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能计量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能计量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用于电能计量的器具种类很多,电能计量器具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之中。众所周知,公知三相电能计量器具通常包括电源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集成计量单元、微控制器、失压电路、储存器、LCD显示器、键盘单元、通信单元等。目前一般计量单元适用于三相三线电能计量器具和三相四线电能计量器具,计量单元集成了7路A/D转换器,可将7路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由2路A/D转换器组成一组电压、电流输入信号转换转换器,如A相电压、A相电流组成I组输入信号转换器,共有3组,即A、B、C相转换器。计量单元的功能可以测得每组的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功率因 数、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即相角)、有功电能、无功电能,还可以得到三个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即夹角)等,然而,却没有测量两个相之间的电流相位差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无法计算两个相之间的电流相位差问题,提供一种电能计量器具,其连接简单,计算方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能计量器具,包括计量单元,所述计量单元包括A相单元、B相单元、C相单元,A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或正电压端连接,C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B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接口的连接方式改变,实现了计算三相三线电能计量器具不同相之间的相位差及退补电量,连接简单,无需重新设计芯片,改造成本低,计算容易,提高了在线计算失压退补电量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电能计量器具是电能表。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接口的连接方式改变,实现了计算三相三线电能表不同相之间的相位差。进一步地,所述A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C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或所述A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B相单元的电压端设有电阻。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接口的连接方式改变,实现了计算三相三线电能计量器具不同相之间的相位差。一种电能计量器具,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所述计量单元一包括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所述计量单元二包括A2相单元、B2相单元、C2相单元,计量单元一的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计量单元二的A2相单元或B2相单元或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计量单元一的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计量单元二的A2相单元或B2相单元或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计量单元一的Cl相单元电流输出端与计量单元二的A2相单元或B2相单元或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计量单元二的A2相单元、B2相单元和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和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接口的连接方式改变,实现了计算三相四线电能计量器具不同相之间的相位差及退补电量,连接简单,无需重新设计芯片,改造成本低,计算容易,提高了在线计算失压退补电量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电能计量器具是电能表。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接口的连接方式改变,实现了计算三相四线电能表不同相之间的相位差。·进一步地,所述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或所述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或所述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或所述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或所述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或所述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B2、C2相单元的电压端分别设有电阻。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接口的连接方式改变,实现了计算三相四线电能计量器具不同相之间的相位差。进一步地,所述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A2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或所述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A2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或所述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 所述A2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或所述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A2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或所述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A2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或所述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A2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A2、B2、C2相单元的电压端分别设有电阻。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接口的连接方式改变,实现了计算三相四线电能计量器具不同相之间的相位差。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一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一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004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0057]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十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在线计算失压退补电量的装置进行详细阐述。一种电能计量器具,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一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计量单元100,计量单元包括A相单元101、B相单元102、C相单元103, A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或正电压端连接,C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B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图I中没有示出与A、B、C相单元连接的计量芯片。电能计量器具一般包括电源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集成计量单元、微控制器、失压电路、储存器、LCD显示器、键盘单元、通信单元等。