向二极管导通和截止,形成振荡电压回路。振荡电压分别经R2、 R4、 R6电阻限流后, 分别给LED1、 LED2、 LED3发光二极管驱动电压,使其发光,指示A、 B、 C三相带电。 本实施例中D5、 D10、 D15双向二极管的正向转折电压为28V以上,,当信号的幅度》28V 时,丌始导通,使LED闪烁显示。
开关K1打向核相回路时,Kl与三个分压电阻R7、 R9、 Rll相连,R7、 R9、 Rll再分 别与R8、 R10、 R12电阻串联后与公共接地端连接,并在电阻R8、 RIO、 R12另一端引出 三个核相信号采样点HX-A、 HX-B、 HX-C。
工作原理开关K1打向核相回路时,A、 B、 C三相带电信号进入核相回路,经过分压 电阻分压,从信号采样点HX-A、 HX-B、 HX-C可以测得输出的核相电压值,由于采用电 阻作为核相信号的假负载,因此可以得到稳定的电压信号。另外根据不同开关柜的核相参 数不同,可以调整分压电阻的阻值,使之同时使用时,同相之间得到一样的核相参数。本 实施例中,将R7、 R9、 Rll短接,将R8、 R10、 R12分别取510K和220K,用于SM柜的 带电显示器这三个电阻阻值为510K,用于FS柜的带电显示器这三个电阻阻值为220K。这样 一来就保证了两种柜型同时用时,同相之间可以得到完全一样的核相参数.避免了核相器 错误指示。另外此时电显回路断开,LED指示灯无显示。当巡查人员或操作人员不需要观 察带电情况时,可选择"核相"位置,便可关闭带电指示回路,大大延长了LED指示灯的 寿命,使带电显示器寿命更长。
图2为实施本实用新型带电显示器的电路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 电显示器,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电路回路,其一为电显回路,其二为核相回路;所述电显回路和所述核相回路通过一个切换开关连接三相带电信号输入端。所述切换开关是一种两 档选择开关,当选择核相档位置时,便关闭了电显回路;当选择电显档位置时,便关闭了 核相回路。
电显回路和核相回路共同连接一个公共接地端。电显回路,可以按照三相交流电的相序 对应设有三个整流桥,每一个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着包含指示灯的指示回路。指示灯采用 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通过限流电阻串联有双向二极管。每一个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着 包含滤波电容的滤波回路。
核相回路,按照三相交流电的相序对应设有三组分压电阻,每一组分压电阻连接着一个 核相信号采样点。每一组分压电阻包括串联的两个电阻,核相信号采样点从所述两个电阻 之间的接点引出。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创造, 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创造。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己 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创造进行修改或 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祌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 发明创造专利的保护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带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电路回路,其一为电显回路,其二为核相回路;所述电显回路和所述核相回路通过一个切换开关连接三相带电信号输入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显回路和所述核相回路共同 连接一个公共接地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显回路,按照三相交流电的 相序对应设有三个整流桥,每一个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着包含指示灯的指示回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采用发光二极管。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通过限流电阻串联 有双向二极管,所述发光二级管为闪烁指示。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着包含 滤波电容的滤波回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相回路,按照三相交流电的 相序对应设有三组分压电阻,每一组分压电阻连接着一个核相信号采样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组分压电阻包括串联的两个电 阻,所述核相信号采样点从所述两个电阻之间的接点引出。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是一种两挡选择开关, 当选择核相挡位置时,便关闭了电显回路;当选择电显挡位置时,便关闭了核相回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电显示器,该带电显示器不仅能够显示高压环网柜是否带电以及为与之配套使用的核相器提供信号,而且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核相准确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电路回路,其一为电显回路,其二为核相回路;所述电显回路和所述核相回路通过一个切换开关连接三相带电信号输入端。
文档编号G01R19/155GK201327507SQ20082012447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1日
发明者浩 刘, 吕海琼 申请人:北京合锐赛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