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868.com

山东亚星游戏官网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4-28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地点信息获取装置以及地点信息获取方法

时间:2025-04-28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地点信息获取装置以及地点信息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获取表示行动地点的地点信息以进行记录和显示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以及地点信息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例如特开2009-093478号公报中,记载了采用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移动电话终端获取用户的行动履历的技术。该技术,通过GPS持续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纬度、经度的信息),与获取各个位置信息的时刻一起记录作为用户的行动履历。在该行动履历的记录中,不直接采用所获取的位置信息,而是根据该位置信息检索与所示的位置相应的地点名,并采用所检索的地点名对行动履历进行记录。另外,上述地点名,不限于在现实空间所存在的店铺、建筑物、设施、公园、名胜古迹等名称,还能使用与尚未存在的建筑物建立了关联的名称、和与历史上的人物的故居足迹等实体消失了的构造物建立了关联的名称等、能成为移动目标的名称。然而,在上述技术中,可自动获取地点名作为行动履历的地点,限于在公用的地图信息等中预先赋予了地点名的地点,限于对于很多人而言共同且重要的地点。即,也有些情况下,针对即使对于特定的个人而言重要的地点,而对于其他人而言谈不上是重要的地点,则也无法获取地点名。另外,即使能够获取地点名,该地点名也不过是极其一般的公用名称。因此,即使是例如工作地点或会合地点等那样,特定个人习惯上常去的地点、或经常拜访的特定地点,表示该地点的地点名也会成为简单的交叉路口名或大厦名等这样的枯燥无味的名称,不一定能成为特定的个人所期望的名称。因此,能够获取的行动履历不过是简单的行动地点的变化记录,在例如对一天的行动履历事先进行存储以用作个人日记的情况下,存在非常不方便的问题。因而,在记录个人的行动履历时,优选能够获取对于用户而言比较方便的合适的地点名,作为与行动地点对应的地点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形式为,一种获取地点信息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位置检测部,其对当前位置进行检测以获取位置数据;存储部,其对通过所述位置检测部在过去所获取的多个位置数据进行存储;转换部,其将位置数据转换成地点名;判断部,其判断通过所述位置检测部新获取的位置数据是否与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多个位置数据中的任一个一致;以及转换控制部,其在通过所述判断部判断为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新获取的位置数据通过所述转换部转换成地点名。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为,一种获取地点信息的地点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位置检测工序,对当前位置进行检测以获取位置数据;存储工序,将通过所述位置检测工序在过去所获取的多个位置数据存储在存储部中;转换工序,将位置数据转换成地点名;判断工序,判断通过所述位置检测工序新获取的位置数据与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多个位置数据中的任一个是否一致;以及转换控制工序,在通过所述判断工序判断为一致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转换工序将所述新获取的位置数据转换成地点名。


图I是本发明涉及的行动履历记录装置的框图。图2是 表示判定基准表格的概念图。图3是表示形象动态图像数据的概念图。图4A是表示行动履历数据的概念图。图4B是表示特定地点数据的概念图。图5是表示在行动履历记录模式下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行动类别判定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表不地点名获取处理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地点名修正模式下的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行动履历显示模式下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基于行动履历显示模式的动作内容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针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行动履历记录装置1,对持有该行动履历记录装置行动的用户的行动履历进行记录。如图I所示,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包含控制部2、程序存储部3,用户数据存储部
