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磁性编码装置以及车轮用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检测例如汽车车轮这样的旋转体的转速的磁性编码装置以及具有上述磁性编码装置的车轮用轴承。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检测汽车车轮转速,在车轮用轴承上安装磁性编码装置,以磁传感器进行检测。图1表示具有这样的磁性编码装置的车轮用轴承2a的一例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密封圈邻域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磁体部的立体图。外嵌在形成于轮毂7a内端部的小直径阶梯部15的内圈16a,通过其内端部受到用于将该轮毂7a内端部大面积铆接于径向外侧而形成的铆接部23的压接而与轮毂7a固定结合。并且,该轮毂7a和内圈16a构成旋转轮。另外,车轮以该轮毂7a的外端部与形成于由作为静止轮的外圈5a的外端部突出的部分的安装法兰12自由固定结合。与此相对,外圈5a利用形成于其外周面的结合法兰11与构成悬架装置的未图示的关节等自由固定结
八
口 ο进而,在外圈5a的两端部的内周面与轮毂7a的中间部的外周面及与内圈16a的内端部的外周面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21a、21b。在外圈5a的内周面与轮毂7a以及与内圈16a的外周面之间,这些各密封圈21a、21b将设有各滚珠17a、17a的空间与外部空间隔绝。各密封圈21a、21b利用分别由软钢板弯折形成的截面呈L形的整体呈圆环状的芯骨24a、24b对弹性构件22a、22b进行增强而成。将这样的各密封圈21a、21b的各芯骨24a、24b利用过盈配合内嵌在外圈5a的两端,并使得构成各弹性构件22a、22b的密封唇的前端部以分别能够在外嵌固定于轮毂7a的中间部外周面或者内圈16a的内端部外周面的甩油环(slinger)25的整个圆周上滑动的方式设置。如图2放大显不所不,甩油环25的固定于内圈16a的圆筒状基部25a的一端垂直弯折,呈形成有从弯折部25b向与内圈16a呈相反侧延伸的圆环状磁体安装面25c的大致呈L形的截面形状,磁性编码装置26是将磁体部27接合于甩油环25的磁体接合面25c而构成。如图3所示,磁体部27是其圆周方向上交替形成有N极和S极的多极磁体。并且,如图1所不,磁传感器28与磁体部27对置。考虑到易装配性,这样构成的磁性编码装置26适合采取增大与磁传感器28的气隙的形态。因此,需要提高磁体部27的磁性,为此,大多使用橡胶磁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或塑料磁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橡胶磁体和塑料磁体通过在粘合橡胶或粘合树脂中混入磁性粉体而形成,其具有混有大量磁性粉体、能够提高磁通密度的优点。另外,橡胶磁体或塑料磁体在外加有磁场的状态下容易注射成型(磁场成型),能够得到表现出优异的特定磁性所不可或缺的各向异性磁体。进而,橡胶磁体因模量低而能够抑制内部应力的产生,并能够利用粘弹性的特性高效缓和吸收内部应力,因此,具有即使暴露在_40°C 120°C左右的过于严酷的冷热环境下也不会产生过大应力、不易发生裂纹或破损的优点。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0700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2215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17841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近年,随着以金砖国家(BRICs)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需求的扩大,无疑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辆数大增。但是,容易想象,通常,新兴国家中汽车的使用环境严酷,对汽车部件的耐久可靠性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但是,由于磁体部27利用粘合剂粘合到甩油环25的磁体安装面25c上,因此在暴露于过于严酷的温度条件下(例如_40°C 120°C)的情况下,会因磁体部27与甩油环25之间的热膨胀率差值而产生过大应力,该应力不能被缓和而集中到粘合界面,结果就有可能使得磁体部27从甩油环25上剥离。