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食品检测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食品接触材料模拟 迁移试-验池。背景技术:
近年来,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与食品接触的餐具和包装容器以及包装材 料中有害元素、有害物质已经成为食品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食品接触 材料安全卫生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特别是欧盟、日本、美国等 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包装材料法规体系,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 卫生进行严格要求。近两年来,从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对我国出口的食品 接触材料通报的情况看,我国出口的与食品接触材料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 其中问题较为严重的是塑料制品、陶瓷制品和金属制品,多次被国外检出安 全卫生项目不合格,严重影响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的声誉。
在各国的食品接触材料法规的标准中,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卫生符合性 评价主要通过模拟迁移试验进行。大部分法规和标准均明确要求模拟试验应 尽可能模拟食品接触材料实际与食品接触情况进行,如对单面接触食品的材 料和制品,模拟试验时只允许测试接触食品一面的迁移情况。大部分食品接 触材料都是单面接触食品,对于可盛放模拟物的材料和制品,可直接将模拟 物加到制品中进行测试。但是对于板状、薄膜等食品接触材料则难以测试,
特别是法规和标准还要求测试过程要尽量减少^i拟物损失,因此迁移试验较 为困难,需要借助特殊的装置进行。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未见上述迁移试验 装置出售,也未见有人系统地开展该类装置及其模拟试验方法的研究。
由于缺少相应迁移试验装置,对于板状、薄膜等难以直接盛放模拟物的 食品接触材料大部分国内实验室目前还是采用全浸入法测试,但是这样的测 试结果不能准确反应食品接触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准确反应食品接触材料 的实际使用情况的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食品接触材 料模拟迁移试验池,包括大上盖、锁固装置以及底座,所述大上盖的端盖面 包括一个通孔,食品接触材料的片状试样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大上盖开口 朝向压在食品接触材料的片状试样的表面上,通过锁固装置将大上盖以及底 座锁固在一起。
该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为
还包括大盖密封圏,所述大上盖的开口 一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密封 圈槽,其内放置所述大盖密封圈。
还包括一小上盖以及小盖密封圈,所述小上盖的端盖面包括一个通孔, 所述小上盖的开口一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密封圈槽,其内放置所述小盖 密封圈,所述小上盖套在大上盖内,并且小上盖上的通孔与大上盖上的通孔 接通。
所述大上盖包括同圆心且一体加工成型的 一圆形顶面以及一 圆筒形隔离 墙,所述圆筒形隔离墙的内直径小于圆形顶面的直径,所述圆形顶面上被圓 筒形隔离墙圈出的部分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圆筒形隔离墙的外露一端面上 向内凹陷形成一密封圈槽,其内放置一大盖密封圈,所述大盖密封圈高出所 述圓筒形隔离墙的外露端面。
还包括一小上盖以及小盖密封圈,所述小上盖包括同圆心且一体加工成 型的一圓形顶面以及一圆筒形隔离墙,该小上盖的圓筒形隔离墙的直径小于 圆形顶面的直径,所述小上盖套在大上盖中,所述小上盖的圆形顶面上被圆 筒形隔离墙圏出的部分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大上盖的通孔距大上盖中心距 离等于小上盖上的通孔距离小上盖中心的距离,所述小上盖的圆筒形隔离墙 的外露一端面上向内凹陷形成一密封圈槽,其内放置所述小盖密封圈,小盖 密封圈高出圓筒形隔离墙的外露端面,所述小上盖在放入大上盖后,整体高 度略高于大上盖的圆筒形隔离墙的高度。还包括一定位螺栓,所述大上盖的圆心部位开设一定位孔,所述小上盖 的圓心部位也开设一定位孔,所述定位螺栓依次插入大上盖的定位孔与小上 盖的定位孔。
所述锁固装置包括锁定螺栓以及蝶形螺母,所述大上盖的圆形顶面沿周 边均匀开设有三个开口槽,所述底座沿周边对应于所述大上盖的开口槽均匀 开设有三个开口槽,所述锁定螺栓通过枢轴活动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开口槽内, 所述蝶形螺母旋在所述锁定螺栓上。
