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868.com



山东亚星游戏官网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4-05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一种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时间:2023-06-10    作者: 管理员

一种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其自动化程度较高,处理周期较短,故效率较高。所述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渗透工位、清洗工位、吹干工位以及显像工位,各工位均包括传动待测的炉管至后一工位的链床,所述渗透工位、清洗工位和显像工位均设有将所述炉管顶离所述链床并驱动所述炉管旋转的旋转辊,以及用于喷涂液体的喷淋件;所述吹干工位设有吹气喷口。整个喷涂及运输过程完成可以自动化实现,无需人工手动,整个操作采用流水线作业,待炉管从前一工位输送到后一工位时,即可将下一个炉管送入前一工位,缩短了操作周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种着色渗透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着色渗透探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着色渗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工业炉的离心铸造炉管,需要对其毛坯管进行探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着色渗透的方法进行探伤。着色渗透探伤是指采用着色渗透液,在可见光线照射下观察缺陷的指示痕迹的渗透探伤。
[0003]具体地,现有技术中进行着色渗透的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承载离心铸造炉所需钢管。处理时,首先将若干钢管吊装并间隔地放置在支架上,以便操作人员进行渗透液的手动喷涂,当操作人员完成钢管正面的喷涂后需要将其手动翻转,从而进行背面喷涂;完成钢管的全面喷涂后,静置等待完成渗透过程,然后类比渗透液的喷涂过程依次完成手动的清洗、吹干以及显像液的喷涂等工序;待一批钢管完成着色渗透后,通过吊具将其吊离支架,以便更换下一批待着色渗透的钢管。
[0004]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着色渗透操作完成依靠人工手动完成,其自动化程度较低,同时,只有当一批钢管完成着色渗透后才能进行下一批钢管的着色渗透,整个处理周期较长,故其处理效率较低;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将钢管吊装到支架上,待完成处理后还需要将钢管吊离支架,整个操作过程的吊装环节较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5]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着色渗透过程在工厂中敞开进行,整个着色渗透过程的处理完全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着色剂和显像液等液体的挥发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0006]另一方面,着色剂和显像液等的喷涂完全手动完成,其用量不易控制,容易增加用量,导致成本的增加。
[0007]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着色渗透检测装置,以提高自动化程度,缩短处理周期,进而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处理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其自动化程度较高,处理周期较短,故效率较高。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渗透工位、清洗工位、吹干工位以及显像工位,各工位均包括传动待测的炉管至后一工位的链床,所述渗透工位、清洗工位和显像工位均设有将所述炉管顶离所述链床并驱动所述炉管旋转的旋转辊,以及用于喷涂液体的喷淋件;所述吹干工位设有吹气喷口。
[0010]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工位依次连接,且各个工位之间设有用于传动炉管的链床,则炉管可以自动在每个工位内部实现自由传动,且在完成一个工位的处理后可以自动被输送到后面的工位;与此同时,当炉管被链床传动到工位位置时,旋转辊首先向上顶升,将炉管顶离链床,然后带到炉管转动,以便喷淋件能够将炉管的外管壁全面喷涂。
[0011]可见,整个喷涂及运输过程完成可以自动化实现,无需人工手动,整个操作采用流水线作业,待炉管从前一工位输送到后一工位时,即可将下一个炉管送入前一工位,缩短了操作周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2]另一方面,由于进行喷涂时通过旋转辊带到炉管转动,可以有效提高喷涂的均匀性。
[0013]优选地,所述链床的相邻链齿之间呈V型设置,以便将所述炉管夹持固定。
[0014]优选地,各工位之间通过斜篦条连接,所述斜篦条的前端与前一工位的链床的上端链齿连接,后端与后一工位的链床的下端链齿连接,以便于炉管顺利地滑动到后一工位。