4、GPS部5、通信部6、计时部7、加速度传感器部8、显示部9、以及输入部10。控制部2由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以及CPU的周边电路、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等工作用存储器等构成,对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的整体动作进行控制。GPS 部 5,利用公知的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来测量当前位置。即 GPS部5,通过由天线5A接收从多个定位卫星(GPS卫星)发送来的电波,从而获取由表示当前位置的纬度、经度构成的位置数据,并将所获取的位置数据作为表示使用者的行动地点的地点信息提供给控制部2。通信部6,包含以CDMA方式等对无线信号重叠的电波进行收发的天线,由进行收发的电波的调制/解调处理电路、数字信号的编码/解码处理电路等构成。通信部6,根据控制部2的控制执行动作,从而经由任意的无线基站向与规定的通信网络(包含互联网)连接的其他装置连接,进行依据规定的通信协议的数据通信。在此,所谓其他装置,是具有由位置数据和地点名数据构成的数据库(包含地图数据)的装置,其中位置数据由纬度以及经度构成,地点名数据与由位置数据特定的地图上的任意位置对应,是例如交叉路口、店铺、建筑物、设施、公园、名胜古迹的名称数据。计时部7对当前时刻进行计数,并将表示当前时刻的时刻数据提供给控制部2。进而计时部37具有日历功能,还将当前的日期数据、星期数据提供给控制部2。
加速度传感器部8主要由加速度传感器、对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器、以及A/D转换器构成,并将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中的表示3轴方向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波形数据作为表示用户的动作的动作信息提供给控制部2。
程序存储部3是对控制部2 (具体而言CPU)进行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的控制所需要的各种程序或数据进行存储的ROM (Read Only Memory)等。在程序存储部3中存储的程序,包含使控制部2执行后述的数据获取处理和动态图像生成处理的程序。另外,程序存储部3中存储有控制部2在后述的数据获取处理中使用的图2所示的判定基准表格101。判定基准表格101由与多个行动类别对应的多个判定基准数据构成。判定基准表格101中的多个行动类别,是预先设想的用户的行动内容的种类,如图2所例示,有「步行」、「吃饭」、「工作」等。另外,行动类别也可以包含「就寝」、「骑自行车」、「驾驶汽车」、「搭乘汽车」、「搭乘电车」。又,多个判定基准数据,是由加速度传感器部8检测的表示3轴方向的加速度变化的波形数据所表示的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的动作、即按每个行动类别表示持有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的用户的动作状态的特征的数据。多个判定基准数据,具体而言是按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的每3个方向的振动振幅以及振动频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及权重。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是基于例如由多个被实验者实际持有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装置所收集的数据而预先决定的值。另外,判定基准数据也可以是基于经验法则等而决定的逻辑值。另外,权重,是根据每个行动类别的装置的动作特征而预先决定的每个行动类别的数据的调整值。另外,在程序存储部3中存储有控制部2在后述的动态图像生成处理中使用的图3所示的多个形象(avatar)动态图像数据(「movl、mov2、mov3、…」等)。多个形象动态图像数据,是与判定基准表格101中的多个行动类别分别对应而准备的运动图像数据。各个形象动态图像数据,表现了表示用户的形象(玩偶等人物角色)的特定动作,是表示由再生时间为例如I 2秒程度的多个场景的静止图像构成的形象动态图像的动态图像图像数据。另外,所谓形象的特定动作,是例如若对应的行动类别为「步行」,则表现了走路的样子的动作。另外,虽然多个形象动态图像数据的数据格式是任意的,但可以是例如运动-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格式的数据。用户数据存储部4是可改写存储内容的存储器,是例如在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中内置的闪存、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在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中的卡式存储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存储有控制部2通过执行后述的数据获取处理从而获取的主要由图4(A)所示的行动履历数据102、和图4(b)所示的特定地点数据103。行动履历数据102是表示用户在何时何地作何事这样的用户行动履历的数据。如图4(A)所示,行动履历数据102,是将由表示数据的存储顺序的序列号(I n)、年月日与星期、时刻、纬度与经度、行动类别、以及地点名的各数据组成的一组数据,作为一个记录的一连串的数据。其中,行动履历数据102中还存在不包含地点名数据的记录。构成行动履历数据102的年月日以及星期与时刻,是由计时部7获取的数据,另夕卜,纬度以及经度是由GPS部5获取的位置数据。并且,行动类别是如图2所示的判定基准表格101中的多个行动类别中的任一个,是由控制部2所特定的、用户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的行动内容。另外,地点名是表示由对应的纬度以及经度所表示的地点的名称,是由控制部2获取的名称、由控制部2生成的名称、由用户输入的任意名称中的任一个。特定地点数据103是与对于用户而言的特定地点相关的数据。另外,所谓本实施方式中特定的地点,是指用户习惯访问的地点、用户频繁访问的地点。如图4(b)所示,特定地点数据103,是将由纬度以及经度与地点名的各数据组成的一组数据作为一个记录的一连串的数据。构成特定地点数 据103的纬度以及经度是由GPS部5获取的位置数据。地点名,是不受对应的纬度以及经度的任何制约而由用户输入的任意名称。该行动履历数据102以及特定地点数据103是特殊化为特定用户的固有数据,对一个用户分配该两种数据。即,在由多个用户共用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的情况下,按每个用户存储行动履历数据102以及特定地点数据103。