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装卸, 同时能够起到减震、防护功能,并且可纠正安装偏心度的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铁路机车、车辆动力学试验时,通常利用测力轮对轮轨间相互作用力进行 测量。在测量时需要将布置在旋转被检测部件(如车轮、车轴等)上面的电信号转接到固 定不动的信号电缆线上。而现有的方式是直接将集流环安装于机车车轮的轴端部,通过集 流环将旋转被试部件上的被测信号(电阻应变片信号)导出至不旋转的信号电缆线上,以 供给测量仪器分析、记录。集流环作为一种高精密、高价值的信号传输转接装置,由于在使 用时集流环的旋转芯轴与转动件连接并高速旋转,因此容易受到磨损。同时,由于铁路上集 流环的使用环境非常恶劣,集流环处在强烈的震动并容易受到外物击打以及雨水侵蚀的的 环境下工作,经常会造成集流环的损坏,这不仅缩短集流环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试验成本; 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科研试验的正常进行,使正常的试验过程中断而造成无法挽回的 损失。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装卸、便于检查维修,并且能够保护集流环免受震动、击打和 雨水侵袭的连接装置。目前,集流环直接安装在机车、车辆的轴端部,这样的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在使用时集流环直接安装在机车、车辆的轴端部,未经减震处理,集流环使 用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震动和冲击,造成集流环容易损坏;2、集流环无防护罩保护,容易受到道碴飞石的打击,而导致损坏;3、集流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受到风吹雨淋的侵蚀容易导致损坏;4、集流环不易拆装,试验停止时不能将集流环及时拆下,使得集流环仍然随车轮 轴转动,造成集流环的无效磨损,缩短了集流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装卸、减震效果好、具 有防护功能、便于检测的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包括固 定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具有中心安装孔的安装法兰;所述的转动组件包 括依次连接的具有通孔的空心轴、具有中心轴孔的中空的第一转动触点座以及与集流环相 连接的第二转动触点座,所述空心轴的通孔与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的中心轴孔相连通形成 一贯通的信号线通道,所述的空心轴能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法兰的中心安装孔内,所述 空心轴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能拆装地固定连接,所述空心轴的另一侧能与被测旋 转部件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转动触点座能拆装的与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且所述的第一转动触点座与所述的第二转动触点座通过导电片相互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电片包括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片和设在所述第二转动触点座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片,且所述第一导电片与对应设 置的所述第二导电片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空心轴包括呈中空的盘状轴座和由所述轴座向一侧延伸的 中空轴体,所述的轴座的另一侧形成与所述的第一转动触点座相对应的安装平面。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空心轴的一端与空心连接轴相连接,该空心连接轴能与被 测旋转部件的轴端中心位置的方孔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空心连接轴为空心弹性轴,所述的空心弹性轴包括依次 设置的接合部、中间弹性部和方轴部,所述的接合部与所述空心轴的连接端相连接,所述的 中间弹性部为螺旋弹簧体,所述方轴部与所述被测旋转部件的轴端中心位置的方孔配合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转动触点座呈圆台形,所述的第二转动触点座的一 端形成与圆台形的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相配合的内圆台状凹陷部,所述集流环固定在所述 第二转动触点座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导电片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的斜锥面上,所 述的第二导电片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触点座的凹陷部的斜锥面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安装法兰的中心安装孔中设有与所述空心轴相配合的轴 承,所述轴承与所述安装法兰之间设有橡胶减震套。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的安装法兰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 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法兰相连接,将所述的橡胶减震套及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安装法兰 内。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第二转动触点座和集流环的外部罩设 有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与所述的安装法兰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护罩由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构成,所述的第一罩体与所 述的安装法兰拆装地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能拆装地固定连接,且所述第 二罩体设置在所述集流环的外部。