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测试 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触电阻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测试断路器、隔离开关接触电阻所使用的高空测试杆的结构为杆头设置有可以挂接的卡子,在卡子上挂接电流引线和电压引线。由于电流引线和电压引线,特别是电流引线比较长并且质量重,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尤其在风力比较大的情况下,由于引线不规则漂浮在测试杆外部,因此很容易发生引线漂移状况,这样有可能使引线挂到设备上甚至发生与带电设备距离不够等容易引发不安全事故的情况;同时由于测试杆的长度固定,因此对于不同高度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测试需要更换不同的测试杆,容易引起相对较大的测试误差,给高空测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避免因引线不规则漂浮在测试杆外部而容易发生引线漂移状况,从而引发不安全事故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节测试杆及一挂卡杆头;所述测试杆为中空杆状结构;一电流引线固定并贯穿于所述测试杆内部;一电压引线的两端分别设于该测试杆的两端,所述挂卡杆头设置于所述电流引线的顶端;所述电流引线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够对应配合的连接结构。上述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中,所述挂卡杆头,包括连接杆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的挂卡;所述挂卡还包括电流接线端和电压接线端;所述电压接线端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绝缘块;所述电流引线、连接杆及电流接线端导通连接;所述电压引线与所述电压接线端导通连接。上述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中,所述测试杆底部外表面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电流引线及电压引线导通连接的电流接线柱及电压接线柱。上述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电压引线贯穿于所述测试杆内,所述电流引线与电压引线之间设有绝缘隔层。上述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电压引线固定于所述测试杆外。 上述接触电阻测试装置,还包括多节所述测试杆,且每一后续所述测试杆的电流引线的顶端与前一所述测试杆的电流引线的底端配合固定连接;第一节所述测试杆的电流引线的顶端固定所述挂卡杆头;各节所述测试杆上的电压引线依序连接。上述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电流引线两端的连接结构为螺纹固定连接结构。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发明确实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将较为粗重的电流引线贯穿于测试装置内。借此,采用上述装置,不仅有效的避免因引线不规则漂浮在测试杆外部而容易发生引线漂移状况,且使用直径较大的电流引线,可满足大电流通过;同时可以任意设置多节测试杆,方便使用者测量和拆卸。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一种电阻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I :挂卡杆头11:电流接线端 12:电压接线端13:绝缘块14:连接杆2:测试杆21:电流引线 22:电压引线 23:电流接线柱24:电压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一节测试杆及一挂卡杆头;所述测试杆为中空杆状结构;一电流引线固定并贯穿于所述测试杆内部;一电压引线的两端分别设于该测试杆的两端,所述挂卡杆头设置于所述电流引线的顶端;所述电流引线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够对应配合的连接结构。使用电流引线置于杆内的接触电阻测试杆在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接触电阻进行测试时,可完全避免因引线不规则漂浮在测试杆外部而容易发生引线漂移状况,从而引发不安全事故的情况。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包括至少一节测试杆2及一挂卡杆头I ;所述测试杆2为中空杆状结构;一电流引线21固定并贯穿于所述测试杆2内部;一电压引线22的两端分别设于该测试杆2的两端,所述挂卡杆头I设置于所述电流引线21的顶端;所述电流引线21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够对应配合的连接结构;更进一步的,在实际测量使用时,可以根据被测对象高度的不同,选择合适个数的测试杆2,并根据电流引线21的两端设置能够对应配合的连接结构进行对接,将被测的线缆与挂卡杆头I接触,采用上述电流引线21内置于测试杆2的结构,完全避免了引线漂移的状况,且可方便多节测试杆2随意配合连接,方便高空测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挂卡杆头1,包括连接杆14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杆14上的挂卡;所述挂卡还包括电流接线端11和电压接线端12 ;所述电压接线端12与所述连接杆14之间设有绝缘块13 ;以防止电压引线22与电流引线21相接触,保持相互绝缘状态。所述电流引线21、连接杆14及电流接线端11导通连接;所述电压引线22与所述电压接线端12导通连接。