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欠压检测电路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电路,更具体而言,涉及具有欠压检测电路的数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些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低功率或待机模式,其中在一定时间内从系统的大部分撤掉电力,以减小功耗。常常希望对于系统的一小部分,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维持电源电压,以保持某些关键存储内容。不过,SRAM需要指定的最低数据保持电压来防止数据丢失。低功率模式期间提供给SRAM的电源电压可能变得对于可靠的数据保持而言过低。此外,可能在任何时候,并且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电源电压的下降。在对于系统SRAM的电源电压下降到最低数据保持电压之下时,将可能被破坏的数据通知系统是重要的。、
欠压检测器(toown-out detector)被用于监视电源电压并在监视的电压下降到预定电压之下时提供警报。然后系统能够采取校正动作。当前的欠压检测器相对不精确,因此需要相对高的电压来确保正确的系统操作。随着改善生产工艺能够使用累进更低的电源电压,欠压检测器的精确度变得更加重要。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以上问题的欠压检测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欠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性元件,其具有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极、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一电流电极、控制电极、以及耦接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二电流电极;以及比较器,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子的第一输入端子、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第二输入端子、以及用于提供欠压检测信号的输出端子。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处理器;耦接到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多个存储器单元,所述多个存储器单元中的每一个都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和第二电源电压端子,每个存储器单元都具有耦接到数据存储节点的上拉晶体管和下拉晶体管;以及欠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性元件,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P沟道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源极、耦接到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栅极、以及漏极,其中所述P沟道晶体管用于模拟所述存储器的存储器单元的上拉晶体管的特性;N沟道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P沟道晶体管的漏极的漏极、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栅极、以及耦接到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源极,其中所述N沟道晶体管用于模拟所述存储器单元的下拉晶体管的特性;以及比较器,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子的第一输入端子、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第二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提供给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和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电源电压低于预定电压而提供欠压检测信号。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处理器;耦接到所述处理器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以及欠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性元件,其具有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P沟道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源极、耦接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栅极、以及漏极,其中所述P沟道晶体管用于模拟所述SRAM的存储器单元的上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N沟道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P沟道晶体管的漏极的漏极、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栅极、以及耦接到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源极,其中所述N沟道晶体管用于模拟所述存储器单元的下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以及比较器,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子的第一输入端子、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第二输入端子、以及用于提供欠压检测信号的输出端子。
本发明是通过示例的方式说明的,不受附图的限制,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图中的元件被出于简单而清楚起见而位置,而并不必然按比例绘制。图I以框图形式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系统。图2以示意图形式示出了图I的存储器的SRAM单元。图3以部分示意图的形式和部分框图的形式更详细地示出了图I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欠压检测电路。