[0015]优选地,所述斜篦条设置在两相邻的所述链床的中间,则炉管的两端处于自由状态,当运动到后一工位时,后一工位链床的链齿可以从炉管的两端将其卡固,提高连接的可靠性以及操作便捷性。
[0016]优选地,所述喷淋件包括与液体箱连通的喷淋管路,所述喷淋管路上设有电磁球阀,以控制所述液体的用量,节省液体的用量。
[0017]优选地,所述显像工位的喷淋管路为用于喷涂显像液的气液喷枪。
[0018]优选地,各工位的外部均套设有将其与外部隔离的罩棚,避免操作工程中液体的挥发,减小对环境和人体的损害。
[0019]优选地,所述渗透工位、清洗工位和显像工位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收集所述液体的集液盘,所述吹干工位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废水的集液盘,所述渗透工位和显像工位的集液盘与液体箱连通,所述清洗工位和吹干工位的集液盘与排污管道连通。
[0020]优选地,各工位均沿纵向延伸设置,且各工位的一端具有横向延伸设置的手动探伤工位,所述手动探伤工位包括集液盘和平铺在所述集液盘上的若干枕木,若干所述枕木间隔排布,以形成待检测工件的操作位。
[0021]优选地,各工位与所述手动探伤工位之间设有防撞护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俯视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旋转辊一种设置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所示旋转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链床在一种设置方式中承载炉管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斜蓖条一种设置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1-5 中:
[0028]I渗透工位、2清洗工位、3吹干工位、4显像工位、5炉管、6链床、61链齿、7旋转辊、71密封缸体、72电动机、8斜篦条、9罩棚、10手动探伤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其自动化程度较高,处理周期较短,故效率较高。
[00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1]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俯视图。
[003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着色渗透检测装置,用于工业炉的炉管处于毛坯管阶段时的探伤处理,包括依次连接的渗透工位1、清洗工位2、吹干工位3以及显像工位4,各个工位均包括用于传动待测的炉管5的链床6,所述各个工位依次连接是指两相邻的工位之间的链床相互连接,以便将前一工位上完成处理的炉管5输送到后一工位;所述渗透工位1、清洗工位2和显像工位4均设有旋转辊7,旋转辊7能够向上顶升,以便将炉管5顶离链床6,并能够借助自身的旋转带动炉管周向转动;渗透工位1、清洗工位2和显像工位4中还设有用于喷涂液体的喷淋件,上述三个工位所喷涂的液体依次为渗透液、水和显像液;所述吹干工位3设有对炉管5进行吹干的吹气喷口。
[0033]本文中的各工位是指渗透工位1、清洗工位2、吹干工位3以及显像工位4中的任
一工位。
[0034]详细地,进行探伤处理时,首先将炉管5放置到渗透工位I的链床6上,然后由链床6传输到进行渗透处理的位置,也就是旋转辊7所在的位置,则旋转辊7向上顶升,将炉管5顶离链床6 ;同时,旋转辊7不断转动,以带动炉管5转动,则喷淋件将渗透液喷淋在炉管5的外壁,且随着炉管5的转动,将渗透液涂满炉管5的外周壁;接着,旋转辊7下降,将炉管5重新放置到链床6上,炉管5通过链床6的传输被送入清洗工位2 ;清洗工位2的运动过程与渗透工位I类同,所不同的是,清洗工位2的喷淋件所喷淋的液体为清洗用的水;当炉管5被送入吹干工位3时,吹干工位3的吹气喷口对炉管5吹送气体,加快其外壁面上水分的蒸发,以便炉管5风干;最后,炉管5被输送到显像工位4,通过喷淋件向炉管5喷涂显像液,以便显示伤口位置以及创伤情况。
[0035]需要注意的是,在渗透工位I中,为保证渗透效果,炉管5在喷淋完渗透液之后至滚入清洗工位2之前,所经历的时间通常设置在7-10min,以便渗透液充分渗透。
[0036]请进一步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旋转辊一种设置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旋转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7]通常情况下,每个工位中,旋转辊7设置在链床6的中间位置,且通常仅设置一组旋转辊7,也就是说,在一个时间段内,一个工位中只能进行一个炉管5的喷淋或吹干,不能同时进行两个或者多个炉管5的操作,只有当炉管5进入下一个工位时才能进入下一个炉管;但是,在空间位置足够的情况下,可以使得链床6的横向长度增加,以容纳两组或者多组旋转辊7,从而实现多个炉管5的加工。
[0038]所述一组旋转辊7通常指设置在两端的两个旋转辊组,一个旋转辊组通常包括两个旋转辊子,如图1-3所示;显然,一组旋转辊7可以设置多个旋转辊组。
[0039]为实现旋转辊7的升降,旋转辊7可以采用气压或者液压等形式进行驱动,例如,可以在旋转辊7的底部设置气缸或者液压缸等密封缸体71,然后通过密封缸体71的活塞杆与旋转辊7的底部连接,以驱动旋转辊7升降,如图2所示;旋转辊7的转动可以采用电动机72等进行驱动,如图3所示。
[0040]电动机72可以为变频电机,使得旋转辊7的转速变频可调,以适应不同管径的炉管5。