为了防止这样的因热应力造成的磁体部27的剥离,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使用弹性粘合剂将甩油环25与磁体部27粘合的方案。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将磁体安装面25c上以半固化状态涂敷有粘合剂的甩油环25作为铁芯,并将塑料磁体材料嵌入成型,使磁体部27与甩油环25更牢固地接合的方案。但上述现有技术都需要粘合剂和用于粘合的作业,因而在成本方面存在问题。另外,当反复承受热应力时,磁体部27易于以甩油环25的弯折部25b为起点产生裂纹,进而使裂纹发展而导致磁体部27的剥离。进而,橡胶在其内部具有反应点,通常难以控制且难以显著地改善橡胶构件的耐热寿命。因此,即使磁性编码装置16的磁体部27初期能体现出充分的橡胶弹性,但随着在过于严酷的高温环境中长期使用,橡胶会发生固化(树脂化),使得缓和吸收暴露于上述冷热环境中的情况下产生的内部应力的能力降低,而在磁体部27产生裂纹,在最差的情况下甚至会从甩油环25中脱落。本实用新型鉴于这样的状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热应力导致的磁体部从甩油环上的剥离,且耐久性优异的磁性编码装置。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下述方案。(I) 一种磁性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安装于旋转体上的甩油环;磁性粉体;和大致圆环状的磁体部,其由含有粘合树脂或粘合橡胶的磁体材料构成,且安装于上述甩油环上,沿圆周方向被多极磁化,上述甩油环包括:固定于上述旋转体的圆筒状基部;以及由从上述基部垂直弯折、且沿着与上述旋转体呈相反一侧的方向延伸的圆环状磁体安装面,并且,上述磁体安装面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且上述基部侧的端部以预定宽度露出,且未设置上述磁体部。(2)根据上述(I)所述的磁性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磁体部与从上述磁体安装面的前端延伸到与该磁体安装面呈相反一面的钩部形成一体,且利用上述钩部固定于上述甩油环。(3)根据上述(I)所述的磁性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磁体安装面的未设置上述磁体部的露出部,位于从比上述基部侧的端部还高0.5mm以上的位置、到比与上述磁体部对向设置的磁传感器的内圈侧检测端低1_的位置之间的区域内。(4)根据上述(I)所述的磁性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树脂选自低吸水性聚酰胺或低吸水性聚酰胺中添加有软质成分而成的聚合物合金、分子中引入了芳香环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或半芳香族聚酰胺中添加有软质成分而成的聚合物合金、以及聚苯硫醚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上述(I)所述的磁性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橡胶选自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丙烯酸橡胶、硅橡胶以及氟橡胶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上述(I)所述的磁性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磁性粉体选自锶铁氧体、钡铁氧体、钕-铁-硼、钐-钴以及钐-铁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上述(I)所述的磁性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甩油环的上述磁体安装面经表面粗糙化处理而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4 2.0。(8) 一种车轮用轴承,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轮;旋转轮;配设于上述固定轮与上述旋转轮之间,并能够沿着圆周方向自由滚动的多个滚动体;和固定于上述旋转轮的如上述(I) (7)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性编码装置。实用新型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磁性编码装置中,在甩油环的磁体安装面的弯折部侧,在预定宽度内未形成磁体部,因此,即使受到热应力,磁体部也不易产生裂纹,并能抑制其从甩油环剥落,提高了可靠性。