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动态相位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位计算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动态相位获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相位计算,必须获得三个或以上不同相位的图像,例如:0、Π /2和Π,然后由三个图像计算出相位数据,这种检测对于静状物体比较容易实现,而对于运动物体,由于需要设置至少三路用于图像检测的光学元件,结构复杂、成本亦非常昂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相位获取装置,仅需要设置两路图像检测的光学元件,即能够得到动态相位数据。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动态相位获取装置,包括:采光口、半反半透镜、相移器、偏振片、平面反射镜、光感元件和相位处理器;采集光线通过所述采光口至所述半反半透镜,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顺序经过所述相移器、所述偏振片至所述光感元件,形成第一图像;另一路由所述平面反射镜反射后直接经过所述偏振片至所述光感元件,形成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相素与所述第二图像的相素一一对应;所述光感元件与所述相位处理器连接;所述光感元件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发送给所述相位处理器,所述相位处理器得出相位数据;所述相移器超前或滞后移相范围为I度至20度。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所述相移器超前或滞后移相范围为5度至10度。所述光感元件同时形成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相移器超前或滞后一小小角度,例如I度至20度,甚至5度至10度,即能够通过两路图像检测,就得到相位数据,节约一路图像检测的光学元件,从而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同时,该检测不仅适用于静态物体,还能够应用于动态物体。
图1为本发明动态相位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
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不,一种动态相位获取装置,包括:米光口 1、半反半透镜2、相移器3、偏振片4、平面反射镜5、光感元件6和相位处理器7 ;采集光线通过采光口 I至半反半透镜2,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顺序经过相移器3、偏振片4至光感元件6,形成第一图像;另一路由平面反射镜5反射后直接经过偏振片4至光感元件6,形成第二图像;第一图像的相素与第二图像的相素 对应;光感兀件6与相位处理器7连接;光感兀件6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发送给相位处理器7,相位处理器7得出相位数据;相移器3超前或滞后移相范围为I度至20度。由于两图像的相位差范围为I度至20度,远远小于当前通用的Π /2和Π,结合本发明的光路特性即能够分析得出检测对角的相位。也可以,相移器3超前或滞后移相范围为5度至10度,此时检测效果亦非常优秀。使用相移器3超前或滞后一小小角度,例如I度至20度,甚至5度至10度,即能够通过两路图像检测,就得到相位数据,节约一路图像检测的光学元件,从而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甚至,本发明仅采用一件光感元件6,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同时成像在该光感元件6上,更进一步节约光感元件6的数量。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动态相位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采光口、半反半透镜、相移器、偏振片、平面反射镜、光感元件和相位处理器; 采集光线通过所述采光口至所述半反半透镜,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顺序经过所述相移器、所述偏振片至所述光感元件,形成第一图像;另一路由所述平面反射镜反射后直接经过所述偏振片至所述光感元件,形成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相素与所述第二图像的相素--对应; 所述光感元件与所述相位处理器连接;所述光感元件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发送给所述相位处理器,所述相位处理器得出相位数据; 所述相移器超前或滞后移相范围为I度至2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相位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移器超前或滞后移相范围为5度至1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相位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元件同时形成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 图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相位获取装置,包括采光口、半反半透镜、相移器、偏振片、平面反射镜、光感元件和相位处理器;采集光线通过采光口至半反半透镜,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顺序经过相移器、偏振片至光感元件,形成第一图像;另一路由平面反射镜反射后直接经过偏振片至光感元件,形成第二图像;第一图像的相素与第二图像的相素一一对应;光感元件与相位处理器连接;光感元件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发送给相位处理器,相位处理器得出相位数据;相移器超前或滞后移相范围为1度至20度。有益效果是使用相移器超前或滞后一小小角度,例如1度至20度,甚至5度至10度,即能够通过两路图像检测,就得到相位数据,节约至少一路检测的光学元件,从而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G01J9/00GK103148949SQ20131007424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8日
发明者黄源浩 申请人: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