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同名端的极性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的测量设备,尤其是一种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同 名端的极性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将连接在继电器 及测量仪器仪表的二次回路与一次电流的高压系统隔离,并将一次电流变换到
5A或1A两种标准的二次电流值。 一般电流互感器的结构是由相互绝缘的一次 绕组、二次绕组、铁芯以及构架、壳体、接线端子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与变压 器基本相同;而电力系统中的电流互感器在交接及大修前后应进行极性测量, 以防在接线时将极性弄错而造成继电器保护回路的错误动作以及计量回路测量 数据的不准确。传统测量极性的方法采用的是直流法,既在电流互感器一次绕 组连接千电池用于供电,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使用万用表测量。该测试方法 比较直观,测量结果准确,但操作比较复杂,需要一个人在一次侧连接干电池, 二次侧一个人连接万用表,而且二次侧的操作者需要指挥一次侧的操作者进行 间隔的干电池接线的通断以产生电流脉冲。因此现有的极性测量需要两个操作 者有很好的配合度才能准确的完成测量,即浪费了人力,又浪费了时间,而且 测量极性使用的万用表是指针型万用表,这种万用表比较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不易损 坏且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同名端的极性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同名端的极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壳体、 万用表、开关、正接线端子、负接线端子和电池组组成,在壳体内安装有电池 组,在壳体上表面安装万用表、开关、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开关的一端 连接正接线端子,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组的正极,电池组的负极连接负接线 端子,万用表的两个测量端均连接有测量笔,所述的两个测量笔分别连接电流 互感器或变压器二次绕组的两端。
而且,所述万用表的两个测量端直接安装测量笔,或者将万用表的测量端 通过电线分别连接至壳体外表面设置的万用表正接线端子、万用表负接线端子, 再将两个测量笔的一端分别与万用表正接线端子、万用表负接线端子连接,测 量笔的另 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二次绕组的两端。
而且,所述的开关是点动�?�。而且,所述的电池组和开关之间连接一单刀双置开关,单刀双置开关的动 触点连接电池组的一端,单刀双置开关的一个静触点连接开关一端,另一个静 触点连接开关的另一端。
而且,所述的电池组为镊氢单元电池、锂单元电池或碱性单元电池串联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 本极性测量装置将万用表嵌装在壳体表面,电池组设置在壳体内,壳体 表面还设置有开关和接线端子,而且电池组、开关和接线端子均己连线,使用 时直接将接线端子与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的一次绕组连接,然后用万用表测量 二次绕组的电流以确定极性,使用非常方便,由一名操作者即可完成测量工作。
2. 本极性测量装置将万用表嵌装在壳体表面,使万用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在工作中即使摔在地上也不易损坏,即保护了设备,也节省了设备的维修、购 买成本。
3. 本极性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所用的电器元件均为市售,成本低廉、使用 方便,而且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测量极性时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测量负载是否断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为负载供电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 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同名端的极性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由万用表2、
开关3、正接线端子6、负接线端子8、壳体9和电池组10组成,万用表嵌装于 壳体的上表面,电池组设置在壳体内,开关、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也设置 在壳体上表面,本实施例中开关、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均设置在壳体的上 表面。如图2所示,开关的一端连接正接线端子,开关的另 一端连接电池组的 正极,电池组的负极连接负接线端子(如图2所示)。本极性测量装置中万用表 的两个测量端可直接安装常规的测量笔供测试使用,也可以如图l、图2所示将 万用表的测量端通过电线分别连接至壳体外表面设置的万用表正接线端子5、万 用表负接线端子7,再将两个测量笔的一端分别与万用表正接线端子、万用表负 接线端子连接,而测量笔的另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二次绕组的两端,这样连接后可以在不同工作场所安装不同长度的测量笔,方便操作者的使用。
开关可以采用点动�?厥迪值缏返耐ǘ希硎褂玫サ兜ブ每鼗虻� 刀双置开关也是可以的。本装置中的电池组由几个电池串联组成,具体数量可 以根据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电压而设定,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电池串联组成,而且 电池的类型可以选用镊氢单元电池、锂单元电池或碱性单元电池。
