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左旋多巴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左旋多巴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盒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物检测的化学发光法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左旋多巴化学发光法检测技术领域。技术背景:左旋多巴,又名左多巴,为抗震颤麻痹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发挥作用。适用于原发性震颤麻痹症及非药原性震颤麻痹综合征。本品服用后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失眠、幻觉等不良反应。但是,左旋多巴的毒副作用较大,治疗窗小。必须定期检测人体内左旋多巴浓度。长期定时检测人体内左旋多巴浓度是临床的一项常规检测项目。现有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法和气相色谱法,但存在检测不方便和灵敏度低的特点。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左旋多巴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盒,可以快速、灵敏的检测生物样品中左旋多巴药物的含量。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左旋多巴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和盒内一块96孔微孔板、10瓶试剂,I袋固体磷酸-吐温缓冲液,96孔微孔板为固体载体,预包被偶联左旋多巴抗原,10瓶试剂,分别为7瓶标准品溶液,I瓶酶标抗体工作液、I瓶底物发光液A、I瓶底物发光液B。盒体是硬纸盒,96孔微孔板放在真空锡箔袋内,固体磷酸-吐温缓冲液放在密封袋内,7瓶标准品溶液,I瓶酶标抗体工作液、I瓶底物发光液A用黑盖PE半透明塑料瓶。I瓶底物发光液B用黑盖PE黑色塑料瓶。微孔板是由外框支架和放置其上的可拆卸的8条酶标条组成,每个可拆卸的酶标条有12个微孔,标准品溶液7瓶,Iml/瓶,酶标抗体工作液I瓶,10ml,底物发光液A、底物发光液B各I瓶,IOml/瓶,终止液I瓶,IOml,固体磷酸-吐温缓冲液I袋,10g。本实用新型原理是化学发光法方法,在微孔板酶标条上预包被偶联抗原,样本中含有的左旋多巴将和酶标条上预包被的偶联抗原竞争酶标的抗左旋多巴抗体,用底物发光液发光,样本发光值与其所含左旋多巴的含量成负相关,与标准曲线比较,再乘以其对应的稀释倍数,即可得出样品中左旋多巴药物的含量。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快速、灵敏的检测生物样品中左旋多巴药物的含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示意图,其中I为盒体;图2为本实用新型96孔微孔板的示意图,其中2为96孔微孔板,3为预包被偶联左旋多巴抗原微孔,4为固定酶标条的外框支架;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体磷酸-吐温缓冲液的示意图,其中5为袋装固体磷酸-吐温缓冲液;图4为本实用新型试剂瓶示意图,其中6为标准品溶液,7为酶标抗体工作液、底物发光液A; 8为底物发光液B。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左旋多巴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盒,盒体I和盒内一块96孔微孔板
2、10瓶试剂,I袋固体磷酸-吐温缓冲液5,96孔微孔板为固体载体,预包被偶联左旋多巴抗原微孔3,10瓶试剂,分别为7瓶标准品溶液6,I瓶酶标抗体工作液7、I瓶底物发光液A7、I瓶底物发光液B8。盒体是硬纸盒,96孔微孔板放在真空锡箔袋内,7瓶标准品溶液6,I瓶酶标抗体工作液7、I瓶底物发光液A7用黑盖PE半透明塑料瓶。I瓶底物发光液B8用黑盖PE黑色塑料瓶。微孔板是由外框支架4和放置其上的可拆卸的8条酶标条组成,每个可拆卸的酶标条有12个微孔,标准品溶液7瓶,Iml/瓶,酶标抗体工作液I瓶,10ml,底物发光液A、底物发光液B各I瓶,IOml/瓶,终止液I瓶,IOml,固体磷酸-吐温缓冲液I袋,10g。将人血浆按50 μ I/孔加入预包被偶联左旋多巴抗原的微孔板内,同时加入酶标抗体工作液50 μ I/孔,370C,孵育lh,用洗涤液洗涤3次,再加入底物发光液50 μ I/孔,室温3-5min,化学发光仪检测,即得左旋多巴浓度。
权利要求1.一种左旋多巴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盒内一块96孔微孔板、10瓶试剂,I袋固体磷酸-吐温缓冲液,其中所述的96孔微孔板内设有预包被偶联左旋多巴抗原微孔;10瓶试剂分别为7瓶标准品溶液,I瓶酶标抗体工作液、I瓶底物发光液A、I瓶底物发光液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左旋多巴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96孔微孔板是由外框支架和放置其上的可拆卸的8条酶标条组成,每个可拆卸的酶标条有12个微孔,标准品溶液7瓶,Iml/瓶,酶标抗体工作液I瓶,10ml,底物发光液A、底物发光液B各I瓶,IOml/瓶,固体磷酸-吐温缓冲液I袋,IOg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左旋多巴含量的化学发光试剂盒。该试剂盒组成包括微孔板、酶标抗体工作液、7个浓度的标准品溶液、底物发光液A、底物发光液B、固体磷酸-吐温缓冲液。采用化学发光法方法,在微孔板微孔条上预包被偶联抗原,样本中含有的左旋多巴将和微孔条上预包被的偶联抗原竞争酶标的抗左旋多巴抗体,用底物发光液发光,利用发光值与其所含左旋多巴的含量成反比关系,即可得出样品中左旋多巴药物的含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快速、高灵敏度等特点,在检测生物样品中左旋多巴的含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档编号G01N33/53GK202929038SQ20122058395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叶汝章, 叶亚东, 张娟, 滕凌, 全利, 朱文华, 潘鹂, 胡娟, 霍世元, 李永忠, 韦珊, 路易斯伊格纳罗 申请人:常州亚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