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海流剖面仪的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海流剖面仪的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海流剖面仪的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认识海洋流场的渴求,目前海洋调查中使用的海流观测仪器已经从以前的单点测流发展到多层次的剖面测流,海流剖面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观测仪器,它的最大优点是能同步测量某一垂线处海流的垂直剖面。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小体积、高性能的便携式海流剖面仪相继开发面世,这类便携式海流剖面仪由于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性价比高,目前已被众多海洋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所广泛使用。虽然便携式海流剖面仪有许许多多的优点,但这种仪器同时也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缺点,那就是机身光滑,没有任何的架设固定装置。此类仪器的观测手段可分为自上往下透射和由下往上透射两种方式,架设过程中可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不同的透射方式,两种透射方式采集的剖面数据结果基本相同。目前此类仪器采用的架设方式主要包括底座、浮标、潜标方式,这几种方式虽然固定效果好,但体积庞大、携带不便且制作、购买费用昂贵,诸多的缺点导致了这几种架设方式很难在诸多的科研院所里普及。除去这几种架设方式,如果采用直接固定仪器机身的方式,由于仪器发射窗对测定过程中垂直倾角的要求,如要尽可能保持仪器垂直,就需要在一个野外定点载体上至少进行两点绑定,但由于机身光滑,进行两点绑定的方法很难实现,这也就导致仪器在浪大流急的情况下会发生侧倾,致使数据的采集效果不理想,并且有仪器滑落的危险,如何进行此类海流剖面仪的固定成为了制约这一类型海流计更加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海流剖面仪的辅助固定装置,它能够为仪器的现场架设提供便利,同时保证了仪器的安全性和数据采集的质量,可满足大部分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需要,且降低了仪器配套器材的使用成本,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海流剖面仪的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和用于固定海流剖面仪主机机体的2至4个固定卡夹;所述固定卡夹由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相互扣合而成,所述第一片状体上设置有基部圆管,所述固定杆穿装于基部圆管中并与基部圆管相固接,所述第一片状体与第二片状体相互扣合处形成有一筒状结构部,所述海流剖面仪主机机体穿装于筒状结构部中,所述基部圆管的中心线方向与筒状结构部的轴向方向相平行。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固定杆为外表面附着有PVC层的不锈钢管,所述基部圆管和穿装于其内的固定杆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小孔,基部圆管与固定杆通过螺丝或螺栓固接在一起。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均为两侧具有平板状侧翼且中部弯折成半圆形的不锈钢片,它们的半圆形结构处相互镜像对称相互扣合形成筒状结构部,所述第一片状体与第二片状体通过螺丝或螺栓可脱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制作材料全部由不锈钢制成,坚固耐用,携带方便;2.安装过程简单,只需要两把钳子或扳手即可完成;3.成本低廉,固定效果好,可保证观测过程中的数据采集质量及仪器安全。
图1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片状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片状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片状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片状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 :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 :图7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固定杆,2.固定卡夹,3.基部圆管,4.筒状结构部,5.小孔,10. PVC层,11.不锈钢管,20.第一片状体,21.第二片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海流剖面仪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I和用于固定海流剖面仪主机机体的2至4个固定卡夹2 ;所述固定卡夹2由第一片状体20和第二片状体21相互扣合而成,所述第一片状体20上设置有基部圆管3,所述固定杆I穿装于基部圆管3中并与基部圆管3相固接,所述第一片状体20与第二片状体21相互扣合处形成有一筒状结构部4,所述海流剖面仪主机机体穿装于筒状结构部4中,所述基部圆管3的中心线方向与筒状结构部4的轴向方向相平行。优选的,所述固定杆I为外表面附着有PVC层10的不锈钢管11如此可保证固定杆I的强度,所述基部圆管3和穿装于其内的固定杆I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小孔5,基部圆管3与固定杆I通过螺丝或螺栓固接在一起,固定杆I的长度根据海流剖面仪主机机身长度进行裁切,以稍长于仪器机身、方便手持为宜。优选的,所述第一片状体20和第二片状体21均为两侧具有平板状侧翼且中部弯折成半圆形的不锈钢片,它们的半圆形结构处相互镜像对称相互扣合形成筒状结构部4,所述第一片状体20和第二片状体21半圆形结构两侧的平板状侧翼上均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片状体20与第二片状体21通过穿装于螺孔中的螺丝可脱卸连接,筒状结构部4的半径可根据仪器主机的机围进行调节。[0025]使用时,将便携式海流剖面仪放入第一片状体20的半圆形结构处后,将第二片状体21扣合于其上,通过平板状侧翼上设置的螺孔采用螺丝进行紧固;随后将内核为不锈钢管11外层为PVC层10的可根据需要裁切的固定杆I插入第一片状体20的基部圆管3中,通过基部圆管3和固定杆I上设有的的对应连接小孔5用螺丝紧固,使仪器的主机固定在辅助固定装置上,带有辅助固定装置的海流剖面仪可以方便地架设在野外定点载体上进行长期观测,即使在恶劣海况条件下也可以保证仪器观测窗的垂直倾角在允许的范围内,保证采集数据的质量。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海流剖面仪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I)和用于固定海流剖面仪主机机体的2至4个固定卡夹(2); 所述固定卡夹(2)由第一片状体(20)和第二片状体(21)相互扣合而成,所述第一片状体(20)上设置有基部圆管(3),所述固定杆(I)穿装于基部圆管(3)中并与基部圆管(3)相固接,所述第一片状体(20)与第二片状体(21)相互扣合处形成有一筒状结构部(4),所述海流剖面仪主机机体穿装于筒状结构部(4)中,所述基部圆管(3)的中心线方向与筒状结构部(4)的轴向方向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便携式海流剖面仪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I)为外表面附着有PVC层(10)的不锈钢管(11),所述基部圆管(3)和穿装于其内的固定杆(I)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小孔(5),基部圆管(3)与固定杆(I)通过螺丝或螺栓固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ー种便携式海流剖面仪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状体(20)和第二片状体(21)均为两侧具有平板状侧翼且中部弯折成半圆形的不锈钢片,它们的半圆形结构处相互镜像对称相互扣合形成筒状结构部(4),所述第一片状体(20)与第二片状体(21)通过螺丝或螺栓可脱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海流剖面仪的辅助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杆和用于固定海流剖面仪主机机体的2至4个固定卡夹;所述固定卡夹由第一片状体和第二片状体相互扣合而成,所述第一片状体上设置有基部圆管,所述固定杆穿装于基部圆管中并与基部圆管相固接,所述第一片状体与第二片状体相互扣合处形成有一筒状结构部,所述海流剖面仪主机机体穿装于筒状结构部中,所述基部圆管的中心线方向与筒状结构部的轴向方向相平行。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不锈钢制成,坚固耐用,携带方便,安装简单,能为仪器的现场架设提供便利,并保证仪器的安全性,产生了一定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G01C13/00GK202869482SQ20122042649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
发明者蒋增杰, 方建光, 梁翻鹏, 毛玉泽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