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该结构包括驱动装置、插针板和电极板,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电极板上下移动;所述插针板上设置有两个电极插针,所述两个电极插针对应于电芯保护板上两个通孔设置;所述电极板包括两个相互电连接的极柱,所述两个极柱分别对应所述两个电极插针设置;驱动装置驱动电极板向下移动,两个电极插针分别于两个极柱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机械化确定电芯保护板的位置是否正确,效率更高,定位确定更加的准确,还可以节约人力资源,降低电芯产品的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电芯保护板位置确认是给电芯保护板安装边框的过程中的一个步骤,现有的确认电芯保护板位置是否正确的方法是通过人工观察确认,使用人眼观察,存在误差,而且人力资源成本高,提高了电芯产品的成本;如果使用自动化设备,电芯保护板规格及前端装配差异较大,难以自动化生产对准。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用机械化检测电芯保护板的位置准确,以便后续安装边框。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通过电芯保护板上的插孔自动检测电芯保护板位置是否正确的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解决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包括驱动装置、插针板和电极板,
[0005]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插针板上下移动;
[0006]所述插针板上设置有两个电极插针,所述两个电极插针对应于电芯保护板上两个通孔设置;
[0007]所述电极板包括两个相互电连接的极柱,所述两个极柱分别对应所述两个电极插针设置;
[0008]在使用时,驱动装置驱动电极板向下移动,两个电极插针分别于两个极柱电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插针板上设置有两个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接线柱,下端连接所述电极插针。
[0010]进一步地,所述插针板上设置两个孔洞,所述减震弹簧分别设置于孔洞中。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或者电动推杆。
[0012]进一步地,所述插针板上镂空设置。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驱动装置驱动电极板向下移动,两个电极插针分别于两个极柱电连接,如果电芯保护板的位置正确,那么两个电极插针分别于两个电极柱顺利连接形成电回路,如果电芯保护板的位置不正确,那么两个电极插针与两个电极柱不会顺利连接形成电回路,通过是否形成电回路确定电芯保护板的位置是否正确,可以实现机械化确定电芯保护板的位置是否正确,效率更高,定位确定更加的准确,还可以节约人力资源,降低电芯产品的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001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包括驱动装置、插针板10和电极板20,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插针板10上下移动;所述插针板10上设置有两个电极插针11,所述两个电极插针11对应于电芯保护板31上两个通孔设置;所述电极板20包括两个相互电连接的极柱21,所述两个极柱21分别对应所述两个电极插针11设置;在使用时,驱动装置驱动电极板20向下移动,两个电极插针11分别于两个极柱21电连接。
[0019]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驱动装置驱动电极板20向下移动,两个电极插针11分别于两个极柱21电连接,如果电芯保护板31的位置正确,那么两个电极插针11分别于两个电极柱21顺利连接形成电回路,如果电芯保护板31的位置不正确,或者电极插针11未插入保护板固定孔,,那么两个电极插针11与两个电极柱21不会顺利连接形成电回路,通过是否形成电回路确定电芯保护板31的位置是否正确,可以实现机械化确定电芯保护板31的位置是否正确,效率更高,定位确定更加的准确,还可以节约人力资源,降低电芯产品的生产成本。
[0020]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插针板10上设置有两个伸缩弹簧12,伸缩弹簧12的上端连接接线柱13,接线柱13用于与外部的电源连接,下端连接所述电极插针11,电极插针11与极柱21的接触时,通过伸缩弹簧12进行缓冲卸力,防止电极插针11与极柱21硬碰硬接触而损坏。
[0021]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在安装外框时,驱动电极板20向下移动,碰到外框安装柱,伸缩弹簧缩回,伸缩弹簧的外套迫使外框安装柱插入保护板安装孔。
[0022]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插针板10上设置两个孔洞,所述减震弹簧12分别设置于孔洞中,将减震弹簧12隐藏于孔洞中,可以减小插针板10的体积,同时可以进一步的保证电极插针11的运动轨迹是沿孔洞移动的,使得电极插针11可以长时间使用并能够准确稳定的进行。
[0023]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或者电动推杆,气缸和电动推杆时驱动物体直线运动常规设备,具有控制简单准确,价格选择多样,容易得到的特点。
[0024]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针板10上镂空设置,镂空14的设计可以减小插针板10的整体重量,减小驱动装置的能量损耗。
[0025]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通过连个电极插针11是否可以穿过电芯保护板31上的两个通孔而与两个极柱21电连接形成电回路来确定电芯保护板31的位置是否正确,使得电芯保护板31的位置检测可以通过机械化完成,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工成本;而减震弹簧12的设置,可以防止电极插针11与极柱21硬接触而损坏,提高其使用寿命;插针板10上镂空设置,镂空设计可以减小插针板10的整体重量,减小驱动装置的能量损耗。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插针板和电极板,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插针板板上下移动; 所述插针板上设置有两个电极插针,所述两个电极插针对应于电芯保护板上两个通孔设置; 所述电极板包括两个相互电连接的极柱,所述两个极柱分别对应所述两个电极插针设置; 在使用时,驱动装置驱动电极板向下移动,两个电极插针分别于两个极柱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板上设置有两个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接线柱,下端连接所述电极插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板上设置两个孔洞,所述减震弹簧分别设置于孔洞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或者电动推杆。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保护板插针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板上镂空设置。
【文档编号】G01R31/02GK203798951SQ201420168138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9日
【发明者】李震, 张云龙, 莫曜熙 申请人: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