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针对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角度域叠前偏移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度域叠前偏移数据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对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角度域叠前偏移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是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波场信号到达地表检波器或传感器被记录下来。这些波场记录中携带了地下地质结构、岩石弹性性质与孔隙流体性质有关的响应信息。根据地震波在地层岩石中的传播规律,利用合理的波场传播模型和地震数据处理、反演与解释方法,结合对研究区域的地质认识寻找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地震勘探一方面利用观测波场的运动学信息获得地下宏观速度结构和构造图像, 在此基础上利用波场的动力学信息估算地层弹性参数,预测储层及其含油气性质。因此,从地震资料中估计地层介质的弹性参数,并结合测井与岩石物理资料将弹性参数与岩性与流体性质联系起来,对油气储层预测与描述至关重要。目前,油气预测技术仍然比较匮乏。从地震数据中恢复地层波阻抗界面对应反射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ersus Offset,简称AV0)或者反射振幅随入射角变化 (Amplitude versus Incident-angle,简称AVA)分析或反演,以及物理基础相同的弹性阻抗(Elastic Impedance,简称ΕΙ)反演等叠前反演技术在储层与油气分布预测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其基本原理是从地面观测地震记录通过恰当的处理恢复目标界面反射振幅随偏移距或入射角的变化特征,通akoppritz方程或其近似形式将AV0/AVA响应与地层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联系起来,通过分析或反演获得能够指示储层、区分流体类型与饱和情况的 AVO属性或弹性参数等。该反演过程的数据基础和关键是获得相对保真的“角道集”或“共角度剖面”。常规做法是采用“两步法”,首先利用正常时差(NMO)校正或叠前时间偏移获得偏移距道集,再由偏移距-入射角映射获得“角道集”(Castagna and Backus, 1993) 0近来研究表明,第一步中使用的偏移距域成像会引起振幅在角度域的混叠(aieng,2006),第二步中入射角的计算没有考虑下行与上行射线非对称情况,仅适用于水平层状介质(程玖兵等,2009)。这些限制降低了所获得“角道集”的AVA响应的保真度,会降低在此基础上的储层参数与流体参数反演精度。目前一些地质情况较复杂地区油气预测成功率不高与传统方法这些缺陷不无关系。AV0/AVA反演前处理常常采用的KirchhofT叠前时间偏移算法只能得到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为此,王楠等O008)和程玖兵等Q009)提出了基于局部一维介质射线追踪走时表驱动叠前时间偏移角度域成像方法。该方法在横向非均勻性很弱的地区效率与精度都比较高。但随着横向非均勻性增强,需要根据速度模型实现多次局部一维射线追踪,然后在成像时插值获得实际位置对应射线路径的走时、角度与加权系数信息, 这样做效率降低很多,缺少灵活性,而且精度与射线追踪的密度与速度变化特点有关。该类方法目前还没有扩展的各向异性介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针对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角度域叠前偏移数据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针对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角度域叠前偏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模拟地面地震,数据采集器采集地震波信号,按振幅相对保真处理流程进行预处理;2)输入设备根据储层预测需要选定局部目标成像范围,并对角度域成像数组进行初始化;3)数据采集器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逐道输入到处理器,处理器根据中心点位置与偏移孔径限制,确定该道地震波对应的最大成像范围,并判断该道最大成像范围是否在选定的局部目标成像范围内,若为是,执行步骤4),若为否,输入下一道;4)处理器对该道地震波进行每个成像时间孔径内所有点的角度域成像处理,判断该道地震波所有的成像时间的角度域成像处理是否完成,若为是,执行步骤幻,若为否,继续执行步骤4);5)处理器判断所有的地震波数据是否都理处完成,若为是,执行步骤6),若为否, 返回步骤3);6)得到局部成像空间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和部分角度叠加剖面,基于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进行振幅随入射角变化AVA分析或反演,或基于部分角度叠加剖面进行弹性阻抗EI反演,获得反映储层及其含油气性的属性数据与图表,并通过显示器显示。所述的步骤4)中的处理器对该道地震波进行每个成像时间孔径内所有点的角度域成像处理过程如下1)从角度域成像空间开始时刻进行偏移脉冲响应计算根据当前成像时间(τ ) 的偏移孔径范围以及中心点坐标,确定当前成像时间成像点横向分布区间;2)在成像点横向分布区间内,针对每个成像点(X,y,τ),根据非双曲双平方根 DSR时差方程计算炮点-成像点单程射线走时ts以及成像点-接收点单程射线走时、,再利用公式-.P = dt/δχ,计算入射与散射射线参数Ps与Pp再根据Snell定律计算射线的起飞角03与Cip二维各向同性介质情况下按Y = (Cis+α》/2计算得到入射角,在三维各向同性介质情况下,通过
权利要求
1.一种针对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角度域叠前偏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模拟地面地震,数据采集器采集地震波信号,按振幅相对保真处理流程进行预处理;2)输入设备根据储层预测需要选定局部目标成像范围,并对角度域成像数组进行初始化;3)数据采集器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逐道输入到处理器,处理器根据中心点位置与偏移孔径限制,确定该道地震波对应的最大成像范围,并判断该道最大成像范围是否在选定的局部目标成像范围内,若为是,执行步骤4),若为否,输入下一道;4)处理器对该道地震波进行每个成像时间孔径内所有点的角度域成像处理,判断该道地震波所有的成像时间的角度域成像处理是否完成,若为是,执行步骤幻,若为否,继续执行步骤4);5)处理器判断所有的地震波数据是否都理处完成,若为是,执行步骤6),若为否,返回步骤3);6)得到局部成像空间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和部分角度叠加剖面,基于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进行振幅随入射角变化AVA分析或反演,或基于部分角度叠加剖面进行弹性阻抗EI 反演,获得反映储层及其含油气性的属性数据与图表,并通过显示器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角度域叠前偏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的处理器对该道地震波进行每个成像时间孔径内所有点的角度域成像处理过程如下1)从角度域成像空间开始时刻进行偏移脉冲响应计算根据当前成像时间(τ)的偏移孔径范围以及中心点坐标,确定当前成像时间成像点横向分布区间;2)在成像点横向分布区间内,针对每个成像点(x,y,τ),根据非双曲双平方根DSR时差方程计算炮点-成像点单程射线走时ts以及成像点-接收点单程射线走时、,再利用公式…=dt/dx,计算入射与散射射线参数Ps与Pp再根据Snell定律计算射线的起飞角α s 与ay 二维各向同性介质情况下按Yai= ( α s+α》/2计算得到入射角。在三维各向同性介质情况下,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角度域叠前偏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预处理包括叠前去噪、静校正、地表一致性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角度域叠前偏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局部目标成像范围包括成像空间起始iLine号与xLine 号、起始自激自收时间范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角度域叠前偏移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模拟地面地震,数据采集器采集地震波信号,按振幅相对保真处理流程进行预处理;2)输入设备根据储层预测需要选定局部目标成像范围,并对角度域成像数组进行初始化;3)数据采集器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逐道输入到处理器,处理器根据中心点位置与偏移孔径限制,确定该道地震波对应的最大成像范围,并判断该道最大成像范围是否在选定的局部目标成像范围内,若为是,执行步骤4),若为否,输入下一道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根据地震波局部方向特征实现局部角度域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直接在偏移过程中一步获得高保真的入射角域共成像点道集等优点。
文档编号G01V1/28GK102565852SQ2010105794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程玖兵, 耿建华 申请人: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