目前计量单元适用于三相三线电能计量器具。测量三相三线,原有技术在A电压端接入AB电压差、C电压端接入BC电压差、A电流、C电流,B的电压端和电流端不接入数据。计量单元可以测得到每组的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即Uab和Ia之间的相位差、Ubc和Ic之间的相位差)、有功电能、无功电能,还可以得到三个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即夹角)等,然而,却没有测量两个相之间的电流相位差的功能。以下就计算三相三线电能计量器具的电流相位差的各实施例做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一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I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A相单元、B相单元、C相单元,还包括与A、B、C相连接的计量芯片,A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C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TAl和TVl为改装前的A相单元的电流电压,TA2和TA3为改装前的B相单元的电流电压,TA4和TV2为改装前的C相单元的电流电压。改装后,具体连接方式为表内电流互感器TAl输入端接IA+,输出端接表内电流互感器TA2的输入端,TA2的输出端接IA-,TA2的副边并联电阻后经电阻接计量芯片。表内电流互感器TA3原正电压端接Ic+,原负电压端接表内电流互感器TA4的输入端,TA4的输出端接IC_,TA3的副边并联电阻后经电阻接计量单元。[0066]利用目前的计量单元能计算各相单元之间的电压电流相位差的特征,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改动后,,则实现将A、C电流单元连接在同一个相单元中即B相单元中。TA2和TA3
这组转换器就可输入IA、/c电流,由原来测量B相电压、电流信号变为输入2个电流信
号,由于输入到计量单元后都转换为电压信号,所以根据计量单元本身计算功能即可得出两个电流的相位差βα。根据测量得出的电流相位差β CA,通过微控制器的计算,则可得到应退补电量。实施例二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一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I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A相单元、B相单元、C相单元,还包括与A、B、C相连接的计量芯片,A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C相 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B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TAl和TVl为改装前的A相单元的电流电压,TA2和TA3为改装前的B相单元的电流电压,TA4和TV2为改装前的C相单元的电流电压。改装后,具体连接方式为表内电流互感器TAl输入端接IA+,输出端接表内电流互感器TA3原正压端,TA3原负电端接IA-,TA3的副边并联电阻后经电阻接计量单元;表内电流互感器TA2的输入端接Ic+,TA2的输出端接表内电流互感器TA4的输入端,TA4的输出端接Ic_。利用目前的计量单元能计算各相单元之间的电压电流相位差的特征,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改动后,,则实现将A、C电流单元连接在同一个相单元中即B相单元中。TA2和TA3这组转换器就可输入Je、电流,由原来测量B相电压、电流信号变为输入2个电流信号,由于输入到计量单元后都转换为电压信号,所以根据计量单元本身计算功能即可得出两个电流的相位差β CA°根据测量得出的电流相位差,通过微控制器的计算,则可得到应退补电量。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电能计量器具,可以是电能表,或用于配电监测终端、负控终端等测量装置。另一种电能计量器具,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计量单元一 100和计量单元二 200,计量单元一包括Al相单元101、Β1相单元102、C1相单元103,计量单元二 200包括A2相单元201、B2相单元202、C2相单元203,其特征在于,计量单元一的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计量单元二的A2相单元或B2相单元或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计量单元一的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计量单元二的A2相单元或B2相单元或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计量单元一的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计量单元二的A2相单元或B2相单元或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计量单元二的A2、B2和C2各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图4中没有示出与A、B、C相单元连接的计量芯片。电能计量器具一般包括电源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集成计量单元、微控制器、失压电路、储存器、LCD显示器、键盘单元、通信单元等。目前计量单元适用于三相四线电能计量器具。测量三相四线,原有技术在A相电压端接入A电压,A相电流端接入A电流;在B相电压端接入B电压,B相电流端接入B电流;在C相电压端接入C电压,C相电流端接入C电流。计量单元可以测得到每组的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即Ua和Ia之间的相位差、Ub和Ib之间的相位差、Uc和I。之间的相位差)、有功电能、无功电能,还可以得到三个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即夹角)等,然而,却没有测量两个相之间的电流相位差的功能。以下就计算三相四线电能计量器具的电流相位差的各实施例做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4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计量单元一包块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还包括与A1、B1、C1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一;计量单元二包块A2相单元、B2相单元、C2相单元,还包括与A2、B2、C2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二。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计量单元二的A2、B2和C2各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TA4为改装前的A2相单元的电压,TA5为改装前的B2相单元的电压,TA5为改装前的C2相单元的电压。改装后,具体连接方式为具体连接方式为表内电流互感器TAl输入端端接IA+,TAl输出端接表内电流互感器TA4的原正压端,TA4的原负压端接IA_,TA4的副边并联电阻后经电阻接计量芯片二 ;表内电流互感器TA2输入端接IB+,TA2输出端接表内电流互感器TA5的原正压端,TA5的原负压端接IB-,TA5的副边并联电阻后经电阻接计量单元二 ;表内电流互感器TA3输入端接Ic+,TA3输出端接表内电流互感器TA6的原正压端,TA6的原负压端接Ic_,TA6的副边并联电阻后经电阻接计量单元二。利用目前的计量单元能计算相与相之间的电压差的特征,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改动后,则实现将A、B、C电流单元连接在同一个计量单元的各电压端。TA4、TA5、TA6就可输
入IA、I β、/e电流,由原来测Jfi A、B、C相电压信■号变为输入3个电流*信■号,由于输入到