另外,行动履历数据102以及特定地点数据103,也可以不是按每个用户进行存储的数据,而是在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的所有者变更了的情况下所初始化的数据。显示部9由例如液晶表示面板以及其驱动电路构成,显示用于使用户进行地点名的指定和地点名的输入等的输入画面或前述的形象动态图像。输入部10包含电源键、以及用户在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的操作、例如地点名的指定和任意地点名的输入时所使用的多个键,将与键操作相应的键输入信号提供给控制部2。在以上构成中,GPS部5作为本发明的位置检测部(地点信息获取单元)发挥功能,用户数据存储部4作为本发明的位置存储部(行动履历信息存储单元)、地点名存储部(特定地点信息存储单元)发挥功能。另外,控制部2通过基于在程序存储部3中存储的程序来执行动作,从而作为如下部件发挥功能即本发明的转换部(转换单元)、判断部(判断单元)、转换控制部(转换控制单元)、名称获取部(名称获取单元)、名称提供部(名称提供单元)、地点名追加部(特定地点信息追加单元)、修正部(修正单元)、行动类别信息获取部(行动类别信息获取单元)、日记生成部(日记生成单元)、行动履历存储控制部(行动履历存储控制)、行动履历显示控制部(行动履历显示控制)。接着,针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中预先准备行动履历记录模式、地点名修正模式、行动履历显示模式这三种动作模式。然后,在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中,当用户通过规定的键操作来设置任意的模式时,控制部2基于在程序存储部3中存储的程序,执行与所设置的动作模式相应的以下处理。另夕卜,在以下说明中,为了方便,以用户数据存储部5中仅存储有关于一个用户的行动履历数据102以及特定地点数据103为前提。图5是表示当由用户设置行动履历记录模式时的控制部2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另外,行动履历记录模式,是用于将前述的行动履历数据102 (图4)记录(储存)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的动作模式。当设置行动履历记录模式时,控制部2首先开始基于加速度传感器部8的3轴方向的加速度的检测、以及将表示所检测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波形数据向工作用存储器的存储(步骤SAl)。另外,这时,控制部2使GPS部5开始当前位置的测量。之后,控制部2在每次预先决定的时间间隔的行动判别定时到来时(步骤SA2 是),从GPS部5获取位置数据,且在获取来自计时部7的时刻数据之后(步骤SA3),执行行动类别判定处理(步骤SA4)。另外,行动判别定时的时间间隔,是能根据在工作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轴方向的加速度的波形数据来判定用户的动作状态的时间间隔。行动类别判定处理,是对用户当前的行动类别是否相当于判定基准表格101(图2)中所示的多个行动类别中的某一个进行判定的处理。以下,根据图6的流程图对行动类别判定处理的具体处理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在行动类别判定处理中,控制部2在从处理开始当初(或者前次的行动判别定时)起至本次的行动判别定时为止的固定期间内,基于在工作用存储器中存储的加速度传感器部8的检测数据(3轴方向的加速数据),分别获取以重力方向为基准的装置的前后、左右、上下这3个方向的振动振幅、以及振动频率的平均值(步骤SA101)。另外,在此,为了方便,用户按照所规定的朝向安装或者保持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接着,控制部2按每个行动类别将在步骤SAlOl中获取的3个方向的振动振幅、以及振动频率的平均值转换成偏差值(步骤SA102)。即,控制部2将所获取的振动振幅、以及振动频率的平均值作为x,将在判定基准表格101中按每个行动类别设置的平均值作为m,将标准偏差作为0,将偏差值作为y,采用公式y= (x-m)/o X 10+50通过计算将振动振幅、以及振动频率的平均值按每个行动类别转换成偏差值。接着,控制部2,将3个方向的振动振幅、以及振动频率的偏差值按每个行动类别转换成一致度(步骤SA103)。在向偏差值的一致度转换之际,控制部2,首先获取作为转换对象的偏差值与在判定基准表格101中设置的平均值对应的偏差值(「50」)之差。然后,控制部2,针对所获取的偏差值的差,采用以该差为参数,且参数的值越小结果越大的规定的转换式,通过计算按每个行动类别转换成一致度。接着,控制部2,针对在步骤SA103中转换的3个方向的振动振幅以及振动频率的一致度,采用在判定基准表格101中按每个振动振幅以及振动频率设置的权重,按每个行动类别进行加权平均,获取与各个行动类别对应的动作状态的一致度(步骤SA104)。在此,控制部2所获取的一致度,是固定期间内的用户的动作状态,与对应于预先设定的用户的行动内容的用户的动作状态的特征之间的一致度。然后,控制部2,将一致度最大的行动类别决定为用户在当前时刻的行动内容,并将所决定的行动类别存储在工作用存储器中(步骤SA105)。这样,控制部2便结束行动类别判定处理。另外,虽然图中没有示出,但在步骤SA105的处理中,如果每个行动类别的动作状态中的最大一致度不在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则控制部2无法判别行动类别,并将该意思的信息存储在工作用存储器中。接着,控制部2返回图5的处理,确认由行动类别判定处理所判定的行动类别是否变化为在前次的行动判别定时所判定的行动类别(步骤SA5)。在行动类别无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A5 :否),进而确认有无用户作出的数据获取的结束指示,如果没有结束指示(步骤SA12 :否),则返回至步骤SA2的处理并待机至下一次的行动判别定时为止。另外,在步骤SA5的处理之际,在行动类别判定处理中无法判别行动类别的情况下,控制部2判断行动类别没有变化。