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输入冲击电路测试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电源的输入冲击电流要求比较高。现有技术常用的测试直流输入电源输入冲击电流的方法是采用电流探头或在输入电源处直接串联一个0. I欧的分流电阻进行测试,但直接串联电阻的方法对供电直流输入电源的质量要求较高,常常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DC source或线性稳压电源。而测试交流输入电源输入冲击电流的方法一般分为电源外部和电源内部两种测试方法;其中,交流输入电源外部的测试方法只能使用电流探头进行测试,这种方法由于电流探头采用了霍尔传感技术或CT技术而在价格方面显得特别昂贵,常常需要上万元或者十几万元人民币。众所周知,交流输入电源的输入冲击电流为交流,有正半周和负半周电流之分,在使用电流探头测试时常常无法一次性测试出结果,且在测试以热敏电阻为防浪涌冲击结构的电 源时其输入冲击电流值会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极为不准确,为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需要具有正半周和负半周电压限制的AC source配合测试,导致其价格更贵;交流输入电源内部测试输入冲击电流的方法通常是在整流桥后串联一个0. I欧的分流电阻进行测试,该方法操作难度大、安全系数比较低、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性,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该电路可测试开关电源、线性稳压电源等输入电压为直流或交流的电源的输入冲击电流,实用性强、性能优良、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成本低、对电源本身无破坏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包括有依次连接的输入电压控制电路、交直流电压输入识别电路、整流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电压储能电路、充电识别电路、电压取样电路、输入冲击电流采样电路、测试系统放电电路、以及输出电压控制电路。优选地,所述输入电压控制电路设置在电源输入端正极线路上,包括有依次串联的船型开关SWl和保险管Fl。优选地,所述交直流电压输入识别电路设置在所述正极电路和负极线路之间,包括有两个电阻R1、R2和两个发光二极管D20、D21,电阻Rl和发光二极管D20串联后的电路与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21串联后的电路并联。优选地,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一个全桥整流管BRGl。优选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正极线路上,包括有一个电阻R3和两个按钮开关SW2、SW3,按钮开关SW2和按钮开关SW3串联后与电阻R3并联。优选地,所述电压储能电路包括有若干个并联的电解电容,每个电解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上。[0011]优选地,所述充电识别电路设置在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之间,包括有串联的电阻R4和发光二极管D22,且所述发光二极管D20、D2UD22为任意三种不发出相同颜色的发光
二极管。优选地,所述直流电压或交流等效直流电压取样电路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电解电容的两端的电压取样探头C、D ;所述输入 冲击电流采样电路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线路上的电流采样电阻R5,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流采样电阻R5两端的电流取样探头E、F。优选地,所述测试系统放电电路设置在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之间,包括有串联的船型开关SW4和电阻R6。优选地,所述输出电压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输出端正极线路上,包括有串联的船型开关SW5和保险管F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依次连接的输入电压控制电路、交直流电压输入识别电路、整流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电压储能电路、充电识别电路、电压取样电路、输入冲击电流采样电路、测试系统放电电路、以及输出电压控制电路,达到了可测试开关电源、线性稳压电源等输入电压为直流或交流的电源的输入冲击电流,实用性强、性能优良、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成本低、对电源本身无破坏性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I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一个实施例的电路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I和图2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包括有依次连接的输入电压控制电路I、交直流电压输入识别电路2、整流电路3、充电控制电路4、电压储能电路5、充电识别电路6、电压取样电路7、输入冲击电流采样电路8、测试系统放电电路9、以及输出电压控制电路10。请参考图2,具体实现时所述输入电压控制电路I设置在电源输入端正极线路上,包括有依次串联的船型开关SWl和保险管Fl。所述交直流电压输入识别电路2设置在所述正极电路和负极线路之间,包括有两个电阻R1、R2和两个发光二极管D20、D21,电阻Rl和发光二极管D20串联后的电路与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21串联后的电路并联。所述整流电路3包括一个全桥整流管BRGl。所述充电控制电路4设置在正极线路上,包括有一个电阻R3和两个按钮开关SW2、SW3,按钮开关SW2和按钮开关SW3串联后与电阻R3并联。所述电压储能电路5包括有若干个并联的电解电容,每个电解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上。在本实施例中,电解电容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以C1、C2、C3表
