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旋转辊体动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辊体动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造纸机中大量的旋转辊子,由于辊体材质分布不均匀,辊体加工过程中误差导致辊体壁厚的不均匀等因素都会造成辊体旋转时的不平衡从而引起有害振动。传统的动平衡方法为两段动平衡,是在辊体两端加配重来平衡辊体的偏重,其理论基础是假设辊体是刚性的,在不同断面上的偏重可以相互抵消。随着近年来造纸机幅宽和车速的迅速提高,纸机生产线中大量的旋转辊子的幅面宽度和车速也成倍增加,大部分辊子的旋转速度已接近其临界转速,这时辊体的偏重引起 辊体的挠曲变形是产生有害振动的主要原因,传统的两段平衡方法无法克服辊体的动态挠曲变形。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辊体动平衡装置,结构简单可靠,适用于直径范围300mm IOOOmm的棍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辊体动平衡装置,包括内环I、销2、支撑环3和弹簧4,内环I上有6-12个圆形管子,支撑环3上的圆形管子放进内环I上的管子内径里,弹簧4装在支撑环3上的圆形管子上,弹簧4 一端顶在支撑环3上,另一端顶在内环I的管子上,支撑环3上有安装平衡元件的U形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消除辊体的挠性变形,使辊体在高速下旋转平稳,减少纸机运行的故障率,结构简单可靠,适用于直径范围300mm IOOOmm的辊体。
图1-1、1-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主视图,图1-2为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1、1-2所示,一种旋转辊体动平衡装置,由内环I、销2、支撑环3和弹簧4组成,内环I上有6-12个圆形管子,支撑环3上的圆形管子放进内环I上的管子内径里,就可上下滑动,弹簧4装在支撑环3上的圆形管子上,弹簧4 一端顶在支撑环3上,另一端顶在内环I的管子上,支撑环3上有安装平衡元件的U形槽。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参照图2,平衡棒5的截面形状是六边形,在销2的作用下平衡装置的外径小于辊体6的内径,这时,将平衡装置装入辊体6中间位置,并从平衡装置上取下销2,在弹簧4的作用下,平衡装置上的支撑环3就顶在辊体内壁上,辊体旋转时,平衡装置靠支撑环3与辊子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随辊体一起旋转,在辊体做动平衡时,如果测量出的辊体6中间挠度值超出设计要求,此时,将一定长度的平衡棒5,通过专用工具,从辊体6两端头上的孔中,将平衡棒6装在支撑环3上的U形槽中,然后重新做动平衡,测量辊体6挠度,如果挠度还 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利用专用工具从平衡装置上取出平衡棒3,重新调整平衡棒5的长度,再重复上述平衡棒安装过程,重新做动平衡试验,直至辊体6的动挠度达到设计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辊体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环(I)、销(2)、支撑环(3)和弹簧(4),内环(I)上有6-12个圆形的管子,支撑环(3)上的圆形管子放进内环(I)上的管子内径里,弹簧(4)装在支撑环(3)上的圆形管子上,弹簧(4) 一端顶在支撑环(3)上,另一端顶在内环(I)的管子上,支撑环(3)上有安装平衡元件的U形槽。
专利摘要一种旋转辊体动平衡装置,包括内环、销、支撑环、和弹簧,内环上有6-12个圆形的管子,支撑环上的圆形管子放进内环上的管子内径里,就可上下滑动,弹簧装在支撑环上的圆形管子上,弹簧一端顶在支撑环上,另一端顶在内环的管子上,支撑环上有安装平衡元件的U形槽,将平衡装置装入辊体中间位置,在辊体做动平衡时,如果测量出的辊体中间挠度值超出设计要求,将平衡棒装在支撑环上的U形槽中,然后重新做动平衡,直至辊体的动挠度达到设计要求,能够有效消除辊体的挠性变形,使辊体在高速下旋转平稳,减少纸机运行的故障率,结构简单可靠。
文档编号G01M1/16GK202372307SQ201120534889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
发明者常晓峰, 胥光, 马晓宇 申请人:西安迈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