另外,甩油环的磁体安装面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即使不使用粘合剂也能够固定磁体部,并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图1是表示具有磁性编码装置的车轮用轴承的一例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用于图1的磁性编码装置中的磁体部的一例的立体图。图4是按照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磁性编码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磁性编码装置中的甩油环的前端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表示按照实施例及比较例制成的磁性编码装置的剖视图。符号说明2a车轮用轴承5a 外圈7a 轮毂16a 内圈17a 滚珠21a、21b 密封圈25甩油环25a 基部[0048]25b弯折部25c磁体安装面25d 前端25e 背面25f 露出部26磁性编码装置27磁体部27a 基部27b 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作为具有磁性编码装置的车轮用轴承,可举出例如图1所示的车轮用轴承2a,其整体结构如上所述,因此,在此省略了其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磁性编码装置26如图4所示构成。此外,图4是基于图2所示的剖视图。甩油环25与图2所示的结构同样,呈形成有基部25a、弯折部25b以及磁体安装面25c的大致L形的截面形状。对甩油环25的磁体安装面25c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在此之上接合由橡胶磁体材料或塑料磁体材料构成的磁体部27。磁体部27即使不使用粘合剂,也能够利用锚定效果提高其与甩油环25的磁体安装面25c之间的接合性。表面粗糙化可通过例如喷砂处理或蚀刻处理等来实现。另外,关于表面粗糙化的程度,以算术平均粗糙度(Ra)计,优选为0.4 2.0,更优选为0.8 1.6,特别优选为1.3 1.6。另外,为了可靠地防止磁体部27从甩油环25上脱离,如图所示,在磁体部27上,以与法兰25的磁体安装面25c相抵接的基部27a连续的方式,覆盖磁体安装面25c的前端25d,并形成垂下直至磁体安装面25c的背面25e的预定位置的截面大致呈“々”字形的钩部27b。由于钩部27b将法兰25的前端25d包围卡合,因此,不使用粘合剂也能将磁体部27安装于法兰25上。进一步,优选为如图5 (A)所示,在甩油环25的前端25d和背面25e形成阶梯状切槽部25g,或如图5 (B)所示,在前端25d形成槽状凹部25h,在切槽部25g或凹部25h中也填充有橡胶磁体材料或塑料磁体材料。此外,如图3所示,磁体部27为呈圆环状的沿其圆周方向交替形成有N极和S极的多极磁体。另外,如图4所示,甩油环25的磁体安装面25c的基部侧的一部分未形成磁体部27而露出。且该露出部分以符号25f表示,称之为“露出部”。在甩油环25的磁体安装面25c上,也可不对露出部25f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在该情况下,将露出部25f遮蔽后再进行上述表面粗糙化处理。由于汽车反复行驶和停止,因此,车辆用轴承2a反复经受旋转时的发热和停止时的冷却。在磁性编码装置26中,此时的发热和冷却通过内圈16a传导到甩油环25的基部25a,因此,磁体部27的基部侧部分易于产生裂纹,进而裂纹向磁体部27的其它部分扩展,并发展到致使磁体部27剥落。因此,露出部25f优选为宽度较宽,优选为从内圈16a的外周面到磁体部27的下端27c之间的距离L在0.5mm以上。另外,磁体部27的下端27c的上限优选为比磁传感器28 (图1)的内圈侧检测端更靠近内圈侧1mm。通过在这样的范围内形成露出部25f,能够抑制磁体部27的裂纹的产生及因此造成的剥落,并且能够确保通过磁传感器28进行检测。为了制造上述磁性编码装置26,以甩油环25为铁芯,将用于形成磁体部27的橡胶磁体材料或塑料磁体材料注射成型。然后,在使磁体部27与甩油环25接合后,对磁体部27进行多极磁化。另外,在由橡胶磁体材料形成磁体部27的情况下,也可将由橡胶磁体材料形成的未交联片状物置于甩油环25的磁体安装面25c,并利用热冲压进行硫化接合,然后将磁体部27多极磁化。此外,硫化接合的条件根据所使用的粘合橡胶或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等的种类来适当设定。对于用于形成磁体部27的橡胶磁体材料或塑料磁体没有限制,例如,可以采用下述组成。