另外,在图5中,虽然省略了,但即使在本次的行动判 别定时无法由GPS部5进行当前位置的测量,且通过步骤SA3的处理无法获取位置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2也进行与行动类别没有产生变化的情况下同样的处理。即,在该时刻确认有无用户作出的数据获取的结束指示,若没有结束指示(步骤SA12 :否),则返回步骤SA2的处理并待机至下一次的行动判别定时为止。另一方面,在行动类别判定处理中判定的行动类别从在前次的行动判别定时所判定的行动类别开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A5 :是),为了在行动履历数据102中追加新的行动履历,执行以下的处理。这样是因为以行动类别有变化为条件来追加行动履历会避免不必要的记录。即,为了将行动履历利用于日记等中,而以「何时」,「何地」,「作了何事」这样的形式对行动履历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多以相当于「作了何事」的行动类别的变化为基准制作日记,因为在这样的用途的情况下,以行动类别有变化为条件来追加行动履历时效率良好。然而,不仅相当于「作了何事」的行动类别的变化,而且对相当于「何地」的行动地点的变化、或相当于「何时」 的行动时刻的变化进行组合,在全部都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或者某一个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也判断为追加新的行动履历。在行动类别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控制部2首先判断用户当前的行动地点是否为用户习惯性访问的地点(步骤SA6)。在步骤SA6的处理之际,控制部2确认表示任意位置的纬度及经度的行动履历数据102 (以下称作特定的行动履历数据)是否周期性地记录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该任意位置相对于在本次的处理定时由GPS部5所获取的位置数据所表示的位置处于一定距离以内。更具体而言,控制部2确认例如特定的行动履历数据是否每日被存储,或者每隔数周在相同的星期几被存储了,或者每隔数月则相同的日子被存储。然后,若特定的行动履历数据周期性地被记录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则控制部2判断用户的当前行动地点为用户习惯性访问的地点。另外,若特定的行动履历数据没有被周期性地记录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则控制部2判断用户当前的行动地点不是用户习惯性访问的地点。接着,当判断用户当前的行动地点不是用户习惯性访问地点时(步骤SA6 :否),控制部2进一步确认用户当前的行动地点是否为用户频繁访问的地点(步骤SA7)。在步骤SA7的处理之际,控制部2确认特定的行动履历数据在预先决定的长度的期间内(例如一周,一个月)是否被记录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预先决定的次数以上。SP,控制部2确认特定的行动履历数据是否以一定以上的频度被存储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然后,若特定的行动履历数据以一定以上的频度被存储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则控制部2判断用户当前的行动地点为用户频繁访问的地点。另外,若特定的行动履历数据没有以一定以上的频度存储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则控制部2判断用户当前的行动地点不是用户频繁访问的地点。之后,在判断为用户当前的行动地点既不是用户习惯性访问的地点,也不是用户频繁访问的地点时(步骤SA7 :否),控制部2将不含地点名的行动履历数据新存储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步骤SA8)。S卩,在步骤SA8处理中,控制部2将当前年月日以及星期、相当于本次的处理定时的时刻、在步骤SA3中获取的年月日以及星期、时刻、纬度以及精度、以及在步骤SA4中判定的行动类别作为行动履历数据新存储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另一方面,在用户当前的行动地点是用户习惯性访问的地点时(步骤SA6 :是),或者是用户频繁访问的地点时(步骤SA7 :是),换言之,用户当前的行动地点是用户固有的特定地点时,控制部2参照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存储的特定地点数据103,确认是否存在表示当前行动地点的已有的地点名(步骤SA9)。
在步骤SA9的处理之际,控制部2首先确认与表示能够判断为与当前行动地点一致的位置的纬度以及经度对应的地点名是否存在于特定地点数据103中。在此,所谓表示能够判断为与当前行动地点一致的位置的纬度以及经度,是指以由在本次的行动判别定时通过GPS部6所获取的定位数据所表示的位置为中心的一定的距离范围内(例如半径IOm以内)的位置的纬度以及经度。接着,若与表示能够判断为与当前行动地点一致的位置的纬度以及经度对应的地点名存在于特定地点数据103中,则控制部2判断为存在表示当前的行动地点的已有的地点名。另外,若与表示能够判断为与当前的行动地点一致的位置的纬度以及经度对应的地点名未存在于特定地点数据103中,则判断不存在表示当前行动地点的已有的地点名。然后,在存在表示当前的行动地点的已有的地点名的情况下(步骤SA9 :是),控制 部2将包含表示在特定地点数据103中已经存储的当前行动地点的地点名的行动履历数据新存储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步骤SA11)。另外,在不存在表示当前的行动地点的已有的地点名的情况下(步骤SA9 :是),控制部2继续执行图7所示的地点名获取处理(步骤SA10)。在地点名获取处理中,控制部2使例如预先准备的指示画面显示在显示部9中,使用户指定是否自动获取要作为行动履历数据存储的地点名(步骤SA201)。在通过用户指定了地点名的自动获取的情况下(步骤SA201 :是),控制部2立即经由通信部6向与规定的通信网络连接的其他装置连接,从该其他装置中,获取(下载)与由在步骤SA3中所获取的位置数据所特定的地图上的位置对应的名称的数据(步骤SA202)。控制部2从其他装置获取的名称,如已说明的那样,是交叉路口、店铺、建筑物、设施、公园、名胜古迹等。