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涉及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的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药品包括注射针剂、大输液、口服液、滴眼液等,通常采用玻璃瓶或塑料瓶进行灌装,由于生产过程中过滤不佳、容器清洗不彻底、封装或运输过程中碰撞等原因,会使容器内存在玻璃屑、悬浮物如纤毛、毛发、不溶性颗粒等以及其他类型的可见异物。严格意义上,“可见异物”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可以观测到的不溶性物质,一般存在于注射剂、滴眼剂或其他液体制剂中,其粒径或长度通常大于50 μ m。我国药典自1985年起对液体制剂药品的检测即规定进行澄明度检测和不溶性微粒检查,对药品内的异物和微粒进行严格控制。1999年8月24日,国家药监局关于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在2000年底前通·过GMP (good)认证。《中国药典》2005年版于2005年7月I日起执行,将原“澄明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准”修订为“可见异物检查法”,进一步明确了注射剂、滴眼剂等药品必须在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条件下生产,产品出厂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逐一检查并同时剔除不合格产品。目前,对于液体制剂如针剂、安瓿瓶中的可见异物检查方法通常有灯检法和光散射法。在灯检法中,如何提供检测用光线是非常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该光源装置能提供适用于检测可见异物的偏振光,在偏振光下对注射剂、滴眼剂或其他液体制剂等中的可见异物进行检测时,能提高检测精度,而且能消除检测时检测人员视觉上的疲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光源箱,其中从光源箱后部至前部依次设置有光源体、散光片、和起偏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体设置于光源箱内靠近后部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体由发光体和固定座组成,发光体设置于固定座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上述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为白炽灯、冷阴极灯或LED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上述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散光片和起偏器设置于光源箱的前部。[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六在于提供上述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体、散光片与起偏器的中心轴线重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七在于提供上述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偏器为偏振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八在于提供上述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光源箱的侧部外表面设置上下方向的凹槽或轨道作为导向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用光源装置用于产生可见异物检测用光线,供可见异物检测系统使用。由光源体发出的光线经散光片后形成均匀的光平面,再经过起偏器后形成均匀的偏振光。在本实用新型中,光源装置产生的检测用光线为偏振光。在偏振光下检测样品,可以使观测视野更清晰,并消除视觉疲劳。该光源装置,结构简洁易于制造,生产成本低。
·图I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导向轨2-光源箱23-光源体20-散光片3-起偏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参照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变得更为清楚。不过,这些实施方案仅是说明性的,其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构成任何限制。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主要包括光源箱2、光源体23、散光片20、起偏器3。光源体23安装在光源箱2后部,从光源体至光源箱前部,依次设置散光片20和起偏器3,散光片20、起偏器3与光源体23中心轴线重合。因此,光源体23发出的光线,经散光片20后形成均匀的光平面,再经过起偏器3后形成均匀的偏振光。如图I和图2所示,光源体23是由发光体和固定座组成,固定座为圆盘型,发光体固定在其上。[0028]在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体用于产生/发射光线,发光体可以采用白炽灯或冷阴极灯,也可米用LED阵列。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用来固定发光体,可以是任何形状,比如圆盘型、方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在本实用新型中,散光片用于将发光体发射的光线形成均匀的光平面,散光片为半透明的玻璃片(如毛玻璃)或塑料片,强点光源或平行光经过它的漫反射可形成柔和的平面光源。在本实用新型中,起偏器用于将经散光片后所得具有均匀光平面的光形成偏振光,从而提供检测可见异物的偏振光线。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I所示,在光源箱2的侧部外表面上设置导向轨1,导向 轨可用于设置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其他装置/构件。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
仅旨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光源箱,其中从光源箱后部至前部依次设置有光源体、散光片、和起偏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体设置于光源箱内靠近后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体由发光体和固定座组成,发光体设置于固定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为白炽灯、冷阴极灯或LED 灯。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散光片和起偏器设置于光源箱的前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体、散光片与起偏器的中心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偏器为偏振片。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光源箱的侧部外表面设置上下方向的凹槽或轨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可见异物检测系统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光源箱,其中从光源箱后部至前部依次设置有光源体、散光片、和起偏器。该光源装置能提供适用于检测可见异物的偏振光,在偏振光下对注射剂、滴眼剂或其他液体制剂等中的可见异物进行检测时,能提高检测精度,而且能消除检测时检测人员视觉上的疲劳。
文档编号G01N21/90GK202720198SQ201220180498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孙宏, 范飞 申请人: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