作为橡胶磁体材料的粘合橡胶,优选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丙烯酸橡胶、硅橡胶及氟橡胶,这些橡胶可单独使用,或者也可多种混合使用。另外,为了将粘合橡胶硫化,可根据橡胶种类添加硫化剂或硫化促进剂。 作为塑料磁体的粘合树脂,优选为聚酰胺树脂,其中,考虑到用作融雪剂的氯化钙可能将水一起混入,优选为以选自作为吸水率小的所谓高级尼龙的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612、聚酰胺610、或聚酰胺6T、聚酰胺9T以及聚酰胺MXD的其中之一作为硬链段,以选自聚酯组分和聚醚组分其中之一为软链段的嵌段共聚物;或者分子链中引入有芳香环的聚酰胺6T/6-6、聚酰胺6T/61、聚酰胺6T/6I/6-6等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或者聚苯硫醚
坐寸ο另外,也可使用其中添加有具有缓和冲击作用的软质成分的聚合物合金,例如可使用配合有丙烯酸橡胶、羧基改性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羧基改性氢化丁腈橡胶等橡胶粒子的聚合物合金。此外,软质成分的配合量为,相对于其与粘合树脂的合计量,为5 50重量%,优选为10 35重量%。另一方面,作为橡胶磁体材料或塑料磁体材料的磁性粉体,可例示出锶铁氧体、钡铁氧体等铁氧体;钕-铁-硼、钐-钴以及钐-铁等稀土类磁性粉,为了进一步提高铁氧体的磁性,也可以采用混有镧、钴等的铁氧体。为了充分确保磁体部27的磁性,优选为磁性粉体量占橡胶磁体材料或塑料磁体材料的60 80体积%。在磁性粉体量小于60体积%的情况下,磁性差,并且难以按细小的节距(pitch)在圆周方向多极磁化,另一方面,在磁性粉体量超过80体积%的情况下,粘合树脂量变得过少,会降低磁体部27的强度,同时难以成型,降低了实用性。进而,还可根据需要,在橡胶磁体材料或塑料磁体材料中添加热稳定剂(耐热加工稳定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抗静电材料、增塑剂、无机或有机阻燃剂、以及增强材料等。特别是考虑使用环境时,优选添加热稳定剂,作为适于添加的物质,作为胺系抗氧化剂,可举出以2,2,4-三甲基-1,2- 二氢喹啉聚合物为代表的胺-酮系抗氧化剂、以P,P’ - 二异丙苯基二苯胺为代表的二芳基胺系抗氧化剂、以N,N’ - 二苯基对苯二胺为代表的对苯二胺系抗氧化剂;作为酚系抗氧化剂,可举出以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为代表的单酚系抗氧化剂、以2,2’ -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为代表的多酚系抗氧化剂。另外,也适合采用2,5- 二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对苯二酚系抗氧化剂。还可以将过氧化物分解型抗氧化剂(抗二次氧化剂)与抗氧化剂一起并用。作为抗二次氧化剂,可例示出2-巯基苯并咪唑这样的硫系抗二次氧化剂、三(壬基化苯基)亚磷酸酯这样的磷系抗二次氧化剂。此外,热稳定剂的混合量优选为相对于粘合橡胶或粘合树脂为0.1 3重量%左右,但也存在基于种类(在不致起霜(bloom)或不致对粘合橡胶、粘合树脂的物性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内)添加上述比例以上的量的情况。另外,优选对甩油环25的磁体安装面25c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预先涂敷粘合剂,以提高该安装面与由橡胶磁体材料或塑料磁体材料形成的磁体部27的粘合强度。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将粘合橡胶或粘合树脂与用于形成甩油环25的金属材料粘合即可,但优选可溶于溶剂、耐热性等优异、且嵌入成型时固化的能够进行接近二级的固化反应的粘合剂,优选为酚醛树脂系粘合剂或环氧树脂系粘合剂。酚醛树脂系粘合剂适合采用作为橡胶的硫化粘合剂的化合物,可采用酚醛清漆型酚醛树脂或可熔酚醛树脂与环六亚甲基四胺等固化剂溶于甲醇或丁酮等而得的产物。另夕卜,为了提高粘合性,也可在上述粘合剂中混入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系粘合剂优选为作为原液采用单液型环氧系粘合剂,能够稀释到溶剂中的粘合剂。该单液型环氧系粘合剂是在使溶剂蒸发后,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在甩油环25的磁体安装面25c上,形成不因嵌入成型时的高温高压的熔融塑料磁体材料而产生流失的程度的半固化状态,利用来自嵌入成型时的熔融磁性材料的热量和二次加热而成为完全固化状态的粘合剂。