计量单元后都转换为电压信号,所以根据计量单元本身计算功能即可得出三个电流的相位差。即A相电流与B相电流的相位差Θ AB、A相电流与C相电流的相位差Θ AC> B相电流与C相电流的相位差Θ BC°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同时连接微控制器。根据得到的电流相位差ΘΑΒ、0AC>Θ BC,微控制器进行计算,即可得出失压时的应退补量。实施例二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4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计量单元一包块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还包括与A1、B1、C1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一;计量单元二包块A2相单元、B2相单元、C2相单元,还包括与A2、B2、C2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二。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计量单元二的A2、B2和C2各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TA4为改装前的A2相单元的电压,TA5为改装前的B2相单元的电压,TA5为改装前的C2相单元的电压。改装后,具体连接方式为与实施例一类似。同理可得,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改动后,TA4、TA5、TA6就可输入]A、}c J 5电流,由原来测量A、B、C相电压信号变为输入3个电流信号,由于输入到计量单元后都转换为电压信号,所以根据计量单元本身计算功能即可得出三个电流的相位差。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同时连接微控制器。根据得到的电流相位差ΘΑ。、ΘΒ。,微控制器进行计算,即可得出失压时的应退补量。实施例三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4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计量单元一包块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还包括与A1、B1、C1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一;计量单元二包块A2相单元、B2相单元、C2相单元,还包括与A2、B2、C2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二。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计量单元二的A2、B2和C2各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TA4为改装前的A2相单元的电压,TA5为改装前的B2相单元的电压,TA5为改装前的C2相单元的电压。改装后,具体连接方式为与实施例一类似。同理可得,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改动后,TA4、TA5、TA6就可输入工β、Ja、/。电流,由原来测量A、B、C相电压信号变为输入3个电流信号,由于输入到计量单元后都转换为电压信号,所以根据计量单元本身计算功能即可得出三个电流的相位差。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同时连接微控制器。根据得到的电流相位差ΘΑ。、ΘΒ。,微控制器进行计算,即可得出失压时的应退补量。实施例四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4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计量单元一包块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还包括与Al、BI、Cl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一;计量单元二包块Α2相单元、Β2相单元、C2相单元,还包括与A2、B2、C2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二。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计量单元二的A2、B2和C2各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TA4为改装前的A2相单元的电压,TA5为改装前的B2相单元的电压,TA5为改装前的C2相单元的电压。改装后,具体连接方式为与实施例一类似。同理可得,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改动后,TA4、TA5、TA6就可输入\c、}4方电流,由原来测量A、B、C相电压信号变为输入3个电流信号,由于输入到计量单元后都转换为电压信号,所以根据计量单元本身计算功能即可得出三个电流的相位差。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同时连接微控制器。根据得到的电流相位差ΘΑ。、ΘΒ。,微控制器进行计算,即可得出失压时的应退补量。实施例五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4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计量单元一包块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还包括与A1、B1、C1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一;计量单元二包块A2相单元、B2相单元、C2相单元,还包括与A2、B2、C2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二。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计量单元二的A2、B2和C2各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TA4为改装前的A2相单元的电压,TA5为改装前的B2相单元的电压,TA5为改装前的C2相单元的电压。改装后,具体连接方式为与实施例一类似。同理可得,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改动后,TA4、TA5、TA6就可输入. /S、/」电流,由原来测量A、B、C相电压信号变为输入3个电流信号,由于输入到计量单元后都转换为电压信号,所以根据计量单元本身计算功能即可得出三个电流的相位差。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同时连接微控制器。根据得到的电流相位差ΘΑ。、ΘΒ。,微控制器进行计算,即可得出失压时的应退补量。实施例六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4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计量单元一包块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还包括与A1、B1、C1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一;计量单元二包块A2相单元、B2相单元、C2相单元,还包括与A2、B2、C2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二。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计量单元二的A2、B2和C2各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TA4为改装前的A2相单元的电压,TA5为改装前的B2相单元的电压,TA5为改装前的C2相单元的电压。改装后,具体连接方式为与实施例一类似。同理可得,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改动后,TA4、TA5、TA6就可输入J S、Je 电流,由原来测量A、B、C相电压信号变为输入3个电流信号,由于输入到计量单元后都转换为电压信号,所以根据计量单元本身计算功能即可得出三个电流的相位差。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同时连接微控制器。根据得到的电流相位差ΘΑ。、ΘΒ。,微控制器进行计算,即可得出失压时的应退补量。实施例七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4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计量单元一包块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还包括与Al、BI、Cl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一;计量单元二包块Α2相单元、Β2相单元、C2相单元,还包括与A2、B2、C2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二。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A2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计量单元二的A2、B2和C2各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TA4和TA5为改装前的A2相单元的电流和电压,TA6和TA7为改装前的B2相单元的电流和电压,TA8和TA9为改装前的C2相单元的电流和电压。改装后,具体连接方式为具体连接方式为表内电流互感器TAl输入端接IA+,TAl输出端接计量单元二表内电流互感器TA4的输入端,TA4的输出端接表内电流互感器TA8的输入端,TA8输出端接IA_,TA4、TA8的副边分别并联电阻后经电阻接计量芯片二,表内电流互感器TA2输入端接IB+,TA2输出端接表内电流互感器TA5的原正压端,TA5的原负压端接表内电流互感器TA6的输入端,TA6的输出端接IB_,TA5、TA6的副边分别并联电阻后经电阻接计量芯片二,表内电流互感器TA3输入端接Ic+,TA3输出端接表内电流互感器TA7的原正压端,TA7的原负压端接表内电流互感器TA9的原正压端,TA9的原负压端接IC_,TA7、TA9的副边分别并联电阻后经电阻接计量芯片二。经过上述改动后,利用目前的计量单元能计算相与相之间的电压相位差和电压与电流相位差的特征,计量单元二原来的3组电压、电流信号输入端就变为3组电流信号输入
