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效果快速检测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润滑剂【技术领域】的润滑效果快速检测方法,首先制备检测装置,并加工两块平板分别置于检测装置的上侧和下侧;上、下两侧的平板分别用待检测的两种不同润滑剂或润滑方法进行润滑处理;然后两个平板之间进行压缩变形,使得检测装置高度的相对缩减量控制在50%-60%以内;检测装置变形后其外凸台发生倾斜,凸台倾向于上平板则说明检测装置与下平板接触界面的润滑剂或润滑方法好,凸台倾向于下平板则说明检测装置与上平板接触界面的润滑剂或润滑方法好;凸台未发现倾斜,则两种润滑剂或润滑方法相当。本发明能够方便直观地对润滑剂或润滑方法进行比较,而且检测成本低、通用性好。
【专利说明】润滑效果快速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润滑剂【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润滑效果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当物体与另一物体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作用力,接触面之间的这种现象或特性叫“摩擦”。摩擦有利也有害,但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利的。在机械系统中,摩擦往往会导致能量的无益损耗和机器寿命的缩短;在塑性成形过程中,摩擦往往会导致零件成形不饱满、表面质量不好甚至形成裂纹。润滑是改善摩擦副的摩擦状态的直接技术措施,现有润滑剂与润滑方法种类繁多,而且不断会有新型的润滑剂与润滑方法出现,实际中总是需要更新与优选润滑剂或润滑方法。因此,如何方便快速的检测出润滑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0003]机械系统中,关于润滑性能的评价,常采用标准的摩擦磨损试验机,如销盘式或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等,通过测量获得的摩擦系数等指标进行评价。但是,此类摩擦磨损试验机的一次性投资较大。
[0004]塑性成形中,圆环镦粗法与双杯挤压法是两种较为常用的润滑效果评价方法,圆环镦粗法通过一系列圆环镦粗测试并结合标定曲线来确定不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然后进行比较,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该方法不能识别润滑效果;双杯挤压法则是通过一系列双杯挤压试验并结合标定曲线来确定不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然后再进行比较,但是双杯挤压的模具结构相对复杂,而且需要专用的压力机。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快速检测方法,能够方便直观地对润滑剂或润滑方法进行比较,而且检测成本低、通用性好。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效果快速检测装置,该装置为外侧带有凸台的圆环结构,其中:外凸台位于圆环中部,该圆环结构中的外径/内径/高度/外凸台高度/外凸台宽度之比为6/3/2/0.4/0.4 ;所述装置经过软化处理后硬度不大于HRC30,以适应冷态压缩变形。
[0008]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润滑效果快速检测方法,首先制备上述检测装置,并加工两块平板分别置于检测装置的上侧和下侧;上、下两侧的平板分别用待检测的两种不同润滑剂或润滑方法进行润滑处理;然后两个平板之间进行压缩变形,使得检测装置高度的相对缩减量控制在50%-60%以内;检测装置变形后其外凸台发生倾斜,凸台倾向于上平板则说明检测装置与下平板接触界面的润滑剂或润滑方法好,凸台倾向于下平板则说明检测装置与上平板接触界面的润滑剂或润滑方法好;凸台未发现倾斜,则两种润滑剂或润滑方法相当。
[0009]所述的各个平板与检测装置接触的表面经过抛光,表面粗糙度值小于Ra0.20 μ m ;各平板最小边长或直径不小于检测装置外径的2倍,以保证压缩变形过程中检测装置上下表面始终与平板接触。
[0010]所述润滑处理,压缩变形之对平板和/或检测装置进行润滑处理,上平板与检测装置上表面采用一种润滑剂或润滑方法,下平板与检测装置下表面则采用另一种润滑剂或润滑方法。
[0011]所述压缩变形的过程通过设置压缩试验机行程控制检测装置高度的相对缩减量。
[0012]所述压缩变形是指冷态压缩变形或热态压缩变形,热态压缩变形,是指在压缩变形之前加热。加热的温度根据润滑剂实际使用温度条件来确定。
[0013]所述平板材料经过强化处理后硬度不小于HRC50,使得其在压缩变形过程中不发生塑性变形。
技术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①无需测定包括摩擦系数在内的任何评价指标,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外凸台是否发生倾斜判定润滑效果的优劣②检测成本低,只需一个检测装置就可以对两种润滑剂或润滑方法的润滑效果进行比较③通用性好,既可检测冷态下亦可检测热态下的润滑效果④对于某一具体领域,比较容易实现标准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检测装置与上平板接触界面润滑效果较好条件下的压缩变形示意图;