具体实施例方式总的来说,提供了一种欠压检测电路,用在具有存储器(例如,SRAM)的数据处理系统中。该欠压检测电路包括基准电路、电阻性元件和比较器。基准电路包括P沟道晶体管,该P沟道晶体管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与SRAM单元中使用的P沟道晶体管的类似。基准电路还包括N沟道晶体管,该N沟道晶体管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与SRAM单元中使用的N沟道晶体管的类似。所述一个或多个特性可以包括P沟道和N沟道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在基准电路中,将P沟道晶体管和N沟道晶体管与电阻性元件串联连接。比较器包括跨电阻性元件耦接的输入端子以及用于提供欠压检测信号的输出端子。比较器可以包括内置偏移。在电源电压降到预定电压水平之下时,所述N沟道晶体管和P沟道晶体管之一或两者将变得基本不导通,使得比较器检测跨电阻性元件的电压变化,并提供欠压检测信号以通知数据处理系统电源电压已降到可能导致SRAM单元中存储的数据被破坏的水平。通过包括模拟SRAM单元的晶体管的一个或多个特性的基准电路,欠压检测电路能够更精确地检测低压状况,从而需要更低的电压裕量来进行正确的系统操作。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欠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性元件,具有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极、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一电流电极、控制电极、和耦接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二电流电极;以及比较器,具有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子的第一输入端子、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第二输入端子、以及用于提供欠压检测信号的输出端子。欠压检测电路可以是包括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単元的数据处理系统的一部分,并且第一晶体管可以模拟SRAM単元的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第二晶体管可以模拟SRAM单元的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欠压检测电路还可以包括耦接在第一和第二晶体管之间的第二电阻性元件。欠压检测电路还可以包括驱动器电路,具有耦接到比较器输出端子的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以及锁存器,具有耦接到驱动器电路输出端子的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欠压检测电路还可以包括耦接在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电极和第二电源电压端子之间的第二电阻性元件。比较器可以包括第三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扱,以及耦接在一起的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扱;第四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两者的第一电流电极、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子的控制电极、以及第ニ电流电扱;第五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极、耦接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的控制电极、以及第ニ电流电扱;以及第六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一电流电极、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控制电极、以及耦接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二电流电极。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电极可以具有与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电极的宽度/长度比不同的宽度/长度比。可以将该欠压检测电路用于监 视向具有多个存储器単元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提供的电源电压,其中第一晶体管为P沟道晶体管,而第二晶体管为N沟道晶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模拟所述多个存储器単元之一的P沟道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并且其中第二晶体管模拟所述多个存储器単元之一的N沟道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第一电阻性元件可以特征在于是多晶硅电阻器。在另一方面,提供了ー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处理器;耦接到处理器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多个存储器単元,所述多个存储器単元中的每ー个都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和第二电源电压端子,每个存储器单元都具有耦接到数据存储节点的上拉晶体管和下拉晶体管;以及欠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性元件,具有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P沟道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源极、耦接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栅极、以及漏极,其中P沟道晶体管用于模拟存储器的存储器单元的上拉晶体管特性;N沟道晶体管,具有耦接到P沟道晶体管漏极的漏极、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栅极、以及耦接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源极,其中所述N沟道晶体管用于模拟存储器単元的下拉晶体管特性;以及比较器,具有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子的第一输入端子、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第二端子的第二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提供给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电源电压低于预定电压而提供欠压检测信号。欠压检测电路还可以包括耦接在P沟道晶体管和N沟道晶体管之间的第二电阻性元件。欠压检测电路还可以包括耦接在N沟道晶体管的源极和第二电源电压端子之间的第二电阻性元件。