端,即·Ια、Ib - ·Ιβ、Ir· ·Ια、Ic由芯片功能所测得3组交流信号的相位差,即A相
电流与B相电流的相位差Θ A相电流与C相电流的相位差Θ AC> B相电流与C相电流的
相位差Θ BC°·[0107]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同时连接微控制器。根据得到的电流相位差ΘΑΒ、0AC>Θ BC,微控制器进行计算,即可得出失压时的应退补量。实施例八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4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计量单元一包块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还包括与Al、BI、Cl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一;计量单元二包块A2相单元、B2相单元、C2相单元,还包括与A2、B2、C2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二。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A2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计量单元二的A2、B2和C2各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如实施例七,同理可得两个相之间的电流相位差ΘΑΒ、θΑε> ΘΒ。,根据相位差计算失压时的应退补电量。实施例九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4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计量单元一包块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还包括与A1、B1、C1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一;计量单元二包块A2相单元、B2相单元、C2相单元,还包括与A2、B2、C2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二。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A2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计量单元二的A2、B2和C2各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如实施例七,同理可得两个相之间的电流相位差ΘΑΒ、θΑε> ΘΒ。,根据相位差计算失压时的应退补电量。实施例十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4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计量单元一包块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还包括与Al、BI、Cl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一;计量单元二包块A2相单元、B2相单元、C2相单元,还包括与A2、B2、C2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二。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A2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计量单元二的A2、B2和C2各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如实施例七,同理可得两个相之间的电流相位差ΘΑΒ、θΑε> ΘΒ。,根据相位差计算失压时的应退补电量。实施例i^一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4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计量 单元一包块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还包括与A1、B1、C1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一;计量单元二包块A2相单元、B2相单元、C2相单元,还包括与A2、B2、C2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二。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A2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计量单元二的A2、B2和C2各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如实施例七,同理可得两个相之间的电流相位差ΘΑΒ、θΑε> ΘΒ。,根据相位差计算失压时的应退补电量。实施例十二在具体工作中,参见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计量器具二实施例十二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4中的计量单元的进一步说明。计量单元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二,计量单元一包块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还包括与A1、B1、C1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一;计量单元二包块A2相单元、B2相单元、C2相单元,还包括与A2、B2、C2相连接的计量芯片二。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单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单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A2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计量单元二的A2、B2和C2各相单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如实施例七,同理可得两个相之间的电流相位差ΘΑΒ、θΑε> ΘΒ。,根据相位差计算失压时的应退补电量。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电能计量器具,可以是电能表,或用于配电监测终端、负控终端
等测量装置。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
权利要求1.ー种电能计量器具,包括计量单元,所述计量单元包括A相单元、B相单元、C相单元,其特征在干,A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単元的电流输入端或正电压端连接,C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単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B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能计量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计量器具是电能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能计量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単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C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或所述A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相単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B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