[002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更进一步的,所述测试杆2底部外表面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电流引线21及电压引线22导通连接的电流接线柱23及电压接线柱24。更加便捷的通过各自设置的接线柱引出电压引线22及电流引线21,方便测量。当然,在电流接线柱23及电压接线柱24不使用的时候,也可以设有接线柱绝缘套,对其进行保护和绝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压引线22贯穿于所述测试杆2内,所述电流引线21与电压引线22之间设有绝缘隔层。将电压引线22与电流引线21同时设置于所述测试杆2内且相互绝缘,避免引线外露,不仅能以测试杆2作为保护套进一步地保护两种引线,而且可以更进一步地避免引线发生与带电设备接触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另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压引线22固定于所述测试杆2外。由于电压引线22较电流引线21相比,直径较�。虼丝芍苯又糜诓馐愿�2外,这样无需考虑设置其与电流引线21之间的绝缘隔层,降低制造成本,只需保证电压引线22本身与外界的绝缘即可;同时更可选用直径更大的电流引线21,满足大电流通过,且电压引线22外置,也方便使用者根据测试的不同需要,随时更换引线规格等。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更进一步的,根据现场测量高度的需要,该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包可以括有多节所述测试杆2,且每一后续所述测试杆2的电流引线21的顶端与前一所述测试杆2的电流引线21的底端配合固定连接;第一节所述测试杆2的电流引线21的顶端固定所述挂卡杆头I ;各节所述测试杆2上的电压引线22依序连接;可方便多节测试杆2随意配合连接,方便高空测量;多节测试杆2相连接,使电流引线21整体的刚度大大增强,更不容易在高空中随大风摇晃,更有效的避免了电流引线21与带电设备的意外触碰而发生安全事故。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流引线21两端的连接结构为螺纹固定连接结构;采用螺纹结构能够更紧密的连接引线,避免接触不良,并且便于拆卸。但本实用新型电流引线21两端的连接结构以及与所述挂卡杆头I的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只要能够连接稳固的同时使电流的导通不受影响即可。综上,使用电流引线21置于杆内的接触电阻测试杆2在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接触电阻进行测试时,可完全避免因引线不规则漂浮在测试杆2外部而容易发生引线漂移状况,从而引发不安全事故的情况。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ー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ー节测试杆及ー挂卡杆头; 所述测试杆为中空杆状结构;ー电流引线固定并贯穿于所述测试杆内部;ー电压引线的两端分别设于该测试杆的两端,所述挂卡杆头设置于所述电流引线的顶端;所述电流引线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够对应配合的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卡杆头,包括连接杆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的挂卡; 所述挂卡还包括电流接线端和电压接线端; 所述电压接线端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绝缘块; 所述电流引线、连接杆及电流接线端导通连接; 所述电压引线与所述电压接线端导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杆底部外表面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电流引线及电压引线导通连接的电流接线柱及电压接线柱。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引线贯穿于所述测试杆内,所述电流引线与电压引线之间设有绝缘隔层。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引线固定于所述测试杆外。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所述测试杆,且每一后续所述测试杆的电流引线的顶端与前一所述测试杆的电流引线的底端配合固定连接;第一节所述测试杆的电流引线的顶端固定所述挂卡杆头;各节所述测试杆上的电压引线依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引线两端的连接结构为螺纹固定连接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电阻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一节测试杆及一挂卡杆头;所述测试杆为中空杆状结构;一电流引线固定并贯穿于所述测试杆内部;一电压引线的两端分别设于该测试杆的两端,所述挂卡杆头设置于所述电流引线的顶端;所述电流引线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够对应配合的连接结构。借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完全避免使用过程中因引线不规则漂浮在测试杆2外部而容易发生引线漂移状况,从而引发不安全事故的情况。
文档编号G01R31/327GK202649414SQ20122017842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李卫兵 申请人: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