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光栅组同步驱动正弦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光栅组同步驱动正弦机构,属于分析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单色仪分光系统通常只有一个单色器,测量精度和测量效果差一些,难以满足精密测量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单色仪分光系统通常只有一个单色器,测量精 度和测量效果差一些,难以满足精密测量的需要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双光栅组同步驱动正弦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光栅组同步驱动正弦机构,包括锁紧母组、光杠组、第一位置检测组、丝母组、丝杆组、第二位置检测组、弹性连轴器、减震器、电机、支撑架、第二正弦臂组、第二单色器光栅组、第二光栅台组、弹性拉簧、第一正弦臂组、第一单色器光栅组、第一光栅台组、圆柱销、丝母连接板、丝母连接盘和丝母,所述光杠组和丝杆组均设置在支撑架上,减震器的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减震器的另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弹性连轴器的一端与丝杆组相连接,弹性连轴器的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丝母组的一侧与丝杆组螺纹连接,丝母组的另一侧与光杠组滑动连接,第一位置检测组设置在支撑架一侧的上部,第二位置检测组设置在支撑架另一侧的上部,锁紧母组设置在光杠组的自由端上,第一光栅台组由第一单色器光栅和第一正弦臂组组成,第一正弦臂组的上端与锁紧母组相连接,第一正弦臂组的下端与第一单色器光栅固定连接,第二光栅台组由第二单色器光栅和第二正弦臂组组成;第二正弦臂组的上端与丝母组相连接,第二正弦臂组的下端与第二单色器光栅相连接,弹性拉簧的一端与第一正弦臂组相连接,弹性拉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正弦臂组相连接,光杆组与丝母连接盘固定,圆柱销固定在丝母连接盘上,丝母连接板与丝母连接盘固定,圆柱销插入丝母一端,丝母的另一端与丝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是用同一个电机驱动两组光栅,从而使得两组光栅分光同步、精度高、效果好,两个光栅得到的是光能量叠加,实现光能亮更高的单色光;该结构是由丝杆与丝母配合连接后放置在支撑架上,步进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使丝母在丝杆上平稳移动,丝母另一端带动滑杆平稳移动,带动两个杠杆在两个光栅轴心同时转动,而实现光栅同步分光效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光栅组同步驱动正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光杠组2、丝杆组5、圆柱销18、丝母连接板19、丝母连接盘20和丝母21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双光栅组同步驱动正弦机构,包括锁紧母组I、光杠组2、第一位置检测组3、丝母组4、丝杆组5、第二位置检测组6、弹性连轴器
7、减震器8、电机9、支撑架10、第二正弦臂组11、第二单色器光栅组12、第二光栅台组13、弹性拉簧14、第一正弦臂组15、第一单色器光栅组16、第一光栅台组17、圆柱销18、丝母连接板19、丝母连接盘20和丝母21,所述光杠组2和丝杆组5均设置在支撑架10上,减震器8的一端与支撑架10固定连接,减震器8的另一端与电机9固定连接,弹性连轴器7的一端与丝杆组5相连接,弹性连轴器7的另一端与电机9的输出轴相连接,丝母组4的一侧与丝杆组5螺纹连接,丝母组4的另一侧与光杠组2滑动连接,第一位置检测组3设置在支撑架10 —侧的上部,第二位置检测组6设置在支撑架10另一侧的上部,锁紧母组I设置在光·杠组2的自由端上,第一光栅台组17由第一单色器光栅16和第一正弦臂组15组成,第一正弦臂组15的上端与锁紧母组I相连接,第一正弦臂组15的下端与第一单色器光栅16固定连接,第二光栅台组13由第二单色器光栅12和第二正弦臂组11组成;第二正弦臂组11的上端与丝母组4相连接,第二正弦臂组11的下端与第二单色器光栅12相连接,弹性拉簧14的一端与第一正弦臂组15相连接,弹性拉簧14的另一端与第二正弦臂组11相连接,光杆组2与丝母连接盘20固定,圆柱销18固定在丝母连接盘20上,丝母连接板19与丝母连接盘20固定,圆柱销18插入丝母21 —端,丝母21的另一端与丝杆5连接。