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包括托杆支架、托杆、引导管、集雨盘与集量筒。所述托杆通过托杆支架水平设置;托杆两端各竖直设置一个漏斗状集雨盘;两个集雨盘的收缩口各与一根倾斜设置的引导管的进水端连通,两根引导管的出水端分别位于一个集量筒筒口内。由此,将使两个集雨盘中的一个位于林冠下方区域,另一个位于林冠外部空旷区域,实现林冠遮挡条件下与空旷无遮挡条件下同时同境的雨量采集;通过两个集量筒中水量体积的比对,可精准得出林冠截留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可实现两种集雨条件下降雨量值的同期采集,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
【专利说明】—种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森林生态监测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树冠截留雨量的量测装置。【背景技术】
[0002]森林培育及生态景观恢复重建中,林冠截留降水是非常重要的水文现象,一直受到森林水文学的关注和研究。根据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数据,在郁闭度比较大的森林中,林冠对降雨的截留量可达10?20%,而林冠的年截留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频次有关,总量可达年降水量15?45%。一方面,这部分降雨将在蒸发中消耗掉,大大的减少了地面的实际雨量和林地土壤水分的有效补充,是雨水资源的一种无益损失,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减少林冠截留量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另一方面,在一些山洪易发区和水土流失多发林区,由于林冠截留的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降雨强度,减缓降雨的径流形成过程,减小地面径流量,对于滞蓄洪水和弱化雨洪冲刷地表土壤产生积极影响。
[0003]对此,在实际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准确的量测林冠下降雨量的大�。蛘吒萘止谕馇蚪涤炅看笮±赐扑懔止谙碌慕涤炅浚坎夤痰ヒ唬髯远懒ⅲ率构鄄馐萁衔致裕俏薹ㄗ龅揭淮谓涤甑耐诠鄄夂捅榷�。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林冠遮挡条件下与空旷无遮挡条件下同时同境的雨量采集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杆支架、托杆、引导管、集雨盘与集量筒。
[0006]所述托杆通过托杆支架水平设置;所述集雨盘为两个,均为漏斗状,竖直设置在托杆的两端;所述引导管为两个,均倾斜设置,两根引导管的进水端分别与两集雨盘的收缩口连通;出水端分别位于一个集量筒筒口内。
[0007]在使用时,将使两个集雨盘中的一个位于林冠下方区域,另一个位于林冠外部空旷区域,由此实现林冠遮挡条件下与空旷无遮挡条件下同时同境的雨量采集。林冠下方区域与林冠外部空旷区域的雨水分别落入两个集雨盘中,分别经两个引导管流入两个集量筒中;通过两个集量筒中水量体积的比对,可精准得出林冠截留率。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09]1、本实用新型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可实现两种集雨条件下降雨量值的同期采集;采集林冠截留条件下降雨量值,通过两个雨量筒中水量体积的比对,得出林冠截留率;
[0010]2、本实用新型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闻。【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中集雨盘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3]图中:
[0014]1-托杆支架2-托杆3-引导管4-集雨盘5-集量筒
[0015]6-支座 7-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本实用新型一种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包括托杆支架1、托杆2、引导管3、集雨盘4与集量筒5,如图1所示。
[0018]所述托杆支架I上安装有托杆2,通过托杆支架I将托杆2水平设置。为使托杆2稳固定位,托杆支架I可采用η个,η>1,共同实现对托杆2的支撑。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托杆2的长度较长,因此托杆2可采用m根连杆间端部螺纹连接共同组装形成,m>l。
[0019]所述集雨盘4为两个,分别作为林冠下方集雨盘与林冠外部集雨盘,均为漏斗状,竖直设置在托杆2的两端;且两个集雨盘4顶部扩张口的边缘均设计为外切口,即具有向外倾斜的斜面6,如图2所示;由此使两个集雨盘4可精准的收集降水雨滴,进而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及雨量采样过程的同时性。
[0020]所述引导管3为两个,分别作为林冠下方降雨引导管与林冠外部降雨引导管;两根引导管3倾斜设置,使进水端所处平面高于出水端所处平面。其中,两根引导管3的进水端分别与两集雨盘4的收缩口连通;出水端分别位于一个集量筒5筒口内。由此,通过林冠下方降雨引导管与林冠外部降雨引导管分别将林冠下方集雨盘与林冠外部集雨盘收集的雨水引入到两个集量筒5中。所述集量筒5竖直固定于支座6上,且采用透明材料,竖直方向上设计有刻度,实现对集量筒5内水量的直观统计。
[0021]本实用新型雨量采集记录装置,在使用时,将托杆2由托杆支架I进行支撑后,使林冠下方集雨盘与林冠外部集雨盘分别位于林冠下方区域和林冠外部空旷区域,实现林冠遮挡条件下与空旷无遮挡条件下同时同境的雨量采集。林冠下方区域与林冠外部空旷区域的雨水分别落入林冠下方集雨盘与林冠外部集雨盘中,最终,经过林冠下方降雨引导管与林冠外部降雨引导管流入两个集量筒5中;通过两个集量筒5中水量体积的比对,可精准得出林冠截留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杆支架、托杆、引导管、集雨盘与集量筒; 所述托杆通过托杆支架水平设置;所述集雨盘为两个,均为漏斗状,竖直设置在托杆的两端;所述引导管为两个,均倾斜设置,两根引导管的进水端分别与两集雨盘的收缩口连通;出水端分别位于一个集量筒筒口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杆支架采用η个,η>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杆采用m根连杆间端连接共同组装形成,m>lo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盘顶部扩张口的边缘均设计为外切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量筒竖直固定于支座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量筒采用透明材料,竖直方向上设计有刻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林冠截留同期雨量采集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集雨盘中的一个位于林冠下方区域,另一个集雨盘位于林冠外部空旷区域。
【文档编号】G01W1/14GK203732741SQ201420011061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8日
【发明者】焦有权, 赵海燕, 杨林林, 张海文, 韩敏琦 申请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