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天文经纬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体测量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天体测量的经纬仪。
背景技术:
在光学天体测量仪器中,子午环用于测定恒星坐标,在天球上建立参考系。中星仪、棱镜等高仪、光电等高仪、照相天顶筒和天顶仪等用于测定世界时或极移,为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提供地球自转参数。它们都以铅垂线或水银面为基准,通过天体位置的测定,得到所要的测量结果。国外子午环是专用于测定恒星位置、建立天球参考系的天文仪器,这种仪器由丹 麦天文学家罗默于1689年发明,后经德国天文学家梅耶帮助完善其理论测定恒星位置的精度达到2角秒。1839年俄国天文学家斯特鲁维在新建的普尔科沃天文台建立了绝对测定天体位置的原理,并经过对仪器制造逐步提出严格的要求和逐步引进辅助设备和技术后,测量精度逐步得到提高,到20世纪中叶已达到O. 4角秒。原来的子午环是口径15 20厘米、焦距2. O 2. 5米的折射望远镜,通过镜筒中段左右水平轴轴端的枢轴,支承在两旁基墩上的V型槽内,水平轴上紧贴镜筒处装有垂直度盘。该仪器体积较大,使用光学度盘作为测角基准,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进行目视观测。而且原观测方法只能在高纬度地区实施观测。20世纪末,云南天文台成功研制了低纬子午环,采用独创的观测原理与方法,实现了在低纬度地区对天体位置的绝对测定。低纬子午环采用反射式望远镜,使用光学度盘作为角度测量的主要基准,利用线阵CCD作为光电测量元件,仍然使用了枢轴,采用齿轮传动机构。由于低纬子午环使用光学度盘测量角度,其水平轴轴线的摆动采用了轴准直系统来测量,轴准直系统结构复杂,数据处理周期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低纬子午环中用于测量高度轴轴线摆动的轴准直系统结构复杂、数据处理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天文经纬仪,其技术方案如下多功能天文经纬仪,包括经纬座和安装在经纬座上的反射望远镜;所述反射望远镜安装在经纬座的左水平轴和右水平轴之间的中间块上,左水平轴和右水平轴的轴头分别安装在上盘上的左叉臂和右叉臂上,上盘套装在中盘上的方位轴上,方位轴的轴端上安装有方位码盘,上盘和中盘之间安装有平面轴承,中盘安装在底盘上的支承座上,底盘安装在基墩上;所述左水平轴或右水平轴上靠近中间块处安装有垂直蜗轮,垂直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经传动系统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反射望远镜的后端安装有带CXD照相机的测微仪;所述左水平轴和右水平轴的轴头呈圆柱形,分别安装在左叉臂和右叉臂上设置的深沟球轴承上;所述左水平轴上设置有一号码盘,右水平轴上设置有二号码盘,所述一号码盘和二号码盘均为环形光栅角度编码器;在位于一号码盘外侧的左叉臂上设置两对呈对径正交分布的读数头,按顺时针排列分别为读数头Ap B1, C1, D1,其中读数头A1位于竖 直方向的顶部,相邻两读数头之间的夹角为90°,读数头A1A1呈对径设置,读数头BpD1呈对径设置,读数头Ap C1的连线与读数*B1、D1的连线呈正交;在位于二号码盘外侧的右叉臂上设置两对呈对径正交分布的读数头,按顺时针排列分别为读数头A2、B2, C2、D2,其中读数头A2位于竖直方向的顶部,相邻两读数头之间的夹角为90°,读数头A2、C2呈对径设置,读数头B2、D2呈对径设置,读数头A2、C2的连线与读数头民、02的连线呈正交。