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天线不对称发射角雷达测速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雷达测速传感器,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雷达测速传感器的双天线不对称发射角度的运用。
背景技术:
鉄路列车是应用广泛的交通运输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的作用。随着鉄路列车的提速,列车速度的实时测量已成为列车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列车测速方法有多种多样,雷达测速已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雷达测速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列车的底部,目前所采用的双天线对称发射角的应用,部分解决了由于安装角度与振动所导致的误差,可是由于天线发射对称区域大,对安装位置要求高,同时对于不同的路况(我国幅员辽阔,鉄路线长,长途运输列车需跨越几个路局,不同路局、区域的铁路存在不同的路基),需要进行不同參数的调整,造成了实际使用不方便和测速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雷达测速传感器双天线不对称发射角度的运用,以提高雷达测速传感器的测速精度及安装使用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ー种双天线不对称发射角雷达测速传感器,由雷达微波単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数据输出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测速传感器中雷达微波単元所采用的双天线为不对称发射角安装。双天线的天线发射角(与水平面夹角)前发射角为40度,后发射角为50度,这样向前与向后发射角相差10度,由双天线中获取不同的频谱信号,利用10度角的频谱偏差对信号进行比较、鉴别与判断,提高了传感器对不同路况的适应性,利用双天线融合的方式,在縮小双天线发射区域的同时也解决了由于安装角度及振动所导致的测速误差。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限定,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0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主要负责信号的实时分析处理,是信号处理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限定,所述的雷达微波単元由雷达微波发射电路和雷达微波接收电路组成。雷达微波単元用于将列车速度信息转变成多普勒频率信息进行输出。
图1为双天线不对称发射角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内容作进ー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一种由雷达微波単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数据输出单元组成的雷达测速传感器系统,雷达微波単元由微波发射电路和微波接收电路组成,在雷达测速传感器机壳设计铸造加工中,将双天线安装基座的角度(与水平面夹角)分别设计为向前40度和向后50度,并对夹角进行严格控制与检验,信号处理单元主要负责对多普勒频率信号的实时分析处理,充分运用10度角的频谱偏差,将不符合正常速度的频谱峰值隔离掉,只分析处理符合正常要求的频谱峰值,提高测速分析处理的精度,从而得到列车运动的准确速度数据,然后由数据输出单元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缩小了辐射区域,方便了安装位置选定,降低了安装难度,节约了人力物力;2.增强对不同路况的适应性,提高雷达测量精度。
权利要求1.ー种双天线不对称发射角雷达测速传感器,由雷达微波単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数据输出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达测速传感器的雷达微波単元的双天线为不对称发射角安装。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雷达测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双天线向前发射角与向后发射角相差1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雷达测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双天线向前发射角为40度,向后发射角为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雷达测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雷达测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雷达微波単元由雷达微波发射电路和雷达微波接收 电路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雷达测速传感器双天线不对称发射角度运用的技术方案,由雷达微波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数据输出单元组成的雷达测速传感器系统,在雷达测速传感器中采用双天线不对称发射角度安装技术,双天线的天线发射角(与水平面夹角)为前发射角40度,后发射角50度,这样向前与向后发射角相差10度,雷达微波单元将接收到的反射信号与本振信号经混频后产生多普勒信号,由信号处理单元对多普勒信号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利用10度角的频谱偏差,隔离掉不符合正常速度的频谱峰值,从而得到准确的速度数据,然后由数据输出单元输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难度低、对不同路况适应性强、测速精度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G01S13/58GK202916440SQ20122056276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黄 俊, 宋小平, 朱春金, 张大朋, 冯桂刚, 祝仁德 申请人:上海仁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