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测量用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用接线盒。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大地电阻测量仪由测量仪表、接地测试桩、导线等组成,采用最传统 的打地桩方法测量各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基本原理是采用三点式电压落差法,即在 被测地线打入被测地桩(设为X),然后在被测地桩X —侧地上再打入两根接地测试桩(设 为Y和Z),要求这两根测试桩Y和Z位于被测地桩X的同一侧,使X、Y和Z基本在一条直 线上,其中测试桩Z比Y离X更远。测试时,按要求的转速转动大地电阻表摇把,通过大地 电阻表内部的磁电机产生电能,从而在被测地桩X和较远的测试桩Z之间“灌入”电流,此 时在被测地桩X和测试桩Y之间可获得电压,测量仪表通过测量该电流和电压值,即可计算 出被测地桩的大地电阻。这种三点式电压落差法适用于直接测量各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值,亦可供一般低电阻的测量,还可以测量土壤电阻率。测量时需要将接地测试桩插入土壤中,然后使用导线分别连接测量仪表和测试 桩。在实际检测前,导线常常因为放在一起而出现互相缠绕的现象,测量人员往往需要耗 费时间去松开导线,而且测量前连线时,需要将导线一端的金属线头仔细紧密地缠绕在测 量仪表接线柱上,也非常浪费时间,这都给测量带来了很多额外的麻烦。而且,测试桩之间 的距离值在测试时是有要求的,比如在测量大地电阻时通常要求等间距法测量,即测试桩X 与Y,Y与Z之间距离相等,这就需要另外对测试桩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并保证距离值相等 后方可将测试桩打入固定并与导线连接,耗时耗力,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用接线盒,旨在克服导线放在一起容易互相缠绕产生耗 时松开的麻烦,同时能节省导线与测量仪表接线柱缠绕连接所浪费的时间,并可以解决测 量间距不够高效的问题。该接线盒包括壳体、连接端子以及通孔;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和设 置在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的卷盘,所述卷盘包括绕线轮和固定轴,所述绕线 轮设置成围绕所述固定轴,而且所述固定轴与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二板件固定连接;所述 绕线轮外周卷绕有带刻度的导线;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导线的一个端 头与所述连接端子相接;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线的另一个端头穿过所述通 孔。优选的是,所述绕线轮设有卷簧。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呈 凹形并突出于所述壳体。优选的是,所述接线盒包括两个以上第二板件,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板件之 间也分别设有所述卷盘,其中该卷盘的所述固定轴与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二板件固定连接;[0009]优选的是,每个所述卷盘的所述绕线轮外周卷绕有带不同视觉标识的导线。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板件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为四个。优选的是,所述接线盒还包括电极夹G),该电极夹⑷与从所述通孔(3)穿出的 导线(14)的端头相连,且该电极夹(4)带有与相连导线的视觉标识相同的视觉标识。由于导线被卷盘上的绕线轮整齐地收纳在接线盒内,使得导线与导线之间具有相 对独立的空间,避免了多根导线在一起时容易互相缠绕打结的情况出现,达到了快速整理 收纳并即拉即用的双重目的。同时,连接端子的设置使得多根导线与测量仪表接线柱的连 接可以同时进行并且不需费力缠绕,这样就能实现导线的快速连接,为测量节省了时间。而 且,在导线上设置刻度标记,使得导线本身成为测量间距的长度工具,打入测试桩前,依据 间距要求按刻度标记拉出相应长度的导线并在对应的地面进行连接和测试桩固定,省去了 单独测量间距的麻烦,提高了测量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4为测量时测量仪表和测试桩与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连接的示意图。其中,1、壳体,11、第一板件,12、第二板件,13、卷盘,131、绕线轮,132、固定轴,14、 导线,2、连接端子,3、通孔,4、电极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附图仅 仅是示意性的,而且也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该接线盒包括壳体1、连接端子2以及通孔 3 ;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板件11、第二板件1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件11和所述第二板件 12之间的卷盘13,所述卷盘13包括绕线轮131和固定轴132,所述绕线轮131设置成围绕 所述固定轴132,而且所述固定轴132与所述第一板件11、所述第二板件12固定连接;所述 绕线轮131外周卷绕有带刻度的导线14 ;所述连接端子2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且所述导 线14的一个端头与所述连接端子2相接;所述通孔3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导线14的 另一个端头穿过所述通孔3。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可以是各种形状,本实施例优选如图2所示的立方体结构的 接线盒。而且固定轴132与其两边的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粘 连也可以是焊接固定等各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方式。导线14上的刻度可以是等 距离的刻度也可以是不等距离的刻度,刻度标记可以是刻度线、刻度点、图案、文字、数字、 字母,刻度单位可以是毫米、厘米、米、尺、寸等公制、英制或其他刻度计量单位。这样只需按 照所需要的距离拉出导线即可,将测量间距的工作与连接导线和测量桩的工作合二为一, 极大的提高了测量效率。进一步地,绕线轮131设有卷簧。该卷簧可以是绕制在卷盘13上的弹簧,这样可以带动导线14卷绕着绕线轮131自动伸缩。在外界不施力的情况下,导线14会在绕线轮 131的卷簧的回拉作用下自动回缩入接线盒内并保持在接线盒内放置,最大程度地避免了 导线被外界磨损侵蚀的可能。进一步地,根据图2所示,连接端子2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端 子2的另一端呈凹形并突出于所述壳体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子2是用于连接测量仪表接线柱的金属片,导线14在接线 盒内部的端头与连接端子2相接从而实现测量仪表接线柱与连接端子相接的效果等同于 接线柱直接与导线14相接。如图1和图2中连接端子2的一端在壳体1上的固定方式是 通过螺丝螺母固定在接线盒的顶端,同时保持与连接端子2为凹形的另一端呈折角并从接 线盒的顶部翘起,翘起高度与测量仪表的接线柱的高度相当,从而适于与测量仪表的接线 柱互相卡合连接。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2还可以是固定在第一板件11上,并保持 呈凹形的连接端子2的另一端高于接线盒顶部并适于与测量仪表的接线柱互相卡合连接。同时,将连接端子2的凹形宽度设置成与测量仪表接线柱的直径相同,这样恰好 可以将连接端子2卡在接线柱上,然后仅需要拧紧接线柱的旋钮就能实现导线与接线柱直 接连接的效果。