使用上述多功能天文经纬仪来检测高度轴轴端偏摆的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步骤I,安装检测装置安装一号码盘、二号码盘及相应的读数头;步骤2,采集望远镜指向各预设天顶距i时,各对径读数头的读数之差,建立各预设天顶距i与各对径读数头的读数之差的回归模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 I :将经纬仪的方位码盘旋转至0°,使高度轴沿东西方向设置,使一号码盘位于高度轴的西端,二号码盘位于高度轴的东端;步骤2.2 :沿子午方向按相同的转角步距旋转高度轴,使望远镜分别指向若干个间距相同的预设天顶距,采集望远镜指向每一个预设天顶距i时,读数头仏、^的读数之差(ArC1)i,读数头Bi、D1的读数之差(BrD1)i,读数头A2、C2的读数之差(A2-C2)i,读数头B2、D2的读数之差(B2-D2)i ;步骤2. 3 :将所有预设天顶距i和(A1-C1) i代入下述公式I中公式I: (AfC1)i= AA01+2rcllsin(acll+i)+vi ;上式中的Vi是随机误差,用最小二乘法从上式中解算出参数ΔΑ, rcll和acll,其中,AAtll代表对径读数头Ap C1的读数之差的零点偏差;步骤2. 4 :将所有预设天顶距i和(B1-D1),代入下述公式2中公式2: (BfD1)i= Δ B01+2rcl2sin (acl2+i+90° Hvi;上式中的Vi是随机误差,用最小二乘法从上式中解算出参数ΛΒμ、rcl2和acl2,其中,Λ Btll代表对径读数头D1的读数之差的零点偏差;取化=(rai+rcl2)/2,式中的rcl代表一号码盘的周期性偏心误差正弦曲线的幅值;取如=(acll+aa2)/2,式中的acl代表一号码盘的周期性偏心误差正弦曲线的初位相;步骤2. 5 :将所有预设天顶距i和(A2-C2) i代入下述公式3中公式3 : (A2-C2) i = AA02+2rC21sin(aC21+i)+vi ;上式中的Vi是随机误差,用最小二乘法从上式中解算出参数AAc^ rC21和aC21,其中,Λ Atl2代表对径读数头A2、C2的读数之差的零点偏差;步骤2. 6 :将所有预设天顶距i和(B2-D2),代入下述公式4中
公式4 : (B2-D2)! = Δ B02+2rC22sin (aC22+i+90。)+Vi;上式中的Vi是随机误差,用最小二乘法从上式中解算出参数Λ rC22和aC22,其中,ABtl2代表对径读数头B2、C2的读数之差的零点偏差;取rC2 = (rC21+rC22)/2,式中的rC2代表二号码盘的周期性偏心误差正弦曲线的幅值;
取aC2 = (aC21+aC22) /2,式中的aC2代表二号码盘的周期性偏心误差正弦曲线的初位相;步骤3,对观测待测星体时高度轴轴端偏摆的实时测算步骤3. I :将经纬仪的方位码盘旋转至0°,使高度轴沿东西方向设置,使一号码盘位于高度轴的西端,二号码盘位于高度轴的东端;步骤3. 2 :沿子午方向旋转高度轴,使望远镜分别指向天顶距为z的待测星体,采集读数头A、C1的读数之差(A1-C1)z,读数头D1的读数之差(B1-D1)z,读数头A2、C2的读数之差(A2-C2)i,读数头民、D2的读数之差(B2-D2)i,分别代入下述公式5-8中,并且将步骤2中求解得到的ΔΑαι、ΔΒ01> rcl和acl,以及AAQ2、AB02^rc2和aC2代入下述公式5_8中公式 5 (A1 — C1)z -AA01 — 2rcl sin(acl +z) = 2ASici ;公式6 (5j — Z)j)z — Δ801 — 2rcl sin(ocl + z + 90°) = 2A.3gm ;公式7 (A2 — C*2)z —^4)2 — 2rc, 5111(^(^2 + z) —;公式8 (i 2 — — ASg2 — 2(1 sin(eC2 +z + 90。) = 2Δι9肋2 >由上述公式分别解算出、ASbdi ,其中,么占趴和厶久分别为
观测待测星体时高度轴西端向北和向上的偏移量,4死《和& 98£)2分别为观测待测星体时高度轴东端向南和向上的偏移量;取:Δ 9, +Δ^Ω )/2为观测待测星体时高度轴东端相对于西端在南北方向上的偏
