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体固结强度试验加载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为车体钢结构车下滑槽施加垂向载荷的加载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专业实验室对车下滑槽施加垂向载荷采用加载方式为使用可控的气液加载器加载,其一端通过安装座与地面相连,另一端通过安装座与滑槽相连,这样需做如下工作I、更改地基,保证安装座安装在地面上,费用较高,周期较长。2、购置可控的气液加载器,费用较高。 但在普通轨道上对车下滑槽施加垂向载荷,车下仅有轨道,空间小、无法直接加载,且设备较重,最重约7. 5吨,根据EN12663标准,设备需承受垂向I. 92g加速度,最大单个吊装点受力达到16600N,载荷大,故需要设计合适工装满足加载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合适的车体车下滑槽施加垂向载荷工装,满足在普通轨道上加载,且工装强度和刚度满足加载需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固结强度试验加载工装,其特征在于套丝圆钢拉杆、工字型钢和槽钢组成与轨道相连的固定结构,套丝拉杆、槽钢组成与滑槽处安装座相连的固定结构;两个固定结构通过槽钢上圆孔连接组成整体工装并保持相对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工字型钢和槽钢保证工装垂向方向刚度;套丝圆钢拉杆保证垂向方向强度;工字型钢、槽钢与套丝圆钢拉杆组成固定结构保证工装垂向方向刚度和强度;两个固定结构之间通过槽钢上的圆孔连接并保持相对运动;当加载器(如普通液压千斤顶)加载时,加载器上部作用在与轨道相连的固定结构上,加载器下部将反作用力施加在与滑槽处安装座相连的固定结构上,实现加载功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I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工字横梁10放置钢轨11中间,然后与套丝圆钢拉杆2、9和槽钢横梁8通过螺母连接;套丝圆钢拉杆I和套丝圆钢拉杆7先通过槽钢横梁8上的圆孔,然后与槽钢横梁6和槽钢横梁3通过螺母连接;槽钢横梁6上的中心圆孔用于安装连接滑槽4的吊装座5,加载器位置12用于放置加载设备(如普通液压千斤顶等)。
权利要求1.一种车体固结强度试验加载エ装,其特征在于套丝圆钢拉杆、エ字型钢和槽钢组成与轨道相连的固定结构,套丝拉杆、槽钢组成与滑槽处安装座相连的固定结构;两个固定结构通过槽钢上圆孔连接组成整体エ装并保持相对运动。
专利摘要一种车体固结强度试验加载工装,其特征在于套丝圆钢拉杆、工字型钢和槽钢组成与轨道相连的固定结构,套丝拉杆、槽钢组成与滑槽处安装座相连的固定结构;两个固定结构通过槽钢上圆孔连接组成整体工装并保持相对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工字型钢和槽钢保证工装垂向方向刚度;套丝圆钢拉杆保证垂向方向强度;工字型钢、槽钢与套丝圆钢拉杆组成固定结构保证工装垂向方向刚度和强度;两个固定结构之间通过槽钢上的圆孔连接并保持相对运动;当加载器(如普通液压千斤顶)加载时,加载器上部作用在与轨道相连的固定结构上,加载器下部将反作用力施加在与滑槽处安装座相连的固定结构上,实现加载功能。
文档编号G01M17/08GK202614538SQ2012200161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王成强 申请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