单液型环氧系粘合剂至少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构成,是固化剂在室温左右几乎不发生固化反应,而在例如80 120°C左右形成为半固化状态,通过施加120 180°C的高温热量使热固化反应完全的粘合剂。另外,在单液型环氧系粘合剂中,还可以进一步添加用作反应性稀释剂的其它环氧化合物、用于提高热固化速度的固化促进剂、具有提高耐热性和耐固化应变性的效果的无机填料、可提高受到应力时发生变形的挠性的交联橡胶微粒等。作为环氧树脂,分子中所含环氧基数目为两个以上时,由于具有能够形成可充分发挥耐热性的交联结构等特点而为优选。另外,环氧基数目为四个以下甚至三个以下时,由于具有能够得到低粘度的树脂组合物等特点而为优选。当分子中所含环氧基数目过少时,容易出现固化物的耐热性降低、强度减弱等趋势;当环氧基数目过多时,容易出现树脂组合物粘度增高、固化收缩变大等趋势。另外,从物性均衡角度,环氧树脂数均分子量优选为200 5500,更优选为200 1000。数均分子量过小时,容易出现固化物强度变弱、防潮性变小等趋势;数均分子量过大时,容易出现树脂组合物粘度变高且使用较多反应性稀释剂以用于作业效率调整等的趋势。进而,环氧当量为100 2800、特别是100 500的环氧树脂因其固化剂的混合量在适当范围内等特点,因此为优选。当环氧当量过小时,容易出现固化剂混合量增多、固化物的物性恶化等趋势;当环氧当量过小时,容易出现固化剂混合量减少、且环氧树脂本身的分子量增大、树脂组合物粘度变高等趋势。[0084]作为这样的环氧树脂的具体例,可举出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AD型环氧树脂、萘型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脂环式环氧树脂、二环戊二烯型环氧树脂、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聚酯改性环氧树脂、硅酮改性环氧树脂等其它聚合物的共聚物等。其中,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AD型环氧树脂、萘型环氧树脂、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等由于具有较低粘度、固化物的耐热性和防潮性优异,因而为优选。作为固化剂,可采用胺系固化剂、聚酰胺系固化剂、酸酐系固化剂以及潜在性固化剂等。作为无机填料,只要是以往一直使用的即可采用,除此无特别限定。作为具体例,可举出例如熔融硅石粉末、石英玻璃粉末、结晶玻璃粉末、玻璃纤维、氧化铝粉末、滑石、铝粉末和氧化钛等。作为交联橡胶微粒,优选为具有能够与环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交联橡胶微粒,具体而言,最优选为分子链中具有羧基的硫化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优选为粒径更细的交联橡胶微粒,为表现出分散性和稳定的挠性,最优选为平均粒径30 200nm左右的超微粒子的交联橡胶微粒。这样的单液型环氧粘合剂在常温下几乎不发生固化反应,在例如80 120°C左右形成为半固化状态,通过施加120 180°C的高温热量,进而发生完全热固化反应。更优选为能够在150 180°C下以较短时间进行固化反应的单液型环氧粘合剂,最优选为在180°C左右的高频加热下能够发生粘合的单液型环氧粘合剂。[实施例]以下,举出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 实施例1、比较例I 2在聚酰胺12中加入羧基改性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粒子、胺系抗氧化剂以及增塑齐 ,使用捏合机进行混炼来制备树脂组合物,再将树脂组合物造粒。然后,将该粒料与锶铁氧体粉末投入双螺杆挤出机,在加热的同时进行混炼,然后挤出造粒,得到塑料磁体材料。然后将磁体安装面经喷砂处理而表面粗糙化的甩油环置于模具中,以甩油环作为铁芯而将塑料磁体材料嵌入成型。其后,使用磁轭线圈(yoke coil)进行多极磁化,由此制成磁性编码装置。在上述说明中,在实施例1中,如图6 (A)所示,形成了具有包围甩油环前端的截面大致呈“々”字形的钩部,并且在磁体安装面上形成了由基部侧至上方具有宽度(L)为
0.6mm的露出部的磁体部。另外,磁体部不使用粘合剂而是嵌入成型于甩油环中而形成。另外,在比较例I中,在未使用粘合剂这一点上与实施例1相同,但如图6 (B)所示,磁体部的形状为,具有包围甩油环前端的钩部,并进一步覆盖整个磁体安装面和弯折部而形成。另外,在比较例2中,如图6 (C)所示,磁体部的形状与比较例I相同,进而使用预先涂敷有酚醛树脂系粘合剂的甩油环进行嵌入成型。