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的第一转动触点座与第二转动触 点座通过螺栓可拆装的连接在一起,在第二转动触点座的一端安装集流环,这样在机车、车 辆的旋转部件处于非测试状态时,则可以方便地通过手动卸下螺栓,使得第二转动触点座 与第一转动触点座分离,从而将集流环拆离本实用新型集流环连接装置,与被检测的旋转 部件分离,从而避免了集流环在非试验过程中的无效磨耗,延长了集流环的使用寿命;在需 要采集被测旋转部件的数据时,集流环端部的第二转动触点座与第一转动触点座由螺栓连 接,通过集流环端部的第二转动触点座与第一转动触点座的导电片电连接,将旋转部件的 信号线的电信号传递至集流环的信号线上,实现集流环的安装。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拆装 的特点,在处于非试验状态时,集流环可及时地从集流环连接装置上拆卸下来,避免对集流 环无效磨耗,延长了集流环的使用寿命,确保在科学试验过程中,集流环工作状态始终保持 稳定,可靠实现电信号的转送,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动触点座呈圆台形,而所述的第二转动触点座呈圆环形, 且所述的第二转动触点座的一端形成与圆台形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相配合的内圆台状凹 陷部,这样使得第一转动触点座与第二转动触点座的接触面为斜面,既增加了第一转动触点座与第二转动触点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电信号的转送,又使得第一转动触点座与第二 转动触点座接合更加牢固可靠。3、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轴承与安装法兰之间设有橡胶减震套,橡胶减震套能够吸收 由于空心轴震动而传递给轴承的能量,具有减震的功效。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罩,使得第一转动触点座、第二转动触点座和集流环 封闭在防护罩内,避免集流环、第一转动触点座、第二转动触点座受到外物的击打和雨水的 侵蚀,起到防护的作用。并且,防护罩由能拆装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构成,且所述第二罩 体设置在所述集流环的外部。既便于集流环的快速拆装,又能够方便快速地将第二罩体与 第一罩体相拆离,实现对集流环的快速检查检修的功效。5、本实用新型的空心轴与机车车轴之间通过空心弹性轴相连接,而空心弹性轴的 中间弹性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弯曲,因此能够起到调整空心轴与机车车轴之间不同轴 的作用。6、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法兰与机车底盘之间采用内六角螺栓相连接,既使得安装法 兰与机车底盘之间牢固连接,又能保证安装法兰与防护罩之间的安装平面保持平整,有利 于提高安装法兰与防护罩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心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动触点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转动触点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空心弹性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组件;11-安装法兰;111-中心安装孔;112-安装槽;12-轴承;13-橡胶 减震套;14-固定夹板;15-防护罩;151-第一罩体;152-第二罩体;153-固定电缆导出孔; 2_转动组件;21-空心轴;211-轴座;212-轴体;213-空心轴的通孔;214-连接端;215-安 装平面;22-第一转动触点座;221-中心轴孔;23-第二转动触点座;231-凹陷部;232-盲 孔;233-中心轴孔;24-信号线通道;25-第一螺栓;26-第二螺栓;27-第三螺栓;28-第 一导电片;29-第二导电片;3-集流环;4-紧定螺钉;6-集流环线夹;7-固定信号线电缆; 8-空心连接轴;81-接合部;82-中间弹性部;83-方轴部;84-通孔;9-内六角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8]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转动组件,其中固定组 件用于定位和支撑所述的转动组件,转动组件连接集流环的转动芯轴与被测旋转部件,且 通过转动组件中的第一转动触点座和第二转动触点座将旋转部件的信号线的电信号转送 至集流环中,再通过集流环将电信号转接到集流环的固定信号电缆线上,以供试验仪器记 录和分析。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的第一转动触点座和第二转动触 点为能拆装的连接,并且第二转动触点座与集流环固定连接,这样将第一转动触点座和第 二转动触点相拆离,集流环也随第二转动触点拆离下来。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野外使用过程 中需要经常拆装集流环,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可拆装的结构便于集流环的拆装,避免了 集流环在非试验过程中的无效磨耗,延长了集流环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 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包括固定组件1和转动组件 2,所述的固定组件1包括具有中心安装孔111的安装法兰11,该安装法兰11用于与机车底 盘(未示出)相连接,并且中心安装孔111用于安装所述的转动组件2。所述的转动组件2 包括依次连接的空心轴21、中空的第一转动触点座22以及与所述集流环3的旋转芯轴相连 接的第二转动触点座23,该空心轴21具有通孔213,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22具有中心轴孔 221,该通孔213与该中心轴孔221相连通形成一贯通的信号线通道24,用以旋转部件上连 接的信号线电缆导引至所述的第一转动触点座22处。