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埋设式沉降观测点连接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埋设式沉降观测点连接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沉降观测点装置技术是沉降观测点后置植筋,在观测点处打磨,其长度确定无法调整,或者打膨胀螺栓与其焊接作为沉降观测点,这些做法在后期装修阶段无法调整沉降观测点长度以及外观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点,提供一种埋设式沉降观测点连接固定装置,定位准确,拆卸简单,更有利于确定装饰面的留置长度,保持沉降观测点的统一性及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埋设式沉降观测点连接固定装置,由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封堵板、圆钢筋组成,其特征在于封堵板固定在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的无翼片环的一端并封闭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所述的圆钢筋为L型一端带车丝的圆钢筋,将圆钢筋带车丝的一端拧紧于螺丝套筒内。使用时,通过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的翼片环上的三个孔眼用钉子将其固定于模板上,并与模板接触面平齐,由于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的另一端口采用封堵板封闭,避免浆液流入套筒内,一同浇筑于钢筋混凝土内,待拆模后,将L型一端带车丝的圆钢筋拧紧于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内,根据装饰面的要求,留置一定的长度,并将L型钢筋垂直对准,在L型钢筋端面打磨至设计标高。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可做成标准化。与现有预埋钢筋沉降观测点装置相比,定位准确,拆卸简单,更有利于确定装饰面的留置长度,保持沉降观测点的统一性及准确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I、封堵板2、圆钢筋3组成,封堵板2固定在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I的无翼片环的一端并封闭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1,所述的圆钢筋3为L型一端带车丝的圆钢筋,将圆钢筋3带车丝的一端拧紧于螺丝套筒I内。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I的翼片环上的三个孔眼4用钉子将其固定于模板上,并与模板接触面平齐,由于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I的另一端口采用封堵板2封闭,避免浆液流入套筒内,一同浇筑于钢筋混凝土内,待拆模后,将L型一端带车丝的圆钢筋3拧紧于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内,根据装饰面的要求,留置一定的长度,并将L型钢筋垂直对准,在L型钢筋端面打磨至设计标高。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可做成标准化。与现有预 埋钢筋沉降观测点装置相比,定位准确,拆卸简单,更有利于确定装饰面的留置长度,保持沉降观测点的统一性 及准确性。
权利要求1.一种埋设式沉降观测点连接固定装置,由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封堵板、圆钢筋组成,其特征在于封堵板固定在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的无翼片环的一端并封闭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所述的圆钢筋为L型一端带车丝的圆钢筋,将圆钢筋带车丝的一端拧紧于螺丝套筒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埋设式沉降观测点连接固定装置,由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封堵板、圆钢筋组成,封堵板固定在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的无翼片环的一端并封闭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所述的圆钢筋为L型一端带车丝的圆钢筋,将圆钢筋带车丝的一端拧紧于螺丝套筒内。使用时,将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的翼片环固定于模板上,并与模板接触面平齐,一同浇筑于钢筋混凝土内,待拆模后,将L型一端带车丝的圆钢筋拧紧于带翼片环的螺丝套筒内,根据装饰面的要求,留置一定的长度,并将L型钢筋垂直对准,在L型钢筋端面打磨至设计标高。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可做成标准化。定位准确,拆卸简单,更有利于确定装饰面的留置长度,保持沉降观测点的统一性及准确性。
文档编号G01C15/00GK202582546SQ2012201710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王其洋, 黄安平, 魏开雄, 洪琦, 田艰坚, 张展宏 申请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