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的优点在于能准确反应食品 接触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试样制作简便、易操作、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 广,经试验,各项指标均满足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有关 需要单面测试的板状、薄膜等食品接触材料的迁移试-睑要求。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的从相反方向看的另一 个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的第一种组合方式的立 体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的第一种组合方式的平 面剖^f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的第二种组合方式的立 体剖浮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的第二种组合方式的平 面剖3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l和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 池的从两个相反方向看的立体分解图,本装置包括大上盖l、大盖密封圈12、
6小上盖2、小盖密封圈22、底座3、锁定螺栓4,蝶形螺母5和定位螺栓6。
其中,所述大上盖1包括同圆心且一体加工成型的一圆形顶面13以及一圓筒形隔离墙14。所述圓筒形隔离墙14的内直径小于圆形顶面13的直径,所述圆形顶面13沿周边均匀开设有三个开口槽132。所述圓形顶面13上一皮圆筒形隔离墙14圈出的部分还开设有一个通孔134,该通孔134可以同时作为进液孔与出液孔。所述大上盖1的圆心部位开设一定位孔136。所述圆筒形隔离墙14的外露一端面上向内凹陷形成一密封圈槽142,其内放置所述大盖密封圈12,大盖密封圈12高出所述圆筒形隔离墙14的外露端面。
所述小上盖2的结构与所述大上盖1的结构类似,只是尺寸小于所述大上盖1,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所述小上盖2包括同圓心且一体加工成型的一圓形顶面23以及一圓筒形隔离墙24。所述圆筒形隔离墙24的内直径小于圓形顶面23的直径,所述圆形顶面23的直径小于所述大上盖1的圓筒形隔离墙14的直径,以^使小上盖2可以套在大上盖1中。所述圆形顶面23上被圆筒形隔离墙24圈出的部分还开设有一通孔234,该通孔234同时作为进液孔与出液孑L。该通孔234开设位置距小盖中心距离与通孔134距大盖中心距离相同。所述小上盖2的圆心部位开设一定位孔236。所述圆筒形隔离墙24的外露一端面上向内凹陷形成一密封圈槽242,其内it置所述小盖密封圈22,小盖密封圈22高出所述圆筒形隔离墙24的外露端面。所述小上盖2在放入大上盖1后,整体高度略高于大上盖的圓筒形隔离墙14的高度。
所述底座3呈圆形,直径与大上盖1的圆形顶面13的直径相同,所述底座3均匀开设有三个开口槽32,所述锁定螺栓4通过枢轴活动固定在所述开口槽32内,可以上下转动。
所述蝶形螺母5用来与所述锁定螺栓4配合。
使用时,用软布或软毛刷刷净底座3的表面,将片状试样,如图3中的片状试样7用软布或软毛刷刷净后,平放在底座3表面上,使得片状试样7预定与食物接触的表面朝上。对较大尺寸试样,可同时使三个锁定螺栓4垂直穿过片状试样上已经预留好的三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孔72。
请同时参阅图3所示,对直径较大的片状试样,可以只使用大上盖l,而不用小上盖2,将大上盖l的开口朝下,使得大上盖l的密封圈12直接压在片状试样7的表面上,并调整大上盖1的位置,使得三个锁定螺栓4直接穿过大上盖l上的三个均匀分布的开口槽132,分别在三个锁定螺栓4上装上垫片(图未示),并将蝶型螺母5旋入锁定螺栓4并锁紧,通过调整三个蝶型螺母5使得大上盖1与片状试样7表面均匀压合。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是该种组合方式的立体剖一见图及平面剖视图。
对直径较小的片状试样在大上盖1中套入小上盖2,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是该种组合方式的立体剖视图及平面剖视图,旋转小上盖2,使得小上盖2上的通孔234与大上盖1上的通孔134接通,该通孔134距离大上盖1圆心的距离等于小上盖2上的通孔234距离小上盖2圆心的距离,确保小上盖2上的通孔234与大上盖l上的通孔134接通,同时用定位螺栓6穿过大上盖l和小上盖2上的定位孔136、 236。然后将大上盖1、小上盖2的组合体开口朝下,使得大上盖l上的大盖密封圈12、小上盖2上的小盖密封圏22直接压在片状试样7表面上,并调整大小上盖组合体的位置,使得三个锁定螺栓4直接穿过大上盖l上的三个均匀分布的开口槽132,分别在三个锁定螺栓4上装上垫片并将蝶型螺母5旋入并锁紧,通过调整三个蝶型螺母5使得小上盖2与片状试样7表面均匀压合。因为所述小上盖2的整体高度略高于大上盖1的圓筒形隔离墙14的高度,所以小上盖2与片状试样7表面紧密贴合。当同时使用该大上盖l与小上盖2时,所述定位螺栓6依次插入大上盖1的定位孔136与小上盖2的定位孔236,用来将大上盖1与小上盖2的位置相对固定。