摆量;取(NS徽-隨膨)/1为观测待测星体时高度轴东端相对于西端向上的偏摆量。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的预设天顶距i可以是-75°和75°之间的步距为1°的整数值角度。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向上的偏移量均是指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偏移量,比如为观测待测星体时高度轴西端向上的偏移量,其含义为A1Pbd为观测待测星体时高度轴西端在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偏移量。本发明采用在高度轴的两端,各设置一只高度钢带码盘,即数字角度编码器,以及两对正交对径分布的读数头,由各码盘偏心误差的变化,即对径两读数头读数之差值的变化,分别解算出各轴端由轴系误差引起的跳动方向和量值,进而解算出高度轴在观测过程中的实时偏摆的方向和量值,从而替代轴准直器,由于光栅码盘的测量结果是数字量,因此大大提高了高度轴线摆动量测量的效率,并且检测结构较简单。原来采用轴准直系统测量轴线摆动,获得模拟图像,再进行数字处理得到数字信号。每晚观测得到的图像,需耗时4小时进行处理。而采用双码盘检测后,可即时获得摆动参数,甚至实现实时测定。
为解决现有天文经纬仪的方位码盘存在刻划误差,影响观测精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天文经纬仪方位码盘刻划改正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沿方位码盘外周的上盘上安装有两对呈对径正交分布的读数头,相邻两读数头之间的夹角为90°。使用上述多功能天文经纬仪来对方位码盘的刻划改正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步骤I :安装设备在方位码盘外周的上盘上安装读数头;选取若干颗待测恒星i,对每颗待测恒星i按以下步骤2至步骤6进行观测和计算;步骤2 :获取待测恒星i的星过记录时刻初值tQ 选择其中一个待测恒星i,先将经纬仪的方位码盘旋转至方位角A,在待测恒星i星像通过经纬仪的望远镜视场中垂线之前12秒钟时刻,先用CXD照相机对待测恒星i星像露光6秒钟,接着用12秒钟时间将经纬仪的经纬座的绕方位轴旋转,使方位码盘旋转至方位角A+180。,并将望远镜绕水平轴旋转,旋转的角度为待测恒星i的天顶距的两倍角度,使望远镜再次指向该待测恒星i并露光6秒钟,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待测恒星i的星过记录初值tQ t0 = (t⑷+t(A+18Q。))/2+Δ X · k/cos δ ;上式中,t(A)代表方位码盘旋转至方位角A时待测恒星i的的星像露光时刻,t(A’A+18(")代表方位码盘旋转至方位角A+180。时待测恒星i的的星像露光时刻,Λ X代表方位码盘分别旋转至方位角A和Α+180。时待测恒星i在CXD照相机靶面上的星像位置之差,k代表王光路系统的C⑶照相机的象兀比例尺,δ代表待测恒星i的视赤讳;步骤3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理论星过时刻h
tl = Ci + /.,;
cosφ sini/ - cost>sin A上式中,夂=arctani---)
"cos δ sin φ cos A - cos (p sin S cos q
,,sin Acosm上式中,分=arcsin(-);
cost)上述公式中,α代表待测恒星i的视赤经,t2代表赤经圈与子午圈之间的夹角,SP时角,q代表待测恒星i的赤经圈与方位角A的地平经圈之间的所构成的星位角,炉代表本地纬度采用值,S代表待测恒星i的视赤纬;步骤4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观测时刻的实际方位相对于标称方位的偏差Λ A ΔΑ = -cos δ cosq cscz Δ t ;上式中,δ代表待测恒星i的视赤纬,q代表待测恒星i的赤经圈与方位角A的地平经圈之间所构成的星位角,z代表待测恒星i的天顶距;上式中,At= Vt1 ;步骤5: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转轴前后观测时的方位码盘读数的平均值Θ :Θ = (Θ ⑷ + θ (A+180° )-180。)/2 ;上式中,θ (A)代表方位码盘旋转至方位角A时,方位码盘外周的四个读数头读数的平均值,Θ(Α+18°。)代表方位码盘旋转至方位角Α+180。