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冲吐液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ー种生物化学和医疗领域的装置,具体是ー种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洗脱部 分的双冲吐液针。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化学实验和医疗临床诊断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洗脱部分是ー个关键的过程,对整个测试结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洗脱中,磁珠能否冲散至关重要。传统的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处理磁珠的混匀①振动式将反应杯进行震动,从而达到混匀磁珠的目的。这种方式可以将磁珠充分混匀,但其缺点为所需要的振动装置占空间大,且要耗费一定的资金。②吐液针单冲式这种方式可以节省空间和降低成本,但其缺点为,不能将磁珠充分混匀,直接影响到整个测试結果。因此,需要ー种装置在满足测试要求的同时降低操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冲吐液针,能够将反应杯中的磁珠冲散混匀。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套和设置于其内的相互平行且轴向対称的两根针管。所述的针套为圆柱形,其内设有用于容纳针管的两个轴向通孔。所述的轴向通孔的轴心位于针套横截面的直径线上。所述的针管的出液端与针套的轴心夹角为10° 15°。所述的针管的出液端的长度为全长的1/54 1/56。所述的针管的进液端与针套的轴心夹角为45° 50°。所述的针管的进液端的长度为全长的1/13 1/14。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洗脱部分,将反应杯中的磁珠冲散混匀,以简单经济的方式保证分析测试结果,操作方便、易于应用推广。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为针套的立体图。图3为针管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0016]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针套I和设置于其内的相互平行且轴向対称的两根针管2。如图2所示,所述的针套I为圆柱形,其内设有用于容纳针管的两个轴向通孔3。所述的轴向通孔3的轴心位于针套I横截面的直径线上。如图3所示,所述的针管2的出液端向一侦彳弯折。所述的针管2的出液端与针套I的轴心夹角α为10° 15°,出液端的长度为全长的1/54 1/56。所述的针管2的进液端与针套I的轴心夹角β为45° 50°,进液端的长度为全长的1/13 1/14。使用时,冲洗液如图I所示从反应杯4两侧对其双侧吸附的磁珠进行冲散混匀。
权利要求1.一种双冲吐液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套和设置于其内的相互平行且轴向对称的两根针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冲吐液针,其特征是,所述的针套为圆柱形,其内设有用于容纳针管的两个轴向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冲吐液针,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向通孔的轴心位于针套横截面的直径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冲吐液针,其特征是,所述的针管的出液端与针套的轴心夹角为10° 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冲吐液针,其特征是,所述的针管的出液端的长度为全长的 1/54 1/56。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冲吐液针,其特征是,所述的针管的进液端与针套的轴心夹角为45° 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冲吐液针,其特征是,所述的针管的进液端的长度为全长的 1/13 1/14。
专利摘要一种生物化学和医疗领域的双冲吐液针,包括针套和设置于其内的相互平行且轴向对称的两根针管。所述的针套为圆柱形,其内设有用于容纳针管的两个轴向通孔。所述的轴向通孔的轴心位于针套横截面的直径线上。所述的针管的出液端与针套的轴心夹角为10°~15°,出液端的长度为全长的1/54~1/56。所述的针管的进液端与针套的轴心夹角为45°~50°,进液端的长度为全长的1/13~1/14。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洗脱部分,将反应杯中的磁珠冲散混匀,以简单经济的方式保证分析测试结果,操作方便、易于应用推广。
文档编号G01N33/53GK202372503SQ201120558180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刘配殿, 李冬, 李基 , 杨玉峰, 车渊博 申请人:上?苹笛橄低秤邢薰, 上?苹锕こ坦煞萦邢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