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868.com

山东亚星游戏官网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4-01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一种在线光学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3-06-15    作者: 管理员

一种在线光学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在线光学检测仪,机架上固设有四根大立柱,这四根大立柱分布在同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并在这四根大立柱之间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五个组件,并分别为下相机组件、下光源组件、压紧组件、上光源组件和上相机组件。本发明通过采用上、下两个光源组合和对应的相机组件配合,从而能够同时获取待检测的PCB板上、下表面的图像信息,这样就可成倍提高检测效率,并免去了传统检测仪翻面检测的麻烦;同时,本发明通过压紧组件的设置以及每个光源组件中增设两个增强光源来有效提高所获取图像信息的精确度,从而提高本检测仪的检测精度,每个光源组件中的三个光源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有可靠保证。
【专利说明】一种在线光学检测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光学检测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在线光学检测仪。

【背景技术】
[0002]在线光学检测仪是一种先进的在线检测技术,它获取被检测件表面的图像信息后和合格件的图像信息进行对比,从而检测出被测件是否合格。目前,在线光学检测仪的运用领域十分广泛,例如用来检测PCB板(即印刷电路板),由于PCB板复杂、其设计线路越来越多、层数也越来越多,因此用在线光学检测仪来检测PCB板远比人工检测方式成熟、高效,从而更加有利于保证检测精度,进而控制产品质量。
[0003]现有的在线光学检测仪检测时将PCB板放在一个平板上,先检测PCB板的一个表面,再将PCB板翻面,以便检测PCB板的另一个表面,这样就无法同时检测PCB板的两个表面,从而导致其检测效率低;另外,由于被测件可能会发生微量的弯曲,以及光源的光照强度不够及存在阴影区域等因素,这样就会影响所获取的图片信息精度,从而影响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线光学检测仪,欲通过该检测仪高效、精确地获取PCB板两个表面的图像信息。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在线光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机架(I)上固设有四根大立柱(2),这四根大立柱分布在同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并在这四根大立柱(2)之间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五个组件,并分别为下相机组件(XX)、下光源组件(XG)、压紧组件(YJ)、上光源组件(SG)和上相机组件(SX),其中:
[0006]A、所述下相机组件(XX)包括下相机安装架(3)和下相机(4),其中下相机安装架(3)箍紧在四根所述大立柱(2)上,该下相机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台所述下相机
(4),该下相机的镜头竖直朝上;
[0007]B、所述下光源组件(XG)包括底板(5)和第一增强光源(8),其中底板(5)箍紧在四根所述大立柱(2)上,该底板顶面上设有一个敞口朝上的矩形框,并在矩形框内固设有一个主光源¢);所述主光源(6)旁边设有一块反射板(7),主光源射出的光线经过该反射板(7)反射后,从所述矩形框的上敞口处射出,且这条反射光线(FS)与所述底板(5)垂直,而底板(5)上正对该反射光线处竖直开有一个下相机采光孔(3a);所述第一增强光源(8)和第二强光源(9)均固定在矩形框内,并位于所述反射光线(FS)的两边,这两个光源发出的增强光的交点位于所述反射光线(FS)上;
[0008]C、所述压紧组件(YJ)包括下压紧辊安装座(10)和压板(17),其中下压紧辊安装座(10)数目为两个,并呈前后并排,且前、后侧的一个下压紧辊安装座(10)分别箍紧在对应侧的两根大立柱(2)上;两个所述下压紧辊安装座(10)之间左右并排有偶数根下压紧辊
(11),这些下压紧辊的前、后侧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对应侧的下压紧辊安装座(10)上;最中间的所述两根下压紧辊(11)之间左右并排有两块下隔光板(12),该下隔光板的前、后侧分别固定支撑在对应侧的下压紧辊安装座(10)顶面上,且两块下隔光板之间的间隙供所述下光源组件(XG)的反射光线(FS)通过,并通过所述下相机(4)获取待检测的PCB板下表面图像信息;