比较器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扱,以及耦接在一起的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扱;第二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两者的第一电流电极、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子的控制电扱、以及第二电流电扱;第三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极、耦接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的控制电极、以及第ニ电流电极;以及第四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一电流电极、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控制电扱、以及耦接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二电流电扱。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电极可以具有与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电极的宽度/长度比不同的宽度/长度比。可以向处理器提供欠压检测信号。上拉晶体管的特性可以是上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而下拉晶体管的特性可以是下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在又一方面中,提供了ー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处理器;耦接到处理器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以及欠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性元件,具有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P沟道晶体管,具有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源极、耦接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栅极、以及漏极,其中P沟道晶体管用于模拟SRAM的存储器单元的上拉晶体管阈值电压;N沟道晶体管,具有耦接到P沟道晶体管漏极的漏极、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栅极、以及耦接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源极,其中N沟道晶体管用于模拟存储器単元的下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以及比较器,具有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子的第一输入端子、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第二输入端子、以及用于提供欠压检测信号的输出端子。欠压检测电路还可以包括耦接在P沟道晶体管和N沟道晶体管之间的第二电阻性元件。欠压检测电路还可以包括耦接在N沟道晶体管的源极和第ニ电源电压端子之间的第二电阻性元件。可以向处理器提供欠压检测信号。如这里使用的,术语“总线”是指可以用于传输ー个或多个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数据、地址、控制或状态)的多个信号或导体。这里所述的导体可以被例示或描述为单个导体、多个导体、单向导体或双向导体。不过,不同的实施例可以改变导体的实现方式。例如,可以使用独立的单向导体而不是双向导体,反之亦然。此外,可以利用串行或以时间复用方式传输多个信号的单个导体替代多个导体。同样地,可以将承载多个信号的单个导体分成承载这些信号的子集的各种不同导体。因此,传输信号存在很多选择。在表示分别将信号、状态比特或类似装置呈现成其逻辑真或逻辑假状态时,这里使用了术语“断言(assert)”或“设置”和“取反(negate)”(或“去断言”或“清除”)。如果逻辑真状态是逻辑电平1,则逻辑假状态是逻辑电平O。如果逻辑真状态是逻辑电平0,则逻辑假状态是逻辑电平I。可以将这里描述的每个信号设计为正或负逻辑,其中可以用信号名上方的横杠或信号名后的星号(*)表示负逻辑。在负逻辑信号的情况下,信号是低电平有效的,其中逻辑真状态对应于逻辑电平O。在正逻辑信号的情况下,信号是高电平有效的,其中逻辑真状态对应于逻辑电平I。注意,可以将这里描述的任何信号设计为负或正逻辑信号。因此,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可以将那些被描述为正逻辑信号的信号实现为负逻辑信号,并可以将那些被描述为负逻辑信号的信号实现为正逻辑信号。图I以框图形式示出了根据ー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系统10。数据处理系统10是一种简化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处理器12、存储器14和欠压检测电路16。在其他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系统10可以包括其他功能?楹土硗獾拇娲⑵。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集成电路上将数据处理系统10实现为芯片上系统(SoC)。此外,可以利用常规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制造エ艺或其他制造エ艺集成数据处理系统10。处理器12是任何种类的数据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内核、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处理器12耦接到被标记为“VDD1 ”和“Vss”的电源电压端子,以接收电源电压。处理器12包括寄存器18。寄存器18是常规的寄存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比特的信息。处理器12可以具有图I中未示出的另外的寄存器。、
存储器14通过多个导体双向连接到处理器12。所述多个导体可以包括系统总线。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有其他功能块耦接到该总线。此外,存储器14包括被标记为“VDD2”和“Vss”的电源电压端子,以用于接收电源电压。存储器14包括多个存储器単元,用于存储供处理器12使用的数据和/或指令。例如,存储器14可以是高速缓存(cache)存储器。替代地,存储器14可以是具有交叉耦接的锁存器的寄存器堆(register file)。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存储器14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源电压端子Vddi用于接收第一电源电压,而电源电压端子Vdd2用于接收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电源电压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电源电压端子Vss耦接至IJ地(零伏)的同吋,Vddi和Vdd2可以接收正一(I)伏。此外,电源电压可以被独立控制。例如,数据处理系统10可以具有低功率或待机工作模式,用于在处理器12不处理数据的时间期间降低功耗。在低功率模式期间,从处理器12撤除电源电压(VDD1),同时维持到存储器14的电源电压(VDD2),以保持存储器14中存储的数据,以便在电源电压(Vddi)被恢复时供·处理器12使用。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正常工作模式期间,Vddi和Vdd2都接收到正I. O伏的电源电压。在低功率模式期间,电源电压Vddi降低到零伏,而Vdd2維持在I伏。在另ー实施例中,在低功率模式期间,电源电压(Vdd2)被降低到存储器14的最低数据保持电压,例如
