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浅水水体沉积物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水水体沉积物取样器。
背景技术:
人们为了研究区域乃至全环的环境演变,水体所经历的环境变化,以及水体污染的营养元素的状况等,必需对水体沉积物进行采样、记录、分析。目前对浅水如江河湖泊的水体沉积物采样是用一种抓斗式采样器,该采样器的缺点是它是靠身身重量落入水体,故会扰动水体表层沉积物,破坏其层序结构,因此人们无法采集到完整、原状的沉积物-界面水的样品,抓斗式采样器的落点和落入深度均不能人为准确控制,因此人们不能采到设定 点或设定深度的柱状样样品,实际的使用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准确插入取样点并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原态性的浅水水体沉积物取样器,以克服传统取样器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浅水水体沉积物取样器,包括取样管,取样管是由左、右对称的左半圆管和右半圆管组合而成,其中左半圆管上端设有连接管,下端设有三角形的底部,连接管上设有手柄,右半圆管上部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管与旋转扶手连接。连接杆和连接管上分别设有加长杆。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它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等特点。
图I是本实新型所述的一种浅水水体沉积物取样器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新型所述的取样器两半圆管在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半圆管;2、右半圆管;3、连接管;4、手柄;5、三角形的底部;6、横梁;7、连接杆;8、扶手;9、加长杆;1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实施例浅水水体沉积物采集器,取样管采用较薄的钢管制成,将现有的钢管沿中心轴线对称剖开,形成直径相同的左半圆管I和右半圆管2,左、右半圆管能通过旋转实现合拢,取样管是由左、右对称的左半圆管I和右半圆2管通过旋转组合而成,其中左半圆管I上端设有连接管3,用于连接手柄4,连接管3、手柄4均可以采用小钢管制作,[0013]左半圆管I下端设有三角形的底部5,也具有与左半圆管I相同的半圆形的凹槽,作用在于快速的插入淤泥,连接管3上设有手柄4,作用在于施加压力,右半圆管2上部设有横梁6,横梁6上 焊接有连接杆7,横梁6、连接杆7均可以使用钢筋制作,在连接管3管内安装上轴承10,连接杆7穿过连接管3内的轴承10与旋转扶手8焊接,在轴承10的作用下,连接杆7能在连接管3内随意转动。其作用在于能通过旋转扶手8对右半圆管2施加作用力,使左、右半圆管实现合拢,左右半圆管内腔为中空的半圆形凹槽,以使它在插入水体中时,水或沉淀物可从其内直通而过,不影响沉积物的层次。连接杆7与连接管3上分别可以加设加长杆9,加长杆9可以采用套管的形式,通过螺纹把连接杆7或连接管3延长,以使本实用新型取样器能根据水深要求在各种环境中加长或卸短。使用本取样器时,首先使取样管的左、右半圆管重合,如图2所示,然后是根据水体深度,采样的深度确定连接杆7及连接管3的长度,如果长度不够可以加上加长杆9,延长连接管3及连接杆7,然后对准设定点将取样管垂直缓慢地插入水体中,在取样管接触到沉积物界面时应均匀用力向下,以使取样管缓缓进入沉积物,在插到设定深度时,即改为缓慢转动连接杆7,通过旋转扶手8对右半圆管2施加作用力,使左半圆管I、右半圆管2实现合拢,并在旋转180度时停止转动,实现左半圆管I、右半圆管2围合成圆筒状,此刻沉积物样品已被左半圆管I、右半圆2管夹紧,最后缓慢上提取样器,在取样器提出水面后对准取样盒,将采集的样品放入取样盒中,取得完整、原态的沉积物样品。
权利要求1.一种浅水水体沉积物取样器,包括取样管,其特征在于取样管是由左、右对称的左半圆管和右半圆管组合而成,其中左半圆管上端设有连接管,下端设有三角形的底部,连接管上设有手柄,右半圆管上部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管与旋转扶手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浅水水体沉积物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和连接管上分别设有加长杆。
专利摘要一种浅水水体沉积物取样器,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水水体沉积物取样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准确插入取样点并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原态性的浅水水体沉积物取样器,一种浅水水体沉积物取样器,包括取样管,取样管是由左、右对称的左半圆管和右半圆管组合而成,其中左半圆管上端设有连接管,下端设有三角形的底部,连接管上设有手柄,右半圆管上部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管与旋转扶手连接。连接杆上设有加长杆。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它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等特点。
文档编号G01N1/10GK202372374SQ20112053774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常征, 康春国 申请人:哈尔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