时,方位码盘外周的四个读数头读数的平均值;步骤6:将步骤4中的Λ A和步骤5中的Θ代入以下公式,计算方位码盘旋转至方位角A时,方位码盘的修正读数Ai Ai = ΔΑ+ Θ ;步骤7 :取所有待测恒星i的Ai值的算术平均值,即得到所述经纬仪在方位码盘旋转至方位角A时,方位码盘的修正读数A(A)。上述方位角A可以是45°、90°或135°。利用本发明改正装置,可简便地对天文经纬仪方位码盘刻划误差进行检测与改 正,实现仪器观测精度的提高,主要是对码盘的刻划误差做修正,以雷尼绍的环形光栅编码器为例,其200_直径的产品的刻划精度约0.9",采用本方法应可提高到约O. I",使得方位码盘的读数更加可靠。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位于左叉臂与中间块之间的左水平轴的轴身呈圆台形,位于右叉臂与中间块之间的右水平轴的轴身呈圆台形。这种结构是为了使其具有等刚度的性能,目的是使用较少的材料得到较大的刚度。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反射望远镜为卡塞格林望远镜,包括主镜和副镜,位于主镜和副镜之间的镜筒上设置有一个自准直平面镜,自准直平面镜的法线与主镜的光轴平行,位于主镜的中央孔后端的副镜焦点处设置有CCD照相机,主镜和CCD照相机之间设置有半反半透镜,在半反半透镜的反射光的光轴线上设置有狭缝板,狭缝板上设置有一个光孔。上述自准直平面镜的工作过程如下在狭缝板后设置灯泡,灯泡发出的光线通过狭缝板后,形成I个点光源,经半反半透镜、副镜和主镜反射后,形成平行光,平行光被垂直于光轴的自准直平面镜反射回来,再通过半反半透镜后,在主镜的焦平面即C⑶光电器件感光面上成像。由于重力的影响,当望远镜指向不同的高度时,望远镜主镜与副镜会相对中间块产生微小的偏转进而使主光路的光轴相对于中间块,也即相对于自准直平面镜发生偏转,这时在CXD感光面上的点像的位置就会发生移动。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右叉臂的前、后端各安装有一只电水准,所述电水准包括准直管和水银盘,准直管呈竖直向下,安装在右叉臂上,水银盘设置在位于准直管下方的上盘上;所述准直管中沿光轴线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CXD照相机、半反半透镜和准直镜,在半反半透镜的反射光的光轴线上设置有光源狭缝板,光源狭缝板上设置有三行光孔,每行上设置有三个光孔。上述电水准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光源狭缝板发出的光线形成3X3个点光源,经半反半透镜、准直镜后,形成平行光,平行光被垂直于光轴的水银盘的水银反射面反射回来,再通过半反半透镜后,在准直镜的焦平面上的CCD照相机的感光面上成像,当仪器的上盘带动仪器上盘以上的部分整体发生倾斜时,准直管的光轴相对于水银反射面代表了重力方向,可认为是不变的有微小的偏转,从而使在CCD感光面上所成的点像阵的位置发生变化。电水准实质上是采用水银面代替了自准直平面镜,由此带来的特点是当望远镜相对水银面通常水银面是不变的有微小的倾斜,即可由自准直测量检测出倾斜量。本发明多功能天文经纬仪是一种小型、轻便、全自动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天体测量仪器,它是带有多种误差测量装置的小型反射望远镜,它能在任意多个均布方位进行交叉观测,并能实时测定和消除仪器各种误差瞬时值。多功能天文经纬仪可用于进行天文经、纬度的测定,提取干净、可靠的铅垂线方向异常变化的信息,并通过铅垂线异常变化三角监测网,提取地震前兆信息;同时用于为重建我国地球自转参数地面光学测量系统,常规地提供高精度的世界时和纬度测定值;它还能在多个均布方位测定瞬时天文大气折射,建立本地多方位的天文大气折射实测模型和大气折射延迟改正的实测模型,除了排除铅垂线变化中大气因素引起的各种系统误差和有利于与GPS测量相配合外,也作为将来有关部门建立本地大气折射模型的需要而生产的测量仪器;另外,根据目前预研究的可行性,它还能长期监测固定观测站周围的地倾斜,并通过它自身的天文观测与非天文观测的配合,获取全天候的铅垂线变化图象。
