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利用照明系统实现室内定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定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照明系统实现室内定位的方法。
技术背景
对于公共安全和应急响应等场合,在紧急情况下,每一个人都想被救援人员精确定位到,大到建筑物的位置,甚至是楼层或者房间号等信息,这些都有需要比较方便的定位技术。
目前常用的几种定位方式为利用GPS进行定位,其优势是卫星有效覆盖范围大, 且定位导航信号免费。缺点是定位信号到达地面时较弱,不能穿透建筑物,而且定位器终端的成本较高。
红外线室内定位,其技术定位的原理是,红外线顶标识发射调制的红外射线,通过安装在室内的光学传感器接收进行定位。虽然红外线具有相对较高的室内定位精度,但是需要在每个房间、走廊安装接收天线,造价较高。因此,红外线只适合短距离传播,而且容易被荧光灯或者房间内的灯光干扰,在精确定位上有局限性。
超声波测距主要采用反射式测距法,通过三角定位等算法确定物体的位置。超声波定位整体定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但超声波受多径效应和非视距传播影响很大,同时需要大量的底层硬件设施投资,成本太高。
蓝牙、WiFi、Zigbee等技术通过测量预先布置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进行定位。 对于复杂的空间环境,系统的稳定性稍差,受噪声信号干扰大,且在楼层定位上容易出错。
射频识别技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和定位的目的。RFID技术作用距离近,不具有通信能力,而且不便于整合到其他系统之中。
以上技术,均需要安装独立系统设备,且需要大量计算,不利于接收设备的小型化。对于诸如博物馆之类展品密集、人流密集的场合,定位精度低、干扰大。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照明系统实现室内定位的方法, 以实现无需安装外部设备,便于安装并且定位精度高、干扰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照明系统实现室内定位的方法,包括在照明光源中调制入包含光源位置的编码信息,并通过光源发射的可见光发射出去的步骤;接受终端接受上述光源发射的编码信息,并将该信息进行解码的步骤。
其中在第二步中还包含对接受的光源的角度和光源强度进行判断的步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常用的光源中调制如光源的位置信息,并通过自己发射的可见光发射出去,然后利用接受终端接受并解码,从而对光源所在位置进行定位,达到了无需安装外部设备,安装方便并且定位精度高、干扰小的目的,通过对光源强度和角度的判断增强了定位的精确度。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利用照明系统实现室内定位的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照明系统实现室内定位的方法,包括在照明光源中调制入包含光源位置的编码信息,并通过光源发射的可见光发射出去;接受终端接受多个光源发射的编码信息,并将该信息进行解码同时对接受的光源的角度和光源强度进行判断。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人工光源,通过数字编码,在光源发出的光中传输光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信息。
接收终端结合预知的光源地理位置数据库,得到接收终端的准确位置。
以这种方式收到的地理位置信息也可用于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照明系统实现室内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照明光源中调制入包含光源位置的编码信息,并通过光源发射的可见光发射出去的步骤;接收终端接受上述光源发射的编码信息,并将该信息进行解码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照明系统实现室内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步中还包含对接受的光源的角度和光源强度进行判断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照明系统实现室内定位的方法,包括在照明光源中调制入包含光源位置的编码信息,并通过光源发射的可见光发射出去;接受终端接受上述光源发射的编码信息,并将该信息进行解码。通过在常用的光源中调制如光源的位置信息,并通过自己发射的可见光发射出去,然后利用接收终端接受并解码,从而对光源所在位置进行定位,达到了无需安装外部设备,安装方便并且定位精度高、干扰小的目的。
文档编号G01S5/16GK102520394SQ20111040731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史秉宇, 邹志刚, 顾军 申请人: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 昆山桑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