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结构及安装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传感器结构及安装方法,包括腔体和其内的固定物料与线缆金属线;还包括锁紧压接环和卡盘;所述腔体内腔形成台阶或锲形结构,所述开有通孔的卡盘卡在所述台阶或锲形结构处,并通过所述固定物料粘接固定;所述线缆金属线上压有直径大于所述卡盘通孔的锁紧压接环;所述线缆金属线穿过所述卡盘通孔,使所述锁紧压接环压紧所述卡盘。本发明利用金属线缆压接方法、改进装置结构等手段阻断线缆拉扯应力传递,从技术层面避免装置腔体内元件引脚受拉扯应力而导致引脚断裂,从而提升了本装置的合格率和可靠性、减小故障率。
【专利说明】一种传感器结构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连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结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轨道交通领域机车、动车等车辆用传感器应用广泛、数量庞大,该类产品可靠性对 车辆运行安全有较大影响,车辆上传感器采集数据用于列车运行控制,数据错误时将影响 列车正常运行,严重时将导致机车机破停运。涉及到列车运营安全,尤其是车下走行部位 (转向架、轮对、齿轮箱等)的检测用传感器的可靠性尤其重要。
[0003] 通常情况下,无源传感装置结构及内部布局安装如图1所示,一般由腔体1、元件 2、固定物料3、安装固定座4、外层压接环或卡箍5、内层压接环或卡箍6、线缆护套7、电缆8 等部分组成。
[0004] 1、腔体:主要是用于深入被测部位,用于与被测物或被测环境充分接触。一般该部 分称为探头,可以为圆柱体、长方体、六方体等腔体。
[0005] 2、元件:属于本类装置的核心元器件,用于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一般为半导体元 件。
[0006] 3、固定物料:用于腔体内器件或电路的固定,一般采用液体胶填充,等待凝固后将 腔体内元件及线缆等部件紧固。
[0007] 4、安装固定座:用于整个产品安装固定,一般采用螺钉紧固。
[0008] 5、外层压接环或卡箍:用于外接线缆保护套的压接,与线缆护套7共同实现对装 置出线口处及出线线缆的防护。
[0009] 6、内层压接环或卡箍:用于护套内部线缆的压接,保证线缆在装置出线口处的紧 固。
[0010] 7、线缆护套:用于本类装置线缆保护。由于本类装置一般安装于车下、车外等较恶 劣环境条件下,所以对线缆有必要进行防护,防护套一般采用橡胶、金属丝网等材料。
[0011] 8、电缆:用于电信号连接,一般为多股电缆。
[0012] 现有技术主要存在线缆金属线在空腔体内无实质性措施固定的问题(腔体内部填 充液体胶对金属线固定基本无效;装置出线口双层压接环或卡箍对线缆压接后,受外拉扯 力时,线缆金属线与内导线绝缘皮之间还会有相对位移),在外部出线端进行剥线、组装时, 导线内部金属线受拉扯应力将传至内部元件引脚处,导致元件引脚受应力断裂,所以该类 产品有明显合格率低、可靠性低、故障率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13]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抗拉扯,可靠性高的传感 器结构,从技术层面避免装置腔体内元件引脚受拉扯应力而导致引脚断裂。
[001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结构,包括腔体、腔体内的传感器元 件、腔体内与传感器元件连接的线缆金属线,以及填充在腔体内的固定物料;在腔体内,还 设置有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所述的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与腔体内壁固定连接。
[00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包括锁紧压接环和卡盘;所述腔体内腔形成台阶或锲形结 构,所述开有通孔的卡盘卡在所述台阶或锲形结构处,并通过所述固定物料粘接固定;所述 线缆金属线上压有直径大于所述卡盘通孔的锁紧压接环;所述线缆金属线穿过所述卡盘通 孔,使所述锁紧压接环压紧所述卡盘。
[0016] 所述锁紧压接环通过所述固定物料和所述卡盘粘接固定,使线缆金属线连同锁紧 压接环、卡盘凝固为一体,提高稳固性。
[0017] 所述锁紧压接环和所述卡盘为一体式成型。本发明中压接环可根据实际使用线缆 直径确定,但一般情况下锁紧压接环的尺寸极小(直径小于2mm,如图8所示),穿线定位安 装不易,故将卡盘与压接环为一体式结构,压接环可通过铆接、压接工艺压入卡盘过孔中, 也可通过整块材料整体冲压等方式成型。在剥线工序操作后,进行线缆压接时,只需将每根 线缆金属线穿入该一体式结构,将需要压接的剥线部位与压接环对齐,然后使用压接工具 压接即可。该改进技术方案减少整个过程中的将压接环套入线缆的操作工序,将一体式卡 盘套入线缆,直接进行压接环对线缆的压接,大大方便了实际操作。
