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摩托车限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速装置,特别是摩托车限速装置。
背景技术:
新出厂的摩托车,开始运行的初期都需要一个磨合期,磨合期的里程一般在3000~5000Km,在磨合期里程内,一般都有限制时速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速内运行,有利于整车的磨合。在磨合期内经常超速行驶,将对发动机及传动机件造成伤害,影响摩托车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会缩短1~2年。在磨合期后,摩托车进入正常使用阶段,为确保安全驾驶,驾驶人员根据自身的条件,驾驶技术等诸多因素,设定自己的最高时速,是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必要措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新车磨合期的限速问题和磨合期后,正常使用时设定的最高行驶速度的限速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个摩托车限速装置,包括一个里程速度表和电子线路构成,所述里程速度表由表芯、刻度盘、指针组成,所述电子线路由电源电路①、磁感应电路②、反向电路③、延时电路④、开关电路⑤、指示电路⑥、点火器电路⑦组成,其特征在于里程速度表指针带有磁性,磁感应电路②由磁敏三极管T及电阻R1组成,磁敏三极管T安装在对准里程速度表表盘设定限速的刻度位置上,开关电路⑤由开关三极管Q2及继电器J组成,继电器J的接点J2串接在点火器电路⑦和点火器电路电源回路中。当磁性指针偏转到设定限速刻度位置时,该位置安装有磁敏三极管T,感应到磁信号,磁感应电路②导通,开关电路⑤的继电器J吸合,接点J2断开,摩托车点火电路⑦的电源被断开,发动机转速减慢,摩托车行驶速度下降,指针离开限速刻度位置,反向器偏转。磁敏三极管T无磁信号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J断开,接点J2恢复闭合状态,点火器电源被接通,在限速范围内正常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新摩托车在磨合期内行驶速度在设定的时速范围内行驶,摩托车得到有效的保养,达到磨合的效果,延长整车的使用寿命。在磨合期后,设定最高时速的限制,是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确保驾驶人员安全的有效措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磁敏三极管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摩托车里程速度表1,刻度盘2,指针3,在指针3的尖部对应刻度盘的面上贴一磁铁4,对准表盘设定限速刻度5的位置,安装磁敏三极管T,此图中磨合期内设定限速为50Km/时,即刻度5标出50的位置。磨合期后,正常使用最高限速的设定方法同上。
图2,电源电路①由摩托车电瓶供电,经D1整流,V稳压,C1,C2滤波,供给各单元电压。磁感应电路由电阻R1,磁敏三极管T组成,磁敏三极管T感应到磁信号后,带磁性的指针3偏转到限速刻度位置,该三极管导通,其基极为正电位,反向电路③的三极管Q1的基极亦为相同的正电位,并导通,输出信号经延时电路④加到开关电路⑤三极管Q2的基极,并导通该三极管,使继电器J吸合,继电器J的接点J2串接在点火器⑦与电源回路中,由于继电器J的吸合使J2断开,点火器⑦的电源被断开,串接该电路内的绿色指示灯LED2熄灭。此时,J1闭合,串接在另一支路的红色指示灯LED1亮,当磁敏三极管T没有磁信号感应时,处于截止状态,开关电路⑤的三极管Q2亦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J断开,J2闭合,恢复点火器⑦的供电。摩托车在限速范围内正常行驶,绿色LED2亮,J1断开,红色LED1熄灭。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限速装置,包括一个里程速度表和电子线路构成,所述里程速度表由表芯、刻度盘、指针组成,所述电子线路由电源电路①、磁感应电路②、反向电路③、延时电路④,开关电路⑤,指示电路⑥、点火电路⑦组成,其特征在于,里程速度表(1)的指针(3)带有磁性,磁感应电路②由电子R1、磁敏三极管T组成,磁敏三极管T安装在对准里程速度表(1)刻度盘(2)设定限速的刻度(5)位置上,开关电路⑤由开关三极管Q2及继电器J组成,继电器J的接点J2串接在点火电路⑦和点火器电源回路中,当带磁性指针偏转到设定的限速刻度位置时,该位置安装有磁敏三极管T,感应到磁信号,磁感应电路②导通,开关电路⑤的继电器J吸合,接点J2断开,摩托车点火电路⑦的电源被断开,发动机转速减慢,车速下降,指针反向偏转,磁敏三极管T无磁信号,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J断开,接点J2恢复闭合状态,点火器电路⑦的电源被接通,摩托车在限速范围内正常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限速装置,其特征在于,里程速度表(1)指针(3)的尖部对应刻度盘(2)的面上贴一磁铁(4)。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限速装置,包括摩托车里程速度表、电子线路构成,表针带有磁性,电子线路中的磁感应电路由磁敏三极管T组成,该磁敏三极管T安装在设定限速刻度的位置上,当指针偏转到设定限速刻度位置时,磁敏三极管T有磁信号感应而导通,并使开关电路导通,使继电器J吸合,继电器接点J
文档编号G01P1/00GK2725081SQ200420060979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0日
发明者陈光辉 申请人:陈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