[0009]每根所述下压紧辊(11)正上方平行设有一根上压紧辊(13),该上、下压紧辊之间的间隙供待检测的PCB板通过,这些上压紧辊的前、后侧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一个连接组件上,该前、后侧的连接组件结构相同,且前、后侧的连接组件分别与对应侧的升降立柱
(14)连接,并可跟随升降立柱(14) 一起上下移动;最中间的两根所述上压紧辊(13)之间左右并排有两块上隔光板(15),这两块上隔光板之间的间隙与两块所述下隔光板(12)之间的间隙错开,且这两块上隔光板(15)的前、后侧分别支撑在对应侧的支撑板(16)顶面上,并由对应的所述压板(17)压紧,而前、后侧的支撑板(16)分别箍紧在对应侧的所述升降立柱(14)上,且前、后侧的升降立柱下部分别插入对应侧所述下压紧辊安装座(10)上的导向孔中;
[0010]D、所述上光源组件(SG)固定在四根大立柱(2)上,该上光源组件(SG)的结构与所述下光源组件(XG)相同,这两个组件相对设置,且上光源组件(SG)的反射光线向下射出,并通过两块所述上隔光板(15)之间的间隙;
[0011]E、所述上相机组件(SX)包括上相机安装架(18)和上相机(23),其中上相机安装架(18)箍紧在四根所述大立柱(2)上,该上相机安装架上前后并排固定有两根竖直导轨
(19),每根竖直导轨上滑动配合有一个滑块(20),这两个滑块同时与一块竖直的上相机安装板(21)固定;所述上相机安装板(21)同时通过驱动组合与上相机安装架(18)相连,并可在该驱动组合驱动下上下移动;
[0012]所述上相机安装板(21)上前后并排固定有两个拉块(22),这两个拉块分别箍紧在对应侧的所述升降立柱(14)上部,而上相机安装板(21)上固设有至少一台所述上相机
(23),该上相机的镜头朝下,且上相机(23)镜头的中心线与所述上光源组件(SG)的反射光线重合,并通过该上相机获取待检测的PCB板上表面图像信息。
[0013]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采用了下相机组件(XX)、下光源组件(XG)、压紧组件(YJ)、上光源组件(SG)和上相机组件(SX),其中下相机组件(XX)和下光源组件(XG)相互配合,以便获取待检测的PCB板下表面图像信息,而上光源组件(SG)和上相机组件(SX)相互配合,以便获取待检测的PCB板上表面图像信息,并通过下隔光板(12)和上隔光板(15)的设置避免了上下光源的相互投射,从而保证获取被检测PCB板的上、下表面图像信息并行不悖。综上所述,这样就同时能获取待检测的PCB板上、下表面图像信息,比传统检测仪一次只能获取一个表面图像信息高效,也免去了以前需要翻面后再照相的麻烦。同时,我们可以根据PCB板的厚度通过程序控制所述上压紧辊(13)上下移动,这样就很好地将PCB板压紧,从而消除PCB板的微量变形,从而便于获取精确的图像信息;当上压紧辊(13)上下移动时,该上压紧辊(13)通过所述升降立柱(14)等一系列部件带动上相机(23)同步移动,从而保证上相机(23)与PCB板上表面的焦距,进而更好地保证获取的PCB上表面图像信息的准确性。
[0014]另外,本发明除了一个主光源(6)外,还增设了第一增强光源(8)和第二强光源
(9),这两个增强光源分别位于所述反射光线(FS)的两边,这两个光源发出的增强光的交点位于所述反射光线(FS)上,这样不仅能增强光源的光照强度,而且能通过第一增强光源(8)和第二强光源(9)很有效地消除光源的阴影区域,从而保证所获取的图像信息准确,进而保证检测精度。
[0015]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采用上、下两个光源组合和对应的相机组件配合,从而能够同时获取待检测的PCB板上、下表面的图像信息,这样就可成倍提高检测效率,并免去了传统检测仪翻面检测的麻烦;同时,本发明通过压紧组件(YJ)的设置以及每个光源组件中增设两个增强光源来有效提高所获取图像信息的精确度,从而提高本检测仪的检测精度。
[0016]作为优选,所述矩形框由两块端板(24)和两块侧板(25)围成,其中两块侧板(25)外板面的底部分别水平固定有两根导条(26),这两根导条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每块侧板
(25)上的两根导条(26)被一根压条(27)压住,并与该压条滑动配合,且这些压条均固定在所述底板(5)顶面上。
[0017]所述主光源(6)包括两条LED灯带(6-1)和散热结构,其中散热结构包括一个矩形安装框和小风扇¢-5),其中矩形安装框由两块条形端板(6-2)和两块矩形侧板(6-3)围成,该矩形安装框内固设有一个散热架¢-4),该散热架由一组左右并排的散热翘片(6-4a)和连接这些散热翘片上端的连接段^_4b)构成,两条所述LED灯带(6_1)左右并排固定在该连接段的顶面上;