由于卡合连接不需要直接暴露导线的金属线头,也不需要费力将金属线头 缠绕在仪器接线柱上,既使连接导线变得轻松省力,也使导线与接线柱接触充分从而避免 测量误差甚至接触不良造成的仪器损坏。进一步地,如图1的接线盒包括两个以上第二板件12,在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板件 12之间也分别设有卷盘13,其中该卷盘13的固定轴132与相邻的两个第二板件12固定连接。固定轴132与相邻的两个第二板件12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粘连也可以是焊接 固定等各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方式。另外,由于接线盒中的卷盘13在两个相邻的 板件之间,与设置在第一板件11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板件12之间的卷盘13具有相对独立的 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可以设置多个板件以容纳卷绕在不同卷盘绕线轮上的多 根导线,避免了多根导线之间互相缠绕打结的情况出现。进一步地,每个卷盘13的所述绕线轮131外周卷绕有带不同视觉标识的导线14。其中,不同的视觉标识可以是不同的颜色,也可以是导线外包皮材质的不同。本实 施例中优选四种不同颜色的导线作为视觉标识的区分要素。进一步地,根据图1,第二板件12的数量为四个。进一步地,根据图2和图3,连接端子2的数量为四个。在进行大地电阻测量时,通常需要四个测试桩,并且需要有四根导线14分别与测 量仪表上的四个接线柱相接,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中设置了四个第二板件12从而 隔离出了四个卷绕导线14的空间,并且设置了四个连接端子可以分别连接测量仪表的四 个接线柱。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可以根据测量仪表接线柱的数量变化,设置任意数量 的第二板件和连接端子,以容纳相应数量的导线。进一步地,根据图2和3的接线盒还包括电极夹4,该电极夹4与从所述通孔3穿 出的导线14的端头相连,且该电极夹4带有与相连导线的视觉标识相同的视觉标识。在本实施例中,电极夹4的颜色与相连导线的颜色相同,这样可以通过电极夹找 到对应的导线,用不同的视觉标识快速分辨不同用途的导线,避免了混淆和连接错误,使连接关系一目了然。并且利用电极夹连接导线14端头,既可以轻松地将导线与测试桩相接, 不需要进行费力的导线缠绕,并且能够防止导线在快速缩回至接线盒时将导线端头也带入 接线盒内而无法轻易拉出的问题发生。另外,根据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优选在壳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两个通孔,使四根 导线分别从左右两侧穿出。另外,四根导线14在卷盘13外周的卷绕方向可以是两根导线逆时针卷绕并分别 穿过壳体1左侧的两个通孔后与电极夹相接,另外两根导线14顺时针卷绕并分别穿过壳体 1右侧的两个通孔后与电极夹相接。其中,不同卷绕方向的导线可以相邻设置,从而使间距 测量更加准确。图4为测量时测量仪表和测试桩与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连接的示意图。连接时, 将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上的四个连接端子的凹形部位对准测量仪表的接线柱后与接线柱 卡合相接,拧紧接线柱上的旋钮。然后根据导线上的刻度拉出测量所需间距的长度,再将连 接有导线的电极夹分别夹在对应的测试桩上,将测试桩按上述所测长度打入对应的地面, 从而完成导线连接和测试桩定位。以上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但本实用新型所属领 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用于实践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替换设计和实施方式均落入所附的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测量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该接线盒包括壳体(1)、连接端子O)以及通孔⑶;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板件(11)、第二板件(1 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件(11)和所 述第二板件(12)之间的卷盘(13),所述卷盘(13)包括绕线轮(131)和固定轴(132),所述 绕线轮(131)设置成围绕所述固定轴(132),而且所述固定轴(13 与所述第一板件(11)、 所述第二板件(1 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131)外周卷绕有带刻度的导线(14);所述连接端子( 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且所述导线(14)的一个端头与所述连接端 子⑵相接;所述通孔C3)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导线(14)的另一个端头穿过所述通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131)设有卷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2)的一端与所述 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端子O)的另一端呈凹形并突出于所述壳体(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包括两个以上第二 板件(12),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板件(1 之间也分别设有所述卷盘(13),其中该卷盘 (13)的所述固定轴(13 与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二板件(1 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卷盘(13)的所述绕线 轮(131)外周卷绕有带不同视觉标识的导线(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件(12)的数量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O)的数量为四个。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还包括 电极夹G),该电极夹⑷与从所述通孔⑶穿出的导线(14)的端头相连,且该电极夹⑷ 带有与相连导线的视觉标识相同的视觉标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用接线盒,该接线盒包括壳体、连接端子以及通孔;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的卷盘,所述卷盘包括绕线轮和固定轴,所述绕线轮设置成围绕所述固定轴,而且所述固定轴与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二板件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外周卷绕有带刻度的导线;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导线的一个端头与所述连接端子相接;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线的另一个端头穿过所述通孔。这样避免了多根导线容易互相缠绕打结的情况并且实现导线与仪表接线柱的快速连接,同时省去了另外测量测试桩间距的麻烦,提高了测量效率。
文档编号G01R1/04GK201917588SQ20102064544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7日
发明者刘新鄂, 王世宏, 车飞 申请人:北京西管安通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