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避雷器高压试验用放电间隙极间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器高压试验用放电间隙极间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与中性点放电间隙相连的避雷器在进行高压试验时,由于所加的电压值超过放电间隙的击穿电压,往往造成放电间隙先行击穿放电,使氧化物避雷器的高压试验无法进行。因此,在对这种组合类型的避雷器进行高压试验时,需要人为在放电间隙的极间加上一个绝缘屏障来提高间隙的击穿放电电压,以确保避雷器高压试验的开展。目前,一般采用绝缘材料覆盖或用一个绝缘筒来充当这样的绝缘隔板装置,但这类装置在使用时极不方便,甚至需要通过登高作业来实现,给现场工作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雷器高压试验用放电间隙极间隔离装置,具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一端开口的绝缘筒体,绝缘筒体内设有可与中性点放电电极套装连接的绝缘管,绝缘筒体外侧设有用来与绝缘杆连接的插接口。现场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将绝缘杆插入绝缘筒体外侧的插接口上,即可站在地面操作将本隔离装置安装在中性点放电电极上,操作安全方便。通过绝缘管与放电电极套接,隔离装置安装稳定可靠,不会因风力、振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掉落。考虑到观察方便,所述绝缘管的管口端延伸至绝缘筒体开口端外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先方案是与绝缘杆连接的插接口设置在绝缘筒体底部外侦U。可以减少体积,使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隔离装置通过绝缘管与放电电极套接,隔离装置安装稳定可靠,不会因风力、振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掉落;试验人员不需登高作业,操作安全方便;而且结构简单、紧凑,易生产制造。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端开口的绝缘筒体I,绝缘筒体I直径约为150cm。在绝缘筒体I内的中间设有可与中性点放电电极套装连接的绝缘管2,该绝缘管2的长度大于绝缘筒体I的深度,使得绝缘管2的管口端延伸至绝缘筒体开口端11外侧,以便于试验人员站在地面安装时观察绝缘管与电极之间的位置。绝缘筒体底部12外侧设有用来与绝缘杆连接的插接口 3,该插接口 3可以沿绝缘筒体底壁径向设置,用绝缘材料制成,插接口的深度以超过绝缘筒体直径一半为宜,以防绝缘杆插接后脱落。使用时,试验人员将绝缘杆插入绝缘筒体底端的插接口上,将本隔离装置固定在绝缘杆上,再将其送至中性点放电电极与避雷器电极之间,将绝缘管套接在中性点放电电 极上,再抽出绝缘杆,即可进行试验。
权利要求1.避雷器高压试验用放电间隙极间隔离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绝缘筒体(1),其特征是绝缘筒体(I)内设有可与中性点放电电极套装连接的绝缘管(2),绝缘筒体(I)外侧设有用来与绝缘杆连接的插接口(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避雷器高压试验用放电间隙极间隔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绝缘管(2)的管口端延伸至绝缘筒体开口端(11)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避雷器高压试验用放电间隙极间隔离装置,其特征是与绝缘杆连接的插接口(3)设置在绝缘筒体底部(12)外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器高压试验用放电间隙极间隔离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绝缘筒体,绝缘筒体内设有可与中性点放电电极套装连接的绝缘管,绝缘筒体外侧设有用来与绝缘杆连接的插接口。本实用新型隔离装置通过绝缘管与放电电极套接,隔离装置安装稳定可靠,不会因风力、振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掉落;试验人员不需登高作业,操作安全方便;而且结构简单、紧凑,易生产制造。
文档编号G01R31/12GK202563052SQ20122015723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
发明者洪卫华 申请人: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