4.ー种电能计量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计量单元一和计量单元ニ,所述计量单元ー包括Al相单元、BI相单元、Cl相单元,所述计量单元ニ包括A2相单元、B2相单元、C2相单元,所述计量单元ー的A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计量单元ニ的A2相单元或B2相单元或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计量单元一的BI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计量单元ニ的A2相单元或B2相单元或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计量单元一的Cl相单元电流输出端与计量单元ニ的A2相单元或B2相单元或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计量単元ニ的A2相単元、B2相単元和C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和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计量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计量器具是电能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能计量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单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计量单元ニ的A2、B2和C2各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或所述A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计量単元ニ的A2、B2和C2各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或所述A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计量単元ニ的A2、B2和C2各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或所述A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计量単元ニ的A2、B2和C2各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或所述A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计量単元ニ的A2、B2和C2各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或所述A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计量単元ニ的A2、B2和C2各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能计量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A2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BI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単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C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2相単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计量単元ニ的A2、B2和C2各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或所述A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A2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BI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2相単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単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量単元ニ的A2、B2和C2各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或所述A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単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BI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A2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C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2相単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计量単元ニ的A2、B2和C2各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或所述A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単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BI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2相単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C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A2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计量単元ニ的A2、B2和C2各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或所述A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2相単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A2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C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単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量単元ニ的A2、B2和C2各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或所述A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B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2相単元的负电压端与C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BI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正电压端连接,A2相単元的负电压端与B2相电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Cl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A2相単元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A2相単元的电流输出端与C2相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计量単元ニ 的A2、B2和C2各相単元的正电压端与负电压端之间连接有电阻。
专利摘要一种电能计量器具,测量三相三线时,A相单元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电流输入端或正电压端连接,C相单元电流输出端与B相单元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B相单元电压设有电阻。测量三相四线时,计量单元一的A1相单元电流输出端与计量单元二的A2相单元或B2相单元或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计量单元一的B1相单元电流输出端与计量单元二的A2相单元或B2相单元或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计量单元一的C1相单元电流输出端与计量单元二的A2相单元或B2相单元或C2相单元的正电压端或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计量单元二的A2相单元、B2相单元和C2相单元的电压端分别设有电阻。本实用新型方案实现了计算出不同相之间电流相位差。
文档编号G01R22/10GK202614845SQ2012201546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陈劲游, 杨亮明, 彭昭煌, 叶华艺, 刘均乐, 蔡春元 申请人: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