[0041]吹干工位3所喷射的气体可以为压缩空气等;在渗透工位1、清洗工位2和显像工位4中,待喷涂的液体可以盛放在液体箱中,且液体箱的出口处可以设置离心泵,以便将液体以一定压力向外输送。
[0042]具体地,所述喷淋件可以包括盛放液体的液体箱连通的喷淋管路,以及设置在喷淋管路上的电磁球阀,以便通过电磁球阀控制液体的喷涂量,以节省液体的用量,降低成本。
[0043]显然,所述电磁球阀还可以采用其他流量控制阀代替。
[004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渗透工位1、清洗工位2中可以采用普通的喷淋喷嘴,将经泵加压的液体直接从喷淋喷嘴中喷出,喷淋到炉管5的外壁;显像工位4中显像液的喷涂可采用雾状气液喷嘴,例如气液喷枪等,以便将显像液呈雾状喷出,提高喷涂的均匀性,进而更好地显示伤口位置。
[0045]还可以理解,电磁球阀等流量控制阀体需要与炉管5的管径大小相适应,以便对不同管径的炉管5进行全面喷涂;喷淋件的喷淋速度与炉管5的转速也需要配额设置,以便保证喷涂形成的喷涂层具有一定的厚度,满足渗透、清洗以及显像的需求。
[0046]可以想到,显像液的液体箱的顶盖上可以安装伸入式电动搅拌器,用于显像液的搅拌,防止液体中钛白粉的沉淀。
[0047]请参考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链床在一种设置方式中承载炉管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斜蓖条一种设置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48]链床6可以设置若干链齿61,且相邻的的相邻链齿61之间呈V型设置,且V型的夹角与炉管5配合设置,以便相邻的链齿61将炉管5夹持固定。
[0049]为此,链齿61之间的夹角大小等也可以设置为可调节的结构,以便适应不同管径炉管5的固定需求。
[0050]另外,各工位之间可以通过斜篦条8实现连接,所述斜篦条8可以设置为由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的结构,以便其前端与前一工位链床6的上端链齿61连接,后端与后一工位链床6的下端链齿61连接,如图5所示。
[0051]采用上述结构,当炉管5运动到前一工位链床6的后端时,在重力以及惯性的作用下,其自然地滚动到斜蓖条8上,然后在斜蓖条8的倾斜作用下朝向下方滚动到后一工位链床6的下端,在后一工位链床6的转动过程中,处于下端的链齿61以其卡口朝向炉管5并逐渐将炉管5托起,炉管5进入后一工位。
[0052]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前后依照炉管5加工工序的先后顺序进行定义,需要先进行的工序设置在前方;所述前一工位和所述后一工位为两个依次先后进行的工序。
[0053]所述上下是指在垂直方向上,靠近地面的方向为下方,相应地,远离地面的方向为上方。
[0054]同时,还可以将斜篦条8设置在两相邻的链床6的中间位置,以避开链床6的两端,或者说,以便使得炉管5的两端处于自由状态,便于链床6将炉管5的两端握持。
[0055]在上述基础上,各工位的外部均可以套设有罩棚9,以便与外部隔离,形成密闭的操作空间,防止在喷涂过程中液体挥发到外部空气中,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伤。
[0056]此外,各个工位均可以设置集液盘,渗透工位1、清洗工位2和吹干工位3、显像工位4的集液盘分别用于收集所述渗透液、清洗用水与渗透液的混合物、清洗用水以及显像液;所述渗透工位I和显像工位4的集液盘可以与液体箱连通,以便将多余的渗透液或者显像液回流到液体箱中,进行回收利用;清洗工位2和吹干工位3的集液盘可以直接与排污管道连通,将废液直接排出。
[0057]集液盘可以采用薄板钢折边焊接而成,在其下端设置出液口,然后通过所述出液口与液体箱或者排污管道连通;当然,集液盘内可以留有人工冲洗设备的空间,以便对其进
行清理。
[0058]可以想到,罩棚9可以以其底端安装在集液盘上,然后在其内顶部安装喷淋管路,在喷淋管路的进口处安装电磁球阀,使得液体的流量可调。
[0059]还可以想到,为适应不同规格管径的炉管5,喷淋管路上的喷嘴在垂直方向(即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可以手动调节。
[0060]另一方面,为方便人工观察运行情况,可以在各个罩棚9的一侧设置观察窗口。
[0061]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着色渗透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横向延伸设置的手动探伤工位10,此时各工位可以均沿纵向延伸设置,然后将手动探伤工位10设置,所述手动探伤工位10包括集液盘和平铺在所述集液盘上的若干枕木,若干所述枕木间隔排布,以形成待检测工件的操作位。
[0062]当设有上述手动探伤工位10时,如进行小部件的探伤,可以在手动探伤工位10上进行,其操作步骤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的手动探伤进行,此处不再赘述。
[0063]上述手动探伤工位10的设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便于进行多种类型材料的着色探伤;还可以在自动探伤系统出现故障时起到临时替代的作用,保证探伤程序的顺利进行。
[0064]此外,还可以在各工位与所述手动探伤工位10之间设有防撞护板,以便对各个工位以及手动探伤工位10实现防护。