O.5伏,以进一歩降低功耗。此外,在低功率模式期间,可以将耦接到存储器14的电源电压端子Vss的电压电平稍微增强到地之上,进ー步减小功耗。欠压检测电路16耦接到电源电压端子Vdd2和Vss,并用于监视提供给存储器14的电源电压。耦接欠压检测电路16以向处理器12的寄存器18提供标记为“B0_DET”的欠压检测信号。如果提供给存储器14的电源电压下降到预定的最低电压(例如,O. 5伏)之下,则断言欠压检测信号B0_DET以通知处理器12电源电压可能已下降到存储器14的规定最低数据保持电压之下。例如,存储器14的最低数据保持电压可以是O. 5伏。为了精确检测电源电压Vdd2的电压电平,欠压检测电路16包括对存储器単元的晶体管进行模拟或模仿的晶体管。亦即,欠压检测电路16包括具有与存储器14的存储器単元的晶体管基本相同或在某些方面类似的晶体管的基准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准电路的晶体管模拟存储器单元的上拉和下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因此,欠压检测电路16将跟踪存储器単元的エ艺和温度变化,并允许比现有技术的欠压检测电路更低的检测裕量。下文将进ー步描述欠压检测电路的ー个示例实施例。图2以示意图形式示出了图I的存储器14的代表性的SRAM单元20。SRAM单元20是存储器14中的多个SRAM単元中的ー个。存储器14是具有排列成行和列的存储器单元的阵列的常规SRAM。存储器単元的行包括字线和耦接到该字线的所有存储器単元。存储器単元的列包括位线或位线对,以及耦接到该位线或位线对的所有存储器単元。SRAM単元20耦接到被标记为“WL”的字线和被标记为“BL”和“BL*”的位线对,其中位线BL*上的逻辑状态是位线BL上的逻辑状态的逻辑补。SRAM単元20是常规的六晶体管SRAM単元,包括交叉耦接的锁存器,该锁存器包括上拉P沟道晶体管22和26以及下拉N沟道晶体管24和28。P沟道晶体管22具有连接到电源电压端子Vdd2的第一电流电极(源扱)、连接到存储节点N2的控制电极(栅极)、和连接到存储节点NI的第二电流电极(漏扱)。N沟道晶体管24具有连接到存储节点NI的第一电流电极(漏极)、连接到存储节点N2的控制电极(栅极)、以及连接到电源电压端子Vss的第二电流电扱。P沟道晶体管26具有连接到Vdd2的源极、连接到存储节点NI的栅极和连接到存储节点N2的漏极。N沟道晶体管28具有连接到存储节点N2的漏极、连接到存储节点NI的栅极以及连接到Vss的源扱。注意,未示出选择和访问SRAM单元20所需的电路。SRAM单元20还包括N沟道访问晶体管30和32。N沟道晶体管30具有连接到位线BL*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连接到字线WL的栅极、以及连接到存储节点NI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N沟道晶体管32具有连接到存储节点N2的第一源极/漏极端子、连接到字线WL的栅极以及连接到位线BL的第二源极/漏极端子。通常,SRAM单元是双稳态的,并且存储逻辑状态作为两个存储节点NI和N2上的差分电压。亦即,在存储节点NI存储逻辑低时,存储节点N2存储逻辑高,反之亦然。例如,如果存储节点NI低而存储节点N2高,那么上拉晶体管22截止,下拉晶体管导通,从而将节 点NI下拉到大约Vss。同样地,上拉晶体管26导通而下拉晶体管28截止,使节点N2被上拉到大约VDD2。晶体管的相对驱动强度以及其阈值电压决定了使SRAM単元20改变逻辑状态的困难程度。为了可靠地维持所存储的逻辑状态,Vdd2处的电源电压须在最低数据保持电压之上,以使得电源波动不会使存储的逻辑状态发生意外变化。エ艺变化和温度是能够影响SRAM単元的最低数据保持电压的各种因素中的两个。如果电源电压下降到最低数据保持电压之下,则驱动強度和阈值电压(Vt)的差异可能导致逻辑状态“翻转”或改变逻辑状态。通常,正常工作电压远高于最低数据保持电压。然而,如果降低电源电压以减小功耗,SRAM単元存储的逻辑状态更容易被改变。使用欠压检测电路来警告使用SRAM的系统数据可能因为电源电压下降到最低安全电压电平之下或接近最低安全电压电平而被破坏。欠压检测电路的精确度影响着低功率模式期间可以将电源电压降低到多低。图3以部分示意图的形式和部分框图的形式示出了根据ー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系统10的欠压检测电路16。该欠压检测电路16包括基准电路36、电阻器38、比较器40、驱动器电路42和锁存器44。电阻器38具有连接到电源电压端子Vdd2的第一端子、以及第ニ端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阻器38被实现为常规的多晶硅电阻器。在其他实施例中,电阻器38可以是另一种无源或有源电阻性元件。基准电路36包括P沟道晶体管46、电阻器48、N沟道晶体管50和电阻器52。P沟道晶体管46具有连接到电阻器38的第二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极(源扱)、连接到Vss的控制电极(栅极)、第二电流电极(漏扱)和连接到Vdd2的体端子。电阻器48具有连接到P沟道晶体管46漏极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N沟道晶体管50具有连接到电阻器48第二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极(漏扱)、连接到Vdd2的控制电极(栅极)、第二电流电极(源扱)、以及连接到Vss的体端子。电阻器52具有连接到晶体管50的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一端子以及连接到Vss的第二端子。电阻器48和52也是常规的多晶硅电阻器,但也可以是另一种有源或无源电阻性装置。典型地,被设计用于模拟和逻辑电路的晶体管与用于SRAM単元中的晶体管不同地形成并具有不同特性,即使在SRAM和逻辑或模拟电路是同一集成电路的部件时也是如此。在基准电路36中提供P沟道晶体管46以模拟SRAM单元P沟道上拉晶体管(例如,图2中的P沟道晶体管22和26)的ー个或多个特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将P沟道晶体管46形成为SRAM阵列的一部分,使得P沟道晶体管46与阵列中的上拉晶体管基本相同。在另ー实施例中,P沟道晶体管可以在SRAM阵列外部实现,但可以被实现来模拟SRAM単元上拉晶体管的预定特性。例如,可以将P沟道晶体管46实现为具有与SRAM単元上拉晶体管相同或基本类似的P沟道Vt,而在其他方面可以不同。类似地,在基准电路36中提供N沟道晶体管50以模拟SRAM单元N沟道下拉晶体管(例如,图2中的N沟道晶体管24和28)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可以将N沟道晶体管50形成为SRAM阵列的一部分,使得N沟道晶体管50基本与阵列中的下拉晶体管相同。在另ー实施例中,可以在SRAM阵列外部实现N沟道晶体管,但可以实现其以模拟SRAM単元下拉晶体管的预定特性。