[0018]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传感器结构安装方法,用于上述的传感器结构;其包括以下 步骤: A、 剥线:对将用到的原材料根据需求长度进行截断、根据腔体长度尺寸决定剥线尺寸; 另外,需要根据实际尺寸情况确定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位置及剥线长度; B、 装入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应根据线缆内部实际芯数开孔,将 线缆内部多股线穿过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 C、 线缆锁紧:将金属线锁紧在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内; D、 装入腔体灌胶:将传感器元件引脚与线缆已剥线端部进行焊接或压接,按照图示将 这一线缆穿入腔体中,然后填入固定胶等固定物质,等待腔体内部胶体凝固后以上步骤所 有物料将凝固为一体; E、 焊接:将腔体端面与其他零部件进行焊接处理。
[0019] 当上述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包括上述锁紧压接环和卡盘时,进一步细化的安装方 法见【具体实施方式】中对图3部分的说明。
[0020] 本发明方案利用相关线缆金属线压接环、卡盘等结构装置实现一种腔体传感器件 的安装方法,从根本上避免金属线受拉扯应力导致元件引脚受应力断裂的故障。
[0021] 本发明利用线缆金属线锁紧压接环对线缆金属线压紧,并且卡盘通过腔体台阶进 行定位,因锁紧环大于卡盘线缆通过孔直径,所以进行腔体内灌胶工艺处理后,线缆金属线 连同锁紧卡环、卡盘将凝固为一体,彻底解决外部线缆金属线受应力传递至元件引脚的问 题。
[0022] 经实验,原方案在120N-130N之间进行试验时,内部元件引脚断裂;采用新方案后 施加200N后无断裂现象,继续加大拉力在600N以上时导线断裂而元件引脚未断裂。
[0023]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方法利用金属线压接环、卡盘结构,加上原有的灌胶处理方法,彻底避免装置内部元 件引脚受应力的故障情况,降低故障率,提高可靠性;本安装方法及结构相对简单、不涉及 特殊工艺和特殊材料,相对于故障品返修或更换成本,大大降低了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0024]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 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0026]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安装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卡口处两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卡盘上通孔四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卡盘和锁紧压接环一体化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锁紧压接环在具体实施例中的尺寸示意图。
[0027] 图1-8中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1-腔体、2-传感器元件、3-固定物料、4-安装固定座、5-外层压接环或卡箍、6-内层压 接环或卡箍、7-线缆护套、8-电缆、9-元件引脚、10-焊接或压接点、11-线缆金属线、12-锁 紧压接环、13-卡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 "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 作用。
[0029]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腔体内线缆锁紧机构,包括传感器元件2、腔体1和其内的 固定物料3与线缆金属线11 ;所述传感器元件2和所述线缆金属线11连接;还包括锁紧压 接环12和卡盘13 ;腔体1内腔形成台阶结构,开有通孔的卡盘13卡在台阶结构处,并通过 固定物料3粘接固定;所述设有贯通导线孔的锁紧压接环12其直径大于所述卡盘13通孔; 所述线缆金属线11穿过所述贯通导线孔;所述锁紧压接环12受到外部压力使所述贯通导 线孔发生形变压紧所述线缆金属线11 ;线缆金属线11穿过卡盘13通孔,使锁紧压接环12 压紧卡盘13。锁紧压接环12通过固定物料3和卡盘13粘接固定。
[0030]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传感器结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剥线:对将用到的原材料根据需求长度进行截断、根据腔体长度尺寸决定剥线尺寸。 另外,需要根据实际尺寸情况确定金属线锁紧卡环位置及剥线长度,对线缆安装锁紧压接 环安装位置进行环形剥线; B、 装入卡盘:卡盘应根据线缆内部实际芯数开孔,将线缆内部多股线穿过卡盘。