电机9与丝杆组5转动带动着丝母组4做直线移动;并且丝母组4在丝杆组5的转动下带动光杠组2做直线往复移动;使得第一正弦臂组15围绕着第一光栅台组17为中心转动;第一正弦臂组15另一端紧贴锁紧母组I做直线往复移动;第二正弦臂组11与第二光栅台组13固定连接,使得第二正弦臂组11围绕着第二光栅台组13为中心转动;第二正弦臂组11另一端紧贴丝母组4直线移动;第一正弦臂组15与第二正弦臂组11用一个弹性拉簧14拉紧,目的是使第一正弦臂15及第二正弦臂11作直线往复运动时无间隙,第一正弦臂组15与第二正弦臂组11分别以第一光栅台组17及第二光栅台组13为圆心转动的同时又做往复直线运动,弹性拉簧14始终为拉力均匀一致的拉着第一正弦臂15及第二正弦臂11。将两个光栅组分别放在第一、第二光栅旋转台上,分别由电机驱动切换。第一位置检测组3是防止丝杆抱死装置;第二位置检测组6是定位波长装置;弹性连轴器7是丝杆组6与电机9同轴连接力矩传送装置;减震器8是支撑架10与电机9减震连接作用。为了丝母21在丝杆组5上运动舒适平稳,采用圆柱销18来保证丝杆组5与光杆组2的平行,使得丝杆组5转动时丝母21也跟着做平移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为满足双单色仪分光系统的色散相加,也就是线色散率等于两个单色器线色散率之和,在相同光谱宽度条件下,理论分辨率和光强增加量与角色散率增加成正t匕。保证两组光栅同步旋转,同步的误差小于O. lnm,所以采用双光栅组同步驱动正弦机构。[0016]为了丝母在丝杆上运动平稳,同时丝杆转动,使得丝母带动光杆在做平移往复运动时运动舒适,采用了圆柱销定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具体实施方式
都是基于本 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双光栅组同步驱动正弦机构,包括锁紧母组、光杠组、第一位置检测组、丝母组、丝杆组、第二位置检测组、弹性连轴器、减震器、电机、支撑架、第二正弦臂组、第二单色器光栅组、第二光栅台组、弹性拉簧、第一正弦臂组、第一单色器光栅组、第一光栅台组、圆柱销、丝母连接板、丝母连接盘和丝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杠组和丝杆组均设置在支撑架上,减震器的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减震器的另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弹性连轴器的一端与丝杆组相连接,弹性连轴器的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丝母组的一侧与丝杆组螺纹连接,丝母组的另一侧与光杠组滑动连接,第一位置检测组设置在支撑架一侧的上部,第二位置检测组设置在支撑架另一侧的上部,锁紧母组设置在光杠组的自由端上,第一光栅台组由第一单色器光栅和第一正弦臂组组成,第一正弦臂组的上端与锁紧母组相连接,第一正弦臂组的下端与第一单色器光栅固定连接,第二光栅台组由第二单色器光栅和第二正弦臂组组成;第二正弦臂组的上端与丝母组相连接,第二正弦臂组的下端与第二单色器光栅相连接,弹性拉簧的一端与第一正弦臂组相连接,弹性拉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正弦臂组相连接,光杆组与丝母连接盘固定,圆柱销固定在丝母连接盘上,丝母连接板与丝母连接盘固定,圆柱销插入丝母一端,丝母的另一端与丝杆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光栅组同步驱动正弦机构,所述第一正弦臂组的上端与锁紧母组相连接,第一正弦臂组的下端与第一单色器光栅固定连接,第二光栅台组由第二单色器光栅和第二正弦臂组组成;第二正弦臂组的上端与丝母组相连接,第二正弦臂组的下端与第二单色器光栅相连接,弹性拉簧的一端与第一正弦臂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是用同一个电机驱动两组光栅,从而使得两组光栅分光同步、精度高、效果好,两个光栅得到的是光能量叠加,实现光能亮更高的单色光;该结构是由丝杆与丝母配合连接后放置在支撑架上,步进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使丝母在丝杆上平稳移动,丝母另一端带动滑杆平稳移动,带动两个杠杆在两个光栅轴心同时转动,而实现光栅同步分光效果。
文档编号G01J3/02GK202770531SQ20122044238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张晓丽, 孙金龙 申请人: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