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盾构法隧道施工中平面控制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
背景技术:
盾构法隧道施工测量中,洞内施工测量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两个方面。平面控制测量在隧道内主要布设为支导线或闭合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测角测量距来完成,测量精度要求高,为提高测量精度,主要是从测量仪器及人工测量过程中来实现。盾构法隧道施工测量中,洞内施工方向控制一般分为以下两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人工导线测量,第二个方面是盾构机自带导向系统(简称“盾构机自动导向系统”)指导盾构施工。因而目前盾构法施工测量过程中,人工洞内导线测量与导向系统自动测量为两项主要任务,一般盾构生产厂家不提供导向系统安装架等硬件设备,也对安装架不进行有效地改进,因而不能满足实际测量需求,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测量精度。日本小松盾构机虽提供了安装架的设计图,但此种安装架安装困难,工序繁多,安装工作时间长,且使用工具种类多,已不能满足目前盾构高效施工的要求。例如人工在洞内进行施工导线测量方面,现如今通常采用在地面埋设钢筋等方法作为施工导线来进行测量,此方法不仅影响洞内行车,观测用时长,且观测时需使用仪器脚架等安装架,观测精度不高,存在人为误差较大,因而难以满足目前长大隧道的精度要求。实际在精密工程控制网的施测过程中,测角、测边误差可以采用特定的观测纲要使之降低到最小值,测量成果精度可采用相应精度的仪器和布设结构合理的控制网加以保证。但前提是三角点的点位均以标石的标志中心为依据。观测时,应保证仪器中心、照准目标中心与标石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但是,目前所采用的以地面埋设钢筋等作为施工导线进行施测过程中,在常规的三脚架上架设测量仪器或觇标,并利用光学对中器或垂球对中时,难以保证点位精度达到士1 2mm,甚至更高的精度要求,存在的人为误差较多,因而现有盾构施工中导线测量方法存在影响洞内行车、观测用时长、观测精度不高、存在人为误差较大等多种缺陷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安装方便牢靠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施工导线测量方法存在的影响洞内行车、观测用时长、观测精度不高、存在人为误差较大等多种缺陷和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固定安装在托盘上且盾构隧道施工中用于导线测量的测标或测量仪器安装底盘和多个并排固定安装在托盘上且将托盘水平安装于所施工盾构隧道内侧壁上的背墙板,多个所述背墙板均固定安装在盾构隧道内侧壁上,且每个背墙板与托盘之间均通过一根斜拉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斜拉杆的数量与所述背墙板的数量相同;所述背墙板与托盘之间的夹角与背墙板安装位置处的盾构隧道内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上述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是所述背墙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盾构隧道内侧壁上,所述背墙板上对应开有供固定螺栓安装的螺栓安装孔。上述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是所述背墙板的上端部固定安装在托盘的后端部上,且斜拉杆固定连接在背墙板下部与托盘底部之间;所述背墙板的结构与其所安装位置处盾构隧道内侧壁的结构相对应,且背墙板整体贴靠在盾构隧道内侧壁上。上述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是多个所述背墙板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上述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是多根所述斜拉杆呈并排布设且其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上述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是所述背墙板和斜拉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上述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是所述托盘为长方形平直板且其尺寸为450士20mmX 200士 10mm,背墙板的长度为400mm士20mm,所述斜拉杆的长度为 360mm士20mm。上述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是所述托盘的尺寸为 450mmX200mm,背墙板的长度为400mm,所述斜拉杆的长度为360mm。上述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是所述测标或测量仪器安装底盘固定安装在托盘的前侧中部,所述测标为圆柱状凸台,且测量仪器安装底盘为由钢板加工而成的圆形底盘,所述圆形底盘的直径为140mm士 IOmm且其厚度为IOmm士2mm。上述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是所述托盘和背墙板均为长方形平直钢板,所述托盘与背墙板和斜拉杆之间以及背墙板与斜拉杆之间均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且投入成本低。2、安装方便且固定牢靠,且实际安装时先采用冲击钻进行钻孔,之后通过固定螺栓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所施工盾构隧道内侧壁上。同时,安装稳固,不易被破坏,安装简单方便,安装过程更人性化。3、使用操作简便,实际使用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在预先选好的多个测量控制点上(具体是在各测量控制点所处位置的盾构隧道内侧壁上),并根据实际具体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托盘上安装测标或测量仪器安装底盘即可满足实际测量需求。4、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很大程度提高了测量精度,消除人为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速度,不会对盾构施工过程造成任何影响且不会影响洞内行车,减少了测量外业的作业强度。实际进行测量时,不需三脚架,直接把仪器(或觇牌即测标)固定安装在托盘上即可。因而,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外业测量时间,且能很好的保证测量精度,为盾构施工的连续性提供了很高的保障。5、适用面广,可批量加工生产,在使用过程中不受环境限制,也不受隧道线型左右转弯的影响,能很灵活进行安装使用。6、安装快速且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安装灵活,点位稳定性不受影响,提高了平面测量控制点点位的稳定性,不易被坡坏,点位保留时间长,在盾构贯通后隧道的清理作业中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几乎不会被坏,为后期铺轨作业提供了很好的平面测量控制点。