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长光程微型检测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型长光程微型检测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比色法在线监测仪器的加热反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光电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其工作原理是由一种单色光源,照射比色池,被比色池内检测溶液吸收部分光后,再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上,经光、电信号转换,放大,显示出检测结果。比色法在线监测仪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灵敏度,而灵敏度与检测池的光程密切相关,因此,增加光程长度可以大大提高监测的灵敏度,可用于要求较高灵敏度的比色法监测仪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长光程微型检测池,用于安装在比色法在线监测设备上,对待检测的溶液进行加热反应、检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长光程微型检测池,包括检测池本体、上固定圆柱、下固定圆柱、加热丝固定柱和加热丝、左光面、右光面,其特征在于:上固定圆柱熔铸于检测池本体中间上方,下固定圆柱熔铸于检测池本体中间下方,加热丝紧贴缠绕于检测池本体,左光面位于检测池本体左侧,右光面位于检测池本体右侧,加热丝固定柱熔铸于检测池本体的上下表面。所述的检测池 本体为透光中空容器,下侧为直线型,上侧为圆弧形,中间粗两端细。所述的上固定圆柱和下固定圆柱为圆管状,其直径相同,断面呈圆环形。所述的加热丝固定柱的断面呈长方形。所述的左光面和右光面为圆形透光面,表面光滑平整,且左、右光面平行。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丝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检测池本体的内部溶液中去,实现溶液的加热反应,通过左、右两侧的左、右光面完成光通量检测,达到检测溶液的吸收系数的目的。适用于比色法在线监测的仪表的加热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长光程微型检测池的优点是,安装在比色法在线监测仪器上,可以极大提高仪器检测的灵敏度,适用于比色法在线监测仪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长光程微型检测池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上固定圆柱、2-加热丝、3-加热丝固定柱、4-左光面、5-下固定圆柱、6~右光面、7_检测池本体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长光程微型检测池,由检测池本体、上固定圆柱、下固定圆柱、加热丝固定柱和加热丝、左光面、右光面组成,上固定圆柱熔铸于检测池本体中间上方,下固定圆柱熔铸于检测池本体中间下方,加热丝紧贴缠绕于检测池本体上,左光面位于检测池本体左侧,右光面位于检测池本体右侧,加热丝固定柱熔铸于检测池本体的上下表面。检测池本体为透光中空容器,下侧为直线型,上侧为圆弧形,中间粗两端细。上固定圆柱和下固定圆柱为圆管状,其直径相同,其断面呈圆环形。加热丝固定柱呈断面呈长方形。左光面和右光面为圆形透光面,表面光滑平整,且左、右光面平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溶液从下固定圆柱打入检测池本体中,通过加热丝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检测池本体的内部溶液中去,实现溶液的加热反应,通过左、右两侧的左、右光面完成对检测池本体内溶液的光通量检测,达到检测溶液的吸收系数的目的。检测完成后,检测溶液从 下固定圆柱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长光程微型检测池,包括检测池本体、上固定圆柱、下固定圆柱、加热丝固定柱和加热丝、左光面、右光面,其特征在于:上固定圆柱熔铸于检测池本体中间上方,下固定圆柱熔铸于检测池本体中间下方,加热丝紧贴缠绕于检测池本体上,左光面位于检测池本体左侧,右光面位于检测池本体右侧,加热丝固定柱熔铸于检测池本体的上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长光程微型检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池本体为透光中空容器,其下侧为直线型,上侧为圆弧形,中间粗两端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长光程微型检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圆柱和下固定圆柱为圆管状,其直径相同,其断面呈圆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长光程微型检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丝固定柱呈断面呈长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长光程微型检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光面和右光面为圆形透光面,表面光滑平整,且左 右光面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长光程微型检测池,包括检测池本体、上固定圆柱、下固定圆柱、加热丝固定柱和加热丝、左光面、右光面,其特征在于上固定圆柱熔铸于检测池本体中间上方,下固定圆柱熔铸于检测池本体中间下方,加热丝紧贴缠绕于检测池本体,左光面位于检测池本体左侧,右光面位于检测池本体右侧,加热丝固定柱熔铸于检测池本体的上下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丝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检测池的内部溶液中去,实现溶液的加热反应,通过左、右两侧的左、右光面完成光通量检测,达到检测溶液的吸收系数的目的。适用于比色法在线监测的仪表的加热反应装置。
文档编号G01N21/03GK203132979SQ20132013014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王昕竑, 赵文峰, 郭炜, 胡刚, 农永光 申请人:中科天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