例如,可以将N沟道晶体管50形成为具有与SRAM単元下拉晶体管相同或基本类似的N沟道VT,而在其他方面可以不同。比较器40包括P沟道晶体管54和56、N沟道晶体管58和60、以及电阻器62。P沟道晶体管54具有连接到Vdd2的第一电流电极(源扱)、连接在一起的控制电极(栅极)和第ニ电流电极(漏扱)。P沟道晶体管56具有连接到Vdd2的源极、连接到P沟道晶体管54的栅极和漏极的栅扱、以及连接到被标记为“N3”的输出节点的漏扱。在工作期间,输出节点N3响应于感测到电源电压低于预定的最低电压而提供欠压检测信号。N沟道晶体管58具有连接到P沟道晶体管54的漏极的漏极、连接到电阻器38的第一端子的栅极、以及源扱。N沟道晶体管60具有连接到P沟道晶体管56的漏极的漏极、连接到电阻器38的第二端子的栅扱、以及连接到N沟道晶体管58的源极的源扱。电阻器62具有连接到N沟道晶体管58和 60的源极的第一端子、以及连接到Vss的第二端子。可以将电阻器62实现为多晶硅电阻器或其他类型的有源或无源电阻性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比较器40设计成具有偏移。亦SP,晶体管60被构造为具有比晶体管58的宽度长度比更大的宽度长度比(W/L)。驱动器电路42包括P沟道晶体管64和N沟道晶体管66。P沟道晶体管64具有连接到Vdd2的源极、连接到P沟道晶体管56的漏极的栅扱、以及漏扱。N沟道晶体管66具有连接到P沟道晶体管64的漏极的漏极、用于接收被标记为“Nbias”的偏置电压的栅极、以及连接到Vss的源扱。驱动器电路42放大在节点N3处提供的欠压检测信号。锁存器44是用于存储驱动器电路42的输出的逻辑状态的常规锁存器。锁存器44具有连接到P沟道晶体管64的漏极的输入、以及用于提供欠压检测信号B0_DET的输出。为了精确地检测低电源电压,欠压检测电路16包括具有晶体管46和50的參考单元36,以分别模拟SRAM单元的上拉和下拉晶体管的VT。在操作中,在电源电压Vdd2处在正常工作电压吋,晶体管46和50每ー个都是导通的,因为晶体管46和50每ー个的栅极-源极电压(Ves)都高于VT。电流流经器件38、46、48、50和52。提供电阻器38作为电流感测电阻器。向比较器40的输入提供电阻器38两端的电压降,使得晶体管60基本不导通而晶体管58导通。节点N3处的电压被上拉到大约VDD2。晶体管64基本不导通,并且N沟道66将锁存器44的输入拉低,并且欠压检测信号B0_DET被取反为逻辑低。在电源电压Vdd2降低时,在晶体管46和50之一或两者的栅极-源极电压(Ves)降低到晶体管46和50的阈值电压之下时,晶体管46和50之ー或两者将变为不导通。由于晶体管46和50的Vt被设计成与SRAM单元晶体管的Vt基本相同或相似,因此欠压检测电路16将提供非常接近阵列的SRAM単元将开始故障的电压的欠压检测信号B0_DET。在晶体管46和50之一或两者变得不导通时,流经器件38、46、48、50和52的电流被切断,减小了电阻器38两端的电压降,使得晶体管58和60接收大致相同的电压。但是,因为晶体管60比晶体管58更大(更大的W/L),所以晶体管60能够将节点N3下拉。晶体管64变为导通,将锁存器44的输入上拉。欠压检测信号被断言为逻辑高,并被提供给如上所述的处理器12的寄存器18 (图I)。在电源电压下降到SRAM単元上拉和下拉阈值电压之下之前提供低电压警报可能是期望的。提供电阻器52以提高电压电平,这将导致晶体管46和50之一或两者变得不导通,从而在电源电压下降足够低导致数据破坏之前提供欠压检测信号。在另ー实施例中,可以从基准电路36省去电阻器52。增加晶体管46和50的截止电压的另ー种方式是通过增加体端子电压电平来増加其阈值电压。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晶体管46和50的体端子连接的地方来实现这一点。例如,可以通过将体端子连接到电阻器38的第二端子而非第一端子,来改变晶体管46的VT。同样地,可以通过将晶体管50的体端子连接到电阻器52的第一端子来改变晶体管50的VT。在电源电压高到足以令晶体管46和50导通时,电流流过基准电路36。这个电流増大了具有欠压检测电路16的集成电路的功耗。为了减小该电流,提供电阻器48作为限流器。在另ー实施例中,可以不使用电阻器48。尽管已经结合特定导电类型和电位极性描述了本发明,但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导电 类型和电位极性可以反转。例如,在另ー实施例中,可以将电阻器52用作对于比较器40的输入的感测电阻器,并且比较器40的晶体管的导电类型可以反转。由于实施本发明的设备大部分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电子部件和电路构成,因此,为了理解和了解本发明的基础概念,以及为了避免使本发明的教导:磺寤蚴ブ氐悖辉诔鋈缟纤龅谋蝗衔匾姆段е饨馐偷缏废附。以上实施例的ー些可以适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信息处理系统来实现。例如,尽管图I及其讨论描述了示例性的信息处理体系架构,但提供这种示例性的架构仅仅是为了在讨论本发明的各方面时提供有用的參考。当然,为了论述的目的已经简化了对该架构的描述,并且其仅仅是可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很多不同类型的适当架构之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逻辑块之间的边界仅仅是示例性的,替代实施例可以合并逻辑块或电路元件,或者可以对各种逻辑块或电路元件施加替代的功能分解。因此,应理解,这里示出的架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上可以实施实现同样功能的很多其他架构。在简明但仍然明确的意义上,实现相同功能的任何部件的布置都被有效“关联”,从而实现期望的功能。因此,可以将这里被组合来实现特定功能的任何两个部件视为彼此“相关联”,从而实现期望的功能,而不管架构或中间部件。同样地,也可以将这样关联的任何两个部件视为彼此“操作连接”或“操作耦接”,以实现期望的功能。此外,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10的所示的元件是位于单个集成电路上或同一装置之内的电路。替代地,系统1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彼此互连的分立集成电路或分立装置。例如,存储器14可以位于与处理器12相同的集成电路上或分立的集成电路上,或者可以位于与系统10的其他元件分离的另一外围或从属装置之内。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上述操作的功能之间的边界仅仅是示例性的。可以将多个操作的功能组合到单个操作中,和/或可以将单个操作的功能分布于另外的多个操作中。此外,替代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操作的多个实例,并且在各种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更改操作的次序。尽管这里參考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而不脱离如以下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视为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意图将所有这样的修改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这里就具体实施例描述的任何益处、优点或对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不应被视为是任何或全部权利要求的关键、必需或必要的特征或要素。如这里使用的,术语“耦接”并非不限于直接耦接或机械耦接。此外,这里使用的术语“一”被定义为ー个或超过ー个。此外,在权利要求中使用诸如“至少ー个”和“一个或多个”的引语不应被解释为暗示了以“一”引述另ー权利要求要素将包含这样引述的权利要求要素的任何特定权利要求限制到仅包含一个这样的要素的发明,即使在同一权利要求包括引语“ー个或多个”或“至少ー个”和诸如“一”的不定冠词时也是如此。对于使用定冠词也是同样的情況。 除非做出不同描述,使用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来在这些术语所描述的要素之间进行任意区分。因此,这些术语并不并然表示这些要素在时间上的或其他的优先级。