在仪器结构方面,与低纬子午环相比,作了多方面的改进,主要有采用环形光栅编码器(简称环光栅)替代了光学度盘,用于仪器转角的控制和转角的高精度测量,实现了角度测量的数字化,提高了测量精度;电水准系统采用面阵CCD替代线阵CCD作为探测器,并采用多孔星点板代替狭缝板;采用两只高度码盘来检测高度轴的偏摆,实现了测量的自动化,提高了测量精度,降低了对机械加工的精度要求。
图I为本发明多功能天文经纬仪的主视图;图2为图I中读数头Ap CpD1沿W方向在一号码盘上的投影示意图;图3为图I中读数头A2、B2、C2、D2沿E方向在二号码盘上的投影示意图;图4为图I中沿方位码盘外周安装的四个呈对径正交分布的读数头的分布示意图;图5为图I中的望远镜的光路图;图6为图I中的电水准的光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的多功能天文经纬仪,包括经纬座和安装在经纬座上的反射望远镜8 ;所述反射望远镜8安装在经纬座的左水平轴5和右水平轴6之间的中间块9上,左水平轴5和右水平轴6的轴头分别安装在上盘20上的左叉臂3和右叉臂4上,上盘20套装在中盘19上的方位轴15上,方位轴15的轴端上安装有方位码盘16,上盘20和中盘19之间安装有平面轴承13,中盘19安装在底盘18上的支承座14上,底盘18安装在基墩17上;所述左水平轴5或右水平轴6上靠近中间块9处安装有垂直蜗轮11,垂直蜗轮11与蜗杆哨合,蜗杆经传动系统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反射望远镜8的后端安装有带CXD照相机的测微仪;所述左水平轴5和右水平轴6的轴头呈圆柱形,分别安装在左叉臂3和右叉臂4上设置的深沟球轴承7上;
所述左水平轴5上设置有一号码盘1,右水平轴6上设置有二号码盘2,所述一号码盘I和二号码盘2均为环形光栅角度编码器;如图2所示,在位于一号码盘I外侧的左叉臂3上设置两对呈对径正交分布的读数头,按顺时针排列分别为读数头ApB1XpD1,其中读数头A1位于竖直方向的顶部,相邻两读数头之间的夹角为90°,读数头ApC1呈对径设置,读数头D1呈对径设置,读数头ApC1的连线与读数头BpD1的连线呈正交;如图3所示,在位于二号码盘2外侧的右叉臂4上设置两对呈对径正交分布的读数头,按顺时针排列分别为读数头A2、B2、C2、D2,其中读数头A2位于竖直方向的顶部,相邻两读数头之间的夹角为90°,读数头A2、C2呈对径设置,读数头B2、D2呈对径设置,读数头A2、C2的连线与读数头b2、d2的连线呈正交。如图4所示,沿方位码盘16外周的上盘20上安装有两对呈对径正交分布的读数 头12,相邻两读数头12之间的夹角为90°。如图I所示,位于左叉臂3与中间块9之间的左水平轴5的轴身呈圆台形,位于右叉臂4与中间块9之间的右水平轴6的轴身呈圆台形。如图5所示,所述反射望远镜8为卡塞格林望远镜,包括主镜23和副镜24,位于主镜23和副镜24之间的镜筒上设置有一个自准直平面镜25,自准直平面镜25的法线与主镜23的光轴平行,位于主镜23的中央孔后端的副镜焦点处设置有CCD照相机28,主镜23和CCD照相机28之间设置有半反半透镜26,在半反半透镜26的反射光的光轴线上设置有狭缝板27,狭缝板27上设置有一个光孔。如图I所示,所述右叉臂4的前、后端各安装有一只电水准,所述电水准包括准直管22和水银盘21,准直管22呈竖直向下,安装在右叉臂4上,水银盘21设置在位于准直管22下方的上盘20上;如图6所示,所述准直管22中沿光轴线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CXD照相机29、半反半透镜30和准直镜31,在半反半透镜30的反射光的光轴线上设置有光源狭缝板32,光源狭缝板32上设置有三行光孔,每行上设置有三个光孔。
权利要求
1.多功能天文经纬仪,包括经纬座和安装在经纬座上的反射望远镜(8); 所述反射望远镜(8)安装在经纬座的左水平轴(5)和右水平轴(6)之间的中间块(9)上,左水平轴(5)和右水平轴(6)的轴头分别安装在上盘(20)上的左叉臂(3)和右叉臂(4)上,上盘(20)套装在中盘(19)上的方位轴(15)上,方位轴(15)的轴端上安装有方位码盘(16),上盘(20)和中盘(19)之间安装有平面轴承(13),中盘(19)安装在底盘(18)上的支承座(14)上,底盘(18)安装在基墩(17)上; 所述左水平轴(5 )或右水平轴(6 )上靠近中间块(9 )处安装有垂直蜗轮(11),垂直蜗轮(11)与蜗杆哨合,蜗杆经传动系统与伺服电机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望远镜(8)的后端安装有带CXD照相机的测微仪; 所述左水平轴(5)和右水平轴(6)的轴头呈圆柱形,分别安装在左叉臂(3)和右叉臂(4)上设置的深沟球轴承(7)上; 所述左水平轴(5 )上设置有一号码盘(I),右水平轴(6 )上设置有二号码盘(2 ),所述一号码盘(I)和二号码盘(2)均为环形光栅角度编码器; 在位于一号码盘(I)外侧的左叉臂(3)上设置两对呈对径正交分布的读数头,按顺时针排列分别为读数头Ap B1, C1, D1,其中读数头A1位于竖直方向的顶部,相邻两读数头之间的夹角为90°,读数头Ap C1呈对径设置,读数头D1呈对径设置,读数头Ap C1的连线与读数头BpD1的连线呈正交; 在位于二号码盘(2)外侧的右叉臂(4)上设置两对呈对径正交分布的读数头,按顺时针排列分别为读数头A2、B2, C2、D2,其中读数头A2位于竖直方向的顶部,相邻两读数头之间的夹角为90°,读数头A2、C2呈对径设置,读数头B2、D2呈对径设置,读数头^、C2的连线与读数头B2、D2的连线呈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天文经纬仪,其特征在于 沿方位码盘(16)外周的上盘(20)上安装有两对呈对径正交分布的读数头(12),相邻两读数头(12)之间的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天文经纬仪,其特征在于 位于左叉臂(3 )与中间块(9 )之间的左水平轴(5 )的轴身呈圆台形,位于右叉臂(4)与中间块(9)之间的右水平轴(6)的轴身呈圆台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天文经纬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望远镜(8)为卡塞格林望远镜,包括主镜(23)和副镜(24),位于主镜(23)和副镜(24)之间的镜筒上设置有一个自准直平面镜(25),自准直平面镜(25)的法线与主镜(23)的光轴平行,位于主镜(23)的中央孔后端的副镜焦点处设置有CXD照相机(28),主镜(23)和CXD照相机(28)之间设置有半反半透镜(26),在半反半透镜(26)的反射光的光轴线上设置有狭缝板(27 ),狭缝板(27 )上设置有一个光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天文经纬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叉臂(4)的前、后端各安装有一只电水准,所述电水准包括准直管(22)和水银盘(21),准直管(22 )呈竖直向下,安装在右叉臂(4)上,水银盘(21)设置在位于准直管(22 )下方的上盘(20)上; 所述准直管(22)中沿光轴线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CXD照相机(29)、半反半透镜(30)和准直镜(31),在半反半透镜(30)的反射光的光轴线上设置有光源狭缝板(32),光源狭缝板(32)上设置有若干个光孔。·
全文摘要
多功能天文经纬仪,属于天体测量仪器技术领域,解决了低纬子午环中的轴准直系统结构复杂、数据处理周期长的问题,包括经纬座、反射望远镜,左水平轴和右水平轴分别安装在左叉臂和右叉臂上,上盘套装在中盘上的方位轴上,方位轴的轴端上安装有方位码盘;所述反射望远镜的后端安装有带CCD照相机的测微仪;所述左水平轴上设置有一号码盘,右水平轴上设置有二号码盘,一、二号码盘均为环形光栅角度编码器;一、二号码盘外侧的均设置有两对呈对径正交分布的读数头。本发明由各码盘偏心误差解算出各轴端跳动量值,提高了高度轴线摆动量测量的效率,检测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G01C1/04GK102878977SQ20121037951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陈林飞, 杨磊, 程向明, 苏婕, 王建成, 李彬华, 张益恭, 冒蔚, 铁琼仙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