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射线源胶带探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双射线源胶带探伤装置,属于胶带探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的X射线胶带探伤装置主要有两类便携式X射线探伤装置和实时在线 X射线胶带探伤装置;实时在线X射线胶带探伤装置大都采用一个定向射线源,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皮带宽度各不相同,尤其是检测皮带宽度变化较大时,一个射线源的X射线胶带探伤装置常受困与安装空间较大,扇束角等问题,对成像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影响测量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适应各种胶带宽度变化,测量准确,安装空间小的胶带探伤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射线源胶带探伤装置, 包括射线箱、射线防护箱、支撑架、射线接收箱、射线接收板、第一射线源和第二射线源,射线箱安装固定于支撑架的下部,射线箱的顶部安装固定有射线防护箱,射线接收箱为悬臂式结构,射线接收箱安装在支撑架的上部;射线接收箱中设置有射线接收板,第一射线源和第二射线源设置在射线箱中。所述射线接收板、第一射线源和第二射线源均通过光缆与控制箱相连,所述控制箱通过光缆与终端PC机相连。所述射线箱的中间设置有铅防护板,第一射线源和第二射线源设置在铅防护板的两侧。所述射线防护箱的中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由铅板构成。所述控制箱位于支撑架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射线源,可以根据胶带宽度调整两个射线源的位置,避免了单一射线源扇束角的问题,测量范围大,测量精度高。二、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射线源,增大了照射范围,在同等扇束角的情况下,减小了安装高度,减少了射线能量衰减,使成像更加清晰,安装空间小。三、本实用新型在射线箱和射线防护箱中间加装铅隔离板和由铅板构成的隔离层,消除了双射线源照射范围的重叠,使成像清晰,提高了测量精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射线箱、2为射线防护箱、3为支撑架、4为射线接收箱、5为射线接收板、 6为第一射线源、7为第二射线源、8为控制箱、9为终端PC机、10为铅防护板、11为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射线源胶带探伤装置,包括射线箱1、射线防护箱2、支撑架3、射线接收箱4、射线接收板5、第一射线源6和第二射线源7,射线箱1安装固定于支撑架3的下部,射线箱1的顶部安装固定有射线防护箱2,射线接收箱4为悬臂式结构,射线接收箱4安装在支撑架3的上部;射线接收箱4中设置有射线接收板5,第一射线源6和第二射线源7设置在射线箱 1中,所述第一射线源6和第二射线源7的位置可以根据胶带宽度调整,当需测量的胶带宽度较大时,增大第一射线源6和第二射线源7之间的距离,这样能增加测量范围,能适应各种宽度的胶带;采用双射线源,增大了照射范围,在同等扇束角的情况下,减小了安装高度, 减少了射线能量衰减,使成像更加清晰,安装空间小。所述射线接收板5、第一射线源6和第二射线源7均通过光缆与控制箱8相连,所述控制箱8通过光缆与终端PC机9相连。所述射线箱1的中间设置有铅防护板10,第一射线源6和第二射线源7设置在铅防护板10的两侧。所述射线防护箱2的中间设置有隔离层11,所述隔离层11由铅板构成。所述控制箱8位于支撑架3中,将控制箱8设置于支撑架3中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本实施例采用的射线为X射线,X射线束是一种穿透力强的射线,但X射线束穿过物体时会被部分吸收,被吸收的份额与穿过路径上的物体的性质、厚度及入射光源的能量有关,由于物体内部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即使入射线是均匀的,穿过物体后的射线也是不均匀的,穿过不同位置的射线强度取决于射线所穿过物质的性质及质量厚度,记录下穿过物体后辐射强度的分布情况,便可据此判断物体内部的分布情况。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终端PC机9向控制箱8发送命令,根据胶带宽度,通过预定程序向控制箱8发送命令,控制箱8接到命令后,同时控制两个射线源,调整两摄像源的位置并向射线源供电;射线源向待测胶带发射X射线束,X射线束沿胶带宽度方向成扇形照射, 射线接收箱4中的射线接收板5接收穿过胶带的X射线,并将接收到的X射线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控制箱8传送给终端PC机9进行处理分析;射线箱1和射线防护箱2中间加装铅隔离板10和由铅板构成的隔离层11,也可在射线接收箱4和胶带之间增加铅吊,防止两束 X射线束照射范围重合,提高测量精度。本实施例中电信号反映了 X射线穿过所在位置的辐射强度,它与X射线到达该处所经路径上的物质厚度成指数衰减关系,因此输出的电信号反映了当时X射线束穿过胶带中物质的分布情况,经过终端PC机9的处理分析,在透射图像中显示为一条图像线,当胶带匀速移动通过X射线束时,则透射线为一条条图像线,从而构成一幅二维数字透射图像,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此透射图像分析判断胶带的质量情况。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1.双射线源胶带探伤装置,包括射线箱(1)、射线防护箱(2)、支撑架(3)、射线接收箱(4)、射线接收板(5)、第一射线源(6)和第二射线源(7),其特征在于射线箱(1)安装固定于支撑架(3)的下部,射线箱(1)的顶部安装固定有射线防护箱(2),射线接收箱(4)为悬臂式结构,射线接收箱(4)安装在支撑架(3)的上部;射线接收箱(4)中设置有射线接收板(5),第一射线源(6)和第二射线源(7)设置在射线箱(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射线源胶带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接收板(5)、 第一射线源(6 )和第二射线源(7 )均通过光缆与控制箱(8 )相连,所述控制箱(8 )通过光缆与终端PC机(9)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射线源胶带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箱(1)的中间设置有铅防护板(10),第一射线源(6)和第二射线源(7)设置在铅防护板(10)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射线源胶带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防护箱(2)的中间设置有隔离层(11 ),所述隔离层(11)由铅板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射线源胶带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8)位于支撑架(3)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双射线源胶带探伤装置,属于胶带探伤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适应各种胶带宽度变化,测量准确,安装空间小的胶带探伤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射线箱安装固定于支撑架的下部,射线箱的顶部安装固定有射线防护箱,射线接收箱为悬臂式结构,射线接收箱安装在支撑架的上部,射线接收箱中设置有射线接收板,第一射线源和第二射线源设置在射线箱中,所述射线接收板、第一射线源和第二射线源均通过光缆与控制箱相连,所述控制箱通过光缆与终端PC机相连,所述射线箱的中间设置有铅防护板,第一射线源和第二射线源设置在铅防护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煤矿、水泥厂等领域。
文档编号G01N23/083GK202351187SQ20112045674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李亚宁, 缑岳松 申请人:山西戴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