[0018]每块所述矩形侧板(6-3)上正对LED灯带¢-1)处均开有小方孔^_3a),所述侧板(25)上开有与该小方孔位置相对的过孔;每块所述条形端板¢-2)的内板面设有一排竖直开设的第一条形槽^_2a),该第一条形槽的槽底开有贯通的第一通风孔,且每片所述散热翅片(6-4a)上对应该第一通风孔开有过风孔(6-4a’ );所述小风扇(6_5)位于散热架(6-4)正下方,并呈前后并排设置,该小风扇与两块所述侧板(25)的底面固定,且小风扇(6-5)的出风口均朝上。
[0019]采用以上结构,所述矩形框通过导条(26)和压条(27)与底板(5)相连,这样就能将矩形框整体拉出,从而方便维修、更换矩形框内固定的灯源。
[0020]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小风扇(6-5)将散热架(6-4)内的热风不断抽出,同时从矩形侧板(6-3)上的小方孔^_3a)和条形端板(6-2)上的第一通风孔处不断从外界抽取冷空气,并且散热翘片^_4a)上的过风孔^_4a’ )使冷空气可以进入各个散热翘片^_4a)之间的空隙内,从而加大了散热架出-4)内的空气流动,显著地提高了 LED灯带的散热效率,由于光源组的结构紧凑,功耗大,这种高效的散热结构显著地延长了主光源的使用寿命,并使主光源的光照更加稳定。
[0021]在本案中,每块所述条形端板(6-2)的外板面上下并排有四条第二条形槽(6-2c),中间两条第二条形槽的槽底开有贯通的第二通风孔^-2d);每块所述矩形侧板(6-3)上正对散热翘片^_4a)处上下并排有两个小条形孔(6-3b),这两个小条形孔之间开有一个小圆孔(6_3c),且所述小方孔^-3a)正上方开有一个大圆孔(6-3d),而所述两块所述侧板(25)上对应小方孔(6-3a)、小条形孔(6-3b)、小圆孔^_3c)和大圆孔^-3d)处均分别开有过孔;
[0022]两条所述LED灯带(6-1)正上方设有一块矩形的散光板(6_6),该散光板四周的边缘分别卡入两块所述条形端板(6-2)和矩形侧板(6-3)顶部的卡槽中。
[0023]在上述结构中,上述第二通风孔(6-2d)的开设进一步加大了 LED灯带(6_1)的散热。第二条形槽(6_2c)的开设加大了条形端板(6-2)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也有利于提高条形端板¢-2)的散热效果。小条形孔和大、小圆孔的开设,加大了空气从矩形侧板(6-3)进入散热架(6-4)的流量,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所述散光板(6-6)不仅可以使光线照射得更加均匀,而且能够对所述LED灯带进行保护。所述散光板(6-6)通过卡槽安装,使其安装拆卸更加方便。
[002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增强光源(8)和第二增强光源(9)除了只含有一条LED灯带夕卜,这两个增强光源的其他结构均与所述主光源(6)相同。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压紧辊(13)优选为六根,中间的四根上压紧辊(13)分为两个压紧辊组,每个压紧辊组由两根相邻的上压紧辊(13)组成;
[0026]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T形件(28)和L形块(31),其中T形件(28)的长臂端箍紧在对应侧的所述升降立柱(14)上,该T形件短臂端的两个端头分别固设有一个L形的提拉块(29);每个所述提拉块(29)下水平段的顶面与一个中间支撑座(30)底面的中部贴合,该中间支撑座位于所述T形件(28)的短臂端正下方,每个中间支撑座的左、右端部分别开有一个轴承安装孔,这两个轴承安装孔并排开设;每个所述压紧辊组中的两根上压紧辊
(13)前侧分别套装有一个轴承,这两个轴承分别装在同一个所述中间支撑座(30)上的两个轴承安装孔中;
[0027]所述L形块(31)的数目为两个,这两个L形块分别固定在对应端的一个所述中间支撑座(30)端面上,每个L形块(31)的下水平段上放置有一个旁边支撑座(32),最边上的每根所述上压紧辊(13) —侧通过轴承支撑在一个旁边支撑座(32)上。
[0028]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连接组件通过升降立柱(14)与驱动组合连动,从而当待检测的PCB板厚度变厚时,通过控制驱动组合将上相机的高度上移,以便调焦;与此同时,所述中间支撑座(30)和旁边支撑座(32) —起跟随升降立柱(14)上移,使得较厚的PCB板挤入上、下压紧辊之间时所受的阻力更小,从而使PCB板行进更加平稳,并且PCB板不易弯曲,获取的图像更加准确、清晰。
[0029]另外,中间的四根上压紧辊两两一组,而安装这四根上压紧辊的中间支撑座(30)支撑在所述提拉块(29)的下水平段上,并位于所述T形件(28)的短臂端正下方,这样就使这四根上压紧辊中的其中一根被PCB板顶起时就能将四根上压紧辊一起顶起,从而进一步降低了 PCB板在进入中间四根上压紧辊时所受到的阻力,避免PCB板正对上、下相机的部位弯曲,这样更加有利于上、下相机获取清晰的图像。
