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线路的维修保养对于保证其安全运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的铁道和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对线路维修工作非常重视,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严格的规章制度。高速铁路养护维修的原则是重检慎修,扣件弹条伤损、承轨台裂纹以及钢轨踏面光带异常对铁路安全可靠运营带来极大风险,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长期以来,线路检查主要采用目视检查方法来断定轨道是否存在缺陷,需要人员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其检查效果与巡查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直接相关。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线路检查主要采用目视检查方法来断定轨道是否存在缺陷而导致需要人员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其检查效果与巡查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直接相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检测装置,它主要由移动载体及设置在移动载体上的电源、照明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及与图像采集装置连接的图像处理系统构成。为了实时获取待巡查目标的图像,如轨道扣件弹条、承轨台或钢轨上踏面光带等,并传输到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智能判读,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用CCD传感器。为了同时获取待巡查目标不同部位的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由设置在移动载体上的一个或多个CXD传感器构成,CXD传感器通过光电开关与图像处理系统连接。CXD传感器的个数和位置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处理系统采用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等技术,对获取的图像中,对目标物体缺陷进行判识,并进行分类。实现实时显示图像以及缺陷所在区域和类型等信息。再通过人工再确认提供实时干预接口,防止误判。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载体为走行小车,即由人力推动使其能沿待测轨道稳定滑行的小车。当然,移动载体也可采用机动小车。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采用能为图像采集目标提供所需照明的条状或环状光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光学成像系统替代视觉器官来获取现实世界的影像,由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技术来代替大脑完成影像判识工作。利用该技术通过摄像机获取轨道图像,并对其进行判识,可以高效、准确可靠地完成轨道扣件系统、承轨台裂纹和钢轨踏面光带异常等情况进行快速巡查和存档,可替代人工巡查,对控制高速铁路安全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0014]图I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分别为I-走行小车,2-走行小车底轮,3_走行小车把手,4_图像处理系统,5-人机交互屏,6-照明装置,7-图像采集装置,8-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描述以助于全面理解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描述包括各种特定细节以助于理解,但这些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在此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已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本发明包括5个组成部分移动载体、电源、图像采集装置、照明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实施例I以走行小车I为整个装置的载体,既移动载体,走行小车I由车体、走行小车底轮2及走行小车把手3构成,走行小车I可在待检轨道上滑行;电源8为整个系统提供提供电力,照明装置6提供采集图像时的照明,通过设置在走行小车I上的图像采集装置7 ((XD传感器)实时地将待测目标的图像传输给图像处理系统4 (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对传入的图像进行智能判读,对系统判断提示有缺陷的,系统自动提供,并显示对应的图像,提示缺陷所在区域,有人工进行现场确认,通过连接在计算机上的人机交互屏现场确认结果。所有获取的图像和判识结果均在图像处理单元中进行存储和归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通过光电传感器代替人眼、以计算机代替人脑对高速铁路轨道进行巡检,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防止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漏检、误检。
权利要求1.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移动载体及设置在移动载体上的电源、照明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及与图像采集装置连接的图像处理系统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C⑶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由设置在移动载体上的一个或多个CXD传感器构成,CXD传感器通过光电开关与图像处理系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系统为计算机。
5.根据权利要求I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载体为走行小车,其能在待测轨道上靠人力滑行。
6.根据权利要求I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采用能为图像采集目标提供所需照明的条状或环状光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检测装置,属于铁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路检查主要采用目视检查方法来断定轨道是否存在缺陷而导致需要人员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其检查效果与巡查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直接相关的问题。它主要由移动载体及设置在移动载体上的电源、照明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和图像处理系统构成,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待检目标的图像数据后传输给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智能识别。主要用于铁路轨道的巡检。
文档编号G01N21/88GK202453300SQ20122006382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
发明者张同刚, 王鹏翔, 赵国堂 申请人: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