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防疫用气体采样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防疫和环境监测用气体采用装置,尤其涉及气体采样监测仪。
技术背景
用于卫生防疫和环境污染检测,都需要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氯以及 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含量是否超标。目前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铃声气体的现场采 样,送到实验室用传统的物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检测,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分光 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电化学t縛等。现在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精确的,但由于送 检的环节多,最终会影响至啦湖啲准确性。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无疑会费时费力, 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处,提供一种防疫用气体采样 检测仪,禾佣敏感的气体传感器对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做至忾体采样和检测眘, 同时在现场进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疫用气体采样检测仪,涉及有负压泵、储气室、电磁阀、 气敏传感器、aS传感器、电加热装置和气体采样吸入口组成。所说的壳体是本实 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圆筒状,在壳体的前端居中位置,设置有向前延伸形式的 气体采样吸入口。在壳体内,气体采样吸入口的后端,连接设置有电磁阀。所说的 电磁阀通过管道连接设置有储气室,所说的储气室设置在壳体的中部位置,储气室 上又设置有气敏传繊、纟鹏传感器和电加热装置。所说的驢传感器居中设置, 在所说Mit传感器的右侧,设置有气敏传感器,在,传 1的左侧,设置有电加 热装置。储气室通过管道又连接位于壳体内后端的负压泵,所说的负压泵上设置有 负压泵排气口,所说的负压泵排气口通过壳体侧壁上的开口排出壳体外。在壳体的 后端外连接设置有电源电缆,以便为壳体内的用电,提供电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疫用气体采样检测仪,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尤
3其方便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对有害气体的现场采样和检测分析,及时作出决 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附图i兌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戶诚防疫用气体采样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1—电源电缆2 一负压泵3—负压泵排气口 4"H诸气室5—电磁阀61体7~^体采样吸 入口 8-"^敏传li^ ^""温度传感器IO"电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
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疫用气体采样检测
仪,涉及有电源电缆l、负压泵2、负压泵排气口3、储气室4、电磁阀5、壳体6、 气体采样吸入口7、气敏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9和电加热装置10组成。所说的壳 体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圆筒状,在壳体6的前端居中位置,设置有向 前延伸形式的气体^样吸入口 7。在壳体6内,气体采样吸入口7的后端,连接设 置有电磁阀5。所说的电磁阀5通过管皿接设置有储气室4,所说的储气室4设 置在壳体6的中部位置,储气室4上又设置有气敏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9和电加 热装置IO。所说的t,传感器9居中设置,在所说皿传自9的右侧,设置有气 敏传感器8,在,传感器9的左侧,设置有电加热装置IO。储气室4通过管道又 连接位于壳体6内后端的负压泵2,所说的负压泵2上设置有负压泵排气口 3,所 说的负压泵排气口 3通过壳体6侧壁上的开口排出壳体外。在壳体6的后端外连接
设置有电源电缆i,以便为壳体6内的用电装置提供电源。本实用新型戶;M的防疫
用气体采样检测仪,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尤其方便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人员对有害气体的现场采样和检测分析,及时作出决断,避,成不必要的混乱。
权利要求1、防疫用气体采样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壳体(6)是主体件,整体呈圆筒状,在壳体(6)的前端居中位置,设置有向前延伸形式的气体采样吸入口(7);在壳体(6)内,气体采样吸入口(7)的后端,连接设置有电磁阀(5);所说的电磁阀(5)通过管道连接设置有储气室(4),所说的储气室(4)设置在壳体(6)的中部位置,储气室(4)上又设置有气敏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9)和电加热装置(10);所说的温度传感器(9)居中设置,在所说温度传感器(9)的右侧,设置有气敏传感器(8),在温度传感器(9)的左侧,设置有电加热装置(10);储气室(4)通过管道又连接位于壳体(6)内后端的负压泵(2),所说的负压泵(2)上设置有负压泵排气口(3),所说的负压泵排气口(3)通过壳体(6)侧壁上的开口排出壳体外。
专利摘要防疫用气体采样检测仪,涉及有电源电缆、负压泵、负压泵排气口、储气室、电磁阀、壳体、气体采样吸入口、气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装置组成。在壳体的前端居中位置,设置有向前延伸形式的气体采样吸入口。在壳体内,气体采样吸入口的后端,连接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通过管道连接设置有储气室,储气室设置在壳体的中部位置,储气室上又设置有气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居中设置,在温度传感器的右侧,设置有气敏传感器,在温度传感器的左侧,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尤其方便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对有害气体的现场采样和检测分析,及时作出决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文档编号G01N1/24GK201340355SQ200820232998
公开日2009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
发明者张清胜 申请人:张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