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竹节纱外观参数的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节纱外观参数的一种计算机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竹节纱是花色纱线的一种,用竹节纱织成的织物布面具有立体效应,广泛应用于牛仔布、高档内衣和装饰用品等领域。竹节纱的竹节长度,竹节间距和竹节倍率是三个主要的工艺参数,决定着竹节纱所织成织物的外观。目前国内对竹节纱外观参数的检测,都是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存在着测量精度不高,费时费力的弊端,因此迫切需要发明一种快速有效地检测竹节纱外观参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采用平行板电容把通过其间的竹节纱的粗细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经模数转换输入到计算机进行分析。由于检测设备和精度以及外界干扰,所采集到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噪声,因此必须对采集到的信号先进行滤波处理,滤去高频噪声,提高竹节纱外观参数的识别精度。在确定竹节纱基纱号数时,采用排序分组的方法,找出组中值从而确定基纱号数。 采用一阶差分的方法确定采集信号局部最大值。竹节和基纱分界点的确定是通过统计上升累计和下降累计的代数和来确定的,通过计算竹节右分界点和左分界点之间的差值并和设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排除基纱上的噪声峰值和竹节上的双峰。
图1为本发明平行板电容采集到的竹节纱信号。图2为竹节和基纱分界点的确定图。图3为竹节纱外观参数检测系统流程图。图4为竹节长度和竹节间距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采用的USTER TEST I型检测头的平行板电容器将纱线线密度的非电量信号转换为电量信号,平板电容的宽度是采用8mm,竹节纱通过平行极板的速度是50米/分钟,采用64位采集卡采样,采样频率为900HZ。经A/D转换后送入计算机,变成离散信号,经过一阶差分法寻找局部峰值和累计上升和累计下降法确定竹节和基纱的分界点,得出竹节纱的竹节长度、竹节间距和竹节倍率等参数,把相邻竹节长度和竹节间距看着一对组合,在二维平面上用竖线表示,竹节和竹节间距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把所有的组合图示后,通过观察可确定竹节纱的花型循环,如附图所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出竹节纱的波谱图,并和前面得到的外观参数结合起来分析竹节纱的循环规律,模拟出竹节纱的外观图以及方波图,可以更直观地显示竹节纱的各项外观参数。
权利要求
1.竹节纱以一定的速度通过平行板电容式传感器把竹节纱一定片段内的不同粗细转换成平行极板电容量的变化,再进一步转换成电压量的变化,经数据采集卡进行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变为离散的时间序列信号,如附图1所示。对离散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确定竹节长度、竹节间距和竹节倍率,如附图2所示,从而确定竹节纱的外观几何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节纱外观参数信号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1)竹节纱经罗拉牵引后以50米/分钟的速度通过宽度为8mm的平行极板电容,采用32位以上的采集卡,采样频率为900HZ。(2)为了消除随机噪声信号,输出的电压信号要先经过低通滤波和放大,以便于随后的信号处理,如附图3所示。
3.根据权利1所述的竹节纱外观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1)对输入计算机的离散序列信号进行排序、分组,找出组中值从而确定竹节纱的基纱直径。( 对输入计算机的离散时间序列信号进行局部寻优,同时结合一阶差分法找出局部最大值,对于在竹节间距处出现的假峰或竹节上的双峰被误判的情况,可在确定竹节左右分界点时予以消除。(3)竹节和基纱分界点的确定是通过统计上升累计和下降累计的代数和来确定的,通过计算竹节右分界点和左分界点之间的差值并和设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排除基纱上的噪声峰值和竹节上的双峰。
4.根据权利1所述的竹节纱花型循环规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把相邻竹节长度和竹节间距看着一对组合,在二维平面上用竖线表示,竹节和竹节间距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把所有的组合图示后,通过观察可确定竹节纱的花型循环,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竹节纱外观参数识别的精确方法,采用电容式传感器把竹节纱线密度的差异引起的电容变化转变为输出电压的连续变化,经模数转换后送入计算机转换成离散的时间序列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程序确定竹节长度、竹节间距和竹节倍率,从而进一步确定竹节纱的花型循环规律,在竹节纱的仿制和生产控制过程中,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G01B7/02GK102506682SQ20111028913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7日
发明者徐伯俊, 练军 申请人: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