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大变形沥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
技术背景 弯曲蠕变速率是评价浙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浙青路面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弯曲蠕变测试系统则是测定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的核心设备。当前测定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的设备仅能对小梁跨中挠度或弯拉应变较小的浙青混合料进行测定,无法完成高黏弹性浙青混合料的大弯曲蠕变试验。高黏弹性浙青混合料蠕变试验时具有小梁跨中挠度或弯拉应变大和黏弹性强等特点,目前的测定设备不利于深入研究分析某些高黏弹性浙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现在高黏弹性能的浙青混合料已经应用我国的很多领域,特别在我国的道路工程领域应用广泛。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套测定高黏弹性浙青混合料的大弯曲蠕变试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对高黏弹性浙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进行有效测定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它包括支架、支座、传力杆、配重、检测装置、横压梁、钢片和环境箱,支架设置在环境箱上,支座固定在环境箱中,浙青混合料试件设置在支座上,横压梁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支架上,配重设置在横压梁的另一端,传力杆设置在横压梁上,传力杆的底端固定有钢片,钢片与浙青混合料试件接触,检测装置与传力杆的顶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力杆与所述浙青混合料试件垂直。进一步地,所述传力杆、检测装置和浙青混合料试件的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进一步地,所述支座的高度大于所述浙青混合料试件的挠度。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夹具,检测装置夹具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检测装置固定在检测装置夹具上。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为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通过数据传输线路与计算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滑动设置于横压梁的端部,横压梁上设置有刻度。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放置于横压梁的端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I.支座的高度大于浙青混合料试件的挠度,支座提供足够的高度满足大变形浙青混合料的弯曲挠度,适合用于测量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2.配重设置在环境箱的外部,方便加载,而且不会浸入液体中,避免了因配重产生浮力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3.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I-支架,2-铰接接头,3-支座装置,4-支座,5-传力杆,6-配重,7-检测装置,8-检测装置夹具,9-数据传输线路,10-螺栓,11-横压梁,12-连接装置,13-浙青混合料试件,14-钢片,15-环境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实施例I :如图I所示,一种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它包括支架I、支座装置3、支座4、传力杆5、配重6、检测装置7、数据传输线路9、横压梁11、钢片14和环境箱15,检测装置7为百分表,支架I设置在环境箱15上,支座4固定在支座装置3中,浙青混合料试件13设置在支座4上,支座装置3设置于环境箱15中,横压梁11的一端安装在支架I上,配重6放置在横压梁11的另一端,传力杆5设置在横压梁11上,传力杆5的底端固定有钢片14,钢片14与浙青混合料试件13接触,百分表的触头与传力杆5的顶端接触,百分表通过数据传输线路9与计算机连接。上述传力杆5与上述浙青混合料试件13垂直。上述传力杆5、百分表和浙青混合料试件13的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上述支座4的高度大于上述浙青混合料试件13的挠度。上述横压梁11通过铰接接头2安装在上述支架I上,上述传力杆5通过螺栓10固定在上述横压梁11上,上述支座4铆接于支座装置3上。上述测量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夹具8,检测装置夹具8焊接在上述支架I上,上述百分表固定在检测装置夹具8上。上述支架I通过连接装置12固定在上述环境箱15上。传力杆5和横压梁11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能在承受较大力的的情况下保持自身不会变形。同时,考虑到传力杆5与横压梁11自身重力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为保证试验的准确性,使用轻质材料加工传力杆5与横压梁11。配重6由于需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需选用不易生锈的材料制成。配重6被加工成不同质量的单体,以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数据的采集需要满足大变形浙青混合料试件13的弯曲蠕变试验要求,大变形浙青混合料试件13变形较大,所以需要有较大量程的百分表为试验提供保障,本实施例中采用最大量程为IOOmm的百分表。工作过程如下首先试验测得浙青混合料试件13的弯曲破坏荷载P,选定一个适宜的弯曲荷载值(通常为O. 2P或O. 4P)进行弯曲蠕变试验,之后通过杠杆原理计算出要实现这个力的情况下加载的配重6所需要的质量,将环境箱15内的试验液温度调节到指定温度,在试验液中放入浙青混合料试件13,保温一定时间后开始试验。将配重6加载至横压梁11的自由端,使试验自动进行,计算机通过百分表采集浙青混合料试件13的弯曲挠度数据,试验结束后根据所得数据获得弯曲蠕变速率。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7为位移传感器,传力杆5的顶端伸入位移传感器的测量 孔中,通过传力杆5在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孔中的移动测得浙青混合料试件13的弯曲挠度数据。配重6滑动设置于横压梁11上,横压梁11上设置有刻度,通过配重6在横压梁上的滑动,通过改变作用在浙青混合料试件13上的力矩大小,不必频繁更换配重6,使用更加方便。本实施例的其它技术条件与实施例I相同。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I)、支座(4)、传力杆(5)、配重(6)、检测装置(7)、横压梁(11)、钢片(14)和环境箱(15),支架(I)设置在环境箱(15)上,支座(4)固定在环境箱(15)中,浙青混合料试件(13)设置在支座(4)上,横压梁(11)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支架(I)上,配重(6)设置在横压梁(11)的另一端,传力杆(5)设置在横压梁(11)上,传力杆(5)的底端固定有钢片(14),钢片(14)与浙青混合料试件(13)接触,检测装置(7)与传力杆(5)的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5)与所述浙青混合料试件(13)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5)、检测装置(7)和浙青混合料试件(13)的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的高度大于所述浙青混合料试件(13)的挠度。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夹具(8 ),检测装置夹具(8 )固定在所述支架(I)上,所述检测装置(7)固定在检测装置夹具(8)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7)为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7)通过数据传输线路(9)与计算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7所述的一种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6)滑动设置于横压梁(11)的端部,横压梁(11)上设置有刻度。
9.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7所述的一种大变形浙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6)放置于横压梁(11)的端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变形沥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测量装置,支架(1)设置在环境箱(15)上,支座(4)固定在环境箱(15)中,沥青混合料试件(13)设置在支座(4)上,横压梁(11)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支架(1)上,配重(6)设置在横压梁(11)的另一端,传力杆(5)设置在横压梁(11)上,传力杆(5)的底端固定有钢片(14),钢片(14)与沥青混合料试件(13)接触,检测装置(7)与传力杆(5)的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适合用于测量大变形沥青混合料弯曲蠕变速率,且测量结果准确,结果简单,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G01N3/20GK202793937SQ20122052566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艾长发, 阳恩慧, 邱延峻, 周正峰, 杨涛, 蒋鑫 申请人:艾长发, 西南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