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试装置,包括粗糙度测试仪、活动测试平台、固定测试平台和控制系统,粗糙度测试仪夹持在夹具上并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活塞杆一上部,升降气缸一通过安装板安装在固定测试平台上,固定测试平台设置在支撑架一和支撑架二上,活动测试平台设置在支撑架三和支撑架四上,活动测试平台和固定测试平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衔接,支撑架四上设置有升降气缸二,活塞杆二与活动测试平台底端连接;粗糙度测试仪、升降气缸一、升降气缸二、LED显示器、和计算机均与控制器相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粗糙度测试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且能够分拣出不合格产品,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粗糙度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试装置。【背景技术】
[0002]表面粗糙度是由切削过程中刀具在工件表面上留下的刀痕而产生的。它是机械零件的一个主要几何精度指标,对零件的性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疲劳强度、耐磨性、抗腐蚀性以及密封性等。为了检测零件表面的粗糙度,我们需要专门的粗糙度测试仪,目前,市面上的粗糙度测试仪比较多样,但整套粗糙度测试设备的成本较高,且在对加工现场的零件进行批量检测时,只能检测出零件表面的粗糙度,不能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拣,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带来了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试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节约成本,能够对检测结果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粗糙度测试仪、活动测试平台、固定测试平台和控制系统,所述粗糙度测试仪夹持在夹具上并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活塞杆一的上部,升降气缸一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通过螺钉安装在固定测试平台上,所述固定测试平台设置在支撑架一和支撑架二上,活动测试平台设置在支撑架三和支撑架四上,所述活动测试平台和固定测试平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衔接,活动测试平台和固定测试平台衔接处的端面为相互平行的斜面,活动测试平台和固定测试平台衔接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回收不合格产品的回收箱,支撑架三与活动测试平台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撑架四上设置有升降气缸二,升降气缸二的活塞杆二与活动测试平台底端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为各单元模块供电的电源电路,所述粗糙度测试仪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接,所述升降气缸一通过电磁阀一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升降气缸二通过电磁阀二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还接有计算机、用于显示测试结果的LED显示器和用于当检测出不合格产品时进行报警的报警器,所述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接。
[0005]上述的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AT89S51单片机。
[0006]上述的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二与活动测试平台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垫片。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8]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0009]2、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系统对升降气缸二的控制,当检测出不合格产品时,可以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自动回收,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0010]3、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系统对升降气缸一的控制,能够对粗糙度测试仪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满足各种不同规格零件的测试要求。
[0011]4、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系统能够将整个测试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可以将测试结果存储与计算机中,方便随时对比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0012]5、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且生产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低了成产升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便于推广使用。
[0014]下面通过附 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控制系统外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I 一粗糙度测试仪; 2—连接杆;3—升降气缸一;
[0019]3-1—伸缩杆一; 4 一安装板;5—升降气缸二;
[0020]5-2—伸缩杆二 ; 6—螺钉;7-1—活动测试平台;
[0021]7-2—固定测试平台;8—支撑架三; 9一控制器;
[0022]10 —LED显不器;11—电源电路; 12 —电磁阀一;
[0023]13—弹黃;14一USB 接口 ;15—计算机;
[0024]16—夹具;17-1—支撑架一 ;17-2—支撑架二 ;
[0025]18—回收箱;19一支撑架四; 20—电磁阀二 ;
[0026]21—弹性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粗糙度测试仪1、活动测试平台7-1、固定测试平台7-2和控制系统,所述粗糙度测试仪I夹持在夹具16上并通过连接杆2连接在活塞杆一的3-1上部,升降气缸一 3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上,所述安装板4通过螺钉6安装在固定测试平台7-2上,所述固定测试平台7-2设置在支撑架一 17-1和支撑架二 17-2上,活动测试平台设置在支撑架三8和支撑架四19上,所述活动测试平台7-2和固定测试平台7-1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衔接,活动测试平台7-2和固定测试平台7-1衔接处的端面为相互平行的斜面,活动测试平台7-2和固定测试平台7-1衔接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回收不合格产品的回收箱18,支撑架三8与活动测试平台7-1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13,所述支撑架四19上设置有升降气缸二 5,升降气缸二 5的活塞杆二 5-1与活动测试平台7-1底端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9和为各单元模块供电的电源电路11,所述粗糙度测试仪I与控制器9的输入端相接,所述升降气缸一 3通过电磁阀一 12与控制器9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升降气缸二 5通过电磁阀二 20与控制器9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控制器9的输出端还接有计算机15、用于显示测试结果的LED显示器10和用于当检测出不合格产品时进行报警的报警器,所述计算机15通过USB接口 14与控制器9的输出端相接。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9为AT89S51单片机。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活塞杆二5-1与活动测试平台7-1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垫片21。
[00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粗糙度测试仪I将测试结果传给控制器9,控制器9将接收的测试结果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同时由控制器9控制LED显示器10对测试结果进行显示,并将测试结果通过USB接口 14传送给计算机15,当控制器9检测到测试结果低于预设值,启动报警器13进行报警,并由控制器9通过电磁阀二 20控制升降气缸二 5的活塞杆5-1下降,使活动测试平台7-1靠近固定测试平台7-2的一端下降,将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置于回收箱18中,随后控制器9通过电磁阀二 20控制活塞杆二 5-1升起至原始位置,继续进行检测。针对不同规格的零件,由计算机15向控制器9发送信号,使控制器9通过电磁阀一 12控制升降气缸一 3的升降,调节粗糙度测试仪I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规格零件的测试精度要求。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粗糙度测试仪(I)、活动测试平台(7-1 )、固定测试平台(7-2)和控制系统,所述粗糙度测试仪(I)夹持在夹具(16)上并通过连接杆(2)连接在活塞杆一的(3-1)上部,升降气缸一(3)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上,所述安装板(4 )通过螺钉(6 )安装在固定测试平台(7-2 )上,所述固定测试平台(7-2 )设置在支撑架一(17-1)和支撑架二(17-2)上,活动测试平台设置在支撑架三(8)和支撑架四(19)上,所述活动测试平台(7-2)和固定测试平台(7-1)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衔接,活动测试平台(7-2)和固定测试平台(7-1)衔接处的端面为相互平行的斜面,活动测试平台(7-2)和固定测试平台(7-1)衔接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回收不合格产品的回收箱(18),支撑架三(8 )与活动测试平台(7-1)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13),所述支撑架四(19 )上设置有升降气缸二(5),升降气缸二(5)的活塞杆二(5-1)与活动测试平台(7-1)底端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9)和为各单元模块供电的电源电路(11),所述粗糙度测试仪(I)与控制器(9)的输入端相接,所述升降气缸一(3)通过电磁阀一(12)与控制器(9)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升降气缸二(5)通过电磁阀二(20)与控制器(9)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控制器(9)的输出端还接有计算机(15)、用于显示测试结果的LED显示器(10)和用于当检测出不合格产品时进行报警的报警器,所述计算机(15)通过USB接口(14)与控制器(9)的输出端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9)为AT89S51单片机。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二(5-1)与活动测试平台(7-1)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垫片(21)。
【文档编号】G01B21/30GK203489869SQ201320588619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张小奇 申请人:陕西亚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