本装置还可以在壳体上设置一保护盖1,该保护盖通过合叶与壳体活动连 接,使用时打开保护盖即可进行接线操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也可在壳体外上表面还设置一单刀双置开关4 (如图l所示),该
单刀双置开关连接在电池组和开关之间(如图3所示),单刀双置开关的动触点 DK1连接电池组的正极,单刀双置开关的一个静触点DK1-1连接开关的一端,另 一个静触点DK1-2连接开关的另一端。 其它与实施例l相同。
本装置不仅可以测量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同名端以及变压器一、二 次绕组的同名端,还可以作为一种测量负载是否断路或者为负载提供电源的装 置。
应用实例l.-
测量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一、二次绕组的同名端,如图4所示
1. 将单刀双置开关的动触点DK1与静触点DK1-1闭合,万用表A调整到毫 安档位。
2. 将壳体上设置的正接线端子连接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一次绕组的Ll端, 将负接线端子连接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一次绕组的L2端;
3. 将万用表的正接线端子连接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二次绕组的M1端,万用 表A负接线端子连接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二次绕组的M2端;
4. 如果闭合点动�?豄1时毫安表指针正偏,而断开时毫安表指针负偏, 说明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接在正接线端子上的Ll端和接在万用表A正接线端子 上的Ml端为同极性(同名端)。如果毫安表指针摆动与上述相反说明Ll与Ml 端为反极性。
应用实例2:
测量负载是否断路,如图5所示
1. 将单刀双置开关的动触点DK1与静触点DK1-1闭合,万用表A调整到电 流表档位。
2. 将壳体上设置的正接线端子连接负载的正极,将负载的负极连接万用表A 正接线端子,万用表A负接线端子连接壳体上设置的负接线端子;
3. 如果闭合点动常开开关K1时万用表指针偏转,说明电路导通,负载正常。 如果万用表A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负载断路需要维修检査。应用实例3:
为负载供电,如图6所示
1. 将单刀双置开关的动触点DK1与静触点DK1-2闭合;
2. 将壳体上设置的正接线端子连接负载的正极,负载的负极连接负接线端
权利要求1、一种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同名端的极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壳体、万用表、开关、正接线端子、负接线端子和电池组组成,在壳体内安装有电池组,在壳体上表面安装万用表、开关、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开关的一端连接正接线端子,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组的正极,电池组的负极连接负接线端子,万用表的两个测量端均连接有测量笔,所述的两个测量笔分别连接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二次绕组的两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同名端的极性测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万用表的两个测量端直接安装测量笔,或者将万用表的测 量端通过电线分别连接至壳体外表面设置的万用表正接线端子、万用表负接 线端子,再将两个测量笔的一端分别与万用表正接线端子、万用表负接线端 子连接,测量笔的另 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二次绕组的两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同名端的极性测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是点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同名端的极性测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和开关之间连接一单刀双置开关,单刀双置开关 的动触点连接电池组的一端,单刀双置开关的一个静触点连接开关一端,另 一个静触点连接开关的另一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同名端的极性测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为镊氢单元电池、锂单元电池或碱性单元电池串 联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同名端的极性测量装置,由壳体、万用表、开关、正接线端子、负接线端子和电池组组成,在壳体内安装有电池组,在壳体上表面安装万用表、开关、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开关的一端连接正接线端子,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组的正极,电池组的负极连接负接线端子,万用表的两个测量端均连接有测量笔,所述的两个测量笔分别连接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二次绕组的两端。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而且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G01R31/06GK201247302SQ200820141630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8日
发明者朱晓辉, 梁瑞成, 郗晓光, 勇 郭 申请人:天津市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