权利要求
1.一种欠压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性元件,其具有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 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极、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 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一电流电极、控制电极、以及耦接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二电流电极;以及 比较器,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子的第一输入端子、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第二输入端子、以及用于提供欠压检测信号的输出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检测电路,其中所述欠压检测电路是包括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单元的数据处理系统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模拟所述SRAM单元的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第二晶体管模拟所述SRAM单元的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性元件,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耦接在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检测电路,还包括 驱动器电路,其具有耦接到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子的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以及 锁存器,其具有耦接到所述驱动器电路的输出端子的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性元件,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耦接在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检测电路,其中所述比较器包括 第三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极以及耦接在一起的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 第四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一电流电极、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子的控制电极、以及第二电流电极; 第五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极、耦接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的控制电极、以及第二电流电极;以及 第六晶体管,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一电流电极、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控制电极、以及耦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二电流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欠压检测电路,其中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电极具有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电极的宽度/长度比不同的宽度/长度比。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检测电路,其中所述欠压检测电路用于监视向具有多个存储器单元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提供的电源电压,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为P沟道晶体管,而所述第二晶体管为N沟道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模拟所述多个存储器单元之一的P沟道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模拟所述多个存储器单元之一的N沟道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检测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特征在于是多晶娃电阻器。
10.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处理器; 耦接到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多个存储器单元,所述多个存储器单元中的每一个都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和第二电源电压端子,每个存储器单元都具有耦接到数据存储节点的上拉晶体管和下拉晶体管;以及欠压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性元件,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 P沟道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源极、耦接到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栅极、以及漏极,其中所述P沟道晶体管用于模拟所述存储器的存储器单元的上拉晶体管的特性; N沟道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P沟道晶体管的漏极的漏极、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栅极、以及耦接到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源极,其中所述N沟道晶体管用于模拟所述存储器单元的下拉晶体管的特性;以及 