然后,控制部2将从其他装置获取的名称作为地点名,使其与在步骤SA3所获取的表示当前地点的纬度以及经度对应,并作为新的特定地点数据103存储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步骤SA203)。这样,控制部2便结束地点名获取处理,返回至图5的处理。另一方面,与上述情况不同,在通过用户指定了不自动获取地点名的意思的情况下(步骤SA201 :否),控制部2通过使显示部9显示例如预先准备的指示画面,从而使用户指定是否使用临时名称作为要作为行动履历数据存储的地点名(步骤SA204)。在通过用户指定了使用临时名称的情况下(步骤SA204 :是),控制部2生成以临时使用为目的的临时名称的数据(步骤SA205)。控制部2所生成的临时名称,是根据预先决定的规则的名称,是例如「地点I」、「地点2」、「地点3」、…等。然后,控制部2以所生成的临时名称为地点名,使其与在步骤SA3中获取的表示当前地点的纬度以及经度对应,并作为新的特定地点数据103存储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步骤SA206)。这样,控制部2便结束地点名获取处理,返回至图5的处理。进而,与上述不同,在通过用户指定了不使用临时名称的意思的情况下(步骤SA204 :否),控制部2使显示部9显示例如预先准备的名称输入画面,并要求用户输入作为地点名使用的任意名称(步骤SA207)。随之,用户便输入自己期望的任意名称、例如「工作地点」或「平常的会合地点」这样的名称作为表示当前的行动地点的地点名。之后,一旦由用户指示结束名称的输入操作(步骤SA208 :是),则控制部2将所输入的名称作为地点名,并使其与在步骤SA3获取的表示当前地点的纬度以及经度对应,并作为新的特定地点数据103存储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步骤SA209)。由此,控制部2便结束地点名获取处理,并返回至图5的处理。如图5所示,一旦地点名获取处理结束,则控制部2将包含作为特定地点数据103新存储的地点名的行动履历数据,作为新的行动履历数据存储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步骤 SAl I)。以后,控制部2确认是否由用户通过规定的键操作指示了数据获取的结束,如果没有指示结束(步骤SA12 :否),则返回至步骤SA2的处理反复进行 上述处理。这样,便将例如用户一天(从早到晚等)的行动履历作为行动履历数据积蓄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之后,一旦被指示了数据获取的结束(步骤SA12 :是),则控制部2在该时刻结束基于行动履历记录模式的处理。接着,针对通过用户设置了地点名修正模式时的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的动作进行说明。图8为表示在地点名修正模式下的控制部2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另外,地点名修正模式,是根据用户的要求来修正作为行动履历数据102以及特定地点数据103而存储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的地点名的动作模式。当设置地点名修正模式时,控制部2首先将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存储作为特定地点数据103的I个或多个地点名的数据全部读出,并使之显示在显示部9中(步骤SBl)。另外,在步骤SBl的处理之际,控制部2使用户进行基于规定的键操作的、修正对象的地点名的选择以及修正对象的确定。接着,控制部2在确认基于用户的修正对象的确定操作时(步骤SB2 :是)时,使例如预先准备的名称输入画面显示在显示部9,并要求用户输入新作为地点名使用的任意名称(步骤SB3)。然后,一旦通过用户指示了结束输入操作(步骤SB4 :是),则控制部2将作为特定地点数据103存储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的修正对象的地点名修正为用户输入的新的名称(步骤SB5)。进而,控制部2将特定地点数据103中的地点名的修正内容还反映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存储的行动履历数据102中(步骤SB6)。S卩,控制部2以包含修正前的地点名的个别行动履历数据为对象,将修正前地点名更新为用户输入的新的名称。之后,控制部2返回步骤SBl的处理反复执行前述的处理至通过用户指示了修正操作的结束为止(步骤SB7 :否),一旦由用户指示修正操作的结束(步骤SB7 :是),则在该时刻结束基于地点名修正模式的处理。接着,针对通过用户设置了行动履历显示模式时的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的动作进行说明。图9为表示在行动履历显示模式下的控制部2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另外,行动履历显示模式,是基于在用户数据存储部4中存储的行动履历数据102,将用户一天的行动履历作为预先决定的长度(再生时间)的运动图像(以下称作行动履历动态图像)来显示的动作模式。当设置行动履历显示模式时,控制部2首先从行动履历数据102获取记录了用户的行动履历的日期数据,并使之显示在显示部9 (步骤SCl)。另外,在步骤SCl的处理之际,控制部2使用户基于规定的键操作进行要显示的行动履历的日期的选择以及确定。
接着,控制部2在由用户确认日期的确定操作时(步骤SC2:是),读出用户指定的日期的行动履历数据102,并存储在工作用存储器中之后(步骤SC3),计算在行动履历动态图像的再生时间内的由行动履历数据所表示的每个行动期间的再生时间(步骤SC4)。在此,所谓行动期间,是指以用户的行动类别发生了变化的时刻对积蓄了 I天份的行动履历数据的期间进行划分的而得到期间。