然后通过大上盖1或者小上盖2上的通孔加入规定量的食物模拟剂。检测完毕后,可以从上述加入食物模拟剂的通孔将食物模拟剂吸出。
该试验池所用材料要求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必须不会对食物模拟物产生污染,并且容易清洗,耐腐蚀。经过多次试验,因此,上述大上盖1、小上盖2、底座3、锁定螺栓4,蝶形螺母5和定位螺栓6采用高等级不锈钢材料,因为它不仅耐腐蚀,而且易加工,成本较低。对于大盖密封圈12、小盖密封圈22的密封圈材料,采用食品级硅胶,它不仅有弹性,而且耐腐蚀。
权利要求1.一种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大上盖、锁固装置以及底座,所述大上盖的端盖面包括一个通孔,食品接触材料的片状试样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大上盖开口朝向压在食品接触材料的片状试样的表面上,通过锁固装置将大上盖以及底座锁固在一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大盖密封圏,所述大上盖的开口 一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密封圈槽, 其内放置所述大盖密封圈。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小上盖以及小盖密封圈,所迷小上盖的端盖面包括一个通孔,所述 小上盖的开口一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密封圈槽,其内放置所述小盖密封 圈,所述小上盖套在大上盖内,并且小上盖上的通孔与大上盖上的通孔接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一定位螺栓,所述大上盖的圆心部位开设一定位孔,所述小上盖的圆心 部位也开设一定位孔,所述定位螺栓依次插入大上盖的定位孔与小上盖的定 位孔。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大上盖包括同圆心且一体加工成型的一圆形顶面以及一圆筒形隔离墙,所述 圓筒形隔离墙的内直径小于圓形顶面的直径,所述圆形顶面上被圆筒形隔离 墙圈出的部分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圓筒形隔离墙的外露一端面上向内凹陷 形成一密封圈槽,其内放置一大盖密封圈,所述大盖密封圏高出所述圆筒形 隔离墙的外露端面。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一小上盖以及小盖密封圈,所述小上盖包括同圓心且一体加工成型的一 圓形顶面以及一圓筒形隔离墙,该小上盖的圓筒形隔离墙的直径小于圆形顶 面的直径,所述小上盖套在大上盖中,所述小上盖的圓形顶面上被圆筒形隔 离墙圈出的部分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大上盖的通孔距大上盖中心距离等于小上盖上的通孔距离小上盖中心的距离,所述小上盖的圓筒形隔离墙的外露 一端面上向内凹陷形成一密封圈槽,其内放置所述小盖密封圈,小盖密封圈 高出圆筒形隔离墙的外露端面,所述小上盖在放入大上盖后,整体高度略高 于大上盖的圆筒形隔离墙的高度。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一定位螺栓,所述大上盖的圆心部位开设一定位孔,所述小上盖的圆心 部位也开设一定位孔,所述定位螺栓依次插入大上盖的定位孔与小上盖的定 位孔。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其特征在于所 述锁固装置包括锁定螺栓以及蝶形螺母,所述大上盖的圆形顶面沿周边均匀 开设有三个开口槽,所述底座沿周边对应于所述大上盖的开口槽均匀开设有 三个开口槽,所述锁定螺-全通过枢轴活动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开口槽内,所述蝶形螺母旋在所述锁定螺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包括大上盖、锁固装置以及底座,所述大上盖的端盖面包括一个通孔和一个定位孔,食品接触材料的片状试样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大上盖开口朝向压在食品接触材料的片状试样的表面上,通过锁固装置将大上盖以及底座锁固在一起。还可以包括一个小上盖,套在大上盖中,当对直径较小的片状试样进行测试时,可以使用该组合。食物模拟剂通过通孔可以倒入大上盖或者小上盖与试样围成的区域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准确反映食品接触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试样制作简便、易操作、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G01N33/00GK201344925SQ20082022930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0日
发明者吕水源, 坚 石, 陈旻实, 陈锦东 申请人: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