该空心轴21能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 装法兰11的中心安装孔111内,所述空心轴2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22能拆装地 固定连接,所述空心轴21的另一侧能与被测旋转部件轴端中心位置的方孔(未示出)相连 接,被测旋转部件驱动空心轴21转动。所述的第二转动触点座23能拆装的与所述第一转 动触点座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转动触点座22与所述的第二转动触点座23通过 导电片相互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触点座22与第二转动触点座23通过螺栓27(即第三螺 栓27)相连接。其中,螺栓27在第二转动触点座23端面沿周向均勻设有3个,也可以根据 需要设置更多个螺栓27,以保证第二转动触点座23能够与第一转动触点座22的连接牢固 可靠。在本实用新型中也不仅限于此,还可以采用紧定螺钉或其它公知的能拆装的连接方 式,只要能够保证第一转动触点座22与第二转动触点座23连接牢固且便于拆装。另外,螺 栓27也可以依次穿设于第二转动触点座23、第一转动触点座22和空心轴21,这样螺栓27 将第二转动触点座23、第一转动触点座22和空心轴2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转动触点座22与所述的第二转动触点座23相对应 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电片28和第二导电片29,且所述第一导电片28与对应设置的 所述第二导电片29电连接。即在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22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导电片28 ; 而在第二转动触点座23的对应于第一导电片28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导电片29。所述第一 导电片28与所述第二导电片29能够相互接触并形成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根 据实际工况,在第一转动触点座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导电片,并在第二转动触点座上对 应于各第一导电片设置一个以上的第二导电片。其中,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动触点座22 端面与第二转动触点座23的端面相接合,或者第一转动触点座22的一端周面嵌合在第二 转动触点座23中,将第一转动触点座22与第二转动触点座23上相接合。但也不限于此,只要保证第一转动触点座22与第二转动触点座23能够对应接合,且第一导电片28与第二 导电片29电连接。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动触点座 的结构示意图和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转动触点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第 一转动触点座22呈圆台形,所述的第二转动触点座23的一端形成与圆台形的所述第一转 动触点座22相配合的内圆台状凹陷部231,所述集流环3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触点座23的 另一端,且所述的第二转动触点座23具有贯通的中心轴孔233,用于集流环3的旋转芯轴上 的信号线导引至第二转动触点座23中。所述的第一导电片28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紧定螺 钉固定在圆台形的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22的倾斜面上,所述的第二导电片29固定在呈内 圆台状的所述第二转动触点座23的凹陷部的倾斜面上,为了使所述第二导电片29在装拆 过程中不易脱落,保证与第二动触点座23的连接牢固,将第二导电片29的一端弯折并伸入 在所述第二转动触点座23的内凹的斜面上开设有盲孔中,另一端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第 二转动触点座23上。在安装时,圆台形的第一转动触点座22的一侧面(即截面直径较大 的端面)通过第一螺栓25与空心轴21的轴座211相连接;而第一转动触点座22的另一侧 面(即截面直径较小的端面)与第二转动触点座23的凹陷部231的表面相配合,并通过第 三螺栓27相连接。由于第一转动触点座22与第二转动触点座23相对应的表面为斜面,故 第一导电片28与第二导电片29的接触面为斜面,这样既增加了第一转动触点座与第二转 动触点座的接触面积,又使得第一转动触点座与第二转动触点座接合更加牢固,有利于电 信号的可靠转送。进一步的,请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心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空 心轴21包括呈中空的盘状的轴座211和由所述轴座211向一侧延伸的中空轴体212,轴体 212能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法兰11的中心安装孔111中,轴座211的另一侧形成与一安 装平面215,该安装平面215与所述的第一转动触点座22通过第一螺栓25相连接。并且, 空心轴21具有一贯穿所述轴体212和轴座211的通孔213。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安装法兰11的中心安装孔111中设有与所述空心轴21相配 合的轴承12,该轴承12用于承载空心轴21。在所述轴承12与所述安装法兰11之间设有 橡胶减震套13。当空心轴21随机车车轴转动时,空心轴21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并带动轴 承12 —起震动,而橡胶减震套13能够吸收空心轴21震动所产生的能量,起到了减震的功 效。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中心安装孔111两侧的安装法兰11上分别开设有 安装槽112,安装槽112与中心安装孔111相连通,且两安装槽112的直径大于中心安装孔 111的直径。请一并参见图1,在两安装槽112中分别容置有与该安装槽112形状相匹配的 固定夹板14,所述固定夹板14之间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法兰11相连接,将轴承12和橡胶 减震套13固定在安装法兰11内,起到固定轴承12和橡胶减震套13的功效。