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安装方便牢靠且使用操作简便、 使用效果好,在提高测量精度、加快测量速度且降低测量外业作业强度的同时,不会对盾构施工过程造成任何影响,能有效解决现有盾构施工中导线测量方法存在的影响洞内行车、 观测用时长、观测精度不高、存在人为误差较大等多种缺陷和不足。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有测量仪器安装底盘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有测标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附图标记说明1-托盘;2-测标;3-斜拉杆;4-背墙板; 5-固定螺栓;6-测量仪器安装底盘;7-盾构隧道内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托盘1、固定安装在托盘1上且盾构隧道施工中用于导线测量的测标2或测量仪器安装底盘6和多个并排固定安装在托盘1上且将托盘1水平安装于所施工盾构隧道内侧壁7上的背墙板4,多个所述背墙板4均固定安装在盾构隧道内侧壁7上,且每个背墙板4与托盘1之间均通过一根斜拉杆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斜拉杆3的数量与所述背墙板4的数量相同。所述背墙板4与托盘1之间的夹角与背墙板4安装位置处的盾构隧道内侧壁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墙板4通过固定螺栓5固定在盾构隧道内侧壁7上,所述背墙板4上对应开有供固定螺栓5安装的螺栓安装孔。实际加工制作时,所述背墙板4的上端部固定安装在托盘1的后端部上,且斜拉杆 3固定连接在背墙板4下部与托盘1底部之间。所述背墙板4的结构与其所安装位置处盾构隧道内侧壁7的结构相对应,且背墙板4整体贴靠在盾构隧道内侧壁7上。同时,为使得加工方便,多个所述背墙板4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多根所述斜拉杆 3呈并排布设且其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墙板4和斜拉杆3的数量均为两个。实际加工过程中,所述托盘1为长方形平直板且其尺寸为450士20mmX 200 士 10mm,背墙板4的长度为400mm 士 20mm,所述斜拉杆3的长度为 360mm士 20mm。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1的尺寸为450mm X 200mm,背墙板4的长度为400mm,
5所述斜拉杆3的长度为360mm。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具体需要,对托盘1、背墙板4、 斜拉杆3和测量仪器安装底盘6的尺寸进行相应调整。所述测标2或测量仪器安装底盘6固定安装在托盘1的前侧中部,所述测标2为圆柱状凸台,且测量仪器安装底盘6为由钢板加工而成的圆形底盘。实际加工制作时,所述圆形底盘的直径为140mm士 IOmm且其厚度为IOmm士 2mm。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底盘的直径为140mm且其厚度为10mm。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1和背墙板4均为长方形平直钢板,所述托盘1与背墙板4 和斜拉杆3之间以及背墙板4与斜拉杆3之间均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实际对所施工盾构隧道进行导线测量时,先按照常规施工方法选择多个测量控制点,之后再将本实用新型分别安装在所选择的多个测量控制点上(具体是在各测量控制点所处位置的盾构隧道内侧壁7上)。实际安装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托盘1 上安装测标2或测量仪器安装底盘6,因而安装布设非常简便。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1)、固定安装在托盘(1)上且盾构隧道施工中用于导线测量的测标(2)或测量仪器安装底盘(6)和多个并排固定安装在托盘(1)上且将托盘(1)水平安装于所施工盾构隧道内侧壁(7)上的背墙板 G),多个所述背墙板(4)均固定安装在盾构隧道内侧壁(7)上,且每个背墙板(4)与托盘 (1)之间均通过一根斜拉杆( 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斜拉杆( 的数量与所述背墙板(4)的数量相同;所述背墙板(4)与托盘(1)之间的夹角与背墙板(4)安装位置处的盾构隧道内侧壁(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墙板(4)通过固定螺栓(5)固定在盾构隧道内侧壁(7)上,所述背墙板(4)上对应开有供固定螺栓(5)安装的螺栓安装孔。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墙板(4)的上端部固定安装在托盘(1)的后端部上,且斜拉杆(3)固定连接在背墙板 (4)下部与托盘(1)底部之间;所述背墙板的结构与其所安装位置处盾构隧道内侧壁 (7)的结构相对应,且背墙板(4)整体贴靠在盾构隧道内侧壁(7)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背墙板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斜拉杆(3)呈并排布设且其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墙板(4)和斜拉杆(3)的数量均为两个。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为长方形平直板且其尺寸为450士20mm X200士 10mm,背墙板的长度为 400mm 士 20mm,所述斜拉杆(3)的长度为360mm 士 20mm。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的尺寸为450mmX200mm,背墙板(4)的长度为400mm,所述斜拉杆(3)的长度为 360mmo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标( 或测量仪器安装底盘(6)固定安装在托盘(1)的前侧中部,所述测标( 为圆柱状凸台,且测量仪器安装底盘(6)为由钢板加工而成的圆形底盘,所述圆形底盘的直径为 140mm士 IOmm 且其厚度为 IOmm士 2mm。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和背墙板(4)均为长方形平直钢板,所述托盘(1)与背墙板(4)和斜拉杆C3)之间以及背墙板(4)与斜拉杆C3)之间均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包括托盘、固定安装在托盘上且盾构隧道施工中用于导线测量的测标或测量仪器安装底盘和多个并排固定安装在托盘上且将托盘水平安装于所施工盾构隧道内侧壁上的背墙板,多个背墙板均固定安装在盾构隧道内侧壁上,且每个背墙板与托盘之间均通过一根斜拉杆进行固定连接,斜拉杆的数量与背墙板的数量相同;背墙板与托盘之间的夹角与背墙板安装位置处的盾构隧道内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安装方便牢靠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在提高测量精度、加快测量速度且降低测量外业作业强度的同时,不会对盾构施工过程造成任何影响。
文档编号G01C15/02GK201964889SQ20112002636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6日
发明者张新义, 李侠, 梁西军, 段三才, 田黎明, 范恒秀 申请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