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消除溶血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除溶血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血液标本所导致的溶血干扰为临床生化检测中较为常见的干扰现象,尤其是在婴幼儿的生化检测标本中较为常见。溶血标本严重干扰了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常常要求临床重新抽血复査,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自身血液的浪费,而且还增加了检测的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理论依据是溶血中主要的干扰物质为红细胞被破坏后释放出的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抗体和血红蛋白之间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生成免疫复合物附着于用血红蛋白抗体包被的聚苯乙烯颗粒上,通过离心将其沉淀分离,达到消除溶血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除溶血的装置,它能够把血液标本中的溶血现象消除,避免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抽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玻璃瓶内设有消除溶血颗粒,瓶口设有塞堵。、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免除患者尤其是儿童重复抽血时的疼痛,而且不浪费患者的血液及检测所使用的试剂。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玻璃瓶l、消除溶血颗粒2、塞堵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由附图可知,在玻璃瓶l内装有少许消除溶血颗粒2、瓶口设有塞堵3。消除溶血颗粒2是由血红蛋白抗体包被聚苯乙烯形成的,其方法是首先把聚苯乙烯颗粒放入血红蛋白抗体磷酸盐饱和液中,37'C恒温孵浴24小时,然后将其捞出备用。本实用新型的塞堵3是由橡胶制作的,并制作成锥体形状。使用本实用新型,将溶血的血清或血浆标本加入该装置内均匀颠倒混匀多次,然后放入37'C恒温水浴箱中孵浴15分钟,取出后采用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溶血可被消除。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可以通过如下的对照实验来证明采用配比对照的方法,选取正常健康体检人员40人,抽取空腹静脉血5ml,抽血顺利,均无溶血现象的发生,将血液分成两份,一份2.5ml正常处理,一份2.5ral放入冰箱,人工制造溶血标本,分别测定正常处理标本及溶血标本的生化结果,然后将溶血标本加入本实用新型中处理,检测处理后的标本,观察本装置的处理效果。表l溶血标本处理前后与正常4际本生化项目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注与非溶血标本比较,*p>0.05,众p〈0.05;与溶血标本相比较,#p<0.05从上表可以看出,溶血标本严重影响肝功、血脂、心肌酶等生化检测结果,尤其是对一些酶类的检测,经该装置处理后,生化结果得到很好的改善。以上实验结果通过SPSSForwindows统计学软件处理,发现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本的生化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后的溶血标本生化结果和溶血标本比较,两者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处理后的溶血标本的生化结果同未溶血标本比较,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经该装置处理的溶血标本,其生化结果与非溶血标本之间无显著区别,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处理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消除溶血现象后的血液标本是可以作为检测标本检测的。权利要求1、一种消除溶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玻璃瓶(1)内设有消除溶血颗粒(2),瓶口设有塞堵(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溶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消除溶血颗粒(2)是由血红蛋白抗体包被聚苯乙烯颗粒而成的。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除溶血的装置,旨在提供一种避免患者重复抽血的消除溶血的装置,它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玻璃瓶内设有消除溶血颗粒,瓶口设有塞堵。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医院化验对溶血标本的处理。文档编号G01N1/34GK201188072SQ20082011198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申请日期2008年5月4日优先权日2008年5月4日发明者赵艳丽,黄友敏申请人:黄友敏;赵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