比较器,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子的第一输入端子、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第二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提供给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和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电源电压低于预定电压而提供欠压检测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欠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性元件,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耦接在所述P沟道晶体管和所述N沟道晶体管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欠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性元件,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耦接在所述N沟道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比较器包括 第一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极、以及耦接在一起的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 第二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一电流电极、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子的控制电极、以及第二电流电极; 第三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极、耦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的控制电极、以及第二电流电极;以及 第四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一电流电极、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控制电极、以及耦接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二电流电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电极具有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电极的宽度/长度比不同的宽度/长度比。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欠压检测信号被提供给所述处理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上拉晶体管的特性是上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所述下拉晶体管的特性是下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17.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处理器;耦接到所述处理器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以及 欠压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性元件,其具有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 P沟道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源极、耦接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栅极、以及漏极,其中所述P沟道晶体管用于模拟所述SRAM的存储器单元的上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N沟道晶体管,其具有耦接到所述P沟道晶体管的漏极的漏极、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栅极、以及耦接到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源极,其中所述N沟道晶体管用于模拟所述存储器单元的下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以及 比较器,其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一端子的第一输入端子、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的第二端子的第二输入端子、以及用于提供欠压检测信号的输出端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欠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性元件,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耦接在所述P沟道晶体管和所述N沟道晶体管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欠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性元件,所述第二电阻性元件耦接在所述N沟道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欠压检测信号被提供给所述处理器。
全文摘要
一种欠压检测电路(16)包括第一电阻性元件(38)、第一晶体管(46)、第二晶体管(50)、和比较器(40)。第一电阻性元件(38)具有耦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第一晶体管(46)具有第一导电类型,并且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38)的第二端子的第一电流电极、控制电极、和第二电流电极。第二晶体管(50)为第二导电类型,并具有耦接到第一晶体管(46)的第二电流电极的第一电流电极、控制电极、和耦接到第二电源电压端子的第二电流电极。比较器(40)具有耦接到所述第一电阻性元件(38)的第一端子的第一输入端子、耦接到第一电阻性元件(38)的第二端子的第二输入端子、以及用于提供欠压检测信号的输出端子。
文档编号G01R19/165GK102725799SQ201180007153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6日
发明者A·L·维拉斯鲍艾斯, C·C·达奥, S·皮尔特里 申请人: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