然后,对实施例1以及比较例1、2的磁性编码装置反复进行热冲击试验。试验条件为:以在120°C下保温30分钟和在一 40°C下保温30分钟为一个循环,每隔100个循环肉眼确认一次磁体部的裂纹。试验直至进行到2000个循环为止,在2000个循环结束后磁体部也未产生裂纹的情况下,于此刻停止试验。试验结果为:在实施例1和比较例2的情况下,即使经过2000个循环后,磁体部也未产生裂纹,反之,在比较例I的情况下,经过1200个循环即在磁体部的甩油环的基部侧产生了裂纹。由此可知,即使不使用粘合剂也能够将磁体部以良好状态装配于甩油环,进而通过在甩油环的基部侧设置未形成磁体部的露出部,能够充分应对反复热应力。实施例2、比较例3将锶铁氧体粉末、丁腈橡胶、硫化剂、硫化促进剂、胺系抗氧化剂、增塑剂混合,使用橡胶混炼辊进行混炼,制成橡胶磁体材料。然后将橡胶磁体材料成型,制成未交联片状物。接着,对未交联片状物的磁体安装面进行喷砂处理,实现表面粗糙化,并将其安置在涂敷了粘合剂的甩油环上,在170°C下进行5 10分钟的热压处理,进行硫化粘合。其后,使用磁轭线圈进行多极磁化,制成磁性编码装置。在上述说明中,在实施例2中,如图6 (A)所示,形成了具有包围甩油环前端的截面大致呈“々”宇形的钩部,并且在磁体安装面上形成了由基部侧至上方具有宽度(L)为
0.6mm的露出部的磁体部。另外,在比较例3中,如图6 (B)所示,使磁体部的形状为,具有包围甩油环前端的钩部,并进一步覆盖整个磁体安装面和弯折部而形成。然后,对实施例2以及比较例3的磁性编码装置反复进行热冲击试验。试验条件为:以在120°C下保温30分钟和在一 40°C下保温30分钟为一个循环,每隔100个循环肉眼确认一次磁体部的裂纹。试验直至进行到2000个循环为止,在2000个循环结束后磁体部也未产生裂纹的情况下,于此刻停止试验。试验结果为:在实施例2的情况下,即使经过2000个循环后,磁体部也未产生裂纹,反之,在比较例3的情况下,经过1200个循环即在磁体部的甩油环的基部侧产生了裂纹。由此可知,通过在甩油环的基部侧设置未形成磁体部的露出部,能够充分应对反复热应力。
权利要求1.一种磁性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能够安装于旋转体上的甩油环; 磁性粉体;和 大致呈圆环状的磁体部,所述磁体部由含有粘合树脂或粘合橡胶的磁体材料形成,且安装于所述甩油环上,沿圆周方向被多极磁化, 所述甩油环包括:固定于所述旋转体的圆筒状基部和圆环状磁体安装面,所述磁体安装面从所述基部垂直弯折,且沿着与所述旋转体呈相反一侧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磁体安装面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且所述基部侧的端部以预定宽度露出且未设置所述磁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部与从所述磁体安装面的前端延伸到与所述磁体安装面呈相反一面的钩部形成一体,且利用所述钩部固定于所述甩油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安装面的未设置所述磁体部的露出部,位于从比所述基部侧的端部高0.5mm以上的位置、到比与所述磁体部对向设置的磁传感器的内圈侧检测端低Imm的位置之间的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环的所述磁体安装面经表面粗糙化处理,形成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4 2.0的表面。
5.一种车轮用轴承,其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轮; 旋转轮; 配设于所述固定轮与所述旋转轮之间,并能够沿着圆周方向自由滚动的多个滚动体;和 固定于所述旋转轮的如权利要求广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性编码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抑制因热应力导致的磁体部从甩油环上的剥离、且耐久性优异的磁性编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磁性编码装置形成有甩油环的磁体安装面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磁体安装面的基部则端部以预定宽度露出、由橡胶磁体材料或塑料磁体材料形成的磁体部。
文档编号G01D5/12GK202938832SQ20122048846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村上豪 申请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