另外,在步骤SC4的处理中,控制部2运算与各个行动期间在行动履历数据的积蓄期间内所占的比例相应的时间,来作为每个行动期间的再生时间。具体来说明,控制部2首先计算各个行动期间的长度(时间)。然后,控制部2将各个行动期间的长度设为tn,将行动履历数据的积蓄期间的长度(积蓄时间)设为Tl,将行动履历动态图像的再生时间设为T2,将每个行动期间的再生时间设为Tn,按照公式Tn = T2/ (Tl/tn)来计算每个行动期间的再生时间。S卩,控制部2计算在行动履历动态图像的再生时间中所占的比例、与各个行动期间在行动履历数据的积蓄期间所占的比例相同的时间,并作为每个行动期间的再生时间。图10(A)表示在步骤SC4的处理中所计算的每个行动期间的再生时间的具体例。图10(A)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I天份的行动履历数据的储存期间(图之上)为5小时30分00秒,行动履历动态图像G的再生时间(图之下)为5分00秒的情况下的一例。如图10(A)所示,由行动履历数据表示的用户的行动类别为「步行」、「工作」、「步行」、「吃饭」,在开始的行动期间长度为30分,第二个行动期间的长度为3小时,第3个行动期间的长度为15分,第4个行动期间的长度为45分的情况下,每个行动期间的再生时间如下。S卩,行动履历动态图像G的所有再生时间内的每个行动期间的再生时间如下开始的行动期间为29秒,第2个行动期间为2分44秒,第3个再生时间为14秒,第4个再生时间为14秒。另外,每个行动期间的再生时间为舍成秒单位后的时间。按照以上方式计算每个行动期间的再生时间之后,控制部2将由行动履历数据所表示的各个行动期间从开始的行动期间起依次作为处理对象进行以下处理。首先,控制部2从程序存储部3中读出与处理对象的行动期间中的行动类别对应的形象动态图像数据(步骤SC5)。接着,控制部2将基于所读出的形象动态图像数据的形象动态图像,在重叠了作为行动履历数据存储的地点名的状态下显示在显示部9中(步骤SC6)。另外,在与处理对象的行动期间对应的地点名未被存储成行动履历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C6的处理中,控制部2仅使形象动态图像显示在显示部9中。进而,控制部2将重叠了地点名的状态下的形象动态图像反复显示在显示部9中直至处理对象的行动期间的再生时间经过为止(步骤SC7 :否)。然后,一旦再生时间经过(步骤SC7 :是,步骤SC8 :否),则将下一个行动期间作为对象,反复执行步骤SC5、步骤SC6的处理。这样,如图10(A)所示,在由行动履历数据所示的用户的行动类别变化为「步行」、「工作」、「步行」「吃饭」的情况下,表示各个行动类别(用户的行动内容)的一连串的形象动态图像即由「步行图像」、「工作图像」、「步行图像」、「吃饭图像」构成的行动履历动态图像G便被显示在显示部9。同时,在各个形象动态图像的显示期间内,将所对应的行动期间内的表示用户的行动地点的地点名显示在显示部9中。图IO(B)是表示显示部9中的地点名的显示例的图,是行动履历动态图像G的一部分即正在显示的形象动态图像为「工作图像」,地点名为「工作地点」的情况下的一例。然后,一旦针对所有的行动期间,步骤SC6、步骤SC7的处理即形象动态图像以及地点名的显示处理结束(步骤SC8 :是),则控制部2在该时刻结束基于行动履历显示模式的处理。在以上所说明的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中,当设置行动履历记录模式时,对表示持有该行动履历记录装置行动 的用户何时、何地、作了何事的行动履历进行记录。并且,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记录表示用户的行动地点的地点名作为行动履历中相当于「何时」的信息。然后,行动履历记录装置1,在用户的行动地点为用户习惯性访问或者用户频繁访问的特定地点时,只要有用户的指示,则不限于由当前地点的纬度以及经度所特定的地点名,将不受当前地点的纬度以及经度制约的名称记录作为行动履历的地点名。即,行动履历记录装置1,在用户所希望的情况下,将用户输入的任意名称记录作为行动履历的地点名。从而,在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中,按每个用户积蓄过去的行动履历,并且在新的行动履历的积蓄之际,根据已经积蓄的过去的行动履历来按每个用户对每天的行动模式进行特定,根据该所特定的每天的行动模式按每个用户对重要的地点进行特定,对该所特定的各个地点附加按每个用户而不同的名称并记录。因此,例如,在将某一天的行动履历用作个人日记的情况下,制作针对对于各个用户而言方便的合适地点附加了适当的地点名的日记。并且,在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中,将位置信息与地点名建立对应地记录的特定地点数据按每个用户进行存储。因此,即使在用户的行动地点是习惯性访问地点或频繁访问地点等仅对于特定用户而言重要的地点时,如果该地点是已经记录完地点名的地点,则此时不需要输入地点名,省略地点名的输入操作等。另外,仅在用户的行动地点为习惯性访问地点或频繁访问地点等对于各个用户而言重要的地点,且针对当前正在使用的用户没有存储地点名时,使用户进行地点名的输入操作等,将位置信息与地点名建立对应并新追加在特定地点数据内。从而,在行动履历的记录过程中,不单单是让用户加强了地点名的指定和输入这样的操作,而且便利性也良好。另外,在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中,在用户希望的情况下,能够自动生成临时名称作为可使用的地点名提供给用户,并且能够在地点名修正模式中对在行动履历中作为地点名存储之后的临时名称进行修正。因此,能够确保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具有高便利性。进而,在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中,在用户希望的情况下,能够经由网络从其他装置获取作为行动履历存储的地点名。由此还能够确保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具有高便利性。以下,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行动履历记录模式下的动作过程中,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基于已经存储的行动履历数据102,判断用户当前的行动地点是否为用户习惯性访问或者用户频繁访问的特定地点。但是,判断是否为特定地点,例如也可以与行动履历数据102区分开来,事先对仅由表示用户的移动履历的纬度以及经度构成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基于该数据进行判断。另外,在行动履历数据102中未存储足够的行动履历的初始阶段,无法判断用户当前的行动地点是否为习惯性访问地点或频繁访问地点。