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能计量仪表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是当今微电子技术与电测量技术结合的产物。然而,测试人员在测试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时,却存在种种问题。首先,操作员在测试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时,接线过程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操作员的工作效率。其次,测试三相多功能电能表的辅助功能也增加了测试时间,并影响了测试效率。目前我国生产电能表的厂商多半没有测试装置,而仅限于手工接线测试。然而,现在大量的电能表运用于低压电量监控市场,那么在批量生产电能表时,要提高电能表的测试效率必然得使用测试装置,并以此来减轻操作员的接线负担。传统的三相多功能电能表在进行单台仪表测试时都是将电压线、电流线、通讯线、脉冲线以手工方式一根一根的接入,导致测试效率低,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工成本。另外手工接线方式易发生接线的错误,造成仪表的烧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测试装置能够防止操作时接线错误,其提高了三相多功能电能表单品的测试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测试装置,其解决了目前测试三相多功能电能表存在的接线繁琐、检测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测试装置主要包括活动把手1、固定柱2、端子与探针连接线3、固定板4、信号探针5、收纳装置6、脉冲指示灯7、后背板8、基座9,其中活动把手I安装在后背板8顶部,用于把三相电能表压紧并固定在所述测试装置;固定柱2,穿过固定板4的滑道,固定在基座9上;端子与探针连接线3的一端焊接在信号探针5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校表台或标准源的电流和电压线端子;信号探针5,固定在固定板4上,用于连接三相电能表的对应端子;收纳装置6,安装在基座9上,用于放置三相电能表;脉冲指不灯7,安装在后背板8上;后背板8固定在基座9上。
图1是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参阅图1,一种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测试装置包括活动把手1,安装在后背板8顶部,用于把三相电能表压紧并固定在所述测试装置;固定柱2,穿过固定板4的滑道,固定在基座9上;端子与探针连接线3,其一端焊接在信号探针5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校表台或标准源的电流和电压线端子;信号探针5,固定在固定板4上,用于连接三相电能表的对应端子;收纳装置6,安装在基座9上,用于放置三相电能表;脉冲指示灯7,安装在后背板8上;后背板8固定在基座9上。本实用新型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测试装置通过活动把手I把三相电能表压紧及并固定在测量装置上,同时信号探针5良好的接触到三相电能表的压线螺丝,端子与探针连接线3接于校表台或标准源上,然后把电能表放在收纳装置上,用手压下活动把手固定电能表,校表台或标准源输出电流和电压模拟量供给电能表进行测试工作。该测试装置省去了手工接线,每台电能表的测试比手工接线快了 3分钟,并避免了接线错误以及烧毁仪表,从而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测试装置主要包括活动把手(I)、固定柱(2)、端子与探针连接线(3)、固定板(4)、信号探针(5)、收纳装置(6)、脉冲指示灯(7)、后背板(8),以及基座(9),其中活动把手(I)安装在后背板(8)顶部,用于把三相电能表压紧并固定在所述测试装置;固定柱(2)穿过固定板(4)的滑道固定在基座(9)上;端子与探针连接线(3)的一端焊接在信号探针(5)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校表台或标准源的电流和电压线端子;信号探针(5)固定在固定板(4)上,用于连接三相电能表的对应端子;收纳装置(6)安装在基座(9) 上,用于放置三相电能表;脉冲指示灯(7)安装在后背板(8)上;后背板(8)固定在基座(9) 上。
专利摘要一种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测试装置由活动把手、固定柱、端子与探针连接线、固定板、信号探针、收纳装置、脉冲指示灯、后背板以及基座,其中活动把手安装在后背板顶部,用于把三相多功能电能表压紧并固定在所述测试装置;固定柱,穿过固定板的滑道,固定在基座上;端子与探针连接线,其一端焊接在信号探针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校表台或标准源的电流和电压线端子上;信号探针,固定在固定板上,用于连接三相多功能电能表的对应端子;收纳装置,安装在基座上,用于放置三相多功能电能表;脉冲指示灯,安装在后背板上;后背板固定在基座上。该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测试装置省去了手工接线,并避免了接线错误,从而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G01R35/04GK202854327SQ20122057372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日
发明者吉庆余 申请人: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