在本实用新 型中,固定夹板14也不限于设置在安装法兰11的安装槽112中,安装法兰11也可以仅开 设中心安装孔111,而固定夹板14只要能够止挡轴承12和橡胶减震套13从中心安装孔脱 落即可。并且,两固定夹板14分别具有与所述中心安装孔111对应的中心孔,以保证空心 轴21能够贯穿于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22、第二转动触点 座23和集流环3的外部罩设有防护罩15,所述的防护罩15与所述的安装法兰11通过第四螺栓16相连接,防护罩15起到对集流环3的防护作用。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15由第一罩体151和第二罩体152构成,所述第一罩体151 与所述的安装法兰11通过第四螺栓16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罩体151与第二罩体152通过 第五螺栓17相连接,且所述第二罩体152设置在所述集流环3的外部,既便于集流环的快 速拆装,又能够方便快速地将第二罩体与第一罩体相拆离,实现对集流环的快速检查检修 的功效。然而,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通过螺栓连接第一罩体151和第二罩体152,还可以 采用销轴、紧定螺钉或其它公知的能拆装的连接方式,只要能够便于第一罩体151与第二 罩体152的拆装,以满足对集流环的快速拆装及检查和检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集流环3上设有集流环线夹6,通过该集流环线夹6夹持固 定信号线电缆7,通过固定信号线电缆7将电信号传递给试验仪器。在所述的防护罩15上 开设有固定电缆导出孔153,使得固定信号线电缆7能够从防护罩15中导出,并与试验仪器 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安装法兰11上设置内六角螺栓9,该内 六角螺栓9的螺帽内置于安装法兰11的安装孔中,而内六角螺栓9的螺杆延伸出安装孔, 并向所述空心轴21的连接端20 —侧凸伸,以便于与机车的底盘相连接。而由于安装法兰 11采用内六角螺栓与机车的底盘相连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连接的可靠性,而且使得安装 法兰11与防护罩15的安装表面保持平整,使得防护罩15与安装法兰11的连接更为牢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是机车或车辆的旋转部件(如车轴等)带动穿设在 安装法兰11的中心安装孔111中的空心轴21旋转,由于空心轴21、第一转动触点座22、第 二转动触点座23通过螺栓固定成一体,故第一转动触点座22、第二转动触点座23随空心轴 21 一起旋转,而第二转动触点座23设置在集流环3的旋转芯轴的一端,这样集流环3的旋 转芯轴能够随第二转动触点座23 —起转动。旋转部件上的信号线与旋转芯轴上的信号线 通过第一转动触点座22上的第一导电片28和第二转动触点座23上的第二导电片29电连 接,即设置于信号线通道24中的信号线的端头通过第一转动触点座22与第二转动触点座 23之间的间隙延伸至第一导电片28,并焊接在第一导电片28上;而集流环3的旋转芯轴上 的信号线由集流环3内部伸出,并焊接在位于集流环3 —侧的第二导电片29上。由于第一 转动触点座22与第二转动触点座23通过螺栓27固定连接,第一导电片28与第二导电片 29形成电连接,采集到的旋转部件的电信号由信号线通过第一导电片28与第二导电片29 传送至集流环3处理后,电信号由集流环3的固定信号线电缆7导出,以供试验仪器记录及 分析。在安装时,先将第一转动触点座22固定在集流环的一端,再将第一转动触点座22 与第二转动触点座23对位设置并通过螺栓27固定连接,使得集流环3安装在本实用新型 的集流环连接装置的一侧。在第一转动触点座、第二转动触点座和集流环的外侧安装防护 罩,防护罩与安装法兰通过螺栓连接,避免集流环、第一转动触点座、第二转动触点座受到 外物的击打和雨水的侵蚀,起到防护的作用。并且,防护罩由螺栓连接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 体构成,且所述第二罩体设置在所述集流环的外部。在需要对集流环检查或检修,只需旋开 第二罩体与第一罩体连接的螺栓,将第二罩体拆下,即可对集流环进行检查或检修,实现了 快速检查检修的功效。在非试验状态时,只需旋开第二罩体与第一罩体连接的螺栓,将防护 罩从安装法兰上拆下,然后再将第二转动触点座与第一转动触点座分离,第二转动触点座可连同集流环一起拆下,从而实现了集流环的方便拆装。实施例二请参见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空心轴21的连接端214 (即轴体212的端部)连接有空心连接轴8,所述的空心连接轴8 与被测旋转部件的轴心部位采用公知的方法进行连接,被测旋转部件通过空心连接轴8驱 动空心轴21转动。这样,由于在被测旋转部件与空心轴21之间加装空心连接轴8,而空心 连接轴8在转动时能够承受较大的扭矩,避免较大的扭矩直接作用于空心轴21而对其造成 的损害,延长了部件的使用寿命。另外,空心连接轴8设有通孔84,该通孔84与所述信号线 通道24相连通,用于将旋转部件上的信号线导引至第一转动触点座22处。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三请参见图7和图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空心弹性轴的结构示意 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的空心弹性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的空心连接轴8为空 心弹性轴8。所述的空心弹性轴8包括横向依次排布的接合部81、中间弹性部82和方轴部 83,所述的接合部81与所述空心轴21的连接端214紧固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选用紧定螺 钉相连接,但也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螺纹旋接,只要能够使空心弹性轴8与空 心轴21连接牢固可靠,避免在空心弹性轴8与空心轴21旋转时发生脱离的现象。所述的 中间弹性部82为螺旋弹簧体,且所述方轴部83与所述被测旋转部件(如机车或车辆的车 轴轴端中心位置的方孔)相配合。在装配时,由于机车车轴通过空心弹性轴8与空心轴21 相连接,机车或车辆的车轴与空心轴21之间容易产生一定的不同轴度,而由于中间弹性部 82为螺旋弹簧体,中间弹性部82能够产生一定的弯曲,因此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对机车或车 辆车轴与空心轴21的不同轴现象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空心轴21能够随机车车轴顺畅旋 转,从而避免空心轴21在旋转过程中因不同心而导至受力损坏。