[0031] C、线缆锁紧压接:将金属线锁紧压接环套入线缆对应剥线部位,对该压接环进行 压接(用液压钳或其他施压设备对锁紧压接环施加外部压力,使所述锁紧压接环内部的贯 通导线孔发生形变,压紧线缆金属线起到固定作用)。金属线锁紧压接环数量需根据线缆具 体芯数决定。
[0032] D、装入腔体灌胶:将传感器元件引脚与线缆已剥线端部进行焊接或压接,按照图 示将这一线缆穿入腔体中,然后填入固定胶等固定物质,等待腔体内部胶体凝固后以上步 骤所有物料将凝固为一体。
[0033] E、焊接:将腔体端面与其他零部件进行焊接处理。
[0034] 如图4所示,在腔体内灌注胶的方案下,同时保证L1、L2两个距离尺寸趋向于0mm, 则线缆端金属线受应力时,通过本结构凡是在卡盘及金属线压接环处将此应力阻断,避免 外界应力传递至元件引脚。
[0035] 如图5所示,对于卡盘13及腔体1部分,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卡盘13与腔体形 成台阶或锲形结构。受拉扯应力时,保证卡盘向腔体1外部无位移。
[0036] 如图6所示,对于卡盘13结构也可为多种结构形式,并且卡盘13中开孔数量可根 据实际使用电缆内金属线缆芯数决定。
[0037] 如图7所示,卡盘13和锁紧压接环12可为一体化安装。
[0038] 本发明利用金属线缆压接方法、改进装置结构等手段阻断线缆拉扯应力传递,从 技术层面避免装置腔体内元件引脚受拉扯应力而导致引脚断裂,从而提升了本装置的合格 率和可靠性、减小故障率。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传感器结构,包括腔体(1)、腔体(1)内的传感器元件(2)、腔体(1)内与传感器 元件(2)连接的线缆金属线(11),以及填充在腔体(1)内的固定物料(3);其特征在于在腔 体(1)内,还设置有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所述的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与腔体(1)内壁固定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包括锁 紧压接环(12)和卡盘(13);所述腔体(1)内腔形成台阶或锲形结构,所述开有通孔的卡 盘(13)卡在所述台阶或锲形结构处,并通过所述固定物料(3)粘接固定;所述线缆金属线 (11)上压有直径大于所述卡盘(13)通孔的锁紧压接环(12);所述线缆金属线(11)穿过所 述卡盘(13)通孔,使所述锁紧压接环(12)压紧所述卡盘(1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压接环(12)通过所述固 定物料(3)和所述卡盘(13)粘接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压接环(12)和所述卡盘 (13)为一体式成型。
5. -种传感器结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A、剥线:对将用到的原材料根据需求长度进行截断、根据腔体长度尺寸 决定剥线尺寸;另外,需要根据实际尺寸情况确定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位置及剥线长度; B、装入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应根据线缆内部实际芯数开孔,将线缆 内部多股线穿过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C、线缆锁紧:将金属线锁紧在线缆金属线固定机构 内;D、装入腔体灌胶:将传感器元件引脚与线缆已剥线端部进行焊接或压接,按照图示将 这一线缆穿入腔体中,然后填入固定胶等固定物质,等待腔体内部胶体凝固后以上步骤所 有物料将凝固为一体;E、焊接:将腔体端面与其他零部件进行焊接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结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剥线: 对将用到的原材料根据需求长度进行截断、根据腔体长度尺寸决定剥线尺寸;另外,需要根 据实际尺寸情况确定金属线锁紧卡环位置及剥线长度,对线缆安装锁紧压接环安装位置进 行环形剥线;B、装入卡盘:卡盘应根据线缆内部实际芯数开孔,将线缆内部多股线穿过卡 盘;C、线缆锁紧压接:将金属线锁紧压接环套入线缆对应剥线部位,对该压接环进行压接 (用液压钳或其他施压设备对锁紧压接环施加外部压力,使所述锁紧压接环内部的贯通导 线孔发生形变,压紧线缆金属线起到固定作用);金属线锁紧压接环数量需根据线缆具体 芯数决定;D、装入腔体灌胶:将传感器元件引脚与线缆已剥线端部进行焊接或压接,按照 图示将这一线缆穿入腔体中,然后填入固定胶等固定物质,等待腔体内部胶体凝固后以上 步骤所有物料将凝固为一体;E、焊接:将腔体端面与其他零部件进行焊接处理。
【文档编号】G01D21/00GK104121944SQ201410385719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7日
【发明者】张凌云, 任三刚, 李伦, 张球红, 罗继光, 丁皓, 郭建, 李鹏 申请人: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