[0030]作为优化设计,所述驱动组合为丝杆螺母式结构,其中丝杆(33)通过联轴节与电机(34)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该电机固设在所述上相机安装架(18)上,丝杆(33)上的螺母
(35)同时与活动架(36)固定,而活动架(36)与所述上相机安装板(21)固定。采用以上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传动可靠,不易发生卡滞。
[0031]作为优选,所述下相机(4)和上相机(23)数目均为三台,这些下相机(4)和上相机(23)均呈前后并排设置。在上述结构中,所述下相机(4)和上相机(23)的数目适中,且它们的设置方式合理。
[0032]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上、下两个光源组合和对应的相机组件配合,从而能够同时获取待检测的PCB板上、下表面的图像信息,这样就可成倍提高检测效率,并免去了传统检测仪翻面检测的麻烦;同时,本发明通过压紧组件(YJ)的设置以及每个光源组件中增设两个增强光源来有效提高所获取图像信息的精确度,从而提高本检测仪的检测精度,且每个光源组件中的三个光源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有可靠保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图;
[0034]图2为图1拆掉保护外罩BH、进板装置JB和出板装置CB后的示意图;
[0035]图3为图2的F向放大图;
[0036]图4为图2的G向放大图;
[0037]图5为图4中下光源组件XG的外形图;
[0038]图6为图5的H-H向剖视图;
[0039]图7为图5拆掉所述矩形框后的轴测图;
[0040]图8为图7中主光源6的爆炸图;
[0041 ]图9为图4拆掉下相机组件XX、下光源组件XG和上光源组件SG后的轴测图;
[0042]图10为图9中压紧组件YJ的轴测图;
[0043]图11为10的横截面剖视图;
[0044]图12为图10中上相机组件SX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46]如图1至12所示,一种在线光学检测仪,本光线检测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为了达到防护目的,设置了保护外罩BH,并同时设置了进板装置JB和出板装置CB,这两个装置分设在保护外罩BH的两边,其中进板装置JB的作用是便于输入待检测的PCB板,且进板装置JB具有定位功能,以便对经过它上面的PCB板进行定位,从而使PCB板与保护外罩BH内的相机对中,以便相机后续采集PCB板两个表面的图像信息。所述出板装置CB的作用是便于平稳地输出检测后的PCB板,且进板装置JB和出板装置CB也可以不采用。
[0047]作为本发明的核心发明点,在保护外罩BH内固设有一个机架1,该机架I为立体框架结构,并由一组矩管焊接而成。所述机架I上固设有四根大立柱2,这四根大立柱2分布在同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在上述四根大立柱2之间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五个组件,并分别为下相机组件XX、下光源组件XG、压紧组件YJ、上光源组件SG和上相机组件SX,其中:
[0048]A、参照图2至4可看出,所述下相机组件XX主要包括下相机安装架3和下相机4,其中下相机安装架3箍紧在四根所述大立柱2上,该下相机安装架3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台外购的所述下相机4,该下相机4的镜头竖直朝上,且下相机4的作用是采集待检测的PCB板下表面图像信息。在本案中,所述下相机4的数目为三台,这三台下相机4前后并排设置,而这三台下相机4均固定不动,且每台下相机4的正上方设有一个下相机放大镜37,这些下相机放大镜37分别通过一些连接件与上述下相机安装架3固定。
[0049]B、参看图2至8可得出,所述下光源组件XG主要由底板5、主光源6、反射板7、第一增强光源8和第二强光源9构成。其中,上述底板5箍紧在四根所述大立柱2上,该底板5的顶面上设有一个敞口朝上的矩形框,该矩形框由两块端板24和两块侧板25围成。其中,两块上述侧板25外板面的底部分别水平固定有两根导条26,这两根导条26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每块侧板25上的两根导条26被一根压条27压住,并与该压条27滑动配合,且这些压条27均固定在所述底板5顶面上。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侧板25的外板面是相对于矩形框的内外方向来说的。采用上述设计,就使矩形框与底板5通过抽拉式结构相连,需要时可将矩形框整体拉出,从而方便维修和更换部件。