因此,也可以在初始阶段,事先以纬度和经度的形式对行动地点进行记录,在存储了足够量的行动履历之后,判断用户当前的行动地点是否为习惯性访问地点或频繁访问地点。进而,在该情况下,当判断用户当前的行动地点为习惯性访问地点等时,在已经作为行动履历数据102存储的数据(记录)中的、包含表示与当前的行动地点相同地点的纬度以及经度的数据中,追加用户输入或者指定的地点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对表示作为行动履历的用户的行动内容的行动类别进行存储,并且在用户的行动内容发生变化了的定时获取新的行动履历数据。但是,行动履历不一定要包含行动类别,如果是对不含行动类别的行动履历进行记录,则也可以使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按每隔一定时间获取新的行动履历数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具有基于所记录的行动履历(行动履历数据102)将用户一天的行动履历作为行动履历动态图像显示的行动履历显示模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也可以是不具有行动履历显示模式的构成。在该情况下,例如,如果将用户数据存储部4设为可装卸地安装在行动履历记录装置I中的卡式存储器,则可以在其他装置中使用所记录的行动履历(行动履历数据102)。作为所记录的行动履历的使用形式,不限于用户一天的行动履历,还考虑或者将数日的行动履历作为行动履历动态图像显示,或者将用户的行动履历作为文字信息使用。以上针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例等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等只 要是在能得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内,就可以适当进行变更,变更后的实施方式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以及与该发明等同的发明的范围内。以下,附上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位置检测部,其对当前位置进行检测以获取位置数据; 位置存储部,其对通过所述位置检测部在过去所获取的多个位置数据进行存储; 转换部,其将位置数据转换成地点名; 判断部,其判断通过所述位置检测部新获取的位置数据是否与在所述位置存储部中存储的多个位置数据中的任一个一致;以及 转换控制部,其在通过所述判断部判断为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新获取的位置数据通过所述转换部转换成地点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部包含使多个地点名与多个位置数据各自分别对应后存储的地点名存储部,通过从所述地点名存储部中检索与成为转换对象的位置数据对应的地点名,从而将位置数据转换成地点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使用者所固有的特定地点,所述地点名存储部对该特定地点的位置数据和地点名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部包含 名称获取部,其在未从所述地点名存储部中检索到与成为转换对象的位置数据对应的地点名的情况下,获取与该位置数据对应的地点名;以及 地点名追加部,其将通过该名称获取部所获取的地点名与该位置数据建立对应后追加存储在所述地点名存储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点信息获取装置还具备 行动履历存储控制部,其将通过所述位置检测部所获取的位置数据与该位置数据的获取日建立对应后作为表示使用者的行动履历的行动履历信息,依次存储在所述位置存储部中, 所述判断部,基于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行动履历信息来判断由所述位置检测部新获取的位置数据所表示的地点是否为使用者所固有的特定地点。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点信息获取装置还具备 行动履历存储控制部,其将通过所述位置检测部所获取的位置数据与该位置数据的获取日建立对应后作为表示使用者的行动履历的行动履历信息,依次存储在所述位置存储部中;和 行动履历显示控制部,其在显示所述位置存储部中存储的行动履历信息的情况下,代替所述位置数据而显示由所述转换控制部所转换的地点名。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点信息获取装置还具备 行动履历存储控制部,其将通过所述位置检测部所获取的位置数据与该位置数据的获取日建立对应后作为表示使用者的行动履历的行动履历信息依次存储在所述位置存储部中, 所述行动履历存储控制部在通过所述转换部将位置数据转换成地点名的情况下,代替所述位置数据而采用所述地点名来存储所述行动履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位置存储部中周期性地存储有表示下述地点的位置数据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判断使用者的行动地点为所述特定的地点,其中,该地点是能够判断为与通过所述位置检测部新获取的位置数据所表示的使用者的行动地点相同的地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位置存储部中以预先决定的频度以上的频度存储表示下述地点的位置数据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判断使用者的行动地点为所述特定的地点,其中,该地点是能够判断为与通过所述位置检测部新获取的位置数据所表示的使用者的行动地点相同的地点。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名称获取部获取由使用者所决定的名称,作为与所述位置数据对应的地点名。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名称获取部获取与地图数据内的所述位置数据所表示的位置对应而存储的地点或建筑物的名称,作为与所述位置数据对应的地点名。