[006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着色渗透检测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渗透工位(I)、清洗工位(2)、吹干工位(3)以及显像工位(4),各工位均包括传动待测的炉管(5)至后一工位的链床(6),所述渗透工位(I)、清洗工位(2)和显像工位(4)均设有将所述炉管(5)顶离所述链床(6)并驱动所述炉管(5)旋转的旋转辊(7),以及用于喷涂液体的喷淋件;所述吹干工位(3)设有吹气喷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床(6)的相邻链齿(61)之间呈V型设置,以便将所述炉管夹持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工位之间通过斜篦条(8)连接,所述斜篤条(8)的前端与前一工位的链床(6)的上端链齿(61)连接,后端与后一工位的链床(6)的下端链齿(61)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篦条(8)设置在两相邻的所述链床(6)的中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件包括与液体箱连通的喷淋管路,所述喷淋管路上设有电磁球阀,以控制所述液体的用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像工位(4)的喷淋管路为用于喷涂显像液的气液喷枪。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工位的外部均套设有将其与外部隔尚的罩棚(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工位(I)、清洗工位(2)和显像工位(4)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收集所述液体的集液盘,所述吹干工位(3)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废水的集液盘,所述渗透工位(I)和显像工位(4)的集液盘与液体箱连通,所述清洗工位(2)和吹干工位(3)的集液盘与排污管道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工位均沿纵向延伸设置,且各工位的一端具有横向延伸设置的手动探伤工位(10),所述手动探伤工位(10)包括集液盘和平铺在所述集液盘上的若干枕木,若干所述枕木间隔排布,以形成待检测工件的操作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着色渗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工位与所述手动探伤工位(10)之间设有防撞护板。
【文档编号】G01N21/91GK203490181SQ201320591944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刘立国, 张笑毓, 刘娟, 李静, 封艳, 周恒
申请人: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卓然(靖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避雷器高压试验用放电间隙极间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器高压试验用放电间隙极间隔离装置。背景技术:与中性点放电间隙相连的避雷器在进行高压试验时,由于所加的电压值超过放电间隙的击穿电压,往往造成放电间隙先行击
  • 专利名称:旋转倾斜试验台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大型设备工作环境的试验台,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的同时还可进行倾斜俯仰的旋转倾斜试验台装置。背景技术:工程中,有些特种设备的工作是在周向做旋转垂向随同做不同俯仰倾斜条件下进行
  • 一种单反式红外热像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反式红外热像仪,所述红外热像仪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前盖的镜头组件,安装在外壳后盖的显示组件,以及安装在外壳内的机芯组件和蓄电池,所述机芯组件主要包括机芯、以及与机芯相连的录像板,
  • 专利名称:分体式智能卡水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水表读数的水表。背景技术:现有的水表,大多数是指针式水表,其水表必须和周围的管道一起安装,给水表的读数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其指针式水表读数既不方便也不准确更不
  • 专利名称:一种进行金属材料热模拟试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行金属材料热模拟试验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进行 金属材料平面变形热模拟试验的装置。 技术背景进行金属材料热变形模拟试验的装置是热模拟试验机,也称为热变形模拟试
  • 专利名称:一种检测防水卷材性能用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检测防水卷材性能用试验装置。技术背景 防水卷材抗冲击性能和抗静态荷载指标是浙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性能指标,是表明防水卷材在
山东亚星游戏官网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