/Jn o[0027]所述充电识别电路6设置在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之间,包括有串联的电阻R4和发光二极管D22,且所述发光二极管D20、D21、D22为任意三种不发出相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在本实施例中,D20为绿色、D21为黄色、D22为红色。所述电压取样电路7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电解电容的两端的电压取样探头C、D ;所述输入冲击电流采样电路8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线路上的电流采样电阻R5,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流采样电阻R5两端的电流取样探头E、F。所述测试系统放电电路9设置在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之间,包括有串联的船型开关SW4和电阻R6。所述输出电压控制电路10设置在所述输出端正极线路上,包括有串联的船型开关SW5和保险管F2。具体实现时,所述电阻R5的可为高精度且受温度系数影响很小的电流分流器电阻;所述开关SW2和SW3可采用防误操作快速充电按钮开关。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电压输入端A、B接入普通供电电源时,首先由输入电压控制电路I给整流电路3供电,同时交直流电压输入识别电路2进行交直流电压及直流电压极性的识别,电压经过整流电路3整流后通过充电控制电路4给电压储能电路5充电,同时由充电识别电路6判定电压储能电路5是否充上电以及简单地判定充电的程度,当电压取样电路7 (直流电压直接按测得值计算,交流电压按I : V 2的比例等效为直流电压)取样后的电压满足要求时断开供电电源,同时快速由输出电压控制电路10给其电压输出端OUT+、GND连接的被测电源供电,此时输入冲击电流采样电路8即可采集到一个电压,按照输入冲击电流的测试标准通过简单的计算即可算出被测电源的输入冲击电流,测试完毕后断开被测电源由测试系统放电电路9放掉本电路内多余的电压,直到充电识别电路6判定到电压储能电路5没有电压或取样后的电压小于安全电压时,断开开关SW4。本实施例的测试电路输入端“A”、输入端“B”接入普通供电电源的输出电压两端;本实施例的测试电路输出端0UT+、GND分别接被测电源输入为交流电压的输入端“L”、“N”,或依次接入被测电源输入为直流电压的输入端“正极”、“负极”。断开开关SW2、Sff3, SM、Sff5,闭合开关SWl,其电压首先给本实施例的整流桥BRGl供电,同时发光二极管D20(绿色)、D21 (黄色)和D22 (红色)的灯光颜色对交直流电压的输入种类进行识别及输入电压为直流的极性进行识别。当发光二极管D20和发光二极管D21同时被点亮时则表明给本实施例供电的电压为交流电压;若发光二极管D20和发光二极管D21任意一灯被点亮时则表明给本实施例供电的电压为直流电压;当D20灯(绿色)被点亮时则表明给本实施例供电的电压输入端“A”为直流电压的输入“正极”,当D21灯(黄色)被点亮时则表明给本实施例供电的电压输入端“A”为直流电压的输入“负极”。整流桥BRGl经过整流后由电阻R3给电解电容Cl、C2、C3进行限速充电,同时由D22 (红色)的灯光颜色判定该系统的电解电容C1、C2、C3是否充上电及充电的程度。当D22(红色)的灯光颜色为微亮时则表明电解电容C1、C2、C3已经在充电,但电压较低,当D22/LED (红色)的灯光颜色为高亮时则表明电解电容C1、C2、C3上的电压较高。当系统功率小于50瓦时或D22(红色)的灯光颜色为高亮时可同时闭合SW2和SW3给电解电容Cl、C2、C3进行快速充电,若在电解电容Cl、C2、C3的两端“C”、“D”处检测到的取样直流电压或交流等效直流电压(等效直流电压为交流电压的V 2倍)满足要求时迅速断开SW1、SW2及SW3,同时闭合开关SW5给被测电源供电起机,此时示波器在电流采样电阻(分流器)R5两端“E”、“F”处上采集到电压通过简单的计算后即为被测电源的输入冲击电流,若电流采样电阻(分流器)R5的阻值为0. I欧,示波器在电流采样电阻(分流器)R5上采集到电压为2. 12V,则被测电源的输入冲击电流为2. 12V/0. I Q=21. 2安培。测试完毕后断开开关SW5停止对被测电源的供电,闭合开关SW4通过电阻R6给本实施例放电,直到D22(红色)的灯光不亮或电解电容C1、C2、C3的两端的取样电压小于安全电压时,断开开关SW4。所述电压储能电路的能量并非只限于三个并联的电解电容C1、C2、C3,也可根据实际被测电源的功耗情况适当增加电容的容量,实验证明电源在满载至空载的全负载范围内起机时其输入冲击电流大小固定不变,故电压储能电路的能量不需要特别大,建议电解电容的总数不得超过20个,在测试被测电源的输入冲击电流时要求负载为小载,至于电解电容Cl、C2、C3两端电压的选择建议使用450V,在使用时应当特别注意被测电源的输入直流电压或交流等效直流电压不得超过450V,若电压超过450V建议设计一个开关断开系统内部的电压储能电路,切换到可以任意更换的外挂式电压储能电路,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有依次连接的输入电压控制电路、交直流电压输入识别电路、整流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电压储能电路、充电识别电路、电压取样电路、输入冲击电流采样电路、测试系统放电电路、以及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控制电路设置在电源输入端正极线 路上,包括有依次串联的船型开关SWl和保险管F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电压输入识别电路设置在所述正极电路和负极线路之间,包括有两个电阻Rl、R2和两个发光二极管D20、D21,电阻Rl和发光二极管D20串联后的电路与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21串联后的电路并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一个全桥整流管BRG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正极线路上,包括有一个电阻R3和两个按钮开关SW2、Sff3,按钮开关SW2和按钮开关SW3串联后与电阻R3并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储能电路包括有若干个并联的电解电容,每个电解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识别电路设置在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之间,包括有串联的电阻R4和发光二极管D22,且所述发光二极管D20、D21、D22为任意三种不发出相同顔色的发光二极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压或交流等效直流电压取样电路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电解电容的两端的电压取样探头C、D ;所述输入冲击电流采样电路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线路上的电流采样电阻R5,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流采样电阻R5两端的电流取样探头E、F。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放电电路设置在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之间,包括有串联的船型开关SW4和电阻R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压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输出端正极线路上,包括有串联的船型开关SW5和保险管F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源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包括有依次连接的输入电压控制电路、交直流电压输入识别电路、整流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电压储能电路、充电识别电路、电压取样电路、输入冲击电流采样电路、测试系统放电电路、以及输出电压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可测试开关电源、线性稳压电源等输入电压为直流或交流的电源的输入冲击电流,实用性强、性能优良、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成本低、对电源本身无破坏性。
文档编号G01R19/00GK202548192SQ2012201721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1日
发明者刘振康, 李胜龙, 王娟娟, 程国胜, 陈恒留 申请人:深圳市晶福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