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多通道手腕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腕线圈,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手腕线圈。
背景技术:
现有手腕线圈多为八通道线圈,在结构上通常为上下开合式结构,开合处需要采用铜芽等结构连接使得线圈闭合。此种结构会使得线圈的电阻增大,降低图像信噪比。在线圈单元形式上多为简单loop形状(环状),线圈单元与单元之间多采用共用电容的方式去藕,如图1所示,八个线圈单元64a 64h之间采用共用电容的方式去藕。由于电容去藕的方式使用了大量电容,因此采用电容去藕的方式必定会使线圈单元的Q值降低,最终影响图像信噪比。此外,手腕线圈体积小并且存在线圈单元几乎平行的状态,线圈单元之间的耦合状况并不理想,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图像的信噪比。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多通道手腕线圈进行改进,改善线圈的信噪比。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通道手腕线圈,能够有效避免相邻线圈单元之间耦合过大的问题,改善手腕线圈的信噪比,提高图像均匀度,支持并行成像采集。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通道手腕线圈,包括多个线圈单元,每个线圈单元形成一个测量通道,其中,所述手腕线圈分为手腕关节部分和手掌部分,所述手腕关节部分和手掌部分分别设置有多个线圈单元,相邻的线圈单元部分面积交叠。进一步地,所述手腕关节部分上下左右四侧分布有环形线圈单元。进一步地,所述手掌部分上下左右四侧分布有环形线圈单元。进一步地,所述手掌部分至少分布有一对马鞍形线圈单元,其中每对马鞍形线圈单元包括组合设置在一起的一个I类马鞍形线圈单元和一个II类马鞍形线圈单元。进一步地,所述I类马鞍形线圈单元为由设置在水平面上的8字形线圈的一侧环形线圈从水平面上靠近线圈交叉点处,沿水平轴翻转180°至与另一环形侧对称的位置,最终形成以线圈交叉点为中心的上下对称结构。进一步地,所述II类马鞍形线圈单元为由设置在水平面上的8字形线圈的两侧环形线圈边缘沿水平轴向上翻转,最终形成以线圈交叉点为中心的左右对称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手掌部分分布有两对并排设置的马鞍形线圈单元。进一步地,两个垂直相交的相邻环形线圈单元向内弯折形成部分面积交叠。进一步地,所述手腕关节部分和手掌部分多个线圈单元围成的内径保持一致。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线圈单元在手掌部分围成的内径大于手腕关节部分多个线圈单元围成的内径,所述手腕线圈整体形状和人体手部形状相吻合。进一步地,所述手腕关节部分线圈单元数目为八个,所述手掌部分线圈单元数目为四个。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通道手腕线圈,多个线圈组合后完全包覆手腕关节和手掌,相邻的线圈单元部分面积交叠,省去共用的耦合电容,从而避免相邻线圈单元之间耦合过大的问题,改善手腕线圈的信噪比,提高图像均匀度,支持并行成像采集。
图1为现有多通道手腕线圈电容去稱不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通道直筒式手腕线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多通道直筒式手腕线圈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I类马鞍形线圈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II类马鞍形线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通道随形手腕线圈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多通道随形手腕线圈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平行放置的相邻线圈交叠去耦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垂直相交的相邻线圈交叠去耦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I类、II类马鞍形线圈交叠去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通道直筒式手腕线圈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通道手腕线圈由多个线圈单元围绕在手腕四周形成直筒式手腕线圈,其在手腕关节部分和手掌部分的多个线圈单元围成的内径保持一致,直筒式手腕线圈摒弃了上下开合的结构,采用上下一体的形式,避免采用会增加线圈电阻的插接式结构,一方面减少了降低图像信噪比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医务人员操作的便利。图2中直筒形手腕线圈把线圈分为两节,第一节线圈单元数目为八个,第二节线圈单元数目为四个,所有线圈单元都采用简单的loop形状,即为环形线圈;第一节线圈单元位置对应于手腕关节部分,其余线圈单元对应于手掌部分,此种线圈单元分布对手腕关节和手掌均有较好成像效果。具体来说,所述手腕关节部位下侧分布有线圈单元1、线圈单元2和线圈单元3 ;上侧分布有线圈单元5、线圈单元6和线圈单元7 ;左侧分布有线圈单元8,右侧分布有线圈单元4。所述手掌部位上下左右四侧各分布有一个环形线圈单元,分别为线圈单元11、线圈单元9、线圈单元12和线圈单元10。另一种直筒形手腕线圈把线圈分为三节,其中第一节采用简单的loop形式(环形线圈单元),第二、三节线圈单元采用saddle形式(马鞍形线圈单元),如图3所示。第一节线圈A为手腕关节部分,分布有八个环形线圈单元,第二、三节线圈B和C为手掌部分,第二节分布有I类马鞍形线圈单元13和II类马鞍形线圈单元14,第三节分布有I类马鞍形线圈单元15和II类马鞍形线圈单元16,线圈单元13和线圈单元15为一对并排设置的I类马鞍形线圈单元,每个马鞍形线圈单元由设置在水平面上的8字形线圈的一侧环形线圈从水平面上靠近线圈交叉点处,沿水平轴翻转180°至与另一环形侧对称的位置,最终形成以线圈交叉点为中心的上下对称设置,如图4所示;线圈单元14和线圈单元16为一对并排设置的II类马鞍形线圈,每个马鞍形线圈单元由设置在水平面上的8字形线圈的两侧环形线圈边缘沿水平轴向上翻转,最终形成以线圈交叉点为中心的左右对称设置,如图5所示。