[0050]上述矩形框内固设有一个主光源6,该主光源6的旁边设有一块反射板7,该反射板7也固定在所述矩形框内,而主光源6射出的光线经过该反射板7反射后,从所述矩形框的上敞口处射出,且这条反射光线FS与所述底板5垂直。同时,所述底板5上正对反射光线FS处竖直开有一个上下贯通的下相机采光孔3a,由于上述下相机4的数目为三个,所以这个下相机采光孔3a为条形孔,并沿底板5的前后方向开设。所述第一增强光源8和第二强光源9均固定在矩形框内,并位于所述反射光线FS的两边,这两个光源发出的增强光的交点位于所述反射光线FS上,且该交点最好位于待检测的PCB上表面上。
[0051]从图2至8还可得出,所述主光源6主要包括两条LED灯带6_1和散热结构,其中散热结构包括一个矩形安装框和小风扇6-5,所述矩形安装框由两块条形端板6-2和两块矩形侧板6-3围成。所述矩形安装框内固设有一个散热架6-4,该散热架6-4由一组左右并排的散热翘片6-4a和连接这些散热翘片6-4a上端的连接段6_4b构成,两条外购的所述LED灯带6-1左右并排固定在该连接段6-4b的顶面上。
[0052]每块所述矩形侧板6-3上正对LED灯带6_1处均开有小方孔6_3a,所述侧板25上开有与该小方孔6-3a位置相对的过孔。每块所述条形端板6-2的内板面设有一排竖直开设的第一条形槽6_2a,该第一条形槽6_2a的槽底开有贯通的第一通风孔,且每片所述散热翘片6-4a上对应该第一通风孔开有过风孔6-4a’。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条形端板6_2的内板面是相对于矩形安装框的内外方向来说的。所述小风扇6-5位于散热架6-4的正下方,其数目为四个,并呈前后并排设置,该小风扇6-5与两块所述侧板25的底面固定,且小风扇
6-5的出风口均朝上。
[0053]从图2至8还可进一步得出,每块所述条形端板6-2的外板面上下并排有四条第二条形槽6-2c,中间两条第二条形槽6-2c的槽底开有贯通的第二通风孔6-2d。每块所述矩形侧板6-3上正对散热翘片6-4a处上下并排有两个小条形孔6-3b,这两个小条形孔6_3b之间开有一个小圆孔6-3c,且所述小方孔6-3a正上方开有一个大圆孔6_3d,而所述两块所述侧板25上对应小方孔6-3a、小条形孔6-3b、小圆孔6_3c和大圆孔6_3d处均分别开有过孔。另外,两条所述LED灯带6-1的正上方设有一块矩形的散光板6-6,该散光板6-6四周的边缘分别卡入两块所述条形端板6-2和矩形侧板6-3顶部的卡槽中。
[0054]另外,所述第一增强光源8和第二增强光源9除了只含有一条LED灯带外,这两个增强光源的其他结构均与所述主光源6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增强光源8和第二增强光源9与主光源6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其倾斜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前述第一增强光源8和第二强光源9发出的增强光交点位于反射光线FS上。另外,第一增强光源8、第二增强光源9和主光源6呈并排设置,这三个光源的前、后侧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侧板25固定,从而固定在所述矩形框上。
[0055]C、比照图2、3、4及9、10、11可看出,所述压紧组件YJ主要由下压紧辊安装座10、下压紧辊11、下隔光板12、上压紧辊13、升降立柱14、上隔光板15、支撑板16和压板17构成。其中,所述下压紧辊安装座10数目为两个,这两个下压紧辊安装座10呈前后并排设置,而前、后侧的一个下压紧辊安装座10分别箍紧在对应侧的两根大立柱2上,且每个下压紧辊安装座10同时通过一个垫块38固定支撑在所述机架I的顶面上。
[0056]两个所述下压紧辊安装座10之间左右并排有偶数根下压紧辊11,这些下压紧辊11的前、后侧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对应侧的下压紧辊安装座10上。在本案中,所述下压紧辊11的数目优选为六根。最中间的所述两根下压紧辊11之间左右并排有两块下隔光板12,该下隔光板12的前、后侧分别固定支撑在对应侧的下压紧辊安装座10顶面上,且两块下隔光板12之间的间隙供所述下光源组件XG的反射光线FS通过,并通过所述下相机4获取待检测的PCB板下表面图像信息。
[0057]比照图2、3、4及9、10、11还可看出,每根所述下压紧辊11的正上方平行设有一根上压紧辊13,该下压紧辊11和上压紧辊13之间的间隙供待检测的PCB板通过。并且,这些上压紧辊13的前、后侧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一个连接组件上,该前、后侧的连接组件结构相同,且前、后侧的连接组件分别与对应侧的升降立柱14连接,并可跟随升降立柱14 一起上下移动。最中间的两根所述上压紧辊13之间左右并排有两块上隔光板15,这两块上隔光板15之间的间隙与两块所述下隔光板12之间的间隙错开,且这两块上隔光板15的前、后侧分别支撑在对应侧的支撑板16顶面上,并由对应的压板17压紧在支撑板16上。同时,前、后侧的支撑板16分别箍紧在对应侧的所述升降立柱14上,且前、后侧的升降立柱14下部分别插入对应侧所述下压紧辊安装座10上的导向孔中。在本案中,所述上压紧辊13为六根,中间的四根上压紧辊13分为两个压紧辊组,每个压紧辊组由两根相邻的上压紧辊13组成。
