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氨纶丝合抱力测试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氨纶丝测试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氨纶丝合抱カ测试板。
背景技术:
在当今氨纶生产行业中,需要对氨纶丝的合抱カ进行检测,但现有的合抱カ检测装置较为昂贵,且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ー种氨纶丝合抱カ测试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氨纶丝合抱カ测试板,包括一基板、ニ钢钉和一直尺,所述ニ钢钉和直尺均固设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且该直尺设置在该ニ钢钉连线的垂直中线上,并与该垂直中线重
ム
ロ o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直尺的刻度为10厘米,该直尺的刻度終止端与ニ钢钉的连线的中点的距离为10厘米,所述ニ钢钉的间距为10厘米。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基板上表面铺设有ー层黑色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基板为ー长30厘米、宽20厘米、厚I厘米的长方形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基板、ニ钢钉和一直尺,所述ニ钢钉和直尺均固设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且该直尺设置在该ニ钢钉连线的垂直中线上,并与该垂直中线重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小巧轻便;2、本实用新型的氨纶丝合抱力测试板操作简单、测试时间短,适合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如图1所示,ー种氨纶丝合抱力测试板1,包括一基板10、ニ钢钉11和一直尺12,所述ニ钢钉11和直尺12均固设在所述基板10的上表面,且该直尺12设置在该ニ钢钉11连线的垂直中线上,并与该垂直中线重合。所述基板10为ー长30厘米、宽20厘米、厚I厘米的长方形板,其上表面铺设有ー层黑色绒布;所述直尺12的刻度LI为10厘米,其刻度终止端121 (直尺12的刻度终止端121的刻度为10厘米,刻度起始端122的刻度为0厘米)与ニ钢钉11的连线的中点的距离L2为10厘米,所述ニ钢钉11的间距L3为10厘米。测试时,取一段自然状态下长度为30厘米的氨纶丝,在一端丝头将其分为两股细丝(分开的长度约为15厘米),让两股细丝的分叉点刚好对准所述ニ钢钉11间距的中点。将两根细丝的丝头分别绕在所述ニ钢钉11上,轻轻用力,将细丝绷直(不能有拉伸)。将分叉点之后的一段丝线沿直尺12的方向摆直,在直尺12的刻度終止端121和所述ニ钢钉11中点的连线的中点处(即距离刻度終止端1215厘米处)用手捏紧丝线,将其缓慢牵伸至直尺的刻度起始端122,两股细丝的分叉点会 随着丝线的牵伸(300%)发生变化,丝线的分叉点在直尺12上会有ー个读数,该读数能间接反映出这股氨纶丝的抱合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氨纶丝合抱力测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二钢钉和一直尺,所述二钢钉和直尺均固设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且该直尺设置在该二钢钉连线的垂直中线上,并与该垂直中线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丝合抱力测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尺的刻度为10 厘米,该直尺的刻度终止端与二钢钉的连线的中点的距离为10厘米,所述二钢钉的间距为 10厘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纶丝合抱力测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表面铺设有一层黑色绒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氨纶丝合抱力测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一长30厘米、宽20厘米、厚I厘米的长方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纶丝合抱力测试板。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基板、二钢钉和一直尺,所述二钢钉和直尺均固设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且该直尺设置在该二钢钉连线的垂直中线上,并与该垂直中线重合。本实用新型的氨纶丝合抱力测试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小巧轻便,且操作简单、测试时间短,适合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G01L5/00GK202886043SQ20122050613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刘亚娟 申请人:厦门力隆氨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