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名称获取部经由网络从其他装置获取与所述位置数据对应的地点名。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点信息获取装置还具备将临时的地点名提供给使用者的名称提供部, 所述名称获取部获取通过所述名称提供部所提供的临时的地点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点信息获取装置还具备修正部,该修正部根据使用者的请求对在所述地点名存储部中存储的地点名进行修正。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点信息获取装置还具备行动类别信息获取部,该行动类别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由所述位置检测部获取到位置数据时的使用者的行动类别的行动类别信息, 所述行动履历存储控制部,将通过所述位置检测部所获取的位置数据、该位置数据的获取日、以及通过所述行动类别信息获取部所获取的行动类别信息建立对应后作为表示使用者的行动履历的行动履历信息依次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点信息获取装置还具备日记生成部,该日记生成部基于在所述位置存储部中存储的行动履历信息,制作表示使用者所行动的位置、日期时间、行动类别的行动日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日记生成部,制作将由与使用者相当的角色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了行动类别信息所表示的行动类别的个别的运动图像以对应的行动类别信息的存储顺序连结而成的行动履历动态图像,并将该行动履历动态图像作为所述行动日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日记生成部制作在所述个别的运动图像中重叠了表示使用者的行动地点的地点名的行动履历动态图像。
19.一种地点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检测工序,对当前位置进行检测以获取位置数据; 存储工序,将通过所述位置检测工序在过去所获取的多个位置数据存储在存储部中; 转换工序,将位置数据转换成地点名; 判断工序,判断通过所述位置检测工序新获取的位置数据与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多个位置数据中的任一个是否一致;以及 转换控制工序,在通过所述判断工序判断为一致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转换工序将所述新获取的位置数据转换成地点名。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地点信息获取装置一边利用GPS在规定的处理定时获取当前地点的纬度以及经度,一边对包含表示用户行动地点的地点名的行动履历数据进行存储。其间,当用户的行动地点为用户习惯性访问或者频繁访问的用户所固有的特定地点时,根据用户的指示由用户输入不受当前地点的纬度以及经度限制的任意名称。将由用户输入的名称用作构成行动履历数据的地点名。这样,在个人行动履历的记录时,获取对于用户而言方便的适当地点名作为与行动地点对应的地点名。
文档编号G01S19/42GK102646110SQ2012100315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6日
发明者坂崎尚之 申请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专利名称:一种基站天线振子的监测方法、系统及集成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天线振子的监测方法、系统及集成监测设备。背景技术:基站天线,普遍采用振子组阵的方式,以形成具有较高增益并满足一定赋形要求的电
  • 专利名称:一种一步衍生法同步分析碱基、核苷、有机酸、脂肪酸、氨基酸及糖类代谢产物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生物基样品的同步分析方法领域,具体涉及采用试管或滤纸片作为标本载体的同步分析生物基样品中碱基、核苷、有机酸、脂肪酸、氨基酸及糖类代谢产
  • 专利名称:基于稳定同位素比值鉴别有机辣椒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基于稳定同位素比值鉴别有机辣椒的方法,属于有机食品真实性识别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有机产品要求在种植或生产过程中不施任何化肥或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无污染、无公害,因此深受消费
  • 专利名称:一种叉车制动距离检测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一种叉车制动距离检测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叉车是エ厂常用运输机械。其制动距离是涉及叉车安全性能的ー项重要指标。在对叉车安检中,必须要測量叉车在空载和额定负载情况下叉车以最大
  • 专利名称:多滤光片集成式框架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滤光片集成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波长光学检测器的多滤光片集成式框架装置。 背景技术:随着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技术已经成
  • 专利名称:便携式胎儿致畸疾病快速联检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和样品检测试纸,特别涉及一种能同时用于诊断胎儿多种致畸 疾病的便携式快速联检装置。技术背条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疱疹病毒(HSV)、风疹病毒(RV)和弓
山东亚星游戏官网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