[0058]每个所述连接组件主要由T形件28、提拉块29、中间支撑座30、L形块31和旁边支撑座32构成。其中,所述T形件28的长臂端箍紧在对应侧的所述升降立柱14上,该T形件14短臂端的两个端头分别固设有一个提拉块29,该提拉块29为L形结构,其竖直段与T形件28相连,且提拉块29的下水平段位于T形件28的短臂端正下方。
[0059]每个所述提拉块29下水平段的顶面与一个中间支撑座30底面的中部贴合,该中间支撑座30位于所述T形件28短臂端的正下方,每个中间支撑座30的左、右端部分别开有一个轴承安装孔,这两个轴承安装孔左右并排开设。每个所述压紧辊组中的两根上压紧辊13前侧分别套装有一个轴承(图中未标记),这两个轴承分别装在同一个所述中间支撑座30上的两个轴承安装孔中。所述L形块31的数目为两个,这两个L形块31分别固定在对应端的一个所述中间支撑座30端面上,每个L形块31的下水平段上放置有一个旁边支撑座32,最边上的每根所述上压紧辊13 —侧通过轴承支撑在一个旁边支撑座32上。
[0060]D、比照图2、3、4及9可看出,所述上光源组件SG固定在四根大立柱2上,该上光源组件SG的结构与所述下光源组件XG相同,这两个组件相对设置,且上光源组件SG的反射光线向下射出,并通过两块所述上隔光板15之间的间隙。
[0061]E、比照图2、3、4及9、12可看出,所述上相机组件SX主要由上相机安装架18、竖直导轨19、滑块20、上相机安装板21、拉块22、上相机23和驱动组合构成。其中,所述上相机安装架18箍紧在四根所述大立柱2上,该上相机安装架18上前后并排固定有两根竖直导轨19。每根所述竖直导轨19上以燕尾槽的方式滑动配合有一个滑块20,这两个滑块20同时与一块竖直的上相机安装板21固定。所述上相机安装板21同时通过驱动组合与上相机安装架18相连,并可在该驱动组合驱动下上下移动。所述驱动组合为丝杆螺母式结构,其中丝杆33通过联轴节与电机34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该电机34固设在所述上相机安装架18上,丝杆33上的螺母35同时与活动架36固定,而活动架36与所述上相机安装板21固定。
[0062]所述上相机安装板21上前后并排固定有两个拉块22,这两个拉块22分别箍紧在对应侧的所述升降立柱14上部,而上相机安装板21上固设有至少一台所述上相机23,该上相机23的镜头朝下,且上相机23镜头的中心线与所述上光源组件SG的反射光线重合,并通过该上相机23获取待检测的PCB板上表面图像信息。在本案中,所述上相机23的数目优选为三台,这三台上相机23前后并排设置。另外,每台上相机23的正下方设有一个上相机放大镜39,这些上相机放大镜39通过一系列的连接件均与所述上相机安装架18固定安装。
[006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在线光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机架(I)上固设有四根大立柱(2),这四根大立柱分布在同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并在这四根大立柱(2)之间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五个组件,并分别为下相机组件(XX)、下光源组件(XG)、压紧组件(YJ)、上光源组件(SG)和上相机组件(SX),其中: A、所述下相机组件(XX)包括下相机安装架(3)和下相机(4),其中下相机安装架(3)箍紧在四根所述大立柱(2)上,该下相机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台所述下相机(4),该下相机的镜头竖直朝上; B、所述下光源组件(XG)包括底板(5)和第一增强光源(8),其中底板(5)箍紧在四根所述大立柱(2)上,该底板顶面上设有一个敞口朝上的矩形框,并在矩形框内固设有一个主光源¢);所述主光源(6)旁边设有一块反射板(7),主光源射出的光线经过该反射板(7)反射后,从所述矩形框的上敞口处射出,且这条反射光线(FS)与所述底板(5)垂直,而底板(5)上正对该反射光线处竖直开有一个下相机采光孔(3a);所述第一增强光源(8)和第二强光源(9)均固定在矩形框内,并位于所述反射光线(FS)的两边,这两个光源发出的增强光的交点位于所述反射光线(FS)上; C、所述压紧组件(YJ)包括下压紧辊安装座(10)和压板(17),其中下压紧辊安装座(10)数目为两个,并呈前后并排,且前、后侧的一个下压紧辊安装座(10)分别箍紧在对应侧的两根大立柱(2)上;两个所述下压紧辊安装座(10)之间左右并排有偶数根下压紧辊(11),这些下压紧辊的前、后侧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对应侧的下压紧辊安装座(10)上;最中间的所述两根下压紧辊(11)之间左右并排有两块下隔光板(12),该下隔光板的前、后侧分别固定支撑在对应侧的下压紧辊安装座(10)顶面上,且两块下隔光板之间的间隙供所述下光源组件(XG)的反射光线(FS)通过,并通过所述下相机(4)获取待检测的PCB板下表面图像信息; 