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磁吸式车门内隙止通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车门内隙的专用量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磁吸式车门内隙止通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乘用车在家庭的普及率不断提升,对乘用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车门内隙测量是控制总装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车门内隙是车身几何尺寸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重要尺寸。门难关、门漏雨等问题与车门内隙是否合格有重要关系。测量车门内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电子数显式测量仪;另一种是使用内隙止通规。车门内隙止通规是检测车门内隙的专用量具,现有的内隙止通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柄式止通规,车门的内隙有的部分区域的内隙是敞开式的,使用常规的手柄式止通规,从车体外部插入检测处测·量;另一种是橡皮泥测量,车门的内隙有的部分区域是封闭的,常规的手柄式止通规无法从外部插入测量,必需使用吸附式止通规,即橡皮泥测量。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I、使用电子数显式测量仪,缺点是投资成本高;2、车门内隙部分区域呈入口小内腔大的特点,手柄式止通规无法从外部插入测量,造成部分区域的内隙无法使用止通规测量;3、用橡皮泥测量,缺点是操作不便、测量不准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颖的、结构轻巧紧凑、使用方便的磁吸式车门内隙止通规,可以定性测量车门内隙是否合格。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测量块,测量块内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磁铁。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与磁铁之间还设有铜套,铜套安装在安装槽内,磁铁安装在铜套内。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与铜套之间设有粘接胶,铜套与磁铁之间设有粘接胶,测量块、铜套与磁铁之间通过粘接胶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磁铁的上表面高度低于测量块顶面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块的形状为圆柱体或长方体。更进一步地,所述铜套由侧面圆柱面和下底面构成,铜套顶部不封闭。该结构可长时间保持磁铁的磁性,又可以吸附在车体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轻巧紧凑、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定性测量车门内隙是否合格,用来解析门难关、门漏雨等问题。
[0015]图I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2为图I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存放盒示意图;图4为图2中沿B-B线的剖视图。其中,I一测量块;2—磁铁;3—铜套;4一粘接胶;5—存放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测量块I,测量块I内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磁铁2。安装槽与磁铁2之间还设有铜套3,铜套3安装在安装槽内,磁铁2安装在铜套3内。安装槽与铜套2之间设有粘接胶4,铜套3与磁铁2之间设有粘接胶4,测量块I、铜套3与磁铁2之间通过粘接胶4固定。磁铁2的上表面高度低于测量块I顶面的高度。测量块I的形状为圆柱体或长方体。铜套3由侧面圆柱面和下底面构成,铜套3顶部不封闭。该结构可长时间保持磁铁的磁性,又可以吸附在车体上。本实用新型止通规是由一系列厚度不等的通规和止规组成,通规和止规具有相同的结构,止通规放在存放盒5中(如图3和图4所示)。测量车门内隙时1、先把车门打开,根据测量部位的理论内隙及公差在存放盒5中取出相应厚度的通规。2、把通规吸附到车体相应位置,关上车门并使车门与车体的侧围零件或另外一个车门的面差对齐。如果能够对齐,则车门最小间隙合格;如果不能够对齐,则判断车门最小间隙小了。3、依次取相应的通规测量其它部位,并做好记录。4、根据测量部位的理论内隙及公差在存放盒5中取出相应厚度的止规,并把止规吸附到车体相应位置,关上车门并使车门与车体的侧围零件或另外一个车门的面差对齐。如果能够对齐,则车门最大间隙不合格;如果不能够对齐,则判断车门最大间隙合格。
权利要求1.一种磁吸式车门内隙止通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测量块,测量块内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车门内隙止通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与磁铁之间还设有铜套,铜套安装在安装槽内,磁铁安装在铜套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车门内隙止通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与铜套之间设有粘接胶,铜套与磁铁之间设有粘接胶,测量块、铜套与磁铁之间通过粘接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车门内隙止通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的上表面高度低于测量块顶面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车门内隙止通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块的形状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车门内隙止通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由侧面圆柱面和下底面构成,铜套顶部不封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吸式车门内隙止通规,属于车身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车门内隙止通规操作不便、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它包括测量块,测量块内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磁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轻巧紧凑、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定性测量车门内隙是否合格,用来解析门难关、门漏雨等问题。
文档编号G01B5/14GK202793279SQ2012204866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马勇斌, 夏立 申请人:东风汽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