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 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具有中心安装孔的安装法兰;所述的转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具有通孔的空心轴、具有中心轴孔的中空的第一转动触点座以及与集流环相连接的第二转动触点座,所述空心轴的通孔与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的中心轴孔相连通形成一贯通的信号线通道,所述的空心轴能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法兰的中心安装孔内,所述空心轴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能拆装地固定连接,所述空心轴的另一侧能与被测旋转部件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转动触点座能拆装的与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的第一转动触点座与所述的第二转动触点座通过导电片相互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片 包括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片和设在所述第二转动触点座上的 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片,且所述第一导电片与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导电片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 包括呈中空的盘状轴座和由所述轴座向一侧延伸的中空轴体,所述的轴座的另一侧形成与 所述的第一转动触点座相对应的安装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 的一端与空心连接轴相连接,该空心连接轴能与被测旋转部件的轴端中心位置的方孔相连 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连 接轴为空心弹性轴,所述的空心弹性轴包括依次设置的接合部、中间弹性部和方轴部,所述 的接合部与所述空心轴的连接端相连接,所述的中间弹性部为螺旋弹簧体,所述方轴部与 所述被测旋转部件的轴端中心位置的方孔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 动触点座呈圆台形,所述的第二转动触点座的一端形成与圆台形的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相 配合的内圆台状凹陷部,所述集流环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触点座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导 电片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的斜锥面上,所述的第二导电片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触点 座的凹陷部的斜锥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 法兰的中心安装孔中设有与所述空心轴相配合的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安装法兰之间设有 橡胶减震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安装 法兰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法兰相连接,将所述 的橡胶减震套及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安装法兰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 转动触点座、第二转动触点座和集流环的外部罩设有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与所述的安装 法兰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由 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构成,所述的第一罩体与所述的安装法兰拆装地固定连接,所述的第 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能拆装地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罩体设置在所述集流环的外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转动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具有中心安装孔的安装法兰;转动组件包括具有通孔的空心轴、具有中心轴孔的中空的第一转动触点座以及与集流环相连接的第二转动触点座,空心轴的通孔与第一转动触点座的中心轴孔相连通形成一贯通的信号线通道,空心轴能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法兰的中心安装孔内,空心轴的一侧与第一转动触点座能拆装地固定连接,空心轴的另一侧能与被测旋转部件相连接,第二转动触点座能拆装的与所述第一转动触点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转动触点座与第二转动触点座通过导电片相互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快速装卸、减震效果好、防护功能强、便于快速检查和维修等优点。
文档编号G01L5/00GK201601370SQ20102916603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5日
发明者储高峰, 李谷, 祖宏林, 章润鸿, 胡爱全, 赵永智 申请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