每根所述下压紧辊(11)正上方平行设有一根上压紧辊(13),该上、下压紧辊之间的间隙供待检测的PCB板通过,这些上压紧辊的前、后侧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一个连接组件上,该前、后侧的连接组件结构相同,且前、后侧的连接组件分别与对应侧的升降立柱(14)连接,并可跟随升降立柱(14) 一起上下移动;最中间的两根所述上压紧辊(13)之间左右并排有两块上隔光板(15),这两块上隔光板之间的间隙与两块所述下隔光板(12)之间的间隙错开,且这两块上隔光板(15)的前、后侧分别支撑在对应侧的支撑板(16)顶面上,并由对应的所述压板(17)压紧,而前、后侧的支撑板(16)分别箍紧在对应侧的所述升降立柱(14)上,且前、后侧的升降立柱下部分别插入对应侧所述下压紧辊安装座(10)上的导向孔中; D、所述上光源组件(SG)固定在四根大立柱(2)上,该上光源组件(SG)的结构与所述下光源组件(XG)相同,这两个组件相对设置,且上光源组件(SG)的反射光线向下射出,并通过两块所述上隔光板(15)之间的间隙; E、所述上相机组件(SX)包括上相机安装架(18)和上相机(23),其中上相机安装架(18)箍紧在四根所述大立柱(2)上,该上相机安装架上前后并排固定有两根竖直导轨(19),每根竖直导轨上滑动配合有一个滑块(20),这两个滑块同时与一块竖直的上相机安装板(21)固定;所述上相机安装板(21)同时通过驱动组合与上相机安装架(18)相连,并可在该驱动组合驱动下上下移动; 所述上相机安装板(21)上前后并排固定有两个拉块(22),这两个拉块分别箍紧在对应侧的所述升降立柱(14)上部,而上相机安装板(21)上固设有至少一台所述上相机(23),该上相机的镜头朝下,且上相机(23)镜头的中心线与所述上光源组件(SG)的反射光线重合,并通过该上相机获取待检测的PCB板上表面图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光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由两块端板(24)和两块侧板(25)围成,其中两块侧板(25)外板面的底部分别水平固定有两根导条(26),这两根导条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每块侧板(25)上的两根导条(26)被一根压条(27)压住,并与该压条滑动配合,且这些压条均固定在所述底板(5)顶面上; 所述主光源(6)包括两条LED灯带(6-1)和散热结构,其中散热结构包括一个矩形安装框和小风扇¢-5),其中矩形安装框由两块条形端板(6-2)和两块矩形侧板¢-3)围成,该矩形安装框内固设有一个散热架(6-4),该散热架由一组左右并排的散热翅片(6-4a)和连接这些散热翘片上端的连接段^_4b)构成,两条所述LED灯带(6-1)左右并排固定在该连接段的顶面上; 每块所述矩形侧板(6-3)上正对LED灯带(6-1)处均开有小方孔(6-3a),所述侧板(25)上开有与该小方孔位置相对的过孔;每块所述条形端板¢-2)的内板面设有一排竖直开设的第一条形槽^_2a),该第一条形槽的槽底开有贯通的第一通风孔,且每片所述散热翘片^_4a)上对应该第一通风孔开有过风孔^_4a’ );所述小风扇(6_5)位于散热架(6-4)正下方,并呈前后并排设置,该小风扇与两块所述侧板(25)的底面固定,且小风扇(6-5)的出风口均朝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光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条形端板¢-2)的外板面上下并排有四条第二条形槽^-2C),中间两条第二条形槽的槽底开有贯通的第二通风孔^-2d);每块所述矩形侧板(6-3)上正对散热翘片^_4a)处上下并排有两个小条形孔(6-3b),这两个小条形孔之间开有一个小圆孔(6-3c),且所述小方孔^-3a)正上方开有一个大圆孔(6-3d),而所述两块所述侧板(25)上对应小方孔(6-3a)、小条形孔^_3b)、小圆孔^-3C)和大圆孔^-3d)处均分别开有过孔; 两条所述LED灯带(6-1)正上方设有一块矩形的散光板¢-6),该散光板四周的边缘分别卡入两块所述条形端板(6-2)和矩形侧板(6-3)顶部的卡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光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光源(8)和第二增强光源(9)除了只含有一条LED灯带外,这两个增强光源的其他结构均与所述主光源(6)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光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紧辊(13)为六根,中间的四根上压紧辊(13)分为两个压紧辊组,每个压紧辊组由两根相邻的上压紧辊(13)组成; 