这四个线圈单元均采用saddle的结构形式,若这四个线圈单元采用简单loop形式线圈单元,将变成两对互相平行的四个线圈单元,相对线圈单元之间的耦合将会非常之大,而saddle形式的线圈单元结构将两个互相平行的线圈变作一个线圈,避免了 loop形式线圈耦合大的情形。随形手腕线圈的单元分布和直筒形手腕线圈类似,多个线圈单元在手掌部分围成的内径大于手腕关节部分多个线圈单元围成的内径,所述随形手腕线圈整体形状相对于直筒式手腕线圈其形状与人体手部形状相吻合,多个线圈单元贴合在手腕上形成随形手腕线圈。随形手腕线圈由于和手的形状贴合的原因,保留了上下开合的结构。采用两节分布如图6所示,采用三节分布如图7所示,线圈单元具体分布情况与直筒形手腕线圈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上述直筒式手腕线圈和随形手腕线圈都没有采用以电容去耦合作为线圈单元去率禹合的主要方式,而改为采用交叠(overlap)去稱合方式结合saddle形式的线圈单元结构作为线圈单元去耦合的主要方式,相比于采用电容方式去藕,上述两种去耦合方式均通过线圈单元的分布或者结构来实现去耦合,没有引入额外的电容、电感等元器件,因此不会降低线圈单元本身的Q值,不会引入额外的降低图像信噪比的因素,从而使得图像信噪比有所改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通道手腕线圈中相邻的线圈单元部分面积交叠,具体去耦情况如图9所示:对于平行设置的环形线圈,采用overlap的方式去耦合,相邻线圈部分错开交叠,线圈单元I和线圈单元2,线圈单元2和线圈单元3,线圈单元5和线圈单元6,线圈单元6和线圈单元7之间都可以采用图8所示的方法去耦合。对于垂直相交的相邻线圈单元向内弯折形成部分面积交叠,如线圈单元4和相邻的线圈单元3、5,线圈单元8和相邻的线圈单元1、7。当线圈为两节时,对于手掌部分loop型线圈单元9、线圈单元10、线圈单元11、线圈单元12与手腕关节部分线圈单元1-8之间,同样采用如图8所示的overlap方式去耦合。当线圈为三节时,对于saddle型线圈单元13、线圈单元14与线圈单元1_8之间,采用overlap如图8所示的线圈单元面积部分交叠的方式去稱。如图10所示,线圈单元13和线圈单兀14其产生的磁场方向与主磁场方向为正交关系,其自身产生磁场的方向也互为正交关系,因此无需去耦。线圈单元15和线圈单元16之间去耦合情况与线圈单元13、线圈单元14相同,为正交关系去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通道手腕线圈,同时适用于直筒式手腕线圈和随形手腕线圈,多个线圈组合后完全包覆手腕关节和手掌,且相邻的线圈单元部分面积交叠,省去共用的耦合电容,从而避免相邻线圈单元之间耦合过大的问题,改善手腕线圈的信噪比。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多通道手腕线圈,包括多个线圈单元,每个线圈单元形成一个测量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线圈分为手腕关节部分和手掌部分,所述手腕关节部分和手掌部分分别设置有多个线圈单元,相邻的线圈单元部分面积交叠。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关节部分上下左右四侧分布有环形线圈单元。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分上下左右四侧分布有环形线圈单元。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分至少分布有一对马鞍形线圈单元,其中每对马鞍形线圈单元包括组合设置在一起的一个I类马鞍形线圈单元和一个II类马鞍形线圈单元。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I类马鞍形线圈单元为由设置在水平面上的8字形线圈的一侧环形线圈从水平面上靠近线圈交叉点处,沿水平轴翻转180°至与另一环形侧对称的位置,最终形成以线圈交叉点为中心的上下对称结构。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II类马鞍形线圈单元为由设置在水平面上的8字形线圈的两侧环形线圈边缘沿水平轴向上翻转,最终形成以线圈交叉点为中心的左右对称结构。
7.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分分布有两对并排设置的马鞍形线圈单元。
8.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通道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两个垂直相交的相邻环形线圈单元向内弯折形成部分面积交叠。
9.按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关节部分和手掌部分多个线圈单元围成的内径保持一致。
10.按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线圈单元在手掌部分围成的内径大于手腕关节部分多个线圈单元围成的内径,所述手腕线圈整体形状和人体手部形状相吻合。
11.按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关节部分线圈单元数目为八个,所述手掌部分线圈单元数目为四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手腕线圈,包括多个线圈单元,每个线圈单元形成一个测量通道,其中,所述手腕线圈分为手腕关节部分和手掌部分,所述手腕关节部分和手掌部分分别设置有多个线圈单元,相邻的线圈单元部分面积交叠;所述手腕关节部分上下左右四侧分布有环形线圈单元;所述手掌部分上下左右四侧分布有环形线圈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通道手腕线圈,多个线圈组合后完全包覆手腕关节和手掌,相邻的线圈单元部分面积交叠,省去共用的耦合电容,从而避免相邻线圈单元之间耦合过大的问题,改善手腕线圈的信噪比,提高图像均匀度,支持并行成像采集。
文档编号G01R33/36GK202929188SQ20122052487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范贤文, 张强 申请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