[0017]图3是检测装置与下平板接触界面润滑效果较好条件下的压缩变形示意图;
[0018]图4是两种润滑效果相当条件下的检测装置压缩变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润滑效果快速检测装置,其外侧带有凸台的圆环结构,该圆环结构中外径/内径/高度/外凸台高度/外凸台宽度之比为6/3/2/0.4/0.4 ;其材料经过软化处理后硬度应小于HRC30,以适应冷态压缩变形。
实施例2
[0021]第一步、选用退火态的A6082铝合金作为检测装置材料,按照外径/内径/高度/外凸台高度/外凸台宽度为6/3/2/0.4/0.4的进行加工,具体外径、内径、高度、外凸台高度与外凸台宽度的尺寸要求分别为18±0.1mm、9±0.1mm、6±0.1mm、1.2±0.Imm和1.2±0.1mm ;
[0022]第二步、选用淬火态的Crl2MoV钢板作为平板材料,平板直径的名义加工尺寸为36mm ;
[0023]第三步、润滑处理,选择VG100润滑油作为润滑剂,并使用毛刷均匀地涂覆在上平板表面,同时选择VG32润滑油作为润滑剂,并使用毛刷均匀地涂覆在下平板表面;[0024]第四步、在两平板之间进行压缩变形,检测装置高度的相对缩减量控制在55% ;
[0025]第五步、结果观察,如图2所示,发现变形后外凸台发生倾斜,凸台倾向于下平板,说明检测装置与上平板接触界面的润滑效果较好,即可以判断:润滑油VG100的润滑效果优于VG32。
实施例3
[0026]第一步、选用退火态的A6082铝合金作为检测装置材料,按照外径/内径/高度/外凸台高度/外凸台宽度为6/3/2/0.4/0.4的进行加工,具体外径、内径、高度、外凸台高度与外凸台宽度的尺寸要求分别为18±0.1mm、9±0.1mm、6±0.1mm、1.2±0.Imm和
1.2±0.1mm ;
[0027]第二步、选用淬火态的W6Mo5Cr4V2钢作为平板材料,平板边长的名义加工尺寸为36mm ;
[0028]第三步、润滑处理,选择RS润滑脂作为润滑剂,并使用毛刷均匀地涂覆在上平板表面,同时选择PTFE润滑液作为润滑剂,并采用喷雾方式地喷涂在下平板表面;
[0029]第四步、在两平板之间进行压缩变形,检测装置高度的相对缩减量控制在60% ;
[0030]第五步、结果观察,如图3所示,发现变形后外凸台发生倾斜,凸台倾向于上平板,说明检测装置与下平板接触界面的润滑效果较好,即可以判断=PTFE润滑液的润滑效果优于RS润滑脂。
实施例4
[0031]第一步、选用退火态的15钢作为检测装置材料,按照外径/内径/高度/外凸台高度/外凸台宽度为6/3/2/0.4/0.4的进行加工,具体外径、内径、高度、外凸台高度与外凸台宽度的尺寸要求分别为18 ±0.1臟、9 ±0.1臟、6 ±0.1臟、1.2±0.I臟和1.2±0.I臟;
[0032]第二步、选用淬火态的H13钢板作为平板材料,平板直径的名义加工尺寸为36mm ;
[0033]第三步、润滑处理,选择A润滑油作为润滑剂,并使用毛刷均匀地涂覆在上平板表面,同时选择B润滑油作为润滑剂,并使用毛刷均匀地涂覆在下平板表面;
[0034]第四步、在两平板之间进行压缩变形,在压缩变形之前将检测装置加热至300oC,进行热态压缩,检测装置高度的相对缩减量控制在60% ;
[0035]第五步、结果观察,如图4所示,发现变形后外凸台未发生明显倾斜,说明上下两接触界面的润滑效果相当,即可以判断:润滑油A与润滑油B在300oC的热态下润滑效果相当。
【权利要求】
1.一种润滑效果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为外侧带有凸台的圆环结构,外凸台位于圆环中部,该圆环结构中:外径/内径/高度/外凸台高度/外凸台宽度之比为6/3/2/0.4/0.4 ;所述装置经过软化处理后硬度不大于HRC30,以适应冷态压缩变形。
2.一种润滑效果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侧带有凸台的圆环结构的检测装置,并加工两块平板分别置于检测装置的上侧和下侧;上、下两侧的平板分别用待检测的两种不同润滑剂或润滑方法进行润滑处理;然后两个平板之间进行压缩变形,使得检测装置高度的相对缩减量控制在50%-60%以内;检测装置变形后其外凸台发生倾斜,凸台倾向于上平板则说明检测装置与下平板接触界面的润滑剂或润滑方法好,凸台倾向于下平板则说明检测装置与上平板接触界面的润滑剂或润滑方法好;凸台未发现倾斜,则两种润滑剂或润滑方法相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各个平板与检测装置接触的表面经过抛光,表面粗糙度值小于Ra0.20 μ m ;各平板最小边长或直径不小于检测装置外径的2倍;平板材料经过强化处理后硬度不小于HRC50,使得其在压缩变形过程中不发生塑性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压缩变形的过程通过设置压缩试验机行程控制检测装置高度的相对缩减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压缩变形是指冷态压缩变形或热态压缩变形,热态压缩变形,是指在压缩变形之前加热。
【文档编号】G01N33/30GK103743892SQ201410029410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2日
【发明者】胡成亮, 赵震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