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T形件(28)和L形块(31),其中T形件(28)的长臂端箍紧在对应侧的所述升降立柱(14)上,该T形件短臂端的两个端头分别固设有一个L形的提拉块(29);每个所述提拉块(29)下水平段的顶面与一个中间支撑座(30)底面的中部贴合,该中间支撑座位于所述T形件(28)的短臂端正下方,每个中间支撑座的左、右端部分别开有一个轴承安装孔,这两个轴承安装孔并排开设;每个所述压紧辊组中的两根上压紧辊(13)前侧分别套装有一个轴承,这两个轴承分别装在同一个所述中间支撑座(30)上的两个轴承安装孔中; 所述L形块(31)的数目为两个,这两个L形块分别固定在对应端的一个所述中间支撑座(30)端面上,每个L形块(31)的下水平段上放置有一个旁边支撑座(32),最边上的每根所述上压紧辊(13) —侧通过轴承支撑在一个旁边支撑座(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光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合为丝杆螺母式结构,其中丝杆(33)通过联轴节与电机(34)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该电机固设在所述上相机安装架(18)上,丝杆(33)上的螺母(35)同时与活动架(36)固定,而活动架(36)与所述上相机安装板(21)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在线光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相机(4)和上相机(23)数目均为三台,这些下相机(4)和上相机(23)均呈前后并排设置。
【文档编号】G01N21/95GK104165842SQ201410346364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发明者】张为民 申请人:四川祥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光电轴角编码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型具有转子磁极位置信号的光电轴角编码器,主要用于电器伺服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作为检测元件或反馈元件。背景技术:光电轴角编码器作为一种传感器原主要应用由国防军工部门逐步扩展到民用
  • 专利名称:一种sdj-kt型孔中激电可调测量电极距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SDJ-KT型孔中激电可调测量电极距装置,属测量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在激发极化法地孔方式测量中,多采用接收距5m 20m的电极接收,在深孔
  • 专利名称:一种转台角位置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转台角位置校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台角位置校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台角位置校准装置。技术背景[0002]目前,由于转台用途呈现出多样性,造成转台的规格、形状不一
  • 专利名称:仪表板骨架检具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检具,尤其涉及一种检测仪表板骨架的检具。背景技术:仪表板骨架对外观件仪表板和位于仪表板上的电器控制外观件起到支撑和定位的作用,其质量的好坏间接影响着外观的配合效果,因此仪表板骨架装置
  • 专利名称:短波全球定位系统收发控制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球定位系统和短波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利用上述技术实时远程监控和报警的车载装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已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并且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诸多领域。除通信、导航等
  • 专利名称:检查装置及编程工具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产线的检查工序中的可编程的检查装置,特别涉及其程序编制及实行方法的改良。 背景技术: 检查装置实行的检查用的程序,用计算机的通用程